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能夠怎麼長大?──圖畫書中的兒童生存權利

第二章 兒童生存權利

第三節 我能夠怎麼長大?──圖畫書中的兒童生存權利

本節將以《黑孩子》及《透明的小孩: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二本圖畫書,

進行書中兒童生存權利概念的討論。《黑孩子》故事內容描述台灣目前偏鄉兒童的 生活樣貌與其生存權利,此與《兒童權利公約》第27 條讓兒童在適合的生活水準 中生活相關。《透明的小孩: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則討論目前台灣無國籍兒童 的生活樣態及其生存權利,故事內容與《兒童權利公約》第7 條兒童身分權相關。

這二本圖畫書皆反映目前台灣兒童之現況,社會福利機構以服務的個案故事 為主軸,期待運用書籍的出版,向社會大眾、政府進行倡議,讓這群兒童能獲得 更多社會大眾的關注與法律上的協助,也為社福機構募款。

一、《黑孩子》

台東地區因長期資源匱乏,青壯年人口必須到西部地區謀生,在都市生下孩 子後,便將孩子送回台東由祖父母照顧。許多台東地區的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因 為家庭結構不完整,或家庭功能不彰。1999 年返回台東的陳俊朗,因為了解台東 地區兒童缺乏照顧的情況,因此開始陪伴少部分這樣的兒童,並發現需要照顧的 兒童越來越多,便與相同理念的夥伴,陸續在台東各個社區成立「孩子的書屋」,

開始陪伴這群兒童。90        

90博客來數位科技有限公司,〈黑孩子〉內容簡介,擷取日期 2020.06.18,

過去稱行為偏差的兒童為「壞孩子」或「不良少年」,其專業用詞為「非行少 年」,在書屋服務對象中有許多符合此定義的兒童及青少年,但對外都用「黑孩子」

來稱呼。原因是,孩子的書屋發現他們因為成長環境,而長期承受傷害,因此孩 子的書屋出於感同身受認為——他們少了光芒、情緒暗「黑」,因為疼惜他們就像 對待自己的孩子,因此稱呼服務對象為「黑孩子」。91

《黑孩子》故事內容描繪黑孩子面臨到家庭暴力,以及在學校受到排擠與霸 凌的問題。從故事開始主角低著頭走路,到故事後半段他遇見了書屋的大哥,大 哥邀請他參與書屋的建造,漸漸地他在建造書屋過程中,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因此建立出自信。《黑孩子》反映出台灣家庭功能不彰、貧窮,及教育體制的問題,

與《兒童權利公約》第27 條應該讓兒童在適合的生活水準中生活相關。在書中內 容也呈現出孩子的書屋在台東地區的服務內容,包含讓黑孩子學習打地基、做土 磚、等工班技能,藉此建立黑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學習一技之長。

《黑孩子》開本尺寸為21 公分 x 29.7 公分,精裝本,版式為直的長方形,運 用的媒材為電腦繪圖。封面與封底(見圖2-1)運用黑色及黃色為底色,在封面及 封底運用不同色彩及二種表情,分別為悲傷、不開心的臉及笑臉的表情,以此突 顯圖畫書中主角的情緒轉換,和故事情節可作為呼應。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8643。

91字畝文化,〈從《黑孩子》看見孩子的美好,與發光的生命故事──專訪「孩子的書屋」陳俊 朗、古碧玲〉,發布日期 2017.08.24,擷取日期 2020.06.18,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0086

圖2-1:《黑孩子》封面與封底92

《黑孩子》透過第三者的角度敘述故事內容,敘事結構為順序故事。全書的 畫面皆運用跨頁畫面呈現,畫面佈局統一。全書的色彩運用彩度低及明度低表現,

呈現出主角因面臨到家暴問題,以及在學校受到排擠與霸凌的問題,以此傳達出 主角失落、悲傷與憤怒的情緒。

在圖畫書中呈現主角家庭功能不彰的樣貌,主角回到家後並無照顧者準備餐 點,也無儲存的食物提供給子女,家中有散落的酒瓶、垃圾和破掉的玻璃杯,僅 剩的食物是未吃完的洋芋片(見圖2-2)。入夜後,黑孩子嘗試著忽略飢餓感入睡,

但似乎睡得不安穩,他捲曲著身體入睡,夜深了,他可以感受到爸爸是帶著酒氣 和憤怒回家(見圖 2-3)。從上述得知,目前台灣仍有兒童未生長於家庭功能良好 的家中,與《兒童權利公約》第27 條(適合兒童的生活水準)並不相符。

圖2-2:家中散落的酒瓶、垃圾93

       

92潘晌仁文,陳怡揚圖,《黑孩子》,台北:字畝文化,2017,封面及封底。

93同上註,第4 跨頁。

圖2-3:爸爸充滿著濃厚酒意及憤怒回家94

在圖畫書中除了呈現家庭功能不彰的樣貌,也存在著家庭暴力的事實。畫面 上呈現出誇張的人物對比,放大爸爸的比例,縮小黑孩子的比例,呈現出巨大的 爸爸憤怒的樣子,而黑孩子為了保護弟弟,把身體擋在弟弟面前,承受著爸爸的 暴力行為,色彩選用上黑孩子為金黃色,與爸爸的紅色在畫面上成為抗衡(見圖 2-4)。從此跨頁的故事情節得知,黑孩子及弟弟在家中並未受到良好的照顧,也遭 受到爸爸家庭暴力的行為,不符合《兒童權利公約》第19 條兒童不受任何形式之 不當對待。

圖2-4:爸爸對黑孩子及弟弟施以暴力行為95

此跨頁的視角是從屋內往外看,此跨頁的用色提高明度,與前幾頁家中及街        

94同上註,第5 跨頁。

95同上註,第6 跨頁。 

頭的灰暗用色不同(見圖2-5),象徵著主角決定打破原來的生活方式,決定朝著 陽光方向走去,也往新的生活方式向前進。主角決定加入工地工作,開始學習木 工、鐵工及水電,經過這些學習,漸漸地找回自信心,從畫面右上角透進的陽光,

象徵著主角漸漸放開自己的心胸,接納新的事物與人的關懷,在此頁可以看到主 角已展開笑顏(見圖2-6)。

圖2-5:黑孩子決定前往工地96

圖2-6:黑孩子開始學習木工、鐵工及水電技能97

在這本書的最後一個跨頁,為主角工作工地的鳥瞰圖(見圖2-7),右跨頁的 笑臉為「孩子的書屋」識別物,此跨頁為全書彩度及明度最高的一頁,然而運用        

96同上註,第16 跨頁

97同上註,第17 跨頁。

鳥瞰的畫面,代表著黑孩子透過加入工地工作的行列,改變自己的方式,學習技 能也重拾自信心,未來的生活將會一改過去的灰暗。

綜合上述,《黑孩子》為「孩子的書屋」出版的圖畫書,此書表現出兒童需要 受到《兒童權利公約》第 19(不受任何形式不當對待)及 27(適合的生活水準)

條的保障。故事內容描繪的是孩子的書屋服務對象的生活狀況,故事內容呈現主 角面臨到的家庭暴力問題,以及在學校受到同儕的排擠與霸凌,主角因為加入書 屋建造咖啡館的行列,漸漸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因此建立出自信心。

圖2-7:黑孩子工作工地鳥瞰圖98

二、《透明的小孩: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

故事背景為目前台灣仍無法取得身分,非本國籍無依兒童的故事。故事取材 自非營利網路媒體《報導者》,於 2016 年的報導「無國籍的移工小孩──『沒有 名字』的孩子們」,以及「社團法人台灣關愛之家協會」中服務個案的故事。故事 內容描繪女性移工在台灣生子後的問題,以及無國籍兒童因缺乏國籍在台灣面臨 的生活困境。此書是台灣第一次把國內無國籍兒童情況,以圖畫書方式出版,期 望讓更多讀者認識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讓這群兒童受到更多的保護與重視,

此書故事情節與《兒童權利公約》第7 條兒童身分權相關。

       

98同上註,第22 跨頁。 

書中描寫 8 位無國籍兒童的故事,描寫他們因為無法取得身分在台灣面臨到 的困境,包含:媽媽為了賺取生活費與機票,無法照顧孩子、媽媽借用其他人的 名字在醫院生下孩子後就逃跑、媽媽在家自行生產失血過多,送醫後逃跑、無國 籍兒童因沒有健保身分需要付高額醫藥費、無國籍兒童只能在學校寄讀,無法取 得畢業證書。

《透明的小孩: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開本尺寸為21 公分 x 29.7 公分,精 裝本,版式為直的長方形,運用的媒材為水彩。封面與封底(見圖2-8)使用黃色 為底色,呈現出溫暖的氛圍,但封面與封底的 6 位兒童並未展開笑容,封面左下 方的文字為個案「念念」所寫下的詩:

我是一抹幽魂,飄在自己家鄉的上空。

我是一隻綿羊,圈在沒有門的柵欄裡。

我沒有身分,我沒有自己的名字……

從這段文字可以感受到,因為自己的出身讓念念覺得自己是多餘的,也找不到自 己的價值,透過這段文字呼應本書的書名「透明的小孩」,讀者可以藉由封面此段 文字,理解目前無國籍兒童生活在台灣的處境。《透明的小孩:無國籍移工兒童的 故事》封面念念透過寫詩,表達對於自己身分的想法,展現出《兒童權利公約》

第13 條兒童表意方式不應該受到限制的權利。

圖2-8:《透明的小孩: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封面與封底99

《透明的小孩: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透過第三者的角度敘述故事內容,

敘事結構為順序故事。其中全書的畫面皆運用跨頁畫面呈現,畫面佈局統一。全 書的色彩運用暖色調的顏色,展現出溫暖的氛圍。

《透明的小孩: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中介紹的無國籍移工兒童念念,她 透過寫詩寫下對於自己處境的看法(見圖2-9)。

沒有人喜歡我的,沒有人會喜歡一抹幽魂的。

我是一抹幽魂,飄在自己家鄉的上空。

我是一隻綿羊,圈在沒有門的柵欄裡。像我這樣的人,掌握不了自己的 命運,只能安靜的聽別人取笑我、可憐我,即使被誤會,也不回話、不 作辯解(念念,16 歲 4 個月)。

從上述念念的詩句可以發現,他因為自己無法取得國籍的身分,感到沒有價值,

出生後就生長在台灣,將這片土地認同為「家鄉」,但卻無法取得國籍,因此認為 自己是幽魂。他也對於自己遭到取笑、誤會時無法回應感到無奈,在《兒童權利 公約》第 2 條指出兒童不能因為國籍、出生或其他身分地位而有所歧視,但從念

出生後就生長在台灣,將這片土地認同為「家鄉」,但卻無法取得國籍,因此認為 自己是幽魂。他也對於自己遭到取笑、誤會時無法回應感到無奈,在《兒童權利 公約》第 2 條指出兒童不能因為國籍、出生或其他身分地位而有所歧視,但從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