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http://www.tradelaw.nccu.edu.tw/epaper/no153/4.pdf。(最後瀏覽日:2015 年 7 月 13 日)。

120 Michael Mortimore & Leonardo StanleyJustice, Denied: Dispute Settlement in Latin America's Trade and Investment Agreements, Working Group o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in the Americas, 55-56, Oct. 2009, available at https://ase.tufts.edu/gdae/Pubs/rp/DP27Mortimore_StanleyOct09.pdf (last visited July 16, 2015).

121 Geoffrey S. Stewart, Baiju S. Vasani& Sylvia Tonova, BIT Protec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s in Times of Volatile Currency, Slow Growth, and Political Uncertainty in India, Jones Day Publications, JONES DAY, Oct. 2013, available at

http://www.jonesday.com/BIT-Protection-of-Foreign-Investments-in-Times-of-Volatile-Currency-Slow- Growth-and-Political-Uncertainty-in-India-10-08-2013/?RSS=true#_edn17(last visited Nov. 9, 20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1

比利時-盧森堡、西班牙、德國、瑞士、荷蘭間之投資協定122;印尼亦認為其 國內投資保護相關規範亦發展成熟,而宣布考慮終止現行投資協定中 ISDS 條款 效力之可能性;至於拉丁美洲開發中國家,玻利維亞、厄瓜多及委內瑞拉123已 相繼宣布退出 ICSID 公約,而於 2013 年 9 月底在厄瓜多所舉行的部長級高峰會,

拉丁美洲國家甚至群起抵制目前易興訟的 ISDS,而鼓吹應以新的機制取而代 之124,由此可見開發中國家開始反對 ISDS 的浪潮。

二、拉丁美洲國家

根據華盛頓智庫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 發表的報告 125指出,拉丁美洲國 家僅占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簽署國家數的 14%,然而卻在將近 47%

的案件當中成為被告,而其中阿根廷、委內瑞拉及厄瓜多更是名列於 ISDS 仲裁 最常被控訴國前 10 名國家名單中(見下圖 4-1)。

122 South Afrrica Terminates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with Germany, Netherlands and Switzerland, ROBERT HUNTER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AND INVESTMENT LAW, available at

http://www.rh-arbitration.com/south-africa-terminates-bilateral-investment-treaties-with-germany-neth erlands-and-switzerland/ (last visited July 16, 2015).

123 Sergy Ripinsky, Venezuela’s Withdrawal From ICSID: What it Does and Does Not Achieve, INVESTMENT TREATY NEWS, Apr. 13, 2012, available at

https://www.iisd.org/itn/2012/04/13/venezuelas-withdrawal-from-icsid-what-it-does-and-does-not-achi eve/#_ftn1 (last visited July 15, 2015).

124 Carey L. Biro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Put Up Front Against Corporate Lawsuits, MINT PRESS NEWS, Oct. 3, 2013, available at

http://www.mintpressnews.com/latin-american-countries-put-front-corporate-lawsuits/170030/ (last visited July 15, 2015).

125 Sarah Anderson & Manuel Perez-Rocha, Mining for Profits in International Tribunals-Lessons for the Tras-Pacific Partnership,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 available at

http://www.ips-dc.org/wp-content/uploads/2013/05/Mining-for-Profits-2013-ENGLISH.pdf (last visited July 15, 20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2

圖 4-1 ISDS 仲裁最常被控訴國家案件數量統計(截至 2014 年底)

資料來源:UNCTAD, IIA Issues Note, Feb 2015.

決定一國或一地區投資協定中 ISDS 仲裁機制風險表現之因素很多,包括投 資協定涵蓋範圍內的外國投資地性質、投資協定對手國之取向、地主國外國投資 政策決策品質以及談判投資協定條款時談判實力之運用等均有所影響。東亞地區 國家與拉丁美洲國家一樣同屬擁有廣大人口及豐富自然資源,而吸引眾多外國投 資,追究拉丁美洲國家之所以成為 ISDS 仲裁主要被控訴國,ISDS 仲裁案件數量 遠多於東亞地區開發中國家原因如下126

1. 投資地區性質

就投資地區性質而言,亞洲地區與拉丁美洲差異甚大:外國地區對亞洲地區 投資主要著眼於其在全球價值鏈之效率導向(efficiency-seeking)投資,因此主 要投資產業為製造業;至於拉丁美洲國家,外國投資則主要是尋求市場導向

(market-seeking)的私人服務投資,因此主要投資產業為能源、電信、衛生、

交通、基礎建設,或是投入自然資源開發之投資。其中公共服務事業因具相當程

126 Michael Mortimore & Leonardo StanleyJustice, supra note 121, at 55-5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3

度社會敏感性,政府通常會進行一定管制;而自然資源開發相關事業,由於外國 投資與經濟主權間之矛盾,一直是投資爭端中徵收和國有化主要對象,加上拉丁 美洲國家政權往往更迭頻繁,候選人經常提出徵收開發自然資源的外國企業,以 資助社會政策、紓解財政困境博取選民支持之政見,實行後即遭受外國企業控訴。

與前述東亞國家外國投資以製造業為主,可想而知拉丁美洲國家自然較容易涉入 ISDS 爭端。

2. 投資夥伴性質

就投資夥伴性質而言,近年來亞洲地區開發中國家對外簽署之投資協定簽署 數量增加,亞洲地區內區域合作亦大幅提升127,已相當程度稀釋歐洲及美國投 資者在亞洲地區國家之重要性;而拉丁美洲國家目前主要投資夥伴仍多來自於歐 洲及美國地區。根據研究,亞洲地區跨國企業與歐美地區跨國企業相比,當發生 投資爭端時,較少訴諸於 ISDS 仲裁尋求,此由目前已知案件中統計最常之母國 前 10 名多為歐美地區國家可知(見下圖 4-2)。

127 東南亞國家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簡稱「東協」,於 1967 年 8 月 8 日在曼谷成立,五個創始會員國為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及泰國。其後汶萊 於 1984 年 1 月 8 日加入、越南於 1995 年 7 月 28 日加入、寮國和緬甸於 1997 年 7 月 23 日加入,

柬埔寨於 1999 年 4 月 30 日加入,形成東協 10 國,持續至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4

圖 4-2 ISDS 仲裁最常控訴投資來源國案件數量統計(截至 2014 年底)

資料來源:UNCTAD, IIA Issues Note, Feb 2015.

3. 投資政策之品質

投資政策之品質往往受許多因素影響,一般而言,長期發展戰略、政策較明 確之國家或地區,通常會有較穩定、高效率的制度環境,包括民主體制、總體經 濟及法制環境等,且其政策執行亦較具凝聚力(cohesive);同時,其對外簽署之 投資協定中 ISDS 條款也會呈現相同趨勢。自歷史角度觀察,東亞地區開發中國 家的發展策略表現大致上優於拉丁美洲地區開發中國家;而東亞地區國家於 90 年代末遭遇亞洲金融風暴之經驗,亦較拉丁美洲於 80 年代經歷之債務危機來得 深刻。綜言之,東亞地區開發中國家投資政策主動、聚焦性強,相較於拉丁美洲 開發中國家多採取被動、水平式之政策,較可避免 ISDS 制度所帶來之危害。

4. 投資協定談判實力

對外投資協定談判實力運用由區域層面探討很難有一具體衡量標準,但就結 果而言,亞洲地區開發中國家與美國簽署投資協定者僅新加坡及韓國,而拉丁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5

洲共計有 11 個國家與美國簽署投資協定,包括墨西哥、智利、多明尼加、哥斯 達黎加、尼加拉瓜、宏都拉斯、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巴拿馬、秘魯128等。而 近來中國及印度挾其經濟實力,在與美國進行投資協定談判時有效展現其談判實 力,與巴西單純選擇不加入投資協定談判形成強烈對比。

以上種種因素使得拉丁美洲開發中國家成為 ISDS 仲裁下最常被控訴國家,

其中阿根廷又為最常被控訴國之首,追究其原因許多爭端係來自於 2000 年阿根 廷的財政危機,導致阿根廷政府必須採取如貨幣控制的緊急措施,侵害投資者之 利益而成為被告129

三、拉丁美洲國家對 ISDS 機制之擔憂

拉丁美洲國家在相繼宣布退出 ICSID 公約後,表示其對 ICSID 公約下 ISDS 仲裁之擔憂如下130

1. ICSID 仲裁程序缺陷

(1)仲裁程序時間:ICSID 仲裁從申請仲裁請求到成立仲裁庭的時間平均 約為 263 天,與 WTO 爭端解決小組成立時間最多 30 天相比來得長;此外 平均 3.6 年的延遲裁決也比 WTO 爭端解決規定 1 年的時間長。

(2)仲裁判斷解釋不一致、解釋錯誤-欠缺上訴機制

ISDS 係依個案所組成之仲裁庭而無一固定體系,故對相同或類似情況 之案件,因組成之仲裁庭不同,可能會出現不同之裁決結果,例如 CMS v.

Argentina131及 LG&E v. Argentina132兩案中,雖然仲裁庭對兩案中實質待遇

128 至於南美洲最大外資流入國-巴西則從未對外簽署國際投資協定。

129 李宜芳、王耀誠,前揭註 120。

130 Silvia Karina Fiezzoni, The Challenge of UNASUR Member Countries to Replace ICSID Arbitration, 2 BEIJING LAW REVIEW 134, 135-136 (2011).

131 “The Tribunal had already decided that Argentina had breached its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s

當狹隘,因此作用有限。由 Repsol v. Petroecuador133一案可知上訴機制存在 之必要性。該案中,負責撤銷裁決之專門委員會(Ad hoc Committee)據先 前之撤銷決定為認定基礎,拒絕以仲裁庭明顯逾越權限為由撤銷仲裁庭裁定,

並於裁定中指出:「即使仲裁庭顯然錯誤地適用厄瓜多法律,但其仍認為 ICSID 之撤銷程序中,適用法律錯誤並不構成撤銷裁決之理由,不應將 ICSID 撤銷程序與上訴程序有所混淆。」。

under Article II(2)(a) and Article II(2)(c) of the BIT. It also decided that in the present case there was no state of necessity and did so in terms which, by necessary inference, excluded also the

application of Article XI. Thus, under the well-known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law recalled in Article 1 of the ILC Articles, Argentina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wrongful measures it had taken.[..] The Committee concludes that, whatever may have been the errors made in this respect by the Tribunal, there is no manifest excess of powers or lack of reasoning in the part of the Award concerning Article XI of the BIT and state of necessity under 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 See CMS Gas Transmission Company v. Argentine Republic (ICSID Case No. ARB/01/8). Decision of the Ad hoc Committee on the Application for Annulment of the Argentine Republic, Sept. 25, 2007, ¶¶ 149-150.

132 “Between 1 December 2001 and 26 April 2003, Argentina was in a state of necessity, for which reason it shall be exempted from the payment of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incurred during that period”.; See LG&E Energy Corp., LG&E Capital Corp. and LG&E International Incv. Argentine Republic (ICSID Case No. ARB/02/1). Decision on Li-ability, Oct. 3, 2006, ¶ 267.

133 Repsol YPF Ecuador S.A. v. Empresa Estatal Petróleos del Ecuador (Petroecuador) (ICSID Case No. ARB/01/10) Decision on the Application for Annulment (Jan. 8, 2007), ¶ 38.

https://icsid.worldbank.org/ICSID/FrontServlet?requestType=CasesRH&actionVal=showDoc&docId=

DC619_En&caseId=C20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7

ICSID 仲裁案件中,開發中國家為經常被控訴之國,截至 2014 年年底,ICSID 案件有 83%係針對開發中國家之控訴,但 ICSID 仲裁人資料中卻僅有 50%

之仲裁人係來自開發中國家,其中來自開發中國家受任命之仲裁人更低於 30%134

ICSID 中關於仲裁人選任及仲裁人資格爭議相關規定 ICSID 之公正性產 生質疑,根據 ICSID 仲裁規則規定,首席仲裁人由雙方協議進行選任,當 雙方無法合意決定時,則由 ICSID 行政理事會主席(同時也是世界銀行主 席)進行任命。此種情形下,吾人不應忽略 ICSID 與世界銀行間之密切關 係:世界銀行可能持有投資人之股票或是對投資人有相當程度影響力;世界 銀行轄下之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及國際開發協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IDA), 其主要業務之一為提供附條件之貸款予國家進行結構調整,而此與外國投資 人具直接利害關係;世界銀行更有可能透過其轄下國際金融公司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operation, IFC)而直接身為投資人。諸如此類之密 切關係,當其擁有任命首席仲裁人權限時,極有產生利害衝突。例如在 Aguas Argentinas, SA v. Republic of Argentina 一案中,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在公共服 務經營特許項目和私有化程序的管理模式制定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國際 金融公司也持有投資者一定比例之股份,因而招致世界銀行球員兼裁判之批 評。

此外,ICSID 仲裁規則第 6 條第 2 款關於仲裁人資格爭議之規定,要求

此外,ICSID 仲裁規則第 6 條第 2 款關於仲裁人資格爭議之規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