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金氏的引介古典現代化理論進入臺灣

第一節 戰後美國古典現代化理論的興起

一、興起之背景

在 20 世紀 40 年代末、50 年代以及 60 年代早期,一群新獨立的國家出現在 世界舞台上。在二次大戰之後,各國正處於戰後復甦期,加上民族意識高漲,對 於大部分早期殖民者而言,難以再繼續維持對殖民地的統治。因此,在戰後的 20 年間,多數的殖民母國皆開始放棄幾個世紀以來的殖民地。結果即是造成在 非洲、亞洲、中東和中南美洲等地出現了眾多的新興獨立國家。2

其次,就戰略上的因素而言,在 20 世紀 40 年代到 70 年代,是新興獨立國 家大量出現的時期,同時也正是冷戰的高峰期,發展中國家則在美國與蘇聯之間 的勢力角逐中成了雙方亟欲拉攏的目標。事實上,美蘇的冷戰局勢,乃是在二次 世界大戰後,於 1945 年到 1950 年之間逐漸形成的。冷戰是戰後美國和蘇聯在社 會制度、意識型態、國家利益差異及矛盾所發展而成的結果。3蘇聯為擴張其共

1 陳惠芬,〈範式之轉換:現代化理論與大陸史家對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研究〉,收錄於《中華 民國史第四屆討論會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出版,1998),頁 23,總頁 1585。

2 Howard J.Wiarda 著,劉青、牛可譯,《新興國家的政治發展─第三世界還存在嗎?》(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頁 31。

3 劉金質,《冷戰史》上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頁 67。

66

產主義的勢力版圖,在歐洲及亞洲地區扶植與協助部分國家的共產勢力。而這些 逐步擴張的舉止,亦使得美國採取許多防禦措施,用以圍堵共產主義的滲透,並 與蘇聯抗衡。

在兩強勢力的爭奪戰中,美國與蘇聯皆嘗試在其影響範圍內,以經濟援助、

技術協助與政治宣傳來吸收新獨立的亞洲和非洲國家,美國更發起了發展和技術 援助項目。4美國對於其它國家的援助項目,主要可分為軍事與經濟兩種模式。

軍事上,加強前哨基地的軍事防衛力量;經濟上則是首先以援助從事基本建設,

有利於建立便於資源出口、美國貨品進口以及美國資本自由活動的基礎。5前者 在於防堵蘇聯社會主義勢力的滲透;後者則為藉由資本協助與基本建設,促使受 援國家能夠達成經濟自主,減少美國的援助支出。換言之,倘若受援國能夠經濟 自立,則能降低美國財力的消耗,在積極層面更能成為美國貿易與資本流通與合 作對象,而一旦經濟復甦後,受援國在軍事國防就能夠進一步與美國共同抵禦與 防止蘇聯社會主義的擴張。就實行的時間點而言,前者是指 1950 年代共同安全 法時期的美援,援助對象以反共圍堵的前哨基地為主;後者是指戰後初期的經濟 合作法和 1960 年代的國際開發法時期的美援,援助對象分別為歐洲、開發中國 家。6

美國對戰後各國的援助,首先是在 1948 年,利用各種管道與途徑,強調援 助歐洲的重要性,促使通過對外援助法案,儘速向歐洲提供援助,7也就是所謂 的「馬歇爾計畫」。「馬歇爾計畫」的實施,促進西歐在經濟上的恢復與發展,

並有效遏制共產勢力在西歐的擴展,同時也為美國開闢西歐的市場。8臺灣則是 在 1950 年韓戰爆發後,成為美國軍事援助的對象。

除對歐洲的援助外,隨著共產勢力在「第三世界」的擴大,美國採取更進一 步的措施,包含提供技術人員傳授知識與技能,並藉此傳播美國的自由民主理 念,以及協助促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9然而,從上可觀知,戰後美國的援 助,是建立在其政治目的與利益之上。對於受援助國而言,雖非完全無助益,但

4 Alberto Martinelli,Global Modernization:Rethinking the project of modernity(London :Thousand Oaks,SAGE,2005),pp28.

5 文馨瑩,《經濟奇蹟的背後─臺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臺北:自立晚報出版,

1990),頁 33-34。

6 文馨瑩,《經濟奇蹟的背後─臺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頁 32。

7 劉金質,《冷戰史》上冊,頁 142。

8 劉金質,《冷戰史》上冊,頁 147。

9 劉金質,《冷戰史》上冊,頁 272。

67

未必是針對被援國的國情與國勢所援助,其獲益程度與實際執行後的成效,似乎 相當有限。也因此對於美援的實際效益,就各國的立場而有不同的看法。

由於美蘇雙方各自為其理念而拉攏與協助發展中國家,也因此形成因意識型 態與政治利益夾雜的對峙局勢:一方是以美國為首,代表所謂資本主義陣營,對 抗著以蘇聯為首,代表所謂社會主義陣營的兩股勢力拉扯。美國和蘇聯對峙的冷 戰局勢,不僅反映了在意識型態上,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對抗,同時也反映兩 強爭霸於世界舞台的企圖,同時亦連帶地鋪陳了古典現代化理論興起的環境背 景。10

在戰後緊張對峙且焦慮的環境中,隨著當時共產勢力的擴張,加深美國對國 際局勢的憂慮,而「現代化」的理論概念即令主政者在援助後進國家,進而遏止 共產勢力的政策上,產生了吸引力。11為了對這些在戰後脫離殖民統治的發展中 國家有更深入的瞭解,也紛紛聚焦於其上並展開研究。在 1940 到 1950 年代,美 國對於發展中國家的研究,集中在運用何種方式將經濟資源與政策促使這些國家 社會變遷。12也因此,有許多在學術中心任職的學者開始將其思想轉為政策建 議。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包括經濟學者羅斯托(W.W.Rostow)、政治學者奧蒙

(Gabriel Almond)與白魯恂(Lucian Pye)、社會學者冷納(Dainel Lerner)等 人。13而這些「第三世界」國家,多數具有共同的特徵,例如經濟上除少數國家 有輕工業基礎之外,大多以一級產業為主;政治上,雖標榜民主政體,但卻多為 軍人獨裁,政局不甚穩定。顯見這些國家皆有共通的難題,因此也希冀能解決這 些困難進而趕上西方國家,期望能夠提升生產力並建立現代化制度。14換言之,

「發展」概念也對「第三世界」國家有一定的吸引力。是以,一套關乎發展中國 家的「現代化理論」亦應運而生。

由此可知,古典現代化論即是在「發展」概念下,對當時在戰後脫離殖民統 治的國家之研究,同時也是前述所指的發展理論,亦即廣義現代化理論研究發展 歷程當中最早的一個階段。而古典現代化理論之形成,不僅僅是純粹的學術研

10 龐建國,《國家發展理論─兼論臺灣發展經驗》(臺北:巨流圖書出版,1993),頁 41-42。

11 Michael E.Latham,Modernization as ideology : American social science and "nation building" in the Kennedy era,(Chapel Hill, N.C.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c2000),pp3.

12 Michael E.Latham,Modernization as ideology : American social science and "nation building" in the Kennedy era,pp23-24.

13 Michael E.Latham,Modernization as ideology : American social science and "nation building" in the Kennedy era,pp3-4.

14 呂亞力,《政治發展》(臺北:黎明文化出版,1995),頁 1-2。

68

究,而是受到特殊時空背景的影響,為了某些政治利益,結合政策而成的學說論 點。

除了受到戰後世界局勢之影響外,古典現代化論亦與美國的社會科學發展有 關。在 1940 年代和 1950 年代之時,美國社會學研究的中心東移至以哈佛大學為 首的長春藤盟校。由於社會學科日漸強調科學需求,亦即使用較成熟的研究方法 與統計分析,與 1920 年代極盛的主流學派─芝加哥學派所使用的研究方式有所 差異,復加上為抵制芝加哥學派壟斷美國社會學會與學刊的強勢作風,於是在派 森思(Talcott Parsons)的領導下,興起了新的學術主流─結構功能學派,取代了 以關注在都市區位結構和都市社會問題的探討,同時在研究方法上也偏於微視

(microscopic)觀點的芝加哥學派,成為美國社會學界的當道學說。15而多數的 學者,即利用派森思的結構功能論點,對於開發中國家的發展研究進行探討。其 中,其學說論點與當時現代化研究最相關的,莫過於利用五組模式變項16的二分 法概念,將傳統與現代社會一分為二、互相對立,並著重於對「現代」模型的塑 立。

二、古典現代化理論的主要觀點與特色

早期現代化理論的產生,是在冷戰的國際局勢,以及學術重心的轉移背景影 響下,美國為防止共產勢力的滲透,進而以軍事、經濟與技術等方式,協助「第 三世界」進行「發展」。也因此,由政策結合學術,對戰後新興國家的「發展」

走向展開研究,亦即如何使其邁向「現代化」。

關於早期現代化理論的形成,就實際層面而言,是美國為促使新興國家「發 展」所進行的學術研究。也因而無論在現實的援助與研究的觀點上,皆無可避免 地站在西方國家的立場,並以自身的歷史演變進程為典範。換言之,即是以「西 方中心式」的思考方式,將西方的現代化歷程,視為是最適切的發展模式。

事實上,從西方國家對於現代化的看法,可窺知帶有進化觀的成份。17所謂 進化的概念是來自於達爾文的進化論,也就是一個社會為適應環境與歷史的演 進,會漸由簡單轉趨複雜的漸進演變過程。這樣的觀念被應用在社會科學上,即

15 George Ritzer 著;馬康莊、陳信木合譯,《社會學理論》上冊(臺北:巨流圖書出版,1989),

頁 77-78。龐建國,《國家發展理論─兼論臺灣發展經驗》,頁 26-27。

16 所謂模式變項是指特定情境下的兩種行為模式與角色期待,大致可分為:普遍性對特殊性、

特定性對擴散性、成就對天賦、情感中立對情感涉入、集體傾向對自我傾向。前者為現代社會的 行為特性;後者則為傳統社會的行為模式。蕭新煌編,《低度發展與發展─發展社會學選讀》(臺 北:巨流圖書出版,1985),頁 80-81。龐建國,《國家發展理論─兼論臺灣發展經驗》,頁 53。

17 Alberto Martinelli,Global Modernization:Rethinking the project of modernity(London :Thousand Oaks,SAGE,2005),pp29.

69

是古典進化論的概念,亦即所謂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古典進化論學者認為基本上 所有社會會循著相同的軌道,以相同的進化方式,邁向一樣的目標,縱使有不同 差異,也僅是在同一條道路上的不同位置。然而,這樣的看法是有其缺失的,其

是古典進化論的概念,亦即所謂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古典進化論學者認為基本上 所有社會會循著相同的軌道,以相同的進化方式,邁向一樣的目標,縱使有不同 差異,也僅是在同一條道路上的不同位置。然而,這樣的看法是有其缺失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