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戰後臺灣現代化的開展與相關研究的興起

第三節 社會文化變遷與現代化歷史研究

一、社會變遷研究

現代化是一綜合各方面的變化過程,其中社會變遷不僅是社會學者們致力探 究的對象,有部分政治學者亦認為政治現代化是自社會變遷帶動下而形成。早期 現代化論的學者,認為社會的現代化實是社會變遷的過程,即是從傳統到現代的 發展歷程。臺灣社會經過工業化、都市化等洗禮,在社會結構、制度以至於觀念 上皆有所改變。

關於社會變遷的議題,文崇一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他曾參與中央研究院民 族所的「中國人之性格」的討論會,以社會學的角度,探討人在現代化的歷程中 價值觀的轉變。其對於現代化的看法,認為現代化可從制度與個人兩方面探討,

前者是指要因時因地而建立適宜的制度;後者則是行為與價值觀要有所轉變以適 應現代社會。現代化整體而言,是在政治、社會、經濟及個人性格與心態等方面

65 翁嘉禧,〈戰後臺灣經濟發展路向的解析〉,《興大歷史學報》,15(2004.10),頁 228-229。

25

的調整與改變。在追求現代化的同時,不需要完全拋棄自身的傳統,但也要注意 借取西方的經驗。66

對於社會變遷的探討,文崇一運用統計方式,研究臺灣社會在工業化後,對 個人態度、家庭關係以及職業道德、社會階層、社會網絡等的建立會有何種轉變。

工業化是臺灣經濟轉型的重要關鍵,也是邁入現代化的起步,在工業化政策帶動 下,臺灣社會在生活型態、人際網絡、職業以至價值觀皆有所改變。根據文崇一 的看法,工業化的兩大動力在於技術與制度的變革,這樣的變革對個人與社會的 行為模式與價值觀念皆會造成衝擊與影響,而使得原有的結構必須為了適應而有 所調整,此即為所謂的社會變遷。67另外,他也探討大眾傳播與社會變遷的關聯 性,說明傳播媒介越趨發達,越能夠傳佈更多的資訊,此是推動社會變遷的動力 之一,兩者間存在一種互相依賴的關係,其研究結果顯示,當接觸到的媒體越多 元,個人的現代性也會較高。68

對於社會變遷的討論,文崇一不僅在學術上以社會學視角,探討臺灣社會在 生活型態與價值觀的變化,另外對於在急速變遷下所產生的社會問題,例如社會 秩序的失序、價值觀念的改變,亦曾投書媒體發表自身的看法。69現代化雖然為 人類生活帶來便利與進步,卻也造成諸如倫理道德的崩壞、環境污染與頻繁的天 災。因此,臺灣社會變遷下所產生的各種問題,是現代化發展下必須要檢討與面 對的。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對社會變遷的議題亦有探究。例如,1978 年,由民族所 的文崇一、李亦園與楊國樞所主辦的青少年問題研討會,內容包括討論學校中學 生的問題行為,以及青少年的犯罪問題與輔導策略。70其後對於臺灣社會變遷所 做的基本調查分析,包括有不同學者對政治參與與選舉行為、人際態度與關係、

66 文崇一,〈現代化與價值觀念的轉變〉,收錄於文崇一等著,《現代化與價值變遷》(臺北:

思與言雜誌社,1977),頁 1-7。

67 文崇一,〈臺灣的工業化與社會變遷〉,收錄於氏著,《臺灣的工業化與社會變遷》(臺北:

東大圖書出版,1989),頁 49。

68 文崇一,〈大眾傳播與社會變遷〉,收錄於氏著,《臺灣的工業化與社會變遷》(臺北:東 大圖書出版,1989),頁 129。

69 可參考文崇一,《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政治篇》(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89);文崇一,

《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89)。

70 文崇一、李亦園、楊國樞編,《社會變遷中的青少年問題研討會論文專集》(臺北:中央研 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8)

26

宗教信仰與態度、社會階級的改變以及醫療態度與行為等等。71顯示學界的各領 域對於社會變遷現象的重視。

綜合上述,社會變遷的研究,大多也是對於社會現象的探討。在行為科學研 究風氣的提倡下,個人與社會在現代化歷程中,其行為模式與價值觀念的改變,

即成為現代化研究的對象。在個人方面,會隨著社會的轉變,而使其心態有所調 整,用以適應於現代社會;在社會方面,為結構與制度、組織等的專門,以應付 現代社會龐雜的事務。這其中轉變與調適的過程,即是社會變遷。而在社會急遽 的變化下,所造成的社會問題亦層出不窮,這亦是社會變遷試圖探討的環節之一。

二、中國人性格之研究

臺灣學界在 1960 至 1970 年代,受到美國學術界提倡行為科學的風氣影響,

由當時甫自美國留學返國的楊國樞,結合當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並任職 於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李亦園,以及臺大農業推廣系吳聰賢教授,共同倡議行 為科學的研究。所謂行為科學的研究,據楊國樞的說法,是一種嘗試利用行為觀 念,建立一套理論體系,內含有科學整合之意,意即追求統合性行為理論的研究 活動。72即是以科際整合的研究型態,探討「行為」的一種研究方式。在當時的

《思與言》期刊中,亦有對行為科學研究的提倡,主張應用該種研究方式,探究 中國人的群體所展現出的人格特徵,意即國民性,用以瞭解與中國現代化之間的 關聯。73在現代化研究中,人的心理特質與現代化的關係,亦是研究者的探討重 點之一,故而以國民性與心理特徵做為研究主題,實是現代化研究的一環。

在集結學者們進行集體研究計畫前,楊國樞對於當時在《文星》雜誌上的中 西文化論爭議題,即有自身的見解。其認為中國現代化,實際上是具體經驗事實 的探討,應該用科學方法進行研究,而非以空談的筆戰互相交鋒。他並以中國國 民性與科學發展為題,擬出研究方法與架構,輔以相關知識,試圖論證中國現代 化問題,基本上是可以運用科學方式進行研究的。74另一方面,自 1970 年開始,

他帶領臺灣大學心理系進行系統性地關於個人現代性的實徵研究,並特別編製了

「個人現代性量表」,用以檢測個人的社會態度,包括教育、政治、法律、家庭 等層面的個人態度,由於社會態度會隨著社會變遷而改變,故研究個人態度可了

71 楊國樞、瞿海源主編,《變遷中的臺灣社會─第一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分析》(臺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

72 楊國樞,〈一個行為科學者的感想〉,收錄於氏著,《現代社會的心理適應》(臺北:巨流 圖書出版,1978),頁 265-268。

73 思與言雜誌社,〈中國國民性之研究〉,《思與言》,2:5(1965.1),頁 1-2。

74 楊國樞,〈中國國民性與中國科學化:問題與方法〉,《文星》,10:3(1962.7),頁 9-13。

27

解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個人在現代化程度上的個別差異,同時在行為與人格特質 上又有何種關聯。75這股研究風潮也帶動了之後關於中國國民性格的研究。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在此波研究現代化的學術潮流中,結合不同領域的學者,

探討中國人的性格。76發起該計畫的學者為李亦園,其為了促進社會科學科際綜 合研究或科際合作的趨勢,在民族所以人類學者為主的傳統下,聘用社會學與心 理學學者。也因此,聘雇了楊國樞與吳聰賢兩位研究員,加上該所的文崇一轉為 社會學研究,又聘用當時自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畢業的瞿海源,進而打造了以 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的學術研究團隊。77

實際上,此次研究是各領域學者以討論會的形式,並將各次討論的結果集結 成冊。至於選擇以「國民性」或「民族性」為討論主題,據李所述,則是因李、

楊兩人在研究文化與人格方面,不僅僅因為是該研究領域的專門學者(李亦園為 人類學者,楊國樞為心理學者),而是兩人對上述的主題皆有相同的興趣。再加 上這樣的主題,李認為是最適合作為社會科學科際綜合探討的題目,故而以此為 中心,從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精神醫學及史學與哲學等不同研究方法與視 角,探討中國人的性格。該討論會共分兩階段,第一階段始於 1970 年,每隔 1 個月舉行一次,共舉行七次討論會;第二階段則是將各篇論文撰成初稿,再逐篇 進行討論,自翌年 4 月至 6 月,每兩週舉行一次,共有五次討論會,最後再進行 一次綜合性討論,並於 1972 年出版。78

該次研究共有 12 位學者參與,其中韋政通以歷史的觀點分析中國傳統理想

人格的形成與演變,並探討崇古價值取向與某些民族性格間的關聯性;文崇一則 是以美國社會學者派森思(Talcott Parsons)的三種價值取向:認知取向、評價 取向、道德取向作為分析中國人的理想型態,即傳統與權威取向、重農與重功名 取向、仁義等道德取向,不同取向會導致某些性格的形成。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

雖然會導致性格的轉變,但卻可發現某些原有的性格並不會隨之消失,顯示價值 的改變是相當困難的。朱岑樓則是指陳中國是一恥感社會,透過對儒家經典的分 析,指出在儒家思想與人文環境的交互作用下,形成以恥感為取向的人格。楊懋

75 楊國樞,〈中國「人」的現代化〉,收錄於氏著,《中國人的現代化》(高雄:眾成出版社,

1976),頁 20-25。

76 由於受限於當時的環境背景,無論在政治上或學術上,皆稱之以「中國人」而不稱呼「臺灣 人」,此處所指之「中國人」,實際上的研究對象,基本上是以臺灣民眾為研究群體,意指「在 臺灣的中國人」,並包含在文化脈絡的傳統中國人。

77 葉啟政,〈對四十年來臺灣地區社會學發展的一些反省〉,收錄於氏著,《臺灣社會的人文 迷思》(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頁 217。

77 葉啟政,〈對四十年來臺灣地區社會學發展的一些反省〉,收錄於氏著,《臺灣社會的人文 迷思》(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頁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