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方式,在文獻探討與教學過程中,將持續的進行資料蒐集 與分析的工作,教育個案研究的歷程,通常需要一段時間來進行實施監控與蒐集 資料,不斷的進行反省檢討,從不同蒐集資料的方法,將可以協助教育研究者從 不同角度,提供研究的資料。

為了從實際的教學現場環境中獲得豐富的資料,採用現場觀察記錄、教學錄 影、撰寫教學日誌、訪談、與協同研究教師討論等,作為本研究的資料收集的方 法。主要是將教學中研究者與班級間或該班導師及協同研究之教師的錄音、錄影 進行逐字稿整理,教學後將其他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密集分析。隨時隨地自然地 訪談學生對課程的想法,並載入教學研究日誌中,以便隨時閱讀、反思,瞭解學 生在課程進行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隨時提供協助並修改課程進行方式。

多重資料蒐集的方式可以作為有系統的三角佐證(Marshall & Rossman,1995;

Sevigny,1981)。根據 1981 年 Corsaro 的研究指出─在質的探討中,三角佐證是很 重要的,它可以增加研究的效度。因為三角佐證法是一種多層面、多方法的探討 途徑,其主旨在於結合各種理論、方法,與資料來源,用以探究同一現象。此種 研究方法的特性在於使研究者能克服因單一觀察者、單一方法、單一理論所產生 的研究偏差(引自黃正傑,1987)。本節將說明資料蒐集的內容與處理資料的方法。

一、資料蒐集

資料蒐集包括蒐集的範圍與方法。蒐集的範圍包括學生的基本資料、學生的 上課反應情形、下課時的互動、課後的回饋單、導師或家長對課程的反應、協同 教學教師的意見。吳宗立(2002)指出資料蒐集的方法要配合研究問題或研究目的,

包含觀察、訪談、問卷、教學資料、學生學習紀錄等,以便從資料中分析、統整、

組織、歸納,並規劃研究問題可能的解決方案。所以為能充分蒐集上述資料,本 研究蒐集資料的方法如下。

(一)內容分析

內容分析,旨在有系統的檢核現有的紀錄或文件,以它們作為資料的來源

(王文科,1993)。本研究所蒐集的文件資料包括老師的教學日誌(含教學資料、

省思札記)、與合作教師的討論資料,以及學生的作業單、學習日誌和回饋單。

1、研究者的資料蒐集

本研究將蒐集研究者多年來在各處所蒐集到與探索教育相關之課程活動設 計,進行分析與整理,以歸納出研究者自身想進行的各項探索教育活動教學內 容。

2、教師教學檔案

透過對研究教學檔案的檢視,可以從研究者的教學設計與教學省思中,發 現探索教育課程的實施情形。

3、學生學習檔案

透過學生的學習檔案中,包含學習單、作品等,可得知學生是否在課程中 有所收穫與成長。也可再經由導師及學生同意後,檢閱學生之家庭聯絡簿,了 解學生當下的感受。

4、研究者對教學過程的回溯記錄

在進行教學之後,研究者利用錄音筆、紙筆將輔導過程中無法錄音、錄影 或是錄音、錄影所無法記錄的部份、將其整理後作為對教學過程的回溯記錄。

5、研究者對輔導過程反思筆記

研究者除了針對輔導過程的回溯記錄、錄音記錄之外,並針對自身的想法、

輔導過程中的反思進行記錄,並作為自身反思的依據。

6、研究者撰寫之教學日誌

因為研究者本身是專任教師,每週課程頗多,須從事實際教學工作,加上

研究所課程之研修,備課時間並不多。只能於教學後才能以回憶紀錄的方式來 撰寫教學日誌,記錄當天所發生的事件及處理過程,並記錄疑問與感想。

(二)參與觀察

黃瑞琴(1991)指出從參與觀察所獲得的初步資料可提供研究者發展訪談 問題或其他更特定研究工具的洞察力和線索,參與觀察也能進一步檢核和評估 訪談與其他技巧所獲得的資料。

王文科(1993)認為:觀察紀錄如有可能,儘可能早點做,因為這麼一來,

留在觀察者心靈中的細節,仍舊是新的。所以研究者每次進行活動之後,皆會 對照錄影內容及時記錄。而有許多的權威同意,在稍後將描述的行為意義賦予 詮釋,可能較具有客觀性,因為同時做記錄與解釋常會干擾客觀性。

研究者在此研究的觀察角色,正如同 Spradly(1980)所指出教師在自己的 教室中進行研究時,不可能將自己的身分抽離出來,成為不參與、不介入的觀 察角色,因為教師在研究現場已經是日常的參與者,在教室中是一個「完全的 參與」的角色(引自黃瑞琴,1991)。同樣的,研究者為此研究場域的教師,就 本研究而言應是一個「完全的參與」的觀察角色。

在本研究中,現場觀察是最為重要之觀察方式,因為研究本身須從事實際 教學工作,所以在做現場可就教學狀況做一個絕佳之觀察。對學生當下的反應 有最直接的回饋。學生的每一個行為表現,我們如果不加以注意,一定被疏忽 掉,所以在觀察的過程中,除了要具備有敏銳的觀察力外,還得屏除先入為主 的觀念,藉由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來幫助解讀學生在課堂中的行為表現,如此才 能真正了解學生其行為表現所代表的意義。

研究者除了在教學的同時進行參與觀察外,為免因身兼數職而使資料有所 遺漏,也在每一次活動時請協同研究教師以錄影方式輔助觀察紀錄。主要用途 在記錄整個教學的過程,因為研究者本身是課程發展的領導者,須綜覽各項校 務,實在分身乏術,所以藉由活動錄影資料於教學後謄寫記錄。另外錄音也是 重要資料蒐集方式。因為教學活動、或訪談進行中研究者參與其中,如還要做 現場筆記相當困難,所以採用現場錄音的方式紀錄。

(三)深度訪談

除了參與觀察之外,與研究現場人員對話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對現場

中的人們進行訪談,便無法獲知他們對情境的理解。本研究採非正式的會話 訪談(informal conversational interview):

非正式會話訪談完全取決於互動的自然流程中問題的自發性顯現,訪談 過程具相當彈性,此為與參與觀察結合的主要工具。研究者透過此方式廣泛 與教師、家長、學生、行政人員對話,以蒐集直接的感受與意見。

「深度訪談」也就是「沒有結構的訪談」。它使研究者在研究課題的範圍 中深入探索,與被訪談者一同發現新線索,開啟新話題,而被訪談者根據個 人經驗作生動、正確的敘述(陳伯璋,1988)。為免訪談內容有所失真或遺漏,

研究者除當場重點記錄訪談內容外,也利用錄音方式全程語音記錄,除了能 讓事實完整重現之外,也能避免立即做紀錄的必要性,因立即做紀錄對訪問 者或受訪者而言,可能會產生一種分散注意的影響(王文科,1993)。 經由訪談技術,研究者可激發受試者較深入瞭解自己的經驗,且可試探 在原先研究計畫中未期望得到的重要領域(王文科,1993)。所以研究者相當 重視深度訪談的工作。

黃瑞琴(1991)指出在質的研究中,訪談可能有兩種運用的方式,一是做 為蒐集資料的主要策略,二是配合參與觀察、文件分析、或其他研究技巧,

作為蒐集資料的輔助方式。由於訪談是本研究蒐集資料的主要方式之一,所 以在訪談的同時,除了用錄音機以詳實紀錄外,並隨時寫上訪談日誌,以備 隨時檢核。以下就訪談的對象、人數、時間以及方式分別加以說明:

1、研究者與班級學生間的對話

此部分係包含教學中的對話及教學後的焦點訪談。由研究者在課後與數 名研究班級學生進行對談,每次約 3-5 人,利用當次教學之下課時間,約十分 鐘。並以隨身攜帶的錄音筆將對話做錄音,在事後對錄音內容進行逐字稿整 理。如果,在無法錄音的情形下,則由研究者在事後針對內容作摘要式的紀 錄,將當時所發生的事件做一回顧。另外也可於校園間偶遇時與學生進行隨 性的交談,作為資料蒐集之參考。

2、研究者與該班導師或教師間的對話

真正與研究班級學生相處互動時間最多的人,必定是該班導師,也是最 為了解該班學生特性、班級風氣者。因此必須與其相互配合,請求其協助觀 察。因此研究者將會在與該班導師協商之後,於每週選定一節課時間進行訪

談以蒐集個案相關資訊,或對相關疑問進行釐清時,利用隨身攜帶的錄音筆 將對話做錄音,並且在事後對錄音內容進行逐字稿整理。如果在無法錄音的 情形下,則由研究者在事後針對內容作摘要式的記錄。另外若有其他相熟且 願意配合之該班任課教師也可列為訪談之人選。

3、研究者與協同研究者間解決課程的對話與觀察摘要筆記

為了減少自身的疏漏與偏失,研究者藉由與協同研究者間讀書會的討論 過程,將其錄音並將內容重點進行摘要筆記,作為研究者檢核輔導過程的參 考,並且藉此對相關概念作更深入的瞭解與釐清。每位教師因本身的人格特 質以及專長背景等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觀察重點、教學特色與各自所遇到的 問題,因此,希望透過與教師的訪談過程來做教學經驗上的觀摩與分享,以 提升彼此的教學能力。

二、資料處理分析

在完成資料的初步處理之後,接著就是將初步得到的內容編碼轉換為研究中 可以進一步進入分析的資料,資料的來源包含了對事件的現象描述、介入輔導時

在完成資料的初步處理之後,接著就是將初步得到的內容編碼轉換為研究中 可以進一步進入分析的資料,資料的來源包含了對事件的現象描述、介入輔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