•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與建議

在文檔中 臺灣製傘地理的高山與幽谷 (頁 101-107)

90

5.1.1. 製傘業的發展歷程

製 傘 業 依 照 歷 史 的 發 展 變 動 過 程 可 分 為 日 治 時 期 、 草 創 時 期 (1955~1972)、全盛時期(1972~1987)、過渡時期(1987~1992)及三角生產時期 (1992~迄今),在各時期中有著不同的地理背景與產業互動。日治時期地理 提供產業良好的勞動力進行生產並留下生產的足跡,提供北部地區早於中 部地區接觸產業的契機;草創時期則延續前期沿留的空間區位發展起步,

藉由國外源源不絕的外銷訂單奠定基礎,開啟了後續「客廳即工廠」與「農 村工業化」投入生產之後的全盛時期,並創造了臺灣「洋傘王國」的版圖。

然而隨著地理環境的變動,製傘的生產端在龐大的訂單推波助瀾之下,迫 使擴大產線因而移往勞動力充足且工資低廉的地方生產,當中經歷了一段 產業移轉的過渡時期;在生產端與生產技術轉移中國之後,最終形成海外 下單,臺灣轉單至中國生產的三角生產時期。

至今,隨著中國地理的轉變,兩岸提供產業的生產條件回到相同的起 跑點上,適時製傘業再度面臨抉擇的重要時刻,近年來已有少數業者選擇 回臺生產,年初也有業者前進柬埔寨試試水溫,從這樣的行為比較來看,

工資不再是決定產業選擇地域的單一因素。

5.1.2. 製傘業的組織變革與動態治理

在生產組織變革方面,隨著製傘業發展不同的時期,組織的治理形式 也有所不同。從最初草創時期一體化經營的階層型治理型態,因著生產技 術符碼化的程度提高之後,簡易的生產製程外放給專門工廠及家庭工廠生 產,轉變為受制型的治理型態。發展至產業移轉的過渡時期,由臺灣提供 組件至中國加工組裝的生產方式,仍然維持受制型的治理方式;直到產業 移轉經歷一段時間之後,隨著低階技術移轉中國,中國製傘工廠紛紛興起 並在廠商基本能力提升的情況下,發展出大型經銷商與中國製傘工廠下單 的模組型治理方式,以及原本製傘公司與中國附屬工廠之間的關係型治理 型態。經濟活動的國際化主要來自於跨國公司的出現,從早期的區域內分 工跨尺度到區域性的分工型態,兩地之間子母公司的鑲嵌突破地理實質空 間的隔閡,建立跨國生產的網絡組織並開啟三角生產的貿易形式。

91

5.1.3. 製傘業生產地域的去中心化與集中化

在製傘業不同時期發展的轉變過程當中,生產的空間位置有去中心化 及集中化的情形。從大尺度的產業發展歷史脈絡沿革來看,可發現製傘業 早期從美洲、歐洲、日本的中心位置逐步遷移到廉價勞動力的新興工業化 國家生產,屬去中心化的現象;而在生產的空間區位上,從原本分散世界 各地的情形轉為地理集中於中國沿海地區,在生產面上有集中化的現象。

從臺灣製傘業的地域發展來說,從原本日治時期各地分散的生產區位 逐漸發展集中於北部與中部兩地區,在生產的空間展現上則是由單一的製 傘工廠擴大形成產業群聚,再分散產線於兩岸生產,最終發展集中於中國 生產。因著產業聚集競爭之下壓迫小型工廠關閉,亦使得在工廠規模上有 逐漸變大且趨於大廠寡占的趨勢。

5.1.4. 製傘業在臺灣的區域性資產

在生產地域轉變的過程中,產業與地方的依存關係亦隨之改變,因著

產業群聚現象的產生,地理鄰近性及工廠彼此之間血緣、地緣關係緊密接 合。使得在生產地域流動至中國過後,實質的地理空間並未切斷兩地的之 間的牽絆,因著對於土地的認同使得製傘業者選擇以繁複往來兩地及通訊 的方式,將產業的根固著於臺灣。從現今製傘業者對於回臺生產的方式較 前往工資低廉的地方開創市場來的容易的認知上,亦可知當中存在的非貿 易性因素影響大於工資因素。

在生產的實體外移之後,區域性的資產逐漸浮現,臺灣的製傘業發展 至今,仍能掌握國外知名品牌訂單的關鍵除了「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影響 之外,能取得國外買者對於「臺灣」的信任在於「管理能力」,對人員、產 品、貿易及客戶有效的管理及應對,加上臺灣業者對於產業的生產知識、

技術及產業敏感度的優勢,也因著這樣的非貿易因素,使得臺灣製傘業者 仍然掌握金字塔頂端客戶的領導權。對於製傘業者來說,雖然產業經由臺 灣出發,至中國繞了一圈現今再度回到原點,但在這過程之間不僅擴大了 臺灣製傘業的生產規模,亦擴大了原本銷售的市場範圍。

92

我們正處於一個不停變動的世界體系當中,世界的經濟地圖隨著時間 的推移,結構變得更加複雜且多樣化,從全球的尺度格局展現中更能讀到 其中顯著的地理差異,翻閱過往的產業分布格局今昔相比,可明顯地發現 生產空間在全球尺度下轉移的情形早已發生,發展中國家地區作為整體世 界製造業生產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可見世界生產體系的地理正在轉移至某 些地區。產業發展至今,製傘業再度面臨重大的抉擇時刻,生產地理的改 變使得中國的生產優勢不再,勞動力、工資、關稅、法規、文化、環保意 識的崛起使兩岸的生產地理條件回到原點,開始有製傘商將產線移回臺灣 生產,透過產業升級、政府輔導抑或走向文化創意產業提升臺灣製傘業的 附加價值。回應最初的研究發想,為何製傘業無法仿造紡織業的方式創造 產業的第二春?原因在於傘製品的組成分複雜以及製傘業對於相關配合廠 商的高度依賴特性,無法在短時間內彌補長期累積以來的產業斷層,因而 無法快速反應搭上「臺灣製」的熱潮。因此,對於未來臺灣製傘業的發展 是否透過產業轉型再次創造二代「洋傘王國」的奇蹟?仍需時間來證明一 切。

「研究,是來自於研究者對於現實生活當中的觀察,細微地關注生活 空間內周遭的人事時地物,從微小的現象當中提出疑問,延伸擴大形成問 題意識,而後身體力行去解決問題的過程。」研究者經由生活當中購買lativ 服飾的經驗,對於該網站不停發表申明臺灣製的困境產生疑惑,這樣的方 式為何引起社會大眾對於紡織業的關注,並使「夕陽工業」再創熱潮。從 這樣的生活經驗擴大思考,這股熱潮延燒至社頭的織襪業及雲林的毛巾業,

但為何同屬夕陽工業的製傘業卻不聞其聲的問題發想,展開了本研究的第 一頁。經歷一段曲折的研究過程之後,解決了當初自己的疑問,也親身體 驗了進行學術研究的真正價值,有幸將臺灣的製傘業發展詳細的紀錄與傳 承。

93

5.2. 後續研究建議

本研究主要建構在田野調查的成果與理論兩者反覆對話之上,故在田 野資料蒐集的方面相當重要。然而礙於時間、空間以及人脈上的問題,在 選擇研究訪談對象上受到三者的影響很深,多數的製傘業者均以繁忙為由,

或是認為製傘業早已是「夕陽工業」,過去的事情沒什麼好談的,因而拒絕 受訪,故本研究只能針對在臺願意受訪的製傘商進行訪談。此外,在受訪 者的背景資料中,仍缺乏訪談已關廠製傘商的自身經歷,這部分只能透過 仍在線上的製傘商闡述耳聞他人的關廠原因去建構,因此在這方面的論述 亦可能產生意識形態偏頗。

原本的研究設計是想探討現今仍在臺灣的製傘業分布集中於北部(臺 北市、新北市、桃園、新竹)與中部(彰化)兩地區的現象,是什麼因素導致 這樣的空間分布,以及兩地區製傘業的差異。如中部地區受大家樂的社會 風氣影響導致勞工無心工作較大,北部地區的業者則認為沒有影響等,在 細部的過程環節上其實是有差異存在的。因著目前學術研究對於臺灣的製 傘業研究有限,尚缺乏一完整的產業概述,故最終選定將尺度拉到臺灣做 一個整體製傘業的產業研究,細部的地理差異則有待後人再行琢磨。

再者,由於製傘業的技術門檻不高,在製傘業當中存在許多家族企業 的形式,彼此間透過血緣、地緣或其他關係的介紹因而投入產業,在這種 生產網絡關係方面本研究較無著墨,也是較欠缺討論的地方。

臺灣的製傘業轉移至中國後發展至今已20 餘年,在技術移轉的情況下 中國地區有許多本土的製傘商興起,在中國福建省晉江市西南部的東石鎮 地區有如臺灣早期的彰化和美一般形成製傘聚落,以「中國傘都」自稱;

中國後進陸續興起許多本土的大型製傘商,「梅花」、「雨中鳥」、「雨絲夢」

和「金鷗」可稱之為中國四大製造商,此外,位在浙江省杭州市的「天堂」

更是獨樹一格,蓋了一間「中國傘博物館」,介紹中國傘的文化、歷史、故 事以及製傘的工藝技術等,這些後進的中國製傘商不論在規模或產能上均 是臺灣製傘商無可比擬的差距。

94

後續對於製傘業的研究,研究者提出三個研究方向:一、可對於臺灣 北部及中部地區的製傘業者發展歷程與區域差異深入比較;二、對製傘業 者當中透過血緣、地緣及其他非貿易因素連結的產業網絡關係進行探討;

三、若將尺度放大,則可以中國的製傘業發展為主題,探究中國的製傘業 者興起的契機與發展形式及規模等,與臺灣製傘業做一比較研究,並了解 延續臺灣製傘業生產轉移過後的產業發展歷程,在重疊的時序上亦可與本 研究的內容對應參照,以完整製傘產業在東亞發展的整體研究。

在文檔中 臺灣製傘地理的高山與幽谷 (頁 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