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治時期

第四章 製傘產業地理的地形剖面

4.1. 製傘業的產業發展脈絡

4.1.1. 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臺灣受到日本殖民政策的統治,將臺灣作為支持該國工業的 後盾,同時也是日本向南方發展的基地。「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政策實 施之下經濟發展的重心著重於農業的生產,以糖業、樟腦、檜木到蓬萊米 的外銷及農產品的加工製造業為主,如製糖工業、製茶工業、鳳梨罐頭等 加工製造均為重點發展項目。1930 年之後,一者日本當地受到世界經濟大 恐慌的衝擊,為解決大量失業人口的問題,因而實施「工業移民」臺灣的 措施;二來因戰爭的需求將經濟重心轉為投入工業生產,改將臺灣定位成 南進政策的跳板,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之下,日本當局在臺推行「工業化」

政策,針對鋼鐵、酒精、煤、水泥、電力、金屬等工業列為重點發展項目,

在機械製造業和紡織工業於此時亦有顯著的增長,成為臺灣由農業生產跨 足工業製造的轉型契機。因此,臺灣漸漸由農業為主的社會,逐漸轉向半 工半農的社會型態11

於此時期,製傘業在臺已逐漸萌芽,不少地方已出現製傘工廠的紀錄。

依據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出版的《臺灣商工統計》書中記載,生產統計的傘 類項目可分為三種:一是「內地形」的傘形,屬於日本傳統式的和傘外型,

亦可稱「日本形」傘;二是「本島形」的傘形,為一種竹骨貼油桐紙的紙 傘,屬於中國式的傳統紙傘(唐傘),亦可稱「支那形」傘,這兩種均歸類屬 於紙傘;此外,另一類型較偏向現今普遍通用的現代洋傘,時下稱之為「蝙 蝠傘」,相傳於洋傘傳入日本之初,傘布的花色較樸素,當中更以黑色傘布 最多,因其色系及姿態看似猶如蝙蝠在飛翔,故有此稱號之說。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統計自 1923 年(大正 12 年)至 1940 年(昭和 15 年)各 州廳生產蝙蝠傘的數量(表 4-2),主要生產蝙蝠傘的重點區域為臺北州及新 竹州,臺中州、臺南州及花蓮港州則有少數的零星生產,而高雄州及臺東 州則無生產紀錄。相較於內地形傘(表 4-3)以及本島形傘(表 4-4)的生產數據,

幾乎所有州廳均有紀錄,以內地形傘的統計來說,1931 年(昭和 6 年)前生 產偏向中南部地區,尤其集中於臺南州及花蓮州,1931 年後漸漸擴展至各 州廳生產;而本島形傘因當下流行所致,故各州廳均有穩定的生產量。

       

11  資料來源:http://192.192.159.187/9taiwan/c0604.htm,瀏覽時間:2012/04/20

32

表4-2 日治時期各州廳生產蝙蝠傘的數量(單位:本) 州廳

時間 臺北 新竹 臺中 臺南 花蓮港 計

1923 大正 12 年 - 51,280 - - - 51,280 1924 大正 13 年 - 16,755 60 - - 16,815 1925 大正 14 年 - 15,352 200 - - 15,552 1926 昭和元年 - 13,670 - - - 13,670 1927 昭和 2 年 51,000 15,536 - - - 66,536 1928 昭和 3 年 66,000 26,535 - - - 92,535 1929 昭和 4 年 60,700 30,724 - - 60 91,484 1930 昭和 5 年 34,560 33,780 - - 45 68,385 1931 昭和 6 年 18,720 42,000 - - - 60,720 1932 昭和 7 年 6,360 113,000 - - - 119,360 1933 昭和 8 年 - 104,000 125 - - 104,125 1934 昭和 9 年 4,200 70,500 80 240 - 75,020 1935 昭和 10 年 - - - 1936 昭和 11 年 - - - 1937 昭和 12 年 6,101 19,900 - - - 26,091 1938 昭和 13 年 - - - 1939 昭和 14 年 - - - 1940 昭和 15 年 - - -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商工統計》

註:昭和10 年、11 年原稿缺頁

33

表4-3 日治時期各州廳生產內地形傘的數量(單位:本) 州廳

時間 臺北 新竹 臺中 臺南 高雄 花蓮港 計 1923 大正 12 年 - - - 1,270 - 260 1,530 1924 大正 13 年 - - - 450 500 350 1,300 1925 大正 14 年 309 - 2,054 400 - 420 3,185 1926 昭和元年 - - - 500 - 650 1,150 1927 昭和 2 年 - - - 550 - 720 1,270

1928 昭和 3 年 - - - 720 - 720 1929 昭和 4 年 - - - - 1930 昭和 5 年 - - - - 1931 昭和 6 年 2,480 80 3,600 650 - 200 7,010 1932 昭和 7 年 2,500 1,620 1,200 1,150 - - 6,470 1933 昭和 8 年 10,429 2,367 - 6,785 240 70 19,891 1934 昭和 9 年 2,880 2,040 - 2,300 150 75 7,445 1935 昭和 10 年 - - - - 1936 昭和 11 年 - - - - 1937 昭和 12 年 3,020 5,660 - - - - 8,680 1938 昭和 13 年 3,090 - - - 3,090

1939 昭和 14 年 210 - - - 210 1940 昭和 15 年 2650 4,942 - - - - 7,592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商工統計》

註:昭和4 年、5 年統計項目為「傘」,並未將內地形與本島形分開計算,故無法得知確 切數量;昭和10 年、11 年原稿缺頁

34

35

說,歷史的發展影響著經濟活動在空間中的演變,每一個事件的發生影響 著下一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在日治時期結束之後,日本的製傘商離開臺 灣只留下部分成品,至國民政府接收之後,臺灣人自行將這些遺落的成品 傘拆解摸索,並嘗試生產製造,起初被日本人指責「模仿」他們的產品,

最後則慢慢發展出屬於臺灣自有的專利產品12

因著日治時期的殖民經濟政策改變了臺灣的社會型態,帶動臺灣轉向 工業化的開端,日本在臺撒下的製傘種子,形塑了在國民政府接收之後臺 灣製傘業的生產區位,有利於北部地區(臺北、桃園、新竹) 早於中部地區(彰 化、臺中)接觸成品傘的機會,投入製傘業的研發與製造,順延著這樣的區 位優勢延續發展。

圖4-3 日治時期在臺製傘工廠登記所在地        

12 訪談G 2012 p.111

50 公里 製傘工廠登記所在地

圖 例

州界 街庄界

N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