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現代化是人類社會一個重要的經驗現象,同時是觀察近代歷史進程的一項 有力指標,無論就實際的物質層面抑或是抽象的精神層面,均可顯現出人類歷史 上的巨大轉變。由於現代化是事實現象先於概念與理論的產生,因而在定義上會 隨著經驗世界的改變而有所差異,亦增加界定上的困難。

關於現代化的意涵,各界向來有著不同的詮釋方式,伴隨著時空背景的演 變,也會有不同的指稱。例如在 18 至 19 世紀時的現代化涵義,當時的歐洲自恃

「進步」與「現代」,便認為現代化即為「歐化」。其後當美國、日本等國家現 代化後,對「歐化」一詞即產生疑義,故有「西化」之說的出現。19 世紀中期 至二次戰後,亞非等殖民地積極尋求富強之策,並在脫離殖民母國獨立後,對「西 化」的說法有所保留,因而採用「現代化」較不指涉東西文化優劣涵義的詞彙。

1

現代一詞起源甚早,但針對現代化進行有系統的研究,則直至二次戰後,以 美國興起的古典現代化理論為主要潮流。早期研究現代化的學者布萊克

(C.E.Black)指出現代化意指科學革命以來,在人類智識增進之下,傳統社會 制度演化適應現代之過程。2殷克爾斯與史密斯(Inkeles and Smith)則認為現代 化的關鍵在於社會多數成員的價值取向,當大部分的人均能接受並自發性追求現 代化的生活,則有助於現代化的推進,也就是個人現代性的形塑。3至於就抽象 概念層次而言,現代化可說是一種理性精神的體現。大抵而言,現代化應是一種 以現代科技文明或工業社會為導向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變遷的過程,其不 可或缺之現代性,根據社會學者紀登斯(

Anthony Giddens)

的看法,這涉及到一 種世界的轉變開放,以及複雜的經濟與政治制度,前者特別是指工業生產與市場 經濟,後者則是民族與民主。4但促使轉變的動因與動力、轉變前的社會類型,

1 王世宗,《現代世界的形成》(臺北:三民出版,2003.1),頁 278。

2 C.E.Black,The 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 : a study in comparative history(New York : Harper &

Row, 1966),pp.5-7.

3 Inkeles and Smith, Becoming modern : individual change in six developing countries(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pp.3-5.

4 Christopher Pierson 著、Anthony Giddens 口述,《現代性:紀登斯訪談錄》(臺北:聯經出版,

2002),頁 69。

2

及發展後的特質,則各個民族與國家皆有所差異。因此,自 1990 年代起,「多 元現代性」之說,逐漸成為研究現代化學者專家的共識。

西方社會自 15、16 世紀後,歷經文藝復興以至工業革命的洗禮,逐漸成為 世界強權。為了獲取廣大的商業利益,進而積極拓展領地,而這也促使非西方世 界地區遭受衝擊,並亟思富強之道以因應變局。中國於 19 世紀中葉,和西方船 堅砲利接觸後,亦迫使其邁向追求現代化的道路。

臺灣自 19 世紀後期開港對外貿易,和洋務運動的推行,即開始引入西方現 代文明;成為日本殖民地後,殖民母國雖有其殖民統治的特殊政治與經濟目的,

然而在科學管理與建設之下,臺灣社會無疑較之前更具現代化;二次戰後,國民 黨政權撤退至臺灣,由於先前在中國大陸失敗經驗的殷鑑,再加上為解決財政問 題和準備反攻大陸,故而積極致力於經濟發展。在經歷戰後初期的磨合陣痛期之 後,自土地改革開始,實行一連串的經濟措施,使得臺灣的經濟發展逐步起飛,

逐漸走上經濟現代化,伴隨經濟成長的腳步,中產階級的壯大,再加上教育普及,

隨著黨外運動崛起,使得民主政治得以開展,終於締造走向民主憲政另一特殊的 現代化成就。經濟發展可觀的成就與政治民主化,顯示臺灣在全球變革的過程 中,不同於其它地區的現代化面貌。

臺灣早期致力於現代化研究的學者,可以金耀基為代表,以其生長及學術背 景而言,在中國大陸出生、在臺灣求學、後半生在香港任教,對於兩岸三地的現 代化研究不遺餘力,特別是民主發展的課題。在其一生的學術貢獻當中,最具代 表性則為中國現代化5問題的思考與探究。金氏於 1960 年代赴美,受到當時美國 社學界正在興起的古典現代化理論的影響,尤其是派森思(Talcott Parsons)的 結構功能理論,6並於 1960 年代中期時出版《從傳統到現代》,引介美國早期現 代化理論的代表學者之著作與論點,探討中國如何現代化的問題。《從傳統到現 代》一書在臺灣出版後,迴響相當熱烈,對當時知識界帶來巨大影響力;7再就 學術角度言之,亦可稱之為自戰後以來,臺灣以社會學知識所撰寫的最具影響力 的一本著作,揭開了臺灣以西方現代化理論探討中國現代化的序幕。8後來陸續

5 此處所指之「中國現代化」,並非為 1970 至 1980 年代,中國大陸在經濟改革口號的「四個現 代化」,而是自清末中國經歷一連串衝擊而亟思變革的「中國如何現代化」問題。

6 金耀基,《學思與生涯:金耀基對話錄》(金耀基口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

頁 3。

7 王辛,〈建構既有全球性又有中國性的現代文明新秩序〉,收錄於金耀基,《學思與生涯:金 耀基對話錄》(金耀基口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頁 94。

8 葉啟政,〈對四十年來臺灣地區社會學發展的一些反省〉,收錄於氏著,《臺灣社會的人文迷 思》(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頁 218-219。

3

發表有關現代化的學術論文或時論,反應亦佳。因此,金耀基的引介現代化和對 中國現代化研究,在臺灣有關現代化研究的學術發展歷程中,實居開創地位,在 臺灣學術史上具有特殊意義。

然而,關於金耀基有關的研究,或許是因其至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即長期 於香港任教之故,過去雖有臺灣學者對其關於現代化的學術著作提出評論,而近 年來也有中國學者介紹其現代化的論點,9但一直未有有關金氏對中國現代化研 究之學術史探討。基於此,本研究希望能夠藉由前人相關研究的基礎,再進一步 地以金耀基的著作為主,探討其現代化思想與研究。目的在於以時間為經,細究 其現代化學術研究的歷程;再以背景為緯,探究其所輻散的現代化學術研究之時 空環境。本論文所欲討論的問題為:

1、金耀基投入中國現代化研究的背景與動機。

2、金氏引介哪些與古典現代化理論有關的學說,以及與臺灣現代化研究之 間的關聯性。

3、金氏對中國現代化的研究內容,及其影響與侷限。

由於金耀基對現代化動向的觀察,涵蓋近代以來的「中國」,因而本文所指 的「中國」乃順應金氏用法,包括今日臺灣、香港和中國大陸三地,早期以專指 清季之中國和曾立國於臺海兩岸之中華民國,後來隨著研究範圍的擴大,故亦間 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因國府遷臺以後,中華民國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的現代化方快 速而有成,故其所謂中國現代化較多指的是針對戰後臺灣的發展經驗。

二、文獻檢討

(一)前人相關研究與評論

在前述曾提及金耀基因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即赴港擔任教職,因而在 臺灣任教與研究的時間相較而言較少,故對於金氏的現代化研究並不多見。是 以,與本文研究相關的可供回顧的前人研究亦不多。

關於金耀基著作的討論,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金氏的研究觀點,另一類 則是對其著作的評論。前一類與本論文直接相關的是劉小楓,〈金耀基的「現代 化」論及其問題意識〉。10劉小楓指出,金耀基「現代化」論的問題意識,是起 於中國百年來的中西文化論爭,也因此金氏所討論的中國現代化障礙,多指向心

9 劉小楓,〈金耀基的「現代化」論及其問題意識〉,《二十一世紀》,21(1994.2),頁 114-125。

黃應貴,〈評《中國現代化的動向》〉,《中國論壇》,2:12(1976.9),頁 47-48。

10 劉小楓,〈金耀基的「現代化」論及其問題意識〉,《二十一世紀》,頁 114-125。

4

態層面。金耀基將中國社會文化的問題,視為「社會變遷」的過程,同時試圖以 現代化論與命題,超越對中西文化各自擁護的二元立場。而金氏不僅僅是停留於 中西文化論辯問題,以及將傳統現代視為對立的批評上,其利用的方式,則是以 一種新的知識─社會學視角,輔以科際整合的學科觀點,諸如:人類學、心理學 等等,用以觀察中國現代化的歷程。然而,劉氏也提出,金耀基在談論現代化時,

著重在於現代「化」,亦即轉變的過程,以及「如何」邁向現代化。對於「現代 性」的著墨似乎較少。同時,劉認為金氏的「現代化」論仍有部分文人式的言論,

意即是在論述中,未能保持適切的距離,使得主觀色彩的滲入,而削弱了學術的 客觀性。另外,傅大為亦撰有〈由臺灣思想史中的一個歷史轉折看發言權的取代 與轉型:從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過渡到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一文。

11本文以殷海光與金耀基的兩本著作,檢視在 1960 年代中期,兩者在「發言位 置策略」與「發言場所」的改變。傅氏指出,自從 1960 年代,《自由中國》被 迫停刊,此後殷海光的主要發言場所一步步被剝奪。在其後更形同隱居的思考中 國社會文化百年來的巨變。這段期間,殷氏的「新發言策略」是將現代化理論等 納入對中國文化的思考。然而這樣的情景隨著 1966 年《中國文化的展望》出版 7 個月被查禁後,此種發言策略也形同瓦解。而在此時,隨著殷書被查禁的同時,

一股新的力量─純粹「實證性的」科學實證論述風氣興起,正透過新的發言場所,

逐漸取代舊有的發言位置,如此的新興場域可以金耀基的《從傳統到現代》一書 做為代表。金耀基在當時的「發言場所」是因其身兼《出版月刊》、《東方雜誌》

逐漸取代舊有的發言位置,如此的新興場域可以金耀基的《從傳統到現代》一書 做為代表。金耀基在當時的「發言場所」是因其身兼《出版月刊》、《東方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