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部份是以烹飪的過程來應證這次的寫作過程,以及身為作者在過程中的發現;

另一部份是發現在共讀過程中對作者與讀者的影響。第二節為欲從事相關研究者 提供建議。

第一節 我的發現

壹、創作如烹飪

曾在報紙副刊看過一則很有趣的文章,名為「寫作如烹飪14」,裡頭提到作者 就如「出色的廚師,連一根蔥下鍋再出來都與眾不同,他總是能在煎炸炒煮之間 匠心獨運,寓個人才藝於地方小吃或民族風味;乃至能以巧思自創食譜,乃至能 以巧思自創食譜,端出令人口舌生津的菜色。」而我的這次寫作過程真的就如一 次完整的烹飪,寫作之初的選角,是食材的選擇,在選擇之際內心隱約幻想完成 的樣子;當開始型塑角色,安排故事的流程時,就如料理的前半段程序,那些東 西該留下,哪些東西該凸顯,都在此時拿捏,當我選擇以顏色變換做為故事的主 軸,除了大學時候所學的色彩學知識外,我還需要探究源頭去了解物理學中的光 學,以確定自己所找的材料是正確的,也因為我有預設的讀者,所以我在選材上,

常常不知不覺以我的學生作為假想對象,覺得他們應該會喜歡這些,不喜歡那些。

當正式開始將想法幻化為文字,則彷彿將食材放進鼎鑊之中,調整火候、進 行調味;文字初稿完成後,一定會在第一時間做局部微調修正,這就如同擺盤,

將烹飪好的食物放進盤面,進行妝點,而後上菜。平時大約到這個步驟,整個烹        

14  寫作如烹飪  宋田水  1998 年發表於中國時報副刊 

101 

飪的流程已進入尾聲。但在這次寫作過程中,我請讀者來共讀,瞭解他們的對作 品的反應,這感覺就是在食物正是上桌前,請人先試吃,詢問他們在品嚐之後,

對這道食物的感覺。

而在這次實驗中會加入關於讀者反應的嘗試,本來只是想藉此瞭解讀者接受 作品的情況,但到後來我卻因此瞭解讀者本身的故事,知道自己的作品可以引發 他們憶往,見到自己的作品能夠與讀者產生聯繫,這振奮作者的心,若說每一文 本都有如一顆顆璀璨的玻璃珠,我的這顆被這群讀者拾起後,全成了可以映射他 們內心世界的那顆特別玻璃珠。

另外在邀請讀者一起參與閱讀的過程是需要拿捏的,作者得知道自己的位置 在哪裡,不能一位讀者提一個問題,就進行改變,這樣對其他讀者是不公平的,

畢竟這作品來自作家的原始的靈感,裡頭需要裝載著一種純粹,至於讀者如何解 讀,那就交由讀者自己了。就好比一位廚師做菜,對於這道菜還是擁有主控權,

不會因為一個顧客認為太甜,就一直加糖改善,畢竟你不知道對其他沒有抱怨的 顧客來說,是不是這樣的味道是恰到好處。我記得自己有次曾與一位師長討論到 這個問題:「如果人家不喜歡你的創作怎麼辦?」這位師長笑了笑,跟我說:「作 者跟作品就像媽媽和孩子,孩子生下來,就由人去說了。」言下之意,作者已經 盡力,再來是讀者的自由,作者不需要這樣耿耿於懷。

接著我在根據讀者的反應,進行修正,就像廚師根據顧客的反應,對菜色進 行調整,這調整並不改變食材的本身,也不改變食物的烹調方式,不會本來是紅 燒,現在卻要改成沙拉,廚師只是回到烹飪過程中火候與調味的過程,做局部調 整,以期改進味道,直至自己滿意為止,而在此指的「滿意」並不是一種「完美」, 而是一種自己喜歡自己作品的感覺,這次的創作經驗讓我知道作品永遠有可以修 正的空間,硬是求取所謂的「完美」,將使創作過程縛手綁腳。

至今我還是覺得這是個很美妙的創作經驗,因為有文建會經費的贊助,我可 以無後顧之憂的安排各種閱讀活動,從故事的共讀、藝術與人文課程的實施、到

102 

戲劇課的呈現,中間所需的費用都由補助款來支應。而這也是一次感覺很自由的 創作經驗,不像以往為了參加比賽,需要控制字數、選擇較討喜的題材,儘管還 是有評審委員做最後審查,但他們對於創作者的鼓勵態度,使人感念。這也是我 第一次在創作過程中感受到角色自己出來為自己說話,過他們想過的生活。

一切的一切都讓想終身從事創作的我,有了一個美好的開始。

在這次與學生共讀的過程,有七個星期的時間,在週五之前都要設計出一張 閱讀單,閱讀單的安排常是滿版,看起來字數似乎很多,但在這些文字之下所代 表的即是作者的疑問,作者好奇讀者是否能夠理解他的作品,因此設計了許許多 多的問題,甚至在裡頭留下線索,希望讀者能夠發現,而透過這些閱讀單的回饋,

我發現自己的作品在角色的設定上是貼切於色彩心理學的,在敘述上是合理的,

結構的安排也是順暢的,對讀者而言是可理解的,可讀的,可以欣賞的,我知道 自己的創作能夠為讀者所接受。不過作品中許多細微之處,是透過與學生討論時 才被學生發現,不是經過閱讀單中的線索暗示,對學生來說,這些作者希望被發 現的細微之處,單靠作者的暗示是不夠的,還是要讀者能真正有所感才行,而閱 讀討論在這時就發揮了強大的能量,這也是閱讀討論的重要功能。

這次一起讀故事的經驗對我來說,是讓一位老師有機會看到另一種學習的可 能,對學生來說,應該也是一次全新的體驗,我是作者也是一位老師,剛開始我 的讀者因為我的雙重身份常常語帶保留,致使作者無法聽到真正讀者的聲音,而 這一切都靠後來的漸漸累積的默契化解,讓學生知道我們在一起共讀故事時,地 位都是一樣的,我在那時是一位領讀者,一起讀故事、批判故事。在這過程中,

我盡量遵循羅藍巴特所說的「作者以死」立場,讓自己的心態也變成一位讀者,

當然我其實無法做到完全,畢竟在共讀課程之外,我還是這二十三位學生的老 師,偶而會發生角色錯亂的情況,而且當遇上有讀者對於故事沒興趣時,剛開始 會很窘迫,這是源於作者的尷尬,但到後來我已經越來越可以跟讀者坦然談自己 的創作,也不會對每一位讀者的反應都這樣斤斤計較,我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要喜

103 

歡你的故事,因此當我的學生擔心的問:「老師,如果你的書賣不出去怎麼辦?」

我釋懷的笑了笑說:「沒關係啊!這表示我還可以再寫更好的。

貳、我愛共讀

不過因為故事共讀的關係,我可以進行自己一直很期待的合科教學,跨了三 個領域,我們一起討論故事、把紙本的故事立體化、把紙本的故事戲劇化,這當 中沒有教科書的束縛,沒有課程進度的壓力,而是一種閱讀經驗的分享與養成,

我希望能夠成為孩子終生受用的習慣。在這過程中,我也觀察到有些學生是因為 這次的共讀活動,受到同儕的激勵,而一起進入我的故事,像是在媽媽口中討厭 讀故事的小富在讀了第三次故事後,有一天慢慢靠近我身旁,小聲的問:「會有 新的角色出現嗎?」望著他期待的表情,我知道他似乎接受了我的故事,那瞬間 成為我永恆的印象。

小說家曹文軒曾在演講時說:「我與故事一起出生」,研究過程中我也發現幾 乎沒有小孩是不愛聽故事的,在教學的現場,我也的確看到學生在聽故事時的著 迷表情,藉由故事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我能夠期許自己持續進行的,我知 道只要我在教學崗位一天,我就會試著把閱讀的樂趣散播出去,讓喜歡閱讀的更 喜歡閱讀,不喜歡閱讀的能多一點喜歡閱讀。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