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探索教育起源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探索教育起源與相關研究

探索教育發展至今已經累積相當多的理論基礎,本節就與本研究相關的理論 加以闡述,如:探索教育的發展脈絡、探索教育的意義、探索教育的特色,加以 探討。

一、探索教育的發展脈絡

探索教育(Adventure Education,AE)係結合自然教育、戶外學校,和探索課程之 活動原理與方法,而推廣到學校、社教、醫療、休閒和法務單位的教育輔導活動,

探索教育的本質可由其發展背景與過程來瞭解(李義男,2000)。

倡導體能活動與意志訓練的自然挑戰活動者,首推法國人 G.Hebert,他設計發 展出一套體能與意志的訓練課程,確立現代各國的野戰訓練或冒險挑戰活動的基 本模式;德國教育家 Kurt Hahn 是公認的探索教育之父(Prouty,1990)。1941 年 Kurt Hahn 於威爾斯創立了外展學校(Outward Bound),其後多個國家也成立類似的 戶外探索學校,此為探索教育發展的原型。

1920 年外展學校(Outward Bound School)的創辦人 Kurt Hahn 深感傳統制式的 學校教育課程太著重於單向的智能發展,並不能提供學生完整的成長機會,因此,

柯漢提出一套訓練計劃,來提供機會,讓孩子自我發現學習,培養生活獨立,並 強化創造力及想像力(謝智謀,2003)。之後,1962 年,美國的 F.C. Froolicher 和 Sir J.Wolfenden 設立科羅拉多外展學校(Colorado Outward Bound School,COBS), 開啟了美國外展學校的新頁,第一年的成功經驗,使得科羅拉多外展學校名聲遠 播,其後類似戶外探索的學校相繼成立。

(一)探索活動引導員的培訓與檢定

1962 年外展學校(Outward Bound School)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成立後,所面臨

的問題是訓練員的不足及領導者的專業培訓問題。1963 年 Paul K.Petzoldt 在美國懷 俄明州創辦國家戶外領導學校(The 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後來成為 NOLS,主要致力於教導野外技能與培訓師資和領導人才,鼓勵不衝擊自然環境的 教育,Petzoldt 認為有效的野外領導必須結合「技能」、「知識」和「判斷」,使學生 能夠塑造自己的社會(在野外),並能夠體察到自己的真實能力。

在致力培育專業師資與領導者之際,隨即又面臨了領導者檢定標準的建立問 題。1976 年,原野教育學會(The Wilderness Education Association,簡稱 WEA)發展 了一套課程以作為培育戶外領導員檢定標準,並設立了三個層次的檢定證明,包 括技能、領導以及指導的檢定(余紫瑛,2000;Lupton,1990)。

(二)發展-探索計劃與經驗教育 1、納入傳統學校課程

在 1971 年,美國麻薩諸塞州漢彌頓高中的校長 Jerry 首先將野外探索的教育 課程納入一般傳統學校課程,並且融入體育課程中,其目的就是要透過團隊發展 的訓練,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創造學生學習的高峰經驗,讓學生很快掌握 到學習目標。Jerry 為了爭取其他科目教師的認同,嘗試在不需要準備太多的場地 及教材下也可進行教學,結果發現這套課程可以進行科際整合,從體育發展到英 文、社會科等其他課程都可應用這種方法。但 Jerry 認為「adventure」相較於「outward bound」更具有冒險、挑戰的意涵,因此,Jerry 後來稱此課程為「探索計劃」(Project Adventure, PA),「PA」名詞隨即因應而生。

2、學術研究的推廣

由於 Jerry 探索計劃的推展相當成功,1977 年一群美國教師共同成立「經驗 教育學會」(The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簡稱 AEE),透過舉辦出版探 索活動相關書籍雜誌、舉辦學術研討會、成立工作坊及專業刊物定期出刊等方 式,促使全美地區的活動經驗教育改革(李義男,2003;蔡居澤,1995)。 3、引進-台灣的探索教育

野外鍛鍊活動學校的理念在歐美地區發展歷史悠久,探索教育計劃從 Jerry 納入一般學校課程中,也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但台灣的發展歷史並不長,至今 仍是剛起步的階段,早期探索教育的觀念融合於童軍教育內,直到 1994 年,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嘗試開設國中童子軍教師在職進修班,進 行實驗性的教學,這才讓台灣的探索教育正式萌芽(蔡居擇,2001)。

1980 年至 1982 年間,台灣一直以童軍教育模式推動,救國團曾嘗試引進並 推動探索教育,由於時機並未成熟及缺乏領導團體活動的人才,因而中斷,但卻 也開啟了台灣探索教育的新頁。1995 年金車教育基金會孫國慶執行長,正式將探 索教育由美國引進國內,一時之間蔚為風潮。之後,飛颺青少年成長中心、團隊 發展股份有限公司(TA)、中華體驗學習發展協會、IDEA 探索教育發展機構、亞 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等探索教育相關機構也相繼成立。

國內在教育改革的趨勢下,為因應九年一貫課程的變革,戶外探索課程更成 為熱門的課題,不只在民間企業,學術單位更陸續的成立相關系所,例如台灣師 範大學的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到學系、國立台灣體育大學的休閒產業經營學系、國 立東華大學運動與休閒學系、國立台東大學體育教育學系山林與海洋學程等都開 設探索教育相關課程。

由上述可知,探索教育在國外的發展,從野外鍛鍊活動學校至探索計劃,從 領導員的培訓與檢定到學術刊物的出版到課程納入學校,都使得探索教育更加專 業化、多元化。而在台灣,探索教育起源於童軍活動,應用於學校課程,發展於 民間機構,雖然對於探索教育的名稱仍尚未統一,但舉凡冒險活動、體驗學習、

突破休閒、探索計劃、探索教育、探索諮商等,其活動方式與理念皆源自於美國 探索計劃。而本研究將探索計劃的理念用在學校教育上,所實施的活動不僅是一 般計劃,而是根據探索教育的理論基礎,以系統化的方式進行課程,期望透過探 索活動的方式,達到教育的理念,因此,本研究統一以探索教育為課程名稱。

二、探索教育的意義

探索教育計畫(Project Adventure),原是 1971 年,麻薩諸塞州漢彌頓高中校長 將體育課和各科有關的老師,在學校辦理外展活動課程,其目的就是要幫助學生 變得更活潑、更具警覺性和更負責任。而這個課程實施期間為一年,從基本的進 階到建立學生的信心、主動發掘問題。初級與高級的繩索課程,目的是要學生學 習如何在團體中有創意及有效的解決問題,更希望學生能突破自我,增進成就、

發展。因此,張德聰(2003)認為,探索教育是一種藉由有計劃、有目的,結合團 康活動、營會活動、外展活動、體驗學習及團體輔導的精神與方法,以探索自我 內在潛能,迎接外在變動的風險,挑戰未知,正向成長。

本研究認為探索教育是老師運用人類探索未知的本能,提供有計畫性、有目 的性的主動學習機會,透過一連串趣味化的活動方式,給予學生適度的難度及挑 戰任務,經由個人及團體的互動學習,激發個人成長和應變能力。因此,身為學

生學習的引導老師必須勇於嘗試、冒險、探索並解決困難。因此,藉由探索教育 體驗學習,協助促進個人、班級及學校改善學生們的生活;創造信任支持以及具 啟發性的學習情境,協助參與者從關心的真實情況或困擾,進行連結類比而產生 具有學習價值的新概念,進而達到個人及團體的目標,這才是探索教育最終的目 的。探索教育在運作上有下列五個意義:

(一)塑造開放尊重的學習情境與氛圍,提供學生應對環境改變的技巧。

(二)發展團體的認同感與向心力,以及滿足學生的個別需求。

(三)提供參與者體能與心智上的挑戰,及實際的學習經驗促進自我覺察。

(四)提升個人與團體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運用有趣、愉悅、創意以及跳出框框的學習過程,幫助參與者學習如何 與他人溝通。

三、探索教育的特色

根據張德聰(2003)提出探索教育的特色,本研究將實施的探索教育融入國小 綜合活動領域的特色,整理如下:

(一)自我的探索:透過探索教育活動,讓學生學習與自己相處,挑戰自我,探 索個人的自我概念、內在潛力、自我覺察等。

(二)環境的挑戰:在探索教育活動中,繩索爬樹的課程及單車探索課程、畢業 成長營的實踐課程,都可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學習與他人和週遭環境相處。

(三)科技的整合:透過單車組裝活動的探索,讓學生學習各種相關知識與態度,

包括對自然與科技的認知、單車冒險的規劃、體能訓練活動、藝文的單車彩繪 活動、體驗學習及團體輔導等的精神與方法。

(四)經驗的學習:探索教育強調一切學習以經驗為起點,透過經驗、反應、歸 納、應用等經驗學習圈,讓學生將課堂上的學習轉化為生活經驗的應用。

(五)正向的體驗:透過全方位價值契約的教育價值,賦予 35 位孩子責任感,並 激勵學生體驗新經驗,老師有技巧的引導學生學習正向概念。

(六)強化自我概念:藉由活動的分享、目標的達成,引導參與者內省,提高學 生的自信心與強化自我概念。

(七)提昇人際關係:透過活動的參與,學生學習與他人溝通、共同合作,學習 社會交往技巧,提昇人際關係。

(八)團隊的合作:本研究中之活動,都是以小組合作來完成,經由有計劃的安 排,增進個人與團隊之間的信任與合作。

(九)參與者是主體:教師在探索教育教學中是引導者、扮演助產士(Midwife)

的角色,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透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經由反思內省的過程,

學習到新知識和實踐的能力。

(十)多元的學習型態:每個參與者有不同的成長背景,參考 Kolb 對經驗學習的 研究指出,每個人對一個具體經驗的所產生的反應都不同,所以在引導的過程

(十)多元的學習型態:每個參與者有不同的成長背景,參考 Kolb 對經驗學習的 研究指出,每個人對一個具體經驗的所產生的反應都不同,所以在引導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