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現今製傘業的發展方向

第四章 製傘產業地理的地形剖面

4.4. 製傘業的發展與未來?

4.4.3. 現今製傘業的發展方向

地理是個不停變動的過程,產業發展至今再度面臨發展遷移的抉擇,

是否再度前往低工資的地區發展?抑或回臺生產?藉由目前製傘業者朝向 的發展方向來看,產業未來下一步的可能性在哪裡?

1.產業升級

在面臨發展困境的情況下,透過產業升級提升自我能力或者轉移至擁 有先進的資本、技術密集的區域生產的方式(Gereffi 1999),強化本身在市 場中的競爭力是一種自我突破的方式。

以福太來說,本身從事洋傘製造之餘,採行多角化經營模式與關係企 業結盟,除了福太廠與福島廠純屬洋傘的製造廠外,其他的5間分工廠58在 提供製傘所需零件使用外,亦發展其他領域的專精項目:如做槽骨的福泉,

同時生產摩托車鏈條零件,在東南亞市占率達50%;福昶跨足電熱管用的 鐵管,全球市占率亦達25%;福正生產的電容器鋁殼,占日本市場的六成;

福記則替汽車業代工裁剪鋼板(黃宥寧 2008)。由於洋傘在原材料使用上的 材質差異度過大,相對地固定成本來的高,單以傘材製造所得的毛利與市 場需求無法支撐如此龐大的產業鏈,故藉此特性發展製傘以外的同材料製 品來支持,透過產業升級的方式涉及其他領域以分散產業風險。

然而產業升級需要龐大的資本投入,製傘業當中能有幾間「福太」?

在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製傘業中,透過產業升級的方式提升競爭能力的門檻 太高,多數的製傘業者無法攀及。

2.兩地產線雙線發展

在中國生產優勢不如當初的情況下,近兩年來逐漸有業者將產線拉回 臺灣,配合政府的輔導政策增設國內產線,並賦予不同的生產定位。中國 的產線仍然持續生產提供當地內銷市場以及大筆的國外訂單;臺灣的產線 則是以內銷市場、高單價以及少量的客製化產品為主59。因著製傘業在臺灣        

58  福太關係企業除了福太廠、福島廠以外,尚有福記廠、福正廠、福昶廠、福威廠、福 泉廠5 間工廠

59 訪談 B 2011 p.39~40

82

如透過企業識別系統(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CIS)打出企業形象61,或者將 產品設計的部分委外設計公司,試圖創造出自身公司的獨特設計與品牌。

在文化創意產業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是智慧財產權的資金交易,若彈性生 產是創新密集的,那麼它也是知識密集的生產,同時也是反身性的生產

62(Lash and Urry 1994)。反身性主要產生在新產品的設計過程上,換言之,

文化產業著重於研究與發展方面,生產方面則位居次要,強調產品必須跳 產品的製作程序。Lash, S. & J. Urry. 1994. Economies of signs and space. Sage Publications Ltd.

63 「排他性」意味著其他競爭者不能在特定領域複製該公司的智慧財產。

83

促使紡織業再創輿論話題的是一群無紡織製造背景,學習科技網路行銷出 身的相關人士,跳脫出產品的框架將成衣當成商品販售,這亦是本身從事 製造的業者無法突破的認知觀念及能力的侷限。因此,在製傘業方面雖然 許多製傘業者有這樣的想法,但對於「文化產業」意涵上認知的偏差而始 終停留在OEM 的生產階段。

地理的變動是逼迫產業必須改變的主因,而製傘業者僵固的認知及能 力的侷限則是產業未來發展上最根本的問題,不論是產業升級、雙產線發 展抑或是走向文化創意產業的方式,均是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但當中仍 存在許多意識形態上的觀念問題必須釐清並接受,否則永遠只是停留在傳 統的「製造」層面上原地打轉,無法昇華至更高一層的境界。

綜觀來看,臺灣製傘業者現今的發展方向,不論是選擇產業升級、兩 地產線雙線發展或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均建立在良好的產業基礎上進行 轉型。臺灣的製傘業者在「管理能力」上對人員、產品、貿易及客戶有效 的應對能力,以及對於產業的生產知識、技術及產業敏感度。建立在這樣 的利基上面發展,提供了不同於中國製傘業的產業發展優勢,亦是產業在 臺長久累積而成的區域性資產。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