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分析

第三節 技術知識的特質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7

表 二-5 台灣地區集團企業多角化之動機 多角化行程動機 最重要動機 次重要動機 分散經營風險 50.0% 26.5%

提高預期投資報酬率 17.6% 8.8%

新投資機會 8.8% 17.6%

提高資源運用效率 6.0% 14.7%

穩定原料供給 6.0% 2.9%

對該行的熟悉度與人脈 2.9% 8.8%

共同配銷通路 2.9% 2.9%

提升企業形象 2.9% 0.0%

銀行融資便利 2.9% 0.0%

增加市場占有率 0.0% 11.8%

方便資金集中調度 0.0% 6.0%

資料來源:廖光將(1996)

依據先前文獻,本研究將多角化之動機,依據其目的大致分成以現有資源再 利用為目的之綜效動機,以及分散財務與經營風險為目的之風險動機與掌握未來 市場機會為目的之機會動機。

第三節 技術知識的特質

本研究為了解台灣新藥研發公司多角化目標領域之技術知識特質與其對於 知識管理程序之影響。因此本節首先針對技術知識相關文獻進行研究,了解先前 文獻對於技術知識之定義,接著探討技術知識特質之研究。

壹、 技術知識的定義

根據 Webster 字典的定義,技術知識是經由經驗或聯想而熟悉事實或狀況,

其中熟悉(Knowing Something with Familiarity)則是透過直覺和判斷,換言之,

知識是一種對事實或狀況經由直覺或是判斷的認知過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8

Drucker (1993)在其書中認為知識是有效果的資訊,是依據目的而將資訊整 理而來的,是專注於結果的資訊,並主張知識是現代社會的關鍵資源,本質上不 同於其他如土地、勞力與資本的傳統資源。Nonaka (1994)則認為知識是一種有價 值的智慧結晶。可以資訊、經驗心得、抽象的觀念、標準作業程序、系統化的文 件、具體的技術等方式呈現。

Davenport et al. (1998)提出知識不僅是簡單概念的事實,而是不同元素的綜 合體,具有正式的結構,亦具有流動性,難以用文字來形容其精神,或完全透過 邏輯性的思考來了解。其的構成要素包含有以下幾項:

(一) 經驗:透過課堂學習、書籍、良師啟發、以及非正式學習管道等途徑吸 收經驗,經過時間醞釀後,發展成為知識。經驗最大的好處之一是鑑往知來。

(二) 有根據的事實:美國軍隊的實戰學習中心(CALL)透過有根據的事實,

敘述軍人在實際戰鬥中所獲取的豐富經驗。有根據的事實能讓人們知道那些行的 通,那些行不通。

(三) 判斷:當知識停止自我進化,就成了意見或定律而已。知識不但能夠透 過以往的經驗,來判斷狀況和資訊,也能夠自我審視與琢磨,因應這些新發生的 狀況。知識可被比擬為活的系統,能夠在環境互動中,持續的成長與變化。

(四) 經驗法則與直覺:直覺為濃縮的專業知識。知識的演化必須透過經驗法 則;這樣有彈性的行動指標,是經過長久以來的經歷、觀察、試驗與錯誤所發展 出來的。

知識來自於資訊,如同資訊是源自數據一般,資訊轉變為知識的過程中,幾 乎所有的環節都需要人們親自參與,所以可將知識視為一種「過程」(Process)

與「庫存」(Stock)。

本研究參考林吟紋(2007)與謝慶龍(2001),針對中外對於技術知識分類的文 獻彙整如表 二-6 所示:

Polanyi (1958)、

Hedlund (1994)、

Nonaka &

Takeuchi (1995)

將知識分成(1)內隱知識:是指比較複雜,無法 All Others Include Me:對企業而言是新的,對 其他企業而言也是新的。

依相似性 Dosi (1982) 提出技術軌跡概念,人為技術變動可分為現有 軌跡內變動,以及在現有技術軌跡外的變動。

依專業知 識層次

Nelason(1993) 將知識分為(1)認知知識(2)技能(3)存於 產品、較佳服務或人工製品的知識。

依能耐變 化情形

Tushman &

Anderson

(1996)

將科技的改變分成能耐增強及能耐破壞兩種

依技術構 成要件

Shariff(1988) 將技術分成四類(1)硬體技術(2)軟體技術

(3)人力資源(4)組織管理。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林吟紋(2007)、謝慶龍(2001)

Badaracco(1991) 將知識分為兩類:(1)為移動性知識:存於設 計中、機器中、腦海中,(2)為嵌入組織的知

Leonard-Barton

(1991)

將知識分成員工知識與技能、技術系統、管理 系統、價值與常規

依知識之 層次

Purser & Pasmore

(1992)

將知識分為事實、綱要、基模、直覺、內隱知 識。

依專業知 識之層次

Quinn(1992) 將知識分為認知的知識、高級的技能、系統性 的瞭解、自我激發的創意。

Hedlund(1994) 將知識載具分為(1)個人(2)小團體(3)

組織(4)跨組織領域等四個層級,研究各種

Sarvery(1999) 將知識活動分為『創造』與『使用』兩大類,

並納入知識的學習、產生、擴散等子活動。

資料來源:林吟紋(2007)、謝慶龍(2001)

貳、 技術知識的特質

本研究參考林吟紋(2007)與謝慶龍(2001),針對中外對於技術知識特質分類 的文獻彙整如表 二-7 所示:

Rosen(1994) 針對技術標準化提出五點概念,並指出廠商 依市場標準開發產品,可以降低成本並獲得 許多互補性知識的支援,有利於產品的銷 售。

技術知識變動 程度

Iansiti & Clark

(1994)

Booz-Allen &

Hamilton

(1982)

以公司創新程度與市場創新所行程的兩大 構面,將新產品之生產歸成六大類:(1)獨 創的產品(New-to-the-world Products)(2)

公司的新產品線(New Product Line)(3)擴 展公司現有產品線的深度( Additional Existing Product Line )(4)改良或修正現 有產品( Improvements in Revision to Existing Product)(5)現有產品的重新定位

(Repositioning)(6)降低產品的成本(Cost Reductions)。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林吟紋(2007)、謝慶龍(2001)、本研究整理

Utterback(1994) 依照產品組成的零件數及製程特性分析系 統的複雜度,他認為組裝品與非組裝品的區 別,可以由零組件數目多寡加以判定,例如 噴射機與電腦為典型的組裝品,化學品及玻 璃則為非組裝品 。

Garud & Nayyar

(1994)

Nayyar(1994)技術複雜度與技術在時間構 面上的轉化能耐(Transformative Capacity)

有關。在選擇時,當知識複雜度愈高,不確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林吟紋(2007)、謝慶龍(2001)、本研究整理

Clark(1995) 認為模組化設計的方法可以將複雜系統分 離成可以單獨運作的零件,而模組化可以分 成三個層次:生產的模組化(Modularity-in- production)、設計的模組化(Modularity-in - design)、使用的模組化(Modularity-in-use)。 生產的模組化奠基於高度標準化的零件,設

Sanchez

(1996)

認為標準化的零件介面在模組化的產品架 構中,是以一種鑲嵌協調(Embedded Coordination)的方式替代使用管理權力協調 產品開發程序。並產生鬆散配套(Loosely Coupled)的組織設計。

李仁芳、花櫻芬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林吟紋(2007)、謝慶龍(2001)、本研究整理

Nonaka &

Takeuchi(1995)

Nonaka 等比較日本與西方公司的組織知識 創造模式,以兩個跨國的專案:Nissan Primera 及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s REGA 來說明西方公司與日本公司皆在跨國

Edvinsson &

Sullivan(1996)

(Codified),如果要有效移轉,通常必須透 過在職訓練或師徒制的方式。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林吟紋(2007)、謝慶龍(2001)、本研究整理

李仁芳(1990) 組織的知識可分為科技(Technology)與專 屬性知識(Idiosyncratic)兩類。科技是經系

Gilbert &

Cordey-Hayes

(1996)

將知識分為操作性知識(Instrumental Knowledge)與發展性知識(Development Knowledge),操作性知識是做一項工作所必 須具備的基本知識,主要包含作業程序及流 程;發展性知識是對操作性知識加以深化,

包含工作自主、責任、職責、個人發展等。

技術生命週期 Hamilton &

Singh(1992)

新興廠商在技術初期所進行的技術改進,有

Erickson (1991)

技術對競爭的衝擊是一個自然的發展過 程,通常隨個時間先導(Packing)技術會逐 漸變成關鍵(Key)技術,再變成基礎(Base)

技術。

不確定程度 Roussel, Saad &

Erickson (1991)

如產品開發需要為開發未知領域的知識其 技術不確定程度較高。

資料來源:林吟紋(2007)、謝慶龍(2001)、本研究整理

本研究在參考過去中外文獻,與考量新藥研發公司特性之後,決定針對技術 知識的路徑相依度、不確定程度與技術知識對競爭的衝擊程度進行分析,以下分 就其相關文獻作進一步之整理。

一、 技術知識的路徑相依度

Nelson & Winter (1977)與 Dosi (1982),皆提出技術發展的演化過程,通常具 有某種特定的技術軌跡,並受到特定的技術典範(Technology Paradigm)所影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6

技術典範可視為一種看問題的觀念體系,也是一種問題解決的方法體系。當技術 發展的過程中,基於現有科技水準與材料,通常會形成一組特定的解決方式。而 技術軌跡則是指基於這些技術典範,所形成的日常解決問題的形式。Teece et al.

(1997)指出組織在發展新產品或是新程序時,通常會依循過去在特定技術軌跡所 累積的成功經驗。

李仁芳與張如蓮(1997)發現當技術路徑相依度低,輸入與輸出知識傾向內隱;

反之則傾向外顯。

李仁芳、賴建男與賴威龍(1997)以製程上有無重大突破來定義路徑相依度的 高低,根據其研究路徑相依度低,傾向以重量型團隊進行開發,路徑相依高則傾 向以輕量型團隊進行開發。

二、 技術知識的競爭衝擊程度

依據 Roussel et.al (1991)於個案中所提到技術對競爭的衝擊性,將技術依其 衝擊程度分成三類,如表 二-8。針對技術的競爭衝擊程度進行評估,可使企業 知道那些活動是需要做的,而那些是不應做的。技術對競爭的衝擊是一個自然的 發展過程,通常隨個時間先導(Packing)技術會逐漸變成關鍵(Key)技術,再 變成基礎(Base)技術。技術競爭衝擊與技術成熟度不同,技術成熟度屬於內生 的概念,無論其應用到哪個產業,都不改其成熟度。但技術的競爭衝擊則是外生 的,與其應用技術的產業有密切的關係。

表 二-8 技術對競爭的衝擊 類別 競爭衝擊

前導技術 技術有潛力改變整個競爭的基礎,但尚未應用在產品或製程上。

技術通常可以發展成關鍵技術。

關鍵技術 技術對於競爭的成功有決定性的地位,因為既屬可以提供良好的 製程或創造產品差異性的機會。

這些技術可以產生競爭優勢

基礎技術 技術已被實際地應用在產品上,但較沒有潛在的競爭優勢。

這些技術被擴散開來,成為大家共同享有的技術。

資料來源:Roussel et al. (199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7

三、 技術知識的不確定程度

Utterback (1994)提出技術不確定性指缺乏技術性解決方案的知識。Danald A.Schon 根據其一系列研究提出不確定性與風險的差異,其認為風險是可以用機

Utterback (1994)提出技術不確定性指缺乏技術性解決方案的知識。Danald A.Schon 根據其一系列研究提出不確定性與風險的差異,其認為風險是可以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