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戰後臺灣現代化的開展與相關研究的興起

第二節 政治與經濟發展研究

一、 現代化研究之興起

隨著兩岸政治的分立,遷至臺灣的知識份子們,多半承繼著五四思想啟蒙

時期的思潮,延續著改革的精神。27最早以「現代化」作為知識份子口號進行的 改革運動,應可以 1953 年由臺灣大學學生發起的「再展開新文化運動」為濫觴。

28由於當時臺灣在美援支助與土地改革的推行下,政治與經濟漸趨安定,社會風 氣卻也因而有所浮動,學子們憂心如此敗壞的風氣,故而也發表宣言。其宣言中 明白指出「我們主張:思想中國化,思想現代化,思想革命化…,從思想信仰與 日常生活革新著手,改良學術風氣,轉移社會風氣…,並進一步建立民族文化體 系,確立國民信仰中心,以完成國家建設,爭取世界和平」,從中可看出當時深 具改革思想者意圖以思想與文化之再造,改善社會現狀。然而此次由學子們提倡 的文化運動,卻也僅停留於口號式的文化泛論,未能有實質的建樹。29

26 蕭令杰,〈臺灣歷史社會學的發展(1960-199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3),頁 31-33。

27 韋政通,〈臺灣三十年來的思想界〉,《臺灣文藝》,106(1987.7),頁 64。

28 蔡智賢,〈《中國論壇》的形成與發展─知識份子特質的分析〉(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0),頁 63。

29 吳國棟,〈再展開新文化運動〉,收錄於丘為君編著,《臺灣學生運動(1949-1979)》(臺 北:稻鄉出版,2003),頁 5-17。

18

正式將現代化付諸於學術研究的層次,約肇始於 1960 年代中後期。從殷海 光到金耀基,致力思考與推廣中國現代化研究。30其中,金耀基更引介並運用形 成於美國的古典現代化理論,用以研究中國現代化歷程。臺灣在早期現代化理論 盛行的背景下,學術界也如火如荼的展開對「發展」及現代化的研究,其影響力 不僅僅及於歷史學界,在 1970 年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亦因而展開科 際性的綜合研究,結合人類學、心理學與社會學的研究方式,從文化視角研究中 國的現代化議題。事實上,除中研院兩個較大型的研究計畫之外,對於現代化的 研究,在其它學術領域亦有學者投入研究,包括在政治、經濟、社會層面等等。

而從學術的脈絡視之,在 1960 年代至 1970 年代,與美國學術界關係密切,

互動頻繁,原本美國學界對中國研究是較自由放任的,但由於共產主義的擴散,

中國大陸陷入「鐵幕」,這也使得他們對中國進行較積極的研究,31並以臺灣或 香港作為研究中國大陸的實驗地。32再加上執政當局的大中國意識型態,使得此 時期的研究多數是以「中國」為名,除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是以中國大陸為 研究對象,實際上大部分學者所觀察的對象仍是以臺灣為主體。

二、政治發展研究

早期現代化理論是以「發展」為核心概念,因此在美國的政治學界,也因而 興起一股研究「政治發展」的熱潮。在討論現代化與發展概念的盛行下,臺灣的 政治學者亦引介了政治發展理論,並用以討論與政治現代化相關的種種議題。

所謂的政治發展學,是政治學於 1950、1960 年代,為了研究新興國家的發 展過程而興起的一門學科,在學術方面,興起的背景為區域研究的盛行,以及行 為科學研究方法的風行。研究取徑可分為三種類型,其一是受到結構功能論與系 統論的影響,認為應從外在環境觀察對發展中國家的衝擊,新興國家如何因應與 處理,在處理的過程中,政治系統必須順應改變並提升能力,將此種改變視為政 治發展的內涵;其二是與現代化理論有關,探討政治發展與現代化其它層面的連 結;其三則是以比較的方式,廣泛蒐集與分析不同新興國家的發展過程並加以比 較。33研究的方法,是揉合社會科學方法的概念,並應用泛科際整合的方式進行 研究。其中最詳盡的研究計畫,就是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轄下的「社會科學研究

30 楊國樞,〈序言〉,收錄於李亦園、楊國樞、文崇一編著,《現代化與中國化論集》(臺北:

桂冠出版,1985),頁 1。

31 張朋園,《郭廷以、費正清、韋慕庭:臺灣與美國學術交流個案初探》(臺北: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1997),頁 59-61。

32 陳紹馨,〈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驗室─臺灣〉,收錄於氏著,《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

(臺北:聯經出版,1979),頁 1。

33 呂亞力,《政治發展》(臺北:黎明文化出版,1995),頁 87-93。

19

協會比較政治委員會」。自 1950 到 60 年代中期,進行若干研究工作,主要是討 論「第三世界」的政治變遷。34

1972 年,當時的政治大學政治系教授江炳倫,將四篇與美國政治發展學理 論與研究方法的文章集結成一書《政治發展的理論》,35介紹美國對新興國家的 政治發展研究法以及研究趨勢。江炳倫引用曾任美國比較政治學會主席的政治學 者白魯恂(Lucian W.Pye)對新興國家政治發展過程的看法,包括需克服的危機,

以及政治發展的三個面向。前者分別是自我認同、正統合法、政治參與、政策貫 徹、資源管理與分配、國家整合危機,其認為新興國家在從殖民地獨立後,會遇 到這些危機,而這些危機是有其次序性的,需度過危機方能使政治有所發展。至 於政治發展的面向,分別是結構分化、建立平等的政治文化、以及提高政治體系 的能力。隨著社會變遷,政治結構也漸趨複雜,各體系必須要能系統性整合,提 升效率與能力,同時要盡力實踐著重公民平等的政治文化,包括公民權利與義務 的平等、法律制定的普遍性、實踐機會平等原則。36

關於政治發展與現代化的議題,臺灣學者的研究成果與看法集中於三個層 面,其一為對現代化、政治現代化與政治發展的定義與看法;其二是對政治發展 理論的介紹;其三則是提到傳統與現代的關聯性。

首先是對於現代化的看法,江炳倫認為現代化是一個蛻變的過程,不僅表現 在個人觀念、行為與人格,同時對政府功能與政治權威都有十分深遠的影響。這 些變化一方面是趨於理性與公平的,另一方面卻會具有破壞性,使社會不安定與 分裂,他指出政治領域是可加以整合與涵容的關鍵角色。37同樣為政大政治系教 授的馬起華,認為政治現代化是現代化最基本的一環,內容包括國家權力的集 中、政治制度的分化與專化,以及增加人民的政治參與。38而政治現代化與其它 政治學上的名詞區辨,也是他們關心的焦點。江炳倫提出政治革新可以視為幫助 政治體系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方法;政治現代化則主要是培養與提高政治體 系,以解決社會變遷所帶來的諸多問題,兩者互為手段與目的。39馬起華則是探 討學者們對於政治發展與政治現代化關聯性的看法。兩者在於某些條件上是互斥 的,但在某些層面上卻能互助。40呂亞力對政治現代化的看法,認為可從政治認

34 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臺北:桂冠圖書出版,1982),頁 4-5。

35 江炳倫,《政治發展的理論》(臺北:臺灣商務出版,1972)。

36 江炳倫,〈淺說發展政治學〉,《中央月刊》,4:12(1972.10),頁 161-166。

37 江炳倫,〈現代化與政治發展〉,《中國論壇》,11:5(1980.12),頁 39-41。

38 馬起華,〈政治現代化與政治文化〉,《文藝復興月刊》,43(1973.7),頁 46-47。

39 江炳倫,〈政治革新與政治現代化〉,《東方雜誌》,5:3(1971.9),頁 45-48。

40 馬起華,〈政治現代化與政治文化〉,頁 47-48。

20

同、政治權威與政治權力的分配三項認知途徑分析。政治所引起的動盪,有時是 因為未能產生具凝聚力的認同感,需先解決認同的困難。政治現代化的過程,是 從個人權威轉變為制度性權威,但對於制度的提升,開發中國家仍有不同看法,

是第二項需面臨的困難。而政治權力的分配,應從上層階級漸往下擴散,逐漸達 到參政機會的平等,然而在部分國家,此項措施卻流於形式化,未能真正落實。

41這也可看出學者們對於政治現代化的定義與看法,集中於國家權力與制度的建 立。

其次關於政治發展理論的介紹。馬起華曾介紹與說明白魯恂對政治發展的十 個定義,並加以闡述之,再將其歸納為四個內涵。包括政治發展是政治制度能夠 持續性的順應時局而進行調整與變動,並可創設新型組織能力的一種歷程,同時 也是國家或政治制度趨向於某種良好目標之發展,主要研究在於對政治體系的描 述、比較和預測,其中兩個基本目標則是建立國家和社會經濟的進步。42另外,

當時任職於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的呂亞力,則將政治發展研究的理論層面,作有 系統性的介紹。其將政治發展理論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實證理論,又可再分為過 程─階段理論以及類型理論。第二類為規範性理論,又可分為策略理論與價值理 論,並逐一介紹這些理論的代表性學者,再針對政治發展理論建構之困難提出一 些看法。包括在概念界定的紛歧上,他認為可兼採過程與結構取向,而非過於偏 重一面;在實證資料與模式的結合上,可應用比較方法,相互比較成果並進而修 正,實證資料可以匡正模式,模式可提供進一步的研究。在理論建構的策略選擇 上,需努力改進現有模式,並循其它途徑建立模式。43他同時也提出政治發展理 論,某程度存在著主觀價值,過份強烈的價值判斷,會影響理論的建立。應融合 開發中國家學者的意見,相互辯證,方能匡正價值偏頗的缺失。44

再者,在早期現代化理論中值得討論的關鍵問題,則是傳統與現代的關係。

江炳倫指出傳統在現代化過程的角色,現代化不一定要完全否定傳統,同時要避

江炳倫指出傳統在現代化過程的角色,現代化不一定要完全否定傳統,同時要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