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金耀基的中國現代化研究與古典現代化理論的引進臺灣(1963-2010)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金耀基的中國現代化研究與古典現代化理論的引進臺灣(1963-2010)"

Copied!
16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蔡淵洯 博士. 金耀基的中國現代化研究與古典現代化 理論的引進臺灣(1963-2010). 研究生:黃瀞潁 2012 年 8 月.

(2)

(3) 謝誌 猶記去年的現在,未敢想過自己能有寫謝誌的機會,沒想到經過將近一年的 努力後,能夠為研究所的學習階段畫下句點,邁向下一個人生階段。 本論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蔡淵洯老師,以及我的父母親。論 文撰寫的過程中,無論是從初始研究方向的確認、研究資料的蒐集,以至下筆寫 作的階段,蔡老師皆給予我相當大的助益。在心靈層面上,老師的勉勵話語,使 我在面臨低潮困挫和自我質疑之時,能夠不被困難擊倒,有勇氣與信心面對一次 又一次的關卡。另一強力支援的力量,來自我的父母與家人的支持,使我生活無 虞,能將心神全力投注於論文之上,進而取得學位,內心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在研究所的求學階段,有幸能領會校內、所上及中央研究院的老師們的教學 指導,讓我得以在踏進臺灣史研究領域時,學習到專業的學術訓練。范燕秋老師 與張素玢老師的課程,使我領略到臺灣史研究的多元發展;詹素娟老師的教學, 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蔡錦堂老師在日文史料的專業,使我在日文方面受益匪 淺。許佩賢老師則是時常關心我們的論文進度,有助於論文進度的推進。在此也 要謝謝陳佳宏老師和林果顯老師,擔任我論文的發表評論人與口試委員,提供我 相當多寶貴意見與建議,使我論文更臻完善。同時,也要感謝所辦的薇倫助教, 總是不厭其煩的協助大家處理行政事務,在所辦工讀期間,亦時常提點與教導工 作內容。另外,其他老師的教學和學術素養,皆令我獲益良多,也是促使我完成 論文的推手。 除了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學長姐的鼓勵打氣也是重要的支柱。感謝曾經一起 meeting 的慧瑜學姐、文清學長、逸婷學姐,以及一起修課的學長姐們,有你們 的提點和勉勵,及珍貴經驗的分享,讓我擁有朝目標前進的動力。研究所階段的 同學們,非常謝謝阿伯對我的照顧與幫助,還有共同在研究室奮鬥論文的好夥伴 維正、宗瀚,也要謝謝俞萱在課業與生活上和我相互砥礪。此外,研究室的學弟 妹們:碩三的宜君、育薇、怡璇、詩涵、佳陽、威潭、玉如;碩二的冠美、知臨、 咏恩、若菜、丰中、俊昌;碩一的東昇、一昕和彥均。有你們的歡樂笑聲陪伴, 寫作論文的煩悶也不覺其苦,亦間接充實了我的研究生生活。當然,要記得英勇 國軍的保家衛國。 一本著作的完成,非僅一人之功,亦非一人之力。要感謝的人與事物多如繁 星,僅以此作獻給曾對我有所助益的人,以及我永遠的摯友─宏維,還有過去與 未來努力不懈的自己。 瀞潁 誌於 2012.08.05.

(4) 金耀基的中國現代化研究與古典現代化理論的引進臺灣(1963-2010) 摘要 現代化是人類社會一個重要的經驗現象,並可作為觀察近代歷史進程的一項 有力指標,無論就物質層面抑或是精神層面,均可呈顯出人類歷史上的劇烈變遷 與轉變。而臺灣在 19 世紀中期後,由於開港貿易與洋務運動之推行,以至日治 時期的殖民統治,奠定現代化基礎。在二次戰後,在經濟發展與政治民主化的表 現,亦表現出不同於其它地區的現代化面貌。 然而,隨著時空環境的遞嬗,以及研究取徑的差異,各界對現代化的定義也 會有所差別。而對現代化展開具體且有計畫性的研究,則以二次戰後興起於美國 學界的古典現代化理論為嚆矢。在此波政治與學術潮流中,臺灣由於全球政治局 勢的戰略考量,與美國的關係密切,因而也連帶在政治、經濟、社會與學術思想 等方面受到影響。有鑑於現代化背景與思潮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即以臺灣早期研 究現代化的學者─金耀基為研究對象,探究其學術思想核心─中國現代化的學術 歷程,及回顧臺灣學界研究現代化的學術背景。 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可分為兩方面,包括臺灣學界的現代化研究歷程,及金 耀基的中國現代化研究之內容與進程。首先,臺灣學界現代化研究的開展契機, 就時空氛圍而言,在於當時國民黨政權以現代化作為政策與口號的推行,在學術 思潮上,由於與美國之間關聯密切,因而在學術觀點與方法亦多受美國學界的影 響。展開在政治、經濟、社會層面的研究,學術機構則有中央研究院近史所與民 族所的兩項大型研究計畫。隨著臺灣政治的轉型,及對理論與實際發展經驗的檢 討,臺灣學界也漸漸轉向思考建基於本土的研究視角與方法,而以臺灣為主體空 間的討論場域亦於此時逐漸浮現,而現代化研究的轉變歷程,則從中西文化論爭 的文化論述,轉為以學術方式進行研究。 其次,在金氏的中國現代化研究歷程與內容方面,金氏對中國現代化進行研 究,源自於他的經驗體悟與學術興趣,及自身以知識份子自居的使命感使然。從 1966 年出版《從傳統到現代》一書開始,引介古典現代化理論,並應用理論進 行研究,同時也觀察臺灣現代化的現象,強調傳統的重要性;至 1970 年代後期, 隨著中國大陸的改革,觀察對象也從臺灣擴及至中國大陸與香港。主要集中在經 濟與政治方面的現象,特別是民主法治議題。1980 年代到 1990 年代,尤其關注 儒家倫理對現代化的作用。其研究內容方面則包含中國現代化的整體變遷、政治 現代化及現代化的動因,其中最多篇幅在於政治民主化的討論及儒家傳統的轉化.

(5) 與再造的可能性。然而他的研究由於受到個人背景與研究取徑而有所囿限,但須 注意的是,在臺灣學界研究現代化的過程中,以內容觀之,金氏主要貢獻在於引 介古典現代化理論,是臺灣學界早期研究現代化的主要視角;再以開展現代化的 時間序列言之,開風氣之先,是為播種者的角色。 關鍵詞:金耀基、中國現代化、古典現代化理論、民主政治.

(6) Ambrose Y.C.King on Chinese modernization research and Modernization theory was introduced to Taiwan(1963-2010). ABSTRACT Modernization in a phenomenon of the modern human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experience, and can serve as a strong indicator for observers of the progression of modern history. Whether on a material level or spiritual level, it can be presented to show the dramatic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Taiwan in the mid-19th century, after the opening up trade with the Western world, as well as under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gradually laid the basis for societal modernization. After World War II, due to it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modernization,Taiwan’s development was special compared to others’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As the environment of research changes from different people, the definition of modernization varies. The modernization of studies after World War II is modeled on the efforts of U.S. scholars of modernization theory.As with political and academic trends, the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of the global political situati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thus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academic thought to be affect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look into the modernization of Taiwan's academic research course and of Ambrose Y.C.King’s study of modernization in two parts. First, there was opportunity in the launching of academic modernization; the KMT regime was modernizing their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in way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ose implem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cademia; this affected academic thought, points of view, and methodology. By expanding the level of political, economic, societal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the result was seen in the creation of the nation’s two major research organizations such as Academia Sinica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nd Institute of Ethnology . Second, Ambrose’s research and course on Chinese modernization undertook a few turns and stemmed from his academic interest and experience. In 1966,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ity” introduced the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applied theory with observations on the phenomenon of Taiwan modernization with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tradition. In the 1970’s, his research turned from Taiwan to China and Hong Kong with concentration on the economical and political aspect of development, especially on democratic and legal issues. From 1980 to 1990’s, Ambrose paid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Confucian ethics on modernization. His research included the transition of China’s societal modernization,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underlying motivations, discussions on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and its transformation, to Confucian tradi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restoration. Ambrose Y.C King is an early figure of Taiwan academic research on social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Chinese modernization.. Keywords:Ambrose Y.C.King, Chinese modernization, Modernization theory, Democracy.

(7)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二章. 戰後臺灣現代化的開展與相關研究的興起 .......................... 11. 第一節. 臺灣現代化的進展……………………………………………………………………………….11. 第二節. 政治與經濟發展研究……………………………………………………………………………17. 第三節. 社會文化變遷與現代化歷史研究…………………………………………………24. 第三章. 金氏的致力於中國現代化研究……………………………………41. 第一節. 學思生涯……………………………………………………………………………………….41. 第二節. 邁向中國現代化研究之途………………………………………………………………….52. 第四章. 金氏的引介古典現代化理論進入臺灣………………………………..65. 第一節. 戰後美國古典現代化理論的興起........................................................65. 第二節. 金氏對西方古典現代化理論之介紹………………………………………………….72. 第五章. 金氏之中國現代化研究實踐……………………………………….85. 第一節. 中國現代化的整體變遷過程……………………………………………………………..85. 第二節. 政治現代化…………………………………………………………………………………………101. 第三節. 現代化的動因……………………………………………………………………………………..118. 第六章. 結論…………………………………………………………………………..129. 參考書目. …………………………………………………………………………………..134.

(8) 表次 表 2-3-1 「中國人的性格」討論會參與人員之學術背景………………………………….28 表 2-3-2. 參與「中國現代化區域研究」研究區域分配......................................31. 表 2-3-3. 「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相關專著表……………………………………..33. 表 3-1-1. 金耀基專書著作表..............................................................................48. 表 3-1-2. 金耀基生平年表………………………………………………………………………………51. 表 4-2-1. 金耀基關於「古典現代化理論的引介」之著作.....................................83. 表 5-1-1. 金耀基關於「中國現代化的整體變遷過程」之著作……………………….99. 表 5-2-1. 金耀基關於「中國政治現代化」之著作……………………………………….113. 表 5-3-1. 金耀基關於「中國現代化的動因」之著作……………………………………127.

(9) 圖次 圖 4-2-1. 雷格斯「鎔合的─稜柱的─繞射的」型模圖示…………………………….……80. 圖 5-1-1. 從中國現代歷史看現代化動向……………………………………………………………………...87.

(10)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現代化是人類社會一個重要的經驗現象,同時是觀察近代歷史進程的一項 有力指標,無論就實際的物質層面抑或是抽象的精神層面,均可顯現出人類歷史 上的巨大轉變。由於現代化是事實現象先於概念與理論的產生,因而在定義上會 隨著經驗世界的改變而有所差異,亦增加界定上的困難。 關於現代化的意涵,各界向來有著不同的詮釋方式,伴隨著時空背景的演 變,也會有不同的指稱。例如在 18 至 19 世紀時的現代化涵義,當時的歐洲自恃 「進步」與「現代」,便認為現代化即為「歐化」。其後當美國、日本等國家現 代化後,對「歐化」一詞即產生疑義,故有「西化」之說的出現。19 世紀中期 至二次戰後,亞非等殖民地積極尋求富強之策,並在脫離殖民母國獨立後,對「西 化」的說法有所保留,因而採用「現代化」較不指涉東西文化優劣涵義的詞彙。 1. 現代一詞起源甚早,但針對現代化進行有系統的研究,則直至二次戰後,以 美國興起的古典現代化理論為主要潮流。早期研究現代化的學者布萊克 (C.E.Black)指出現代化意指科學革命以來,在人類智識增進之下,傳統社會 制度演化適應現代之過程。2殷克爾斯與史密斯(Inkeles and Smith)則認為現代 化的關鍵在於社會多數成員的價值取向,當大部分的人均能接受並自發性追求現 代化的生活,則有助於現代化的推進,也就是個人現代性的形塑。3至於就抽象 概念層次而言,現代化可說是一種理性精神的體現。大抵而言,現代化應是一種 以現代科技文明或工業社會為導向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變遷的過程,其不 可或缺之現代性,根據社會學者紀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看法,這涉及到一 種世界的轉變開放,以及複雜的經濟與政治制度,前者特別是指工業生產與市場 經濟,後者則是民族與民主。4但促使轉變的動因與動力、轉變前的社會類型, 1. 王世宗,《現代世界的形成》(臺北:三民出版,2003.1),頁 278。 C.E.Black,The 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 : a study in comparative history(New York : Harper & Row, 1966),pp.5-7. 3 Inkeles and Smith, Becoming modern : individual change in six developing countries(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pp.3-5. 4 Christopher Pierson 著、Anthony Giddens 口述,《現代性:紀登斯訪談錄》(臺北:聯經出版, 2002),頁 69。 2. 1.

(11) 及發展後的特質,則各個民族與國家皆有所差異。因此,自 1990 年代起,「多 元現代性」之說,逐漸成為研究現代化學者專家的共識。 西方社會自 15、16 世紀後,歷經文藝復興以至工業革命的洗禮,逐漸成為 世界強權。為了獲取廣大的商業利益,進而積極拓展領地,而這也促使非西方世 界地區遭受衝擊,並亟思富強之道以因應變局。中國於 19 世紀中葉,和西方船 堅砲利接觸後,亦迫使其邁向追求現代化的道路。 臺灣自 19 世紀後期開港對外貿易,和洋務運動的推行,即開始引入西方現 代文明;成為日本殖民地後,殖民母國雖有其殖民統治的特殊政治與經濟目的, 然而在科學管理與建設之下,臺灣社會無疑較之前更具現代化;二次戰後,國民 黨政權撤退至臺灣,由於先前在中國大陸失敗經驗的殷鑑,再加上為解決財政問 題和準備反攻大陸,故而積極致力於經濟發展。在經歷戰後初期的磨合陣痛期之 後,自土地改革開始,實行一連串的經濟措施,使得臺灣的經濟發展逐步起飛, 逐漸走上經濟現代化,伴隨經濟成長的腳步,中產階級的壯大,再加上教育普及, 隨著黨外運動崛起,使得民主政治得以開展,終於締造走向民主憲政另一特殊的 現代化成就。經濟發展可觀的成就與政治民主化,顯示臺灣在全球變革的過程 中,不同於其它地區的現代化面貌。 臺灣早期致力於現代化研究的學者,可以金耀基為代表,以其生長及學術背 景而言,在中國大陸出生、在臺灣求學、後半生在香港任教,對於兩岸三地的現 代化研究不遺餘力,特別是民主發展的課題。在其一生的學術貢獻當中,最具代 表性則為中國現代化5問題的思考與探究。金氏於 1960 年代赴美,受到當時美國 社學界正在興起的古典現代化理論的影響,尤其是派森思(Talcott Parsons)的 結構功能理論,6並於 1960 年代中期時出版《從傳統到現代》,引介美國早期現 代化理論的代表學者之著作與論點,探討中國如何現代化的問題。《從傳統到現 代》一書在臺灣出版後,迴響相當熱烈,對當時知識界帶來巨大影響力;7再就 學術角度言之,亦可稱之為自戰後以來,臺灣以社會學知識所撰寫的最具影響力 的一本著作,揭開了臺灣以西方現代化理論探討中國現代化的序幕。8後來陸續 5. 此處所指之「中國現代化」,並非為 1970 至 1980 年代,中國大陸在經濟改革口號的「四個現 代化」,而是自清末中國經歷一連串衝擊而亟思變革的「中國如何現代化」問題。 6 金耀基,《學思與生涯:金耀基對話錄》(金耀基口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 頁 3。 7 王辛,〈建構既有全球性又有中國性的現代文明新秩序〉,收錄於金耀基,《學思與生涯:金 耀基對話錄》(金耀基口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頁 94。 8 葉啟政,〈對四十年來臺灣地區社會學發展的一些反省〉,收錄於氏著,《臺灣社會的人文迷 思》(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頁 218-219。 2.

(12) 發表有關現代化的學術論文或時論,反應亦佳。因此,金耀基的引介現代化和對 中國現代化研究,在臺灣有關現代化研究的學術發展歷程中,實居開創地位,在 臺灣學術史上具有特殊意義。 然而,關於金耀基有關的研究,或許是因其至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即長期 於香港任教之故,過去雖有臺灣學者對其關於現代化的學術著作提出評論,而近 年來也有中國學者介紹其現代化的論點,9但一直未有有關金氏對中國現代化研 究之學術史探討。基於此,本研究希望能夠藉由前人相關研究的基礎,再進一步 地以金耀基的著作為主,探討其現代化思想與研究。目的在於以時間為經,細究 其現代化學術研究的歷程;再以背景為緯,探究其所輻散的現代化學術研究之時 空環境。本論文所欲討論的問題為: 1、金耀基投入中國現代化研究的背景與動機。 2、金氏引介哪些與古典現代化理論有關的學說,以及與臺灣現代化研究之 間的關聯性。 3、金氏對中國現代化的研究內容,及其影響與侷限。 由於金耀基對現代化動向的觀察,涵蓋近代以來的「中國」,因而本文所指 的「中國」乃順應金氏用法,包括今日臺灣、香港和中國大陸三地,早期以專指 清季之中國和曾立國於臺海兩岸之中華民國,後來隨著研究範圍的擴大,故亦間 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因國府遷臺以後,中華民國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的現代化方快 速而有成,故其所謂中國現代化較多指的是針對戰後臺灣的發展經驗。. 二、文獻檢討 (一)前人相關研究與評論 在前述曾提及金耀基因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即赴港擔任教職,因而在 臺灣任教與研究的時間相較而言較少,故對於金氏的現代化研究並不多見。是 以,與本文研究相關的可供回顧的前人研究亦不多。 關於金耀基著作的討論,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金氏的研究觀點,另一類 則是對其著作的評論。前一類與本論文直接相關的是劉小楓,〈金耀基的「現代 化」論及其問題意識〉。10劉小楓指出,金耀基「現代化」論的問題意識,是起 於中國百年來的中西文化論爭,也因此金氏所討論的中國現代化障礙,多指向心 9. 劉小楓,〈金耀基的「現代化」論及其問題意識〉,《二十一世紀》,21(1994.2),頁 114-125。. 黃應貴,〈評《中國現代化的動向》〉,《中國論壇》,2:12(1976.9),頁 47-48。 10. 劉小楓,〈金耀基的「現代化」論及其問題意識〉,《二十一世紀》,頁 114-125。 3.

(13) 態層面。金耀基將中國社會文化的問題,視為「社會變遷」的過程,同時試圖以 現代化論與命題,超越對中西文化各自擁護的二元立場。而金氏不僅僅是停留於 中西文化論辯問題,以及將傳統現代視為對立的批評上,其利用的方式,則是以 一種新的知識─社會學視角,輔以科際整合的學科觀點,諸如:人類學、心理學 等等,用以觀察中國現代化的歷程。然而,劉氏也提出,金耀基在談論現代化時, 著重在於現代「化」,亦即轉變的過程,以及「如何」邁向現代化。對於「現代 性」的著墨似乎較少。同時,劉認為金氏的「現代化」論仍有部分文人式的言論, 意即是在論述中,未能保持適切的距離,使得主觀色彩的滲入,而削弱了學術的 客觀性。另外,傅大為亦撰有〈由臺灣思想史中的一個歷史轉折看發言權的取代 與轉型:從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過渡到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一文。 11. 本文以殷海光與金耀基的兩本著作,檢視在 1960 年代中期,兩者在「發言位. 置策略」與「發言場所」的改變。傅氏指出,自從 1960 年代,《自由中國》被 迫停刊,此後殷海光的主要發言場所一步步被剝奪。在其後更形同隱居的思考中 國社會文化百年來的巨變。這段期間,殷氏的「新發言策略」是將現代化理論等 納入對中國文化的思考。然而這樣的情景隨著 1966 年《中國文化的展望》出版 7 個月被查禁後,此種發言策略也形同瓦解。而在此時,隨著殷書被查禁的同時, 一股新的力量─純粹「實證性的」科學實證論述風氣興起,正透過新的發言場所, 逐漸取代舊有的發言位置,如此的新興場域可以金耀基的《從傳統到現代》一書 做為代表。金耀基在當時的「發言場所」是因其身兼《出版月刊》、《東方雜誌》 及商務印書館總編輯職務之便。傅更比較兩書的發言場所與策略,最後說明兩者 雖然都欲脫離中西文化的泥淖戰,同時有意於「現代化」的理論措辭,但雙方的 意義脈絡事實上是不太相同的。文中更在其後的附錄中,列出兩書中對清末民初 與新儒家人物,以及對西方現代化理論相關學者的引用次數。從上述兩篇文章, 可了解金耀基的現代化論述,以及在當時所引介之美國早期現代化理論的學者。 蕭令杰,〈臺灣歷史社會學的發展(1960-1990)〉12文中說明臺灣學界於 1960 年代,因有感於臺灣是一「文化沙漠」,故積極尋求新方法、新範式的引 進與利用,因而有《思與言》的出現。而隨著社會科學方法的引進,更使得歷史. 11. 此篇文章作者註明為會議論文,仍需修改,請讀者切勿引用。但因該文對於本論文研究,有 一定程度的先行研究價值,故先暫放於此。傅大為,〈由臺灣思想史中的一個歷史轉折看發言權 的取代與轉型:從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過渡到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收錄於韋政通 等著,《自由民主的思想與文化─紀念殷海光逝世 20 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自立晚 報出版,1990),頁 182-213。 12 蕭令杰,〈臺灣歷史社會學的發展(1960-199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3)。 4.

(14) 學不再僅止於史料的搜羅與排比,轉而成為利用新的知識理論做觀念性的詮釋。 該篇論文的第四章,即以 1960 年代的發展理論變遷為例,說明對歷史學的影響。 首先即指出金耀基於 1966 年所出版的兩本小書《從傳統到現代》以及《現代人 的夢魘》,在當時形成一股熱烈的風潮,更促使臺灣學界開啟對於中國現代化的 研究風氣。蕭並簡單說明金耀基對現代化的看法,以及現代化理論與結構功能論 之間的關聯性。此處所指的「現代化理論」即為本論文所欲探討的「早期現代化 理論」。透過此篇論文,能了解美國興起的早期現代化理論之背景,以及金耀基 所引介的早期現代化論對於臺灣學術界的影響。 另外關於著作評析方面,包括有黃應貴對金耀基等著作《中國現代化的動向》 所做的評論。《中國現代化的動向》是學者們對中國現代化研究的文集,黃應貴 首先指出此書各學者對現代化的界定為何,但在這些定義下,所需思考的共識, 是承認對現代化的努力應該是全面且具持續性的,是無法中止與分段的。其次則 是提出現代化是有不同途徑的,應該要去思考如何走向現代化,何種路徑是最適 合的。他同時推崇該書是值得一讀的文集,然而書中仍有部分問題有不同的見 解,並期許學界能夠進一步對此繼續做更紮實的研究。 呂亞力、羅龍治、林鎮國各有一篇對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一書 的評論。呂亞力,〈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13指出,金氏書中認為中國知識份 子在推動現代化運動中所遭遇的問題在於無法調和現代價值與傳統文化,同時在 認同與求變兩者之間進行角力,使得中國的現代化運動阻滯不前。金氏更呼籲勿 將傳統與現代兩者對立視之,因為沒有任何一個社會是完全傳統或現代的。將這 樣的觀點向國人傳佈,是一項重要的貢獻。但呂氏更進一步的認為,中國知識份 子在推展現代化的疲軟無力,一是未曾在政治舞台扮演要角;另一則是由於西方 思想如狂潮般的湧入,知識份子除了陷於對傳統與現代價值的拉扯中,還要面臨 選擇的問題。其三則是知識份子與民眾之間的溝通與知識傳播的不良,使得觀念 與思想無法有效推廣。羅龍治,〈引介「中國現代化」的幾個重要概念─讀金著 「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14則是提出書中金耀基幾個關於中國現代化的概 念,包括將現代化運動置於全球性的脈絡下檢視,同時指出中國與西方的現代化 各自有其普遍與特殊性,兩者不可能完全相同,故用「現代化」一詞取代「西化」 是比較適合的。羅氏也提出金耀基的「認同」與「變革」概念,在中國的現代化 歷程中,認同是對於傳統而言,應去思考對傳統價值的取捨,要能去蕪存菁而非 13. 呂亞力,〈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書評書目》,55(1977.11),頁 62-64。 羅龍治,〈引介「中國現代化」的幾個重要概念─讀金著「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書 評書目》,65(1978.9),頁 25-30。 5 14.

(15) 完全捨棄。變革則是當社會面臨轉變時,社會結構與價值皆會有所改變,而中國 的變革在傳統的包袱下,經歷了相當長的陣痛期。最後羅氏指出,中國的現代化 運動,不僅在於短期的財富追求,而是要努力取得精神與物質的平衡,這一點與 金耀基對臺灣現代化的期許是不謀而合的。林鎮國,〈鉅變下的沉思─讀金耀基 「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15文中將金書分為三部分:討論中國現代化問題、 中國當代知識份子的角色分析,及書評部分。林氏提出金耀基以中國的「現代化 歷程」與「近代史」相互詮釋,可以說是「歷史社會學」的研究進路。同時他也 提出金耀基對「認同」與「變革」兩觀念的看法,以及對中國知識份子心態的描 摹。最後指出該書的優點為兼具理性的知識觀點以及感性的人文關懷。林氏並期 許透過新理論與新視角的反省,對於討論中國政治、文化與社會問題時,能夠有 更多的發展性。透過書評,吾人可更全面掌握金耀基的中國現代化思想層面與脈 絡。 張秀娟,〈評介金著《從傳統到現代》〉,16以及吳振彰,〈評介金耀基著 ─從傳統到現代〉,17兩篇文章是對於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再版著作所做的 評論。前文欲了解中國文化對現代化的容忍度,以及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是否 能夠並存。因而以金耀基、韋伯(Max Weber)及楊國樞對傳統在現代化歷程中 的看法,指陳中國傳統文化的保存與現代化是能並行不悖的。張氏指出,金著的 最大缺失在於沒有將傳統與現代的衝突點提出,未能深入探討原因。吳文則是肯 定金書的文筆洗鍊、觀點新穎。然而這兩篇文章對於金著的評論,未能集中於內 容評析,而多聚焦在寫作篇幅與格式上的缺失,作為對專書的評介文章,似乎稍 嫌不足,同時也無法提供對金著更進一步的探討。 關於臺灣現代化研究的背景,則有蔡智賢〈《中國論壇》的形成與發展─知 識份子特質的分析〉,18文中以《中國論壇》刊物為例,詳盡的描述刊物創辦的 起源以及刊物內容的探究。主要是藉由分析傳播民主理念的知識性雜誌,探討臺 灣知識份子與社會之間的互動。其中提到《中國論壇》是在 1970 年代中期創刊, 銜接著早期部分如《文星》、《大學雜誌》等啟蒙性與思想性的刊物,以「現代 化」為主體脈絡,主要是以實踐「現代化」意識做為經營態度。故對於臺灣學界 的現代化研究背景,可資作為本論文探討臺灣現代化相關研究的主題與沿革。 15. 林鎮國,〈鉅變下的沉思─讀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鵝湖》,6:3(1980.9), 頁 35-36。 16 張秀娟,〈評介金著《從傳統到現代》〉,《三重商工學報》,4(1995.2),頁 16-21。 17 吳振彰,〈評介金耀基著─從傳統到現代〉,《海軍軍官學校學報》,8(1992.10),頁 160-163。 18 蔡智賢,〈《中國論壇》的形成與發展─知識份子特質的分析〉(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0)。 6.

(16) 最後則是關於古典現代化理論的介紹,龐建國《國家發展理論─兼論臺灣發 展經驗》一書中,19曾借引拉丁美洲學者對於發展理論的分類方式,依照發展概 念之不同,將現代化理論分為「社會分化論」與「價值塑立論」,並有系統地說 明代表學者之著作與學說。簡言之,前者認為現代化是社會組織與制度漸趨分化 與整合的過程,亦即現代化程度越高,其社會分化程度越細緻,偏重於制度層面; 後者則是將重心擺置於何種因素可使社會從傳統步入現代,這些因素應從人們的 價值取向而非社會結構中追尋,偏重於人的因素。同時亦詳細的介紹發展理論興 起之背景與批評。對於本論文在了解西方古典現代化論在美國興起之背景與學者 觀點,實有相當大的助益。 從上述的前人研究中,可瞭解金耀基現代化論述的核心,及其所關注的焦 點,亦可看出在中國現代化的議題上,金氏儼然是一位重要的開拓者。然而,綜 觀上述著作,對於金耀基的現代化研究之討論,仍僅限於片言隻字,缺乏一較全 面完整的研究,可延伸探討的課題甚多,例如金氏提出傳統在現代化歷程中,扮 演不可忽視的要角,而金氏所認為可資運用於現代化歷程中的中國「傳統」是指 什麼?他對於臺灣現代化的看法為何?因此,本論文即擬在這些前人研究上,對 金耀基的現代化研究作一整體性的學術史探討。. (二)史料分析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金耀基的現代化研究,因而關於一手史料的部分,即是以 金耀基的著作為主,特別是與其所關注的現代化研究之相關著作。至於其它著作 雖與金氏現代化思想的直接關聯性不大,但對於瞭解金氏的學思生涯仍有其重要 性,是以亦需納入探討。以下依照其研究主題與關注議題,分為下列幾個層面。 首先是關於引介早期現代化理論之著作。從前述可知,金耀基是臺灣關注現 代化研究的先行者,最重要同時也是最為人所知的,在於對西方早期現代化理論 的引介。相關著作有《從傳統到現代》、《現代人的夢魘》、20《中國現代化與 知識份子》,21編譯的作品則有《行政生態學》。此外,不僅僅於專書部分,其 它刊登於期刊中的文章,亦是本文所欲使用與探究的。例如金耀基在《中國行政》. 19. 龐建國,《國家發展理論─兼論臺灣發展經驗》(臺北:巨流圖書出版,1993)。 此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金耀基以政治大學公共行政講師赴美考察研究後所寫,其中部 分文章是引介西方古典現代化理論的著作與學說;第二部分則為出國前所撰寫。本論文主要是以 第一部分作為探討對象。 21 此書為集結金耀基於《出版月刊》、《東方雜誌》所出版的篇章。有部分文章引介西方古典 現代化理論學者的著作與學說,亦為本文探討的重心。 20. 7.

(17) 期刊中,發表與中國官僚體系與政治相關的文章,內引用許多與早期現代化論學 者有關的學說。透過這些著作,可從中了解金耀基所介紹的學說內容。 其次則是關於政治的現代化,意即對兩岸三地的民主發展與展望。金耀基的 現代化研究,其中一個主要著力點在於對兩岸三地的民主發展過程與期許。由於 臺灣、中國、香港三地的華人世界,近年來不僅在經濟發展層面有著顯著的成果, 其中臺灣更能突破威權體制,走向民主自由的道路。因而金耀基轉向對於兩岸三 地的發展現象,從中觀察政治的發展。除了從學理中分析民主發展之困境,更從 實際發展經驗解析時局,提出對於民主發展的期望。在專書方面,包括有《中國 人的三個政治》、《兩岸中國民主的反思》、《中國社會與文化》、《中國政治 與文化》等書,以及在臺灣與香港的報章期刊中,發表對於臺灣與香港發展現象 的時局之論。藉由這些著作,可了解金耀基對於臺灣、香港、中國三地華人社會 的政治發展的過程與趨勢之觀察,亦可知金耀基對於政治現代化的看法與見解。 再者是金耀基對於中國文化傳統的看法。他認為中國的現代化必須奠基於傳 統之上,而中國一直是以儒家價值系統為核心,故金耀基的現代化論述,主要是 以「文化」視角貫串思想脈絡,特別是集中於對儒家倫理的探討,並嘗試做社會 學的詮釋。其中東亞的經濟發展現象,使得學者們也開始關注儒家倫理與經濟發 展的關聯性。關於此類著作,專書包括有《中國社會與文化》、《中國政治與文 化》;文章則有〈後儒學文化中的民主探索─臺灣民主轉化的個案探索〉、〈東 亞經濟發展的一個文化詮釋─論香港出現的「理性傳統主義」〉。透過這些文章, 可了解金耀基對儒家倫理的看法,以及在現代化過程中的轉化與作用。 在其它著作方面,金耀基於赴美前,曾撰有《中國民本思想之史底發展》之 碩士論文,探討中國的民本思想淵源及發展。另外有關於一些哲學家的思想探 討,以及英國與美國憲法問題等,收錄於氏著《現代人的夢魘》。此外,金氏赴 港任教後,曾擔任包括新亞書院的院長,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的副校長、校長等行 政職務,因而對大學的教育,有其理念與看法,例如《大學之理念》。此類著作 雖與現代化學術研究無直接相關,但內容含有金耀基思考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輔 助要素,例如:中國的現代化需要強化高等教育,特別是大學教育的發展。因此, 此類作品對於了解金耀基的現代化研究亦有參考價值。 除了金耀基的著作之外,相關的訪談記錄有助於了解其成長及學術背景。訪 談記錄與自選集,如《學思與生涯:金耀基對話錄》、《金耀基自選集》。其它 相關著作如金耀基在《聯合報》、《中國時報》、《中央日報》上所發表的文章. 8.

(18) 論著。至於臺灣學界對於現代化理論的回應,以及包括政治、社會、經濟學者所 做之相關研究,皆是本文所需參考與運用的一手資料。. 三、研究方法與架構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以金耀基的中國現代化研究為核心,希冀能藉此探究金氏對此一問題進 行研究之背景因素、學思過程、相關論著及其影響,並透過其此一研究,以增進 吾人對中國現代化的學術研究過程之認識。研究方法則是以文獻研究法為主,亦 即一般所指之歷史研究法。使用資料是以金耀基的著作為主軸,特別著重於與現 代化研究相關部分。除此之外,再輔以訪談記錄,以了解其學思生涯的過程。另 外,金耀基在報上所發表的時論,以及學者對金耀基著作與思想的評論,亦是筆 者參考的重要資料。除此之外,臺灣學者所做的現代化研究,也為本論文必須回 顧的背景,故相關著作亦需納入參考。 由於金耀基的現代化研究,其動機與研究相關背景繁複,故本文首先探究引 發金耀基現代化思潮的要因,並說明對其思想所產生的影響,同時亦需回顧其背 後所處的研究背景,包括美國與臺灣的現代化學術研究情形,及其和金耀基思想 與研究的互動關聯性。最後則是探討金耀基現代化研究的主題。因此,本論文是 以文獻探討,探究金耀基的現代化學術研究歷程與相關主題,及與其所處的背景 之互動。 本文以金耀基及其著作為研究主軸,因此金氏主要的貢獻在於引進古典現代 化理論,並以之作為研究中國現代化之基礎,對於後來之依賴理論、世界體系論 和後現代化理論著墨不深。在前述的研究回顧中,關於「發展理論」的發展脈絡 與學派,集中於早期現代化理論的探討,至於後續興起的依賴理論及世界體系理 論,則不列入本文的研究範圍。廣義的現代化理論可泛指與現代化研究的所有相 關理論,是故,以下會使用「早期」現代化理論或「古典」現代化理論一詞,以 與廣義的現代化理論做一區別。. (二)章節架構 本文所預定的章節架構,除緒論與結論外,共分四章。 第二章以戰後臺灣現代化研究之開展作為背景之鋪陳。首先是臺灣現代化進 程的進展,包括經濟、政治與文化層面;其次則是在 1970 年代後臺灣學界所展 開的現代化研究。由於受到美國早期現代化理論的影響,因而延續「發展」的核 9.

(19) 心概念,可概括分為政治發展與經濟發展,以及社會文化變遷與現代化歷史的研 究。 第三章則是以金耀基對中國現代化研究的動機、思想淵源與學術背景為探 討方向。首先介紹金耀基的學思與生涯,了解金氏在臺灣的學思背景之形成,及 之後在香港的行政與教學生涯。其次則是探究金耀基中國現代化思想形塑之背景 與動機。 第四章則是討論金耀基所介紹與「早期現代化理論」相關的論著與學說。首 先說明 1950 至 1960 年代以美國社會科學界為主的「古典現代化理論」之興起背 景、主要學說及特色。其次則是針對其與理論相關的學術著作為分析資料,主要 是專文介紹學者著作與理論。包含古典社會學者、早期現代化理論相關學者,如 韋伯(Max Weber)、派森思(Talcott Parsons)、冷納(D.Lerner)、雷格斯(Fred Warren Riggs)等人的著作與學說。 第五章則是集中探討金耀基的中國現代化研究主題,將其研究分為三個層 面。首先是中國現代化的整體動向,包括學者對傳統的看法與檢討;其次是金耀 基主要關心的兩岸三地的政治現代化─民主發展,以及在行政方面的現代化。最 後則為金氏對中國現代化動因的觀察,包括知識份子、儒家倫理等因素作用。 結論則嘗試為金耀基做一學術定位,藉以了解現代化學術研究歷程中,金耀 基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與時代背景的互動過程與特色。. 10.

(20) 第二章 戰後臺灣現代化的開展與相關研究的興起 現代化是一項觀察臺灣歷史發展進程的重要視角,尤其是經濟與政治層 面,在東亞與世界現代化歷程中有著特殊成就與面貌,而學術研究亦與社會背景 息息相關。本章首先敘述臺灣現代化發展的背景,其次則分節說明學術界對現代 化各面向的研究內容,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層面,與集體性的研究計畫。. 第一節 臺灣現代化的進展 臺灣在清末因開港對外通商傳教和洋務運動的推行,已與西方現代文明有所 接觸。甲午一役,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後,在日本的治理之下,更進一步奠定現代 化的基礎。日治時期,日人挾著明治維新以來的西化改革,在臺灣推行現代化的 殖民政策,亦間接造成臺灣在各方面現代化的推進。而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識份 子,因感於非武裝的抗日運動必以思想運動為基礎,以及臺灣文化之落後所帶來 的民族與文化危機,故而發起新文化運動,創辦報紙期刊,積極引介與推廣西方 新知,以期能夠與世界並駕齊驅。然而,無論是學習日本經驗,抑或是受到中國 當時五四思想啟蒙風氣的影響,基本精神均是模仿西方,意即西化。1故此時臺 灣所提倡的現代化,在殖民當局是殖民政策的推動與執行,以達統治之便;新知 識份子則是意圖促使民族自覺,實際層面則多為對西方思潮的引介。至於戰後臺 灣現代化的開展,實植基於日治時期的種種殖民遺緒。 戰後臺灣的現代化歷程,早期在政治局勢的絕對封閉,執政者為解決財政問 題與反攻大陸,同時在內外交逼的情勢下,首要之務即在於經濟的穩定與發展。 國民黨政權在 1945 年接收臺澎後,成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作為最高統治機 構,並設立日產處理委員會,以接收戰前日本總督府在殖民時期的龐大資產,藉 由此種方式將日產納入進而形成更大的國家資本,戰後臺灣經濟發展的起點,可 說是源自於殖民體制與國民黨高壓權力結合的國家資本體制。2 戰時與戰後的臺灣經濟飽受通貨膨脹之苦,面臨崩潰的危機,值此危急之 際,美國利用在 1948 年至 1952 年的「馬歇爾方案」中的援助歐洲復興計畫,由 美國在華的經濟合作署執行,將剩餘援助款項用於鄰近的東南亞地區,包括臺 1. 洪世昌,〈《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1920-193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 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頁 83-86。 2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譯,《臺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出版,1992), 頁 24-25、28。 11.

(21) 灣、印尼、泰國、緬甸等地,1950 年韓戰爆發之後,更因全球戰略局勢的考量, 宣布對臺灣進行軍事與經濟的援助。美援對於在臺灣的國民黨政權而言,無疑是 使其得以苟延殘喘的機會。而對臺灣經濟的影響,最直接反應在經濟穩定,抑制 通貨膨脹;其次則是在建設上,透過美國的資助,使得基本建設得以修復與重建, 3. 並對臺灣工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提供原料與設備。4此外,藉由美國對臺灣. 的經濟援助,雙方也建立起貿易關係,擴大臺灣與國際間的經濟關係。雖然就其 它受援國的立場,以及短期、長期經濟發展的角度,對於美援的提供與協助,皆 會有不同的看法與效益。但對臺灣而言,美國的經濟援助在當時確有協助物價穩 定與經濟安定之效。5透過美援與殖民時期所遺留下的資產,國民黨政權能夠握 有資源,進行半控式的威權體制。 除此之外,國民黨政權在外有中國共產黨推動土地改革的影響,內則面臨經 濟局勢的混亂與社會上因二二八事件所引起的對峙氛圍,而不得不和本地地主與 農民進行協調,利用此種方式維繫地方勢力,希冀能維持社會安定,同時亦能建 立起統治的合法與正當性。因而在 1949 年至 1953 年實施土地改革政策,依序為 「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三個階段。6就效果來看,促 使了農村封建土地制度的瓦解,以及城鄉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並使農業生 產力脫離土地關係之束縛,進而達到農業生產增長之效。農業的增產,不僅使得 島內城鄉皆獲得充足的糧食供應,同時可提供大量農產品與加工品出口創匯物 資,除為臺灣工業發展奠定基石,對於經濟的穩定與發展,亦扮演重要角色。7 透過美援協助與土地改革政策的實施,臺灣經濟漸趨穩定發展,於此時,國 民黨政府制訂 8 個 4 年計畫與 1 個 6 年計畫,其所設定的工業化目標,從戰後初 期到 1950 年代,是以開展輕工業為主、內銷的產業建設為目標,採取引進華僑 與外國資本投資,並在電力、化肥等部門擴大公營企業等方式;至 1960 年代, 轉以扶持輕工業為主的出口產業為目標,並制訂稅收優惠,整頓投資環境。此時 期雖以輕工業為主,但也發展部分重化學工業的建設,並大力發展面向出口型工 業,奠定了後來臺灣工業化的基本結構。8經濟策略則是從 1950 年代的進口替代、 「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政策,至 1960 年代的出口工業發展、 3. 林鐘雄,《臺灣經濟經驗一百年》(臺北:三通圖書,1995),頁 13-14。 段承璞編著,《臺灣戰後經濟》(臺北:人間出版社,1992),頁 122。 5 林鐘雄,《臺灣經濟經驗一百年》,頁 12-15。 6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譯,《臺灣戰後經濟分析》,頁 71-74。 7 段承璞編著,《臺灣戰後經濟》,頁 122-123。 8 谷浦孝雄編著,《臺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臺北:人間出版社,1992),頁 17-21。 4. 12.

(22) 設立加工出口區,「以貿易促進成長,以成長拓展貿易」的政策。9進言之,戰 後臺灣經濟的開展,是國民黨政府結合國家資本與美援,首先進行土地改革政 策,並強化國營企業的發展,同時以威權勢力掌控各產業的上游,再積極扶植私 人企業;至 1960 年代,由於當時美國消費市場的擴大,加上東亞的工資較低廉 並提供市場等有利條件,臺灣進一步採取出口替代策略,開放予世界市場,吸引 外資進入,使得經濟起飛。經濟的穩固發展,也間接能鞏固國民黨政權的治理。 經濟的快速發展,亦造成臺灣經濟結構的改變,以及社會的變遷,例如人口大量 從鄉村遷往都市,並促使中產階級的興起。10這同時也是國民黨政權的長遠經濟 政策目標之一。11然而,工業化與出口替代經濟策略的實施,雖然帶動臺灣在 1960 至 70 年代初期的經濟起飛,但經濟發展卻非自此一路順遂。 1970 年代,兩次的石油危機,又逢當時國際採取保護主義的策略,使得出 口貨物面臨成本與價格的上揚。這對於臺灣經濟無疑是一大打擊,於該時期,執 政當局推行十大建設,並推動鋼鐵與石化工業,希冀能提高臺灣在世界經濟市場 的能見度。12但在 1980 年代後,以勞力密集與低廉工資的經濟型態,漸漸受到 東南亞國家的挑戰,臺灣必須面對產業結構轉型的問題,國民黨政府的經濟策略 開始轉向重視電子與高科技產業,13並提升出口產品的附加價值與市場的廣度。 時序進入 1990 年代至今,全球化趨勢漸盛,世界經濟市場可說牽一髮而動全身, 而臺灣在全球化與對岸經濟開放雙重潮流的衝擊,勢必需穩健地建立一套立基於 本土市場,並與世界接軌,且符應於世界潮流的經濟政策和制度。 在政治方面,國民黨政權運用制度與某些策略,有效且全面性地建立威權體 制。首先,頒布並實施動員戡亂臨時條款與戒嚴令,使臺灣進入「勘亂─戒嚴」 的特殊政治態勢,在此體制下,形同凍結憲法所保障的種種自由權,意即將憲政 秩序束之高閣,並賦予統治者最大權限得以動用與支配資源。同時,戒嚴體制的 執行,對於司法層面也造成影響,使得領導者能利用國家安全之名,以軍事審判 機制為主。進言之,原有的法律問題在此制度下則會轉化為政治問題,14法律將 9. 段承璞編著,《臺灣戰後經濟》,頁 106。 王振寰,〈臺灣的威權體制與民主轉型〉,收錄於氏著,《臺灣社會》(臺北:巨流圖書出 版,2002),頁 28-30。 11 李國鼎,〈我國的經濟政策〉,收錄於于宗先、陸民仁主編,《臺灣經濟發展論文集─臺灣經 濟發展總論》(臺北:聯經出版,1975),頁 6。 12 Thomas B.Gold(高棣民)著、胡煜嘉譯,《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臺灣奇蹟》(臺北: 洞察出版,1987),頁 187-188、193-194。 13 若林正丈編、劉進慶著、陳艷紅譯, 《中日會診臺灣─轉型期的經濟》 (臺北:故鄉出版,1988), 頁 89-93、97-98。 14 薛月順、曾品滄、許瑞浩編註,《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從戒嚴到解嚴》(臺北: 國史館出版,2001),頁 17-19、80。 13 10.

(23) 形同具文,人民的自由亦遭受箝制。也因而,在如此高壓的治理之下,再加上 1960 年代發生的「自由中國」事件,以及新黨運動的結束,故在促使民間追求 自由民主的改革活動上漸趨消極。直至 1970 年代,臺灣工業化後造成的社會變 遷,及外交關係的受挫,臺灣社會又開始醞積對政治改革的能量,包括社會上延 續上一代新黨運動的本土政治人士之改革運動,及戰後的知識份子以《大學雜誌》 為核心,表達政治革新的意見,15也帶起之後的黨外政治運動。 臺灣的自由化與民主化歷程,雖於 1950 年代起即陸續有大陸來臺和本地知 識份子或社會菁英欲突破威權,落實民主體制,然在國民黨威權領導下,及經濟 的穩定發展,直至 1970 年代後才漸漸加溫。可從兩方面觀察,其一是地方自治, 另一則是黨外運動。而兩者實際上皆是藉由選舉制度的實施,從中獲取部分參政 機會,與執政者作一抗衡。雖然國民黨政權的威權體制,使得憲法的實質精神被 權力架空,但執政者卻又需憑藉著憲法作為統治的合理基礎,同時亦要拉攏地方 派系勢力使其權力滲透至基層,故開放有限度的選舉。 在地方自治上,是以二二八事件做為開展的契機,自臺灣省政府成立後,開 始制訂與修訂地方自治規章及舉辦選舉,然而此種自治型態並未符合本地人的期 待,而是局部有限的執行。16事實上,臺灣地方自治與選舉的根源可溯自日治時 期。1920 年,總督府發布改革地方制度,調劃行政區劃,惟地方上協議會官員 為官派,非日本本地的民選制度,所實施的地方自治仍具有強烈的官治色彩,再 加上受到當時世界民族意識崛起的影響,臺灣有識之士則群起呼籲官方開放民 選,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提升臺人的公民素養。透過臺灣民眾黨與其後臺灣地方自 治聯盟的努力,迫使殖民當局正視臺人地方自治的需求。1935 年,總督府發布 與改革地方制度相關的新法令,開放有限度的選舉方式。17雖然殖民政府基於統 治需求,使得政治運動未能依照臺人所願而完全開放,但透過限制性的地方制度 改革,給予臺人選舉與參政的經驗,這些政治菁英也影響戰後初期地方自治的發 展。18戰後隨著殖民體制的消解,臺人菁英亦提出對地方自治的渴求,然而在國 民黨政權的控制下,實質上地方自治的落實仍是被排除於中央權力核心之外,再 加上省政府與中央層級的權責區分之重疊,及行政力量的制衡,使得實際執行與 臺人所希冀的理念有所落差。直至修憲和精省後,方使地方自治漸邁向民主憲政 15. 李筱峰,《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出版,1987),頁 81-82、90。 歐素瑛編註,《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五)地方自治選舉》(臺北:國史館,2001), 頁 383。 17 吳文星,〈日據時期地方自治改革運動之探討〉,收錄於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臺 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6),頁 281-299。 18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出版,2009),頁 184-191、207。 14 16.

(24) 的道路。19黨外運動最初利用選舉機會與體制外的雜誌與書籍宣傳,階段性地迫 使國民黨執政當局正視民間對於民主理念的追求。20而隨著臺灣社會的變遷,在 政治與經濟方面造成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危機,使執政當局必須調整政策以穩固政 權。這也形成一項促發臺灣政治轉型的結構性因素。 進入 1980 年代,由於外在經濟環境的挑戰,以及內部伴隨著社會改變,中產 階級的興起,漸對於執政者掌控資本市場感到不滿;另外,反對運動的蓄積與頻 率漸趨高漲,又復加上國民黨內部的權力接班問題浮上檯面,因而蔣經國嘗試開 放政治空間與應用本土化政策,試圖攏絡本土勢力,包括解除戒嚴令,並開放黨 禁與報禁。21至於具關鍵性的政治轉型,則到 1980 年代後期至 1990 年代初期, 國民黨內以李登輝為首的改革派成為主流勢力,更進一步確立以臺灣意識為主體 的治理策略,如廢除動員戡亂臨時條款,解消數十年來的非常體制。2000 年, 作為臺灣反對黨代表的民進黨,獲得總統選舉的勝利,是臺灣民主進程的重要里 程碑。 再從文化方面言之,臺灣在 1960 年代後,實施出口導向的工業化政策後, 漸走向開放的經濟型態,再加上交通與傳播事業的發達,也因此擴大西方文化的 傳入與影響。22此外,臺灣在接受美援後,與美國在政治與經濟的關係密切,因 而使得臺灣社會與文化受到美國影響甚深,造成當時的知識份子對西方文化抱持 崇敬的心態,更急迫於求變者甚而主張西化。23 另外,1966 年在中國大陸由毛澤東及四人幫發動「文化大革命」風潮,開 始將所有中國的文化傳統與思想模式,進行全面的批判與推翻。事實上,中國共 產黨在取得政權後,即實施與在臺灣的國民黨政府背道而馳的文化政策,不僅打 破國民黨主張的儒家思想模式,更破壞古代中國的文化遺產。在 1950 年代後實 施「滅資興無」、「先破後立」的文化政策,企圖摧毀國民黨政府所強調的道統。 在文字上亦將漢字簡體化,用以區別國民黨政權的繁體漢字。1966 年開始的「文. 19. 薛化元,〈臺灣地方自治體制的歷史考察〉,收錄於中央研究院臺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編, 《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臺灣》(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1.1),頁 200-202。 20 陳翠蓮,〈黨外書籍與臺灣民主運動(1973-1991)〉,《臺灣文獻》,55:1(2004.3),頁 21。 21 王振寰,〈寧靜的革命─舊政權與新國家〉,收錄於氏著,《誰統治臺灣?:轉型中的國家機 器與權力結構》(臺北:巨流圖書出版,1996),頁 65-71、74-75。 22 林鐘雄,《臺灣經濟發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1987),頁 61。 23 陳正然,〈臺灣五○年代知識份子的文化運動─以「文星」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1985),頁 51。 15.

(25) 化大革命」,實際上是一場權力鬥爭、政治鬥爭,亦是文化與思想的鬥爭,目的 即在於否定國民黨的資本主義體系,及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意識型態。24 為抵抗中國共產黨所實施一連串摧毀中國文化的政策,於 1966 年 12 月,國 民黨中央決定邀請各界領導人士,共同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籌 備處。隔年 7 月舉行成立大會,會中研擬一些議案,其中包括綱要的推行。綱要 分四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是針對教育及整理固有古典名著,從國民生活、禮樂制 度等各方面的努力方向;第三部分則是使國內外了解中共所推行的「文化大革命」 是為了消滅中國文化,藉以激起民眾對於保家衛國的反共愛國精神。25這同時也 是國民黨為合法化統治的正當性,以及基於反攻大陸的中心理念,因而在文化與 教育上,對臺灣民眾施以大中國意識的文化政策,並強化中華民國為中國唯一合 法政權。在此單一思想的灌輸之下,屬於臺灣本土的文化可謂隱而未見。在臺灣 政治轉型後,國民黨執政者的本土化策略,原有的大中國意識不再是完全且主控 的思想型態,取而代之的是重視臺灣島內的歷史文化,連帶也影響了學術的本土 化。 綜合上述,可知臺灣的現代化歷程,是承繼著日治時期的現代化基礎建設; 戰後,在國民黨的威權體制下,以美援與日本殖民政府的舊有資產協助,在經濟 上推行發展主義與現代化策略,嘗試確保政權的合法與穩固。經濟的發展,也帶 動了社會的變遷,同時亦使得國民黨的治理面臨挑戰。政治上,雖自 1950 年代 即有反對聲音的興起,但卻在當政者的壓迫下轉趨消極,直至 1970 年代漸露曙 光。由於黨外人士的努力,再加上國際政經局勢的轉變,及執政當局內部勢力分 裂等要素,促使臺灣政治逐漸轉型。其中,黨外運動與地方自治選舉,是臺灣民 主化的推演動力與關鍵。從演變的過程中,也可看出經濟與政治兩者的互動與關 聯性。 現代化除了是執政當局關注的議題,同時也是金耀基思想中的核心問題。他 對中國現代化的討論,很大一部分集中於觀察臺灣現代化的演進,因而觀察其著 作的時序,皆與臺灣當時的政經與文化策略有所關聯。推演其對中國現代化的研 究與思想中,多與時代潮流若合符節,但受其本身的教育經歷與價值取向影響, 大多內容係與執政當局的政策相互呼應。 在臺灣經濟逐漸起飛之際,無論在經濟、社會層面,皆與美國關係密切,島 內的知識份子在大量西方文化傳入的影響下,因而在文化、學術思想上亦和歐美 24. 施志輝,〈「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研究(1966-199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5),頁 12-15。 25 施志輝,〈「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研究(1966-1991)〉,頁 19-24。 16.

(26) 之間呈現出「邊陲」與「核心」的態貌,被納入學術分工的體系。26也因此,金 耀基在此時自美返國後,所出版的《從傳統到現代》一書,書中引介美國早期現 代化論學者的學說,用以談論中國的現代化,雖然中國的現代化是金耀基自學生 時期就開始思考的議題,但不能否認的是,該書發行的時機以及其後引發的風 潮,應可說是與 1960 年代臺灣的整體局勢與氛圍有關。而隨著臺灣社會的變遷 與政治局勢的轉變,對政治改革的企圖與要求也隨之水漲船高,知識份子們也以 期刊與雜誌作為發言場域,宣揚對政治與社會的革新理念。其中《中國論壇》刊 物即是以現代化做為闡述主軸,探討如何現代化的議題。故可說臺灣學界對現代 化的討論與研究,是在經濟、政治與文化等時局因素匯集下展開,在方法與觀點 上則深受到美國的影響。. 第二節 政治與經濟發展研究 一、 現代化研究之興起 隨著兩岸政治的分立,遷至臺灣的知識份子們,多半承繼著五四思想啟蒙 時期的思潮,延續著改革的精神。27最早以「現代化」作為知識份子口號進行的 改革運動,應可以 1953 年由臺灣大學學生發起的「再展開新文化運動」為濫觴。 28. 由於當時臺灣在美援支助與土地改革的推行下,政治與經濟漸趨安定,社會風. 氣卻也因而有所浮動,學子們憂心如此敗壞的風氣,故而也發表宣言。其宣言中 明白指出「我們主張:思想中國化,思想現代化,思想革命化…,從思想信仰與 日常生活革新著手,改良學術風氣,轉移社會風氣…,並進一步建立民族文化體 系,確立國民信仰中心,以完成國家建設,爭取世界和平」,從中可看出當時深 具改革思想者意圖以思想與文化之再造,改善社會現狀。然而此次由學子們提倡 的文化運動,卻也僅停留於口號式的文化泛論,未能有實質的建樹。29. 26. 蕭令杰,〈臺灣歷史社會學的發展(1960-199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3),頁 31-33。 27 韋政通,〈臺灣三十年來的思想界〉,《臺灣文藝》,106(1987.7),頁 64。 28 蔡智賢,〈《中國論壇》的形成與發展─知識份子特質的分析〉(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0),頁 63。 29 吳國棟,〈再展開新文化運動〉,收錄於丘為君編著,《臺灣學生運動(1949-1979)》(臺 北:稻鄉出版,2003),頁 5-17。 17.

(27) 正式將現代化付諸於學術研究的層次,約肇始於 1960 年代中後期。從殷海 光到金耀基,致力思考與推廣中國現代化研究。30其中,金耀基更引介並運用形 成於美國的古典現代化理論,用以研究中國現代化歷程。臺灣在早期現代化理論 盛行的背景下,學術界也如火如荼的展開對「發展」及現代化的研究,其影響力 不僅僅及於歷史學界,在 1970 年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亦因而展開科 際性的綜合研究,結合人類學、心理學與社會學的研究方式,從文化視角研究中 國的現代化議題。事實上,除中研院兩個較大型的研究計畫之外,對於現代化的 研究,在其它學術領域亦有學者投入研究,包括在政治、經濟、社會層面等等。 而從學術的脈絡視之,在 1960 年代至 1970 年代,與美國學術界關係密切, 互動頻繁,原本美國學界對中國研究是較自由放任的,但由於共產主義的擴散, 中國大陸陷入「鐵幕」,這也使得他們對中國進行較積極的研究,31並以臺灣或 香港作為研究中國大陸的實驗地。32再加上執政當局的大中國意識型態,使得此 時期的研究多數是以「中國」為名,除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是以中國大陸為 研究對象,實際上大部分學者所觀察的對象仍是以臺灣為主體。. 二、政治發展研究 早期現代化理論是以「發展」為核心概念,因此在美國的政治學界,也因而 興起一股研究「政治發展」的熱潮。在討論現代化與發展概念的盛行下,臺灣的 政治學者亦引介了政治發展理論,並用以討論與政治現代化相關的種種議題。 所謂的政治發展學,是政治學於 1950、1960 年代,為了研究新興國家的發 展過程而興起的一門學科,在學術方面,興起的背景為區域研究的盛行,以及行 為科學研究方法的風行。研究取徑可分為三種類型,其一是受到結構功能論與系 統論的影響,認為應從外在環境觀察對發展中國家的衝擊,新興國家如何因應與 處理,在處理的過程中,政治系統必須順應改變並提升能力,將此種改變視為政 治發展的內涵;其二是與現代化理論有關,探討政治發展與現代化其它層面的連 結;其三則是以比較的方式,廣泛蒐集與分析不同新興國家的發展過程並加以比 較。33研究的方法,是揉合社會科學方法的概念,並應用泛科際整合的方式進行 研究。其中最詳盡的研究計畫,就是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轄下的「社會科學研究 30. 楊國樞,〈序言〉,收錄於李亦園、楊國樞、文崇一編著,《現代化與中國化論集》(臺北: 桂冠出版,1985),頁 1。 31 張朋園,《郭廷以、費正清、韋慕庭:臺灣與美國學術交流個案初探》(臺北: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1997),頁 59-61。 32 陳紹馨,〈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驗室─臺灣〉,收錄於氏著,《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 (臺北:聯經出版,1979),頁 1。 33 呂亞力,《政治發展》(臺北:黎明文化出版,1995),頁 87-93。 18.

(28) 協會比較政治委員會」。自 1950 到 60 年代中期,進行若干研究工作,主要是討 論「第三世界」的政治變遷。34 1972 年,當時的政治大學政治系教授江炳倫,將四篇與美國政治發展學理 論與研究方法的文章集結成一書《政治發展的理論》,35介紹美國對新興國家的 政治發展研究法以及研究趨勢。江炳倫引用曾任美國比較政治學會主席的政治學 者白魯恂(Lucian W.Pye)對新興國家政治發展過程的看法,包括需克服的危機, 以及政治發展的三個面向。前者分別是自我認同、正統合法、政治參與、政策貫 徹、資源管理與分配、國家整合危機,其認為新興國家在從殖民地獨立後,會遇 到這些危機,而這些危機是有其次序性的,需度過危機方能使政治有所發展。至 於政治發展的面向,分別是結構分化、建立平等的政治文化、以及提高政治體系 的能力。隨著社會變遷,政治結構也漸趨複雜,各體系必須要能系統性整合,提 升效率與能力,同時要盡力實踐著重公民平等的政治文化,包括公民權利與義務 的平等、法律制定的普遍性、實踐機會平等原則。36 關於政治發展與現代化的議題,臺灣學者的研究成果與看法集中於三個層 面,其一為對現代化、政治現代化與政治發展的定義與看法;其二是對政治發展 理論的介紹;其三則是提到傳統與現代的關聯性。 首先是對於現代化的看法,江炳倫認為現代化是一個蛻變的過程,不僅表現 在個人觀念、行為與人格,同時對政府功能與政治權威都有十分深遠的影響。這 些變化一方面是趨於理性與公平的,另一方面卻會具有破壞性,使社會不安定與 分裂,他指出政治領域是可加以整合與涵容的關鍵角色。37同樣為政大政治系教 授的馬起華,認為政治現代化是現代化最基本的一環,內容包括國家權力的集 中、政治制度的分化與專化,以及增加人民的政治參與。38而政治現代化與其它 政治學上的名詞區辨,也是他們關心的焦點。江炳倫提出政治革新可以視為幫助 政治體系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方法;政治現代化則主要是培養與提高政治體 系,以解決社會變遷所帶來的諸多問題,兩者互為手段與目的。39馬起華則是探 討學者們對於政治發展與政治現代化關聯性的看法。兩者在於某些條件上是互斥 的,但在某些層面上卻能互助。40呂亞力對政治現代化的看法,認為可從政治認 34 35 36 37 38 39 40. 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臺北:桂冠圖書出版,1982),頁 4-5。 江炳倫,《政治發展的理論》(臺北:臺灣商務出版,1972)。 江炳倫,〈淺說發展政治學〉,《中央月刊》,4:12(1972.10),頁 161-166。 江炳倫,〈現代化與政治發展〉,《中國論壇》,11:5(1980.12),頁 39-41。 馬起華,〈政治現代化與政治文化〉,《文藝復興月刊》,43(1973.7),頁 46-47。 江炳倫,〈政治革新與政治現代化〉,《東方雜誌》,5:3(1971.9),頁 45-48。 馬起華,〈政治現代化與政治文化〉,頁 47-48。 19.

(29) 同、政治權威與政治權力的分配三項認知途徑分析。政治所引起的動盪,有時是 因為未能產生具凝聚力的認同感,需先解決認同的困難。政治現代化的過程,是 從個人權威轉變為制度性權威,但對於制度的提升,開發中國家仍有不同看法, 是第二項需面臨的困難。而政治權力的分配,應從上層階級漸往下擴散,逐漸達 到參政機會的平等,然而在部分國家,此項措施卻流於形式化,未能真正落實。 41. 這也可看出學者們對於政治現代化的定義與看法,集中於國家權力與制度的建. 立。 其次關於政治發展理論的介紹。馬起華曾介紹與說明白魯恂對政治發展的十 個定義,並加以闡述之,再將其歸納為四個內涵。包括政治發展是政治制度能夠 持續性的順應時局而進行調整與變動,並可創設新型組織能力的一種歷程,同時 也是國家或政治制度趨向於某種良好目標之發展,主要研究在於對政治體系的描 述、比較和預測,其中兩個基本目標則是建立國家和社會經濟的進步。42另外, 當時任職於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的呂亞力,則將政治發展研究的理論層面,作有 系統性的介紹。其將政治發展理論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實證理論,又可再分為過 程─階段理論以及類型理論。第二類為規範性理論,又可分為策略理論與價值理 論,並逐一介紹這些理論的代表性學者,再針對政治發展理論建構之困難提出一 些看法。包括在概念界定的紛歧上,他認為可兼採過程與結構取向,而非過於偏 重一面;在實證資料與模式的結合上,可應用比較方法,相互比較成果並進而修 正,實證資料可以匡正模式,模式可提供進一步的研究。在理論建構的策略選擇 上,需努力改進現有模式,並循其它途徑建立模式。43他同時也提出政治發展理 論,某程度存在著主觀價值,過份強烈的價值判斷,會影響理論的建立。應融合 開發中國家學者的意見,相互辯證,方能匡正價值偏頗的缺失。44 再者,在早期現代化理論中值得討論的關鍵問題,則是傳統與現代的關係。 江炳倫指出傳統在現代化過程的角色,現代化不一定要完全否定傳統,同時要避 免將傳統視為兩個對立體,另外則是要應用比較研究的方式,將各種社會與政治 結構之間的關聯性計量出來,以瞭解彼此間的相關程度,例如教育程度、都市化、 工業化等等。45馬起華則認為政治現代化是一種劇烈的變化,但卻不是憑空出 現,而是根植於歷史背景與傳統因素,意即現代政治文化會受到傳統政治文化的. 41 42 43 44 45. 呂亞力,〈泛論政治現代化〉,《大學雜誌》,107(1977.5),頁 10-13。 馬起華,〈政治發展的概念〉,《自由青年》,49:5(1973.5),頁 22-24。 呂亞力,〈論政治發展之研究:理論建構〉,《社會科學論叢》,25(1976.9),頁 257-274。 呂亞力,〈政治發展理論的分析與評價〉,《科學發展月刊》,5:4(1977.4),頁 332。 江炳倫,〈政治革新與政治現代化〉,《東方雜誌》,5:3(1971.9),頁 48。 2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 學校在安排學生參加交流 活動時,參觀古代中國建 築遺存,瞭解建築中展現 的各種特色,認識背後的

「這裡就是你的避難所。世間的一般庸人都在那裡

在文獻中,出現的極早,尤其是以北斗代表北方,來和青龍白虎相配,可能在六

儘管佛教在花蓮開始萌芽成長,但這種佛教是呈現著濃厚的日式殖 民情調,信徒多為日本民眾,信奉日本佛教的臺灣人極少 3

比較不同 文化、藝 術家、時 代的形式 選擇與表 現角度的 關係 辨識不同. 文化、藝 術家、時 代的形式 選擇有何

第二,認為南京政權是一個「多元化政權」(a pluralistic regime):指出南京國民政 府同時兼顧不同階級的利益,故其對各階級的政策常常出現矛盾(見 Richard Bush, The Politics of

至於在台灣的學術佛教,基礎相當脆弱,自 1950 年至 1960 年代,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