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之評析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之評析

國小資優 班兒童領 導才能的 影響

實驗 研究

實驗結果分析、觀

察、訪談 10 週 「探索教育活動」實施後,能提 升資優生的領導才能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從 1997 年到 2008 年間,以探索教育或體驗教育為變相的碩士論文有 30 篇,

其中以國民中小學為研究對象的有 23 篇,由上表 2-2-2 的博士論文論文中發現,

國內探索教育活動的相關研究設計發現:研究設計方式中有以露營活動、密集的 探索教育活動、諮商團體、學科課程的形式進行。研究實施的時間最少的只有 400 分鐘,研究時間最長的則有 1 學期,研究的主題則以自我實現、團隊氣氛、自我 概念、人格、內控信念、自尊心、休閒效益、創造力、情緒智力、團隊精神為主 變相,研究結果均有明顯的效果。但是應用於課程上的研究確只有 2 篇,且都以 國中生為對象。

由以上可知,目前國內實施探索教育的研究大多採準實驗設計,所進行的課 程大多能達顯著影響,研究的變項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方面較多,但在研究對 象中,多以探討國中生為主,以國小學童為對象的較少,將探索教育融入課程領 域中更少,因此本研究仍採取行動研究設計,研究實施期程為一學年度,上學期 9 週,每週 1 次 80 分鐘,下學期實施 9 週,每週 1 次 80 分週,但加上實踐課程「畢 業生學習成長營」兩天露營,共實施 18 次。

第三節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之評析

隨著教育改革與課程改革的進行,新興之九年一貫課程愈發引起討論,即便 教材方面已由傳統之「學科」轉變為「學習領域」,對於「學習領域」之探討,熱 絡程度亦不下以往。綜合活動所提出的各種課題,並不是以學習某種知識及具體 的解決課題為主要目的,而是要透過學生的興趣,培養主動發現問題、主動學習 和主動思考,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雖然每個學習領域皆具統整之特色,但又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所統整之範圍 為最大,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03)指出: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

範圍包含各項能夠引導學習者進行實踐、體驗與省思,並能驗證與應用所知之活 動;而其設置之重要性則在於,九年一貫課程各學習領域中,綜合活動領域被賦 予「綜合」的功能,其具有統整性,亦能勝任作為六大領域間對話橋樑之任務(黃 譯榮,2003b )。換言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不但符合九年一貫課程之教育理念,同 時亦能使教師專業自主得以發揮,幫助學生獲得統整的知識,並能達到提供學生 反思實踐、擴展學習經驗、推動學校相關課程、激勵學生多元自主學習之基本理 念(黃譯榮,2000)。

至於學生在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中能學習到的內容是什麼?在《國民中小學九 年一貫課程綱要》(2003)中亦指出本學習領域之指定內涵有十項活動:學生自治 活動、生命教育活動、社會服務活動、危機辨識與處理活動、野外休閒與探索活 動、自我探索與瞭解活動、人際關係與溝通活動、環境教育活動、兩性的關係與 互動、家庭生活活動等。而綜合活動課程最大的理想是期望從事其餘六大領域教 學工作的教師也能掌握綜合活動領域的精神,在其教學過程中,就能夠一同落實 綜合活動課程的目的和內涵,亦即師生在各種學習領域中認識萬事萬物之際,同 時能實踐、體驗和省思萬事萬物之間的關聯、自己和萬事萬物之間的關聯以及自 我的內在關聯(黃譯榮,2003b)。

由此可見,綜合活動領域本身除了具有統整課程的精神外,也希望能夠幫助 學生拉近個人與世間萬事萬物的距離。以下就綜合活動課程的價值及限制加以評 析:

一、綜合活動課程之價值

(一)從課程設置之理由而言

1、培養全人的力量:運用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身體,培養主動學習、思考、

行動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希望達到與他人協調、體恤他人之心的全人格發展 的學生。

2、正視現代社會的課題:學習偏離了生活經驗,所有的學習將失去真實性。

這樣會使得想要借助學習過程來瞭解社會習性,激發自我探索、自我突破的自 主性學習更加困難。

3、豐富學習活動的目的:現在的孩子因為成人扭曲學生的學習或認知過程,

而喪失了許多親身體驗的認知過程,因而造成學習除了「抽象化、被動和死背 知識」外,其他的學習和技巧也都喪失了,產生學力喪失的現象。所以設置本

領域,透過實踐謀求自我實現的機會,將第一次的學習經驗當成「生活的原動 力」。

4、慎選教育內容的目的:針對環境、人類成長、健康等議題,在其他學科間 重複的內容,必須透過綜合來進行統整的學習。因此,綜合活動除了應審慎評 估課程內容外,更應融合其他領域和平衡學習內容,朝向培養生活能力的基本 構想,謀求課程的統整性。

(二)從課程統整之理想而言

1、學習者個人的統整:綜合活動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實踐、體驗及省思,課程 的實施是否有效能,必須驗證「學生是否能將所瞭解的、所感受的、所熟練的 知能實踐於生活中」,從學習者統整其學習而後內化並建構其意義來印證。

2、學習領域間之統整:綜合活動課程具有與其他六大學習領域同等份量之基 本時數,提供學校統整語文、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數學、自然與 生活科技之認知、情意與技能等學習內容的機會。此領域不僅推動學校整體性 的課程,也協助學生瞭解實踐與整體關聯性的重要。

(三)從學校本位課程之發展而言

1、學校特色發展:「發展學校特色」係九年一貫課程規劃所欲達成的目標之一。

因此,各校可依學校實際的需求,自行發展具有特色的綜合活動課程,藉由多 樣性的活動,提供學生發展個人興趣與學習的機會。

2、彈性課程設計:綜合活動的課程計畫內容僅做綜合活動領域全部節數10%為 「指定單元」,並未詳列實施細目,在綜台活動的課程設計方面,給予學校及教 師極大的彈性及空間。

(四)從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而言

1、教學自主:綜合活動課程僅就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分段能力指標、四大 主題軸、十大基本能力之關係及簡要之實施要點做說明,教師可依地方性的教 學需求、學生的個別差異,編擬教學計畫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同意後實施,

擁有完全之教學自主權。

2、自編教材:綜合活動之課程可由教師依據學校的條件、學生的需求及社區 的特色進行設計並編寫適合之教材,不必拘泥於教科書之束縛。

(五)學生自主學習之彰顯而言

1、省思個人意義:綜合活動課程鼓勵學習者在所參與的活動中,有從容的表 達並省思自己的體驗之時間與概念,並透過直接的社會、文化、自然體驗,增 加建構個人意義與實踐知識的機會。

2、學生自主學習:綜合活動課程之教學有別於傳統學科知識之單一講授之方 式,而是植基於讓學生在情境中主動探究及思考、發現解決問題策略之學習歷 程。綜合活動課程注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驗意義,在省思過程中增進對自己 的瞭解,並從中發現人生的意義,正是學生自主學習之彰顯。

二、「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意義

光從字義來看,廣義的「活動」泛指了所有主體與客體交互作用的過程,包 含心智上與行為上的活動,在「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中的「活動」則是有教育價 值的意涵存在,希望學生能透過「知、行、思」的過程,展現出教育價值(黃譯 瑩,200l)。「綜合」二字事實上就是指「統整」,( integration)的意思,所謂「統 整」具有「學習連貫」與「能力遷移」之意涵,並不是所謂主題內容的重覆(曾 端真,2002)。最初教育部對於「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構想中,並沒有要加入「綜 合」兩字,但後來認為加上「綜合」可以提醒「活動課程」本身的統整性,促進 六大學習領域之間更多對話的機會,讓知識透過人的對話找到彼此更多的連結(黃 譯瑩,2001 ) ,應而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命名稱之。

其次,從它意涵我們瞭解到:「綜合活動」是指一個人對所知的「萬事萬物」

產生更深的認識,透過「實踐」、「體驗」與「省思」,來建構自身的意義。簡單而 言,綜合活動希望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生活的萬事萬物,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對話 與討論,來思考學習的意義,以建構自身的思維,重新形成個人價值觀,同時,

也能感受學習的重要性,甚至對自己的興趣與性向有更深刻一層的認識(張景媛,

2003 ) ,上述句子中,張景媛(2003)提醒我們進一步思考兩件事:

第一、為什麼學生必須對所知的事物有「更深入的認識」呢?

第二、為什麼要透過「實踐」、「體驗」與「省思」等各種活動來建構內化意義呢?

原因是現今資訊發達以及知識充斥的年代,學生在生活中不斷接收到外界給 予的各種訊息,例如:從電腦網路、電視、新聞、廣播,等各式各樣的媒體,卻 沒有互動、討論、澄清問題的機會,在這樣的環境下,若要學生仍以傳統的觀念

來思考現今社會中複雜的問題,似乎有所不妥,因此在二十一世紀中,教師必須 要透過一些親身實踐、體驗的過程,讓學生學會生存、擁有判斷是非對錯的價值 觀,以及學會批判思考的能力。

另一方面,教師如果實施或設計「綜合活動課程」時,只有讓學生去「做」, 卻沒有在「實踐」的過程中,用心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感官」去體驗這個活動、

沒有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那麼綜合活動便只落實到

沒有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那麼綜合活動便只落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