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插圖的內涵探討

「插圖」為輔助文字說明之圖畫,其英文為 illustration,溯其字源,源自於拉 丁文的 illustradio,等同 to light up(蘇振民,1998),同法文 eclaire 照亮之意

(徐素霞,1994),有「顯露出來」、「給予光彩」的意思(陳俊宏、楊東民,1998)。

由這些字源上的意義,我們可以得知插圖有「照亮使其得見」之意,也就是「照 亮文字」的功能。更具體的來說 illustration 可將無形的意念或是想法,透過具體 可見的視覺媒材表現出來,以闡釋主題、裝飾文章、例證文字、增進閱讀效果,使文 字的含義表達更明確、更廣大、更豐富。

「插圖」是一種視覺表達的圖像語言,在辭典中「插圖」的定義為書籍或報刊雜 誌中插印的圖畫、照片,並且對內容起補充說明或藝術欣賞作用,亦可稱為「插畫」。

但我們不能將插圖視為單純的繪畫藝術,由旭聲(2004)就認為插圖不屬於純繪畫的 一門,因為插圖必須做為文字的視覺補充,且其意義傳遞的功能還需被讀者所理解和 接受。而徐素霞(2002)則是認為插畫與純藝術都是使用相同的表達工具與媒材,並 具有傳達思想感情的成分,但在創作的意圖及製作的過程,純藝術重內在的自我需 求,而插畫的創作意圖是建立在文字意念或故事情節的基礎上,首要注重在內容的確 切表達,再就這個範圍發揮個人情感,展現自我藝術風格。因此插圖不是插畫家單純 的個人情感畫作,而是要根據文字,精準表達文章主旨內涵,能輔助文字,傳達文章 精神,烘托主題情境,並且引起讀者的興趣,強化其閱讀效果,具有目的性與功能性 之圖畫。

歸結來說,插圖是因為文字而存在,而文字因為插圖而增添色彩,兩者相輔相成,

所以插圖不等同於純繪畫,指的是在出版物中出現文字以外,針對文字需要而產生,

而能將文章的內容、故事的情節,以繪畫、攝影照片、圖表、抽象符號、電腦繪圖、

拼貼及紙雕等視覺化形式的創作(林燕玉,2006)。

貳、插圖與插畫

「Illustration」翻譯成中文之後,一般稱之為「插畫」或「插圖」,在台灣大 多翻譯為「插畫」,但國外則譯名為「插圖」。兩個名詞其內涵相差不遠,惟涵蓋媒材 範圍不同,以下根據文獻歸納整理出「插圖」與「插畫」兩個名詞之界定:(參見表 2-1-1)

表 2-1-1 歸納國內學者對插圖與插畫之界定 學者 年代 「插圖」與「插畫」之定義

蘇茂生 1972 「插畫」將文章內容,故事的情節或產品重點以繪畫的 形式加以表現,其目的在於圖解內文,強調原 稿,且具有完整獨立的視覺化造型符號。

「插圖」不拘泥繪畫形式,而改以攝影、文字造型,剪 貼集或圖表說明等它種技巧的表現形式者。

蘇振民 1998 「插畫」是狹義的 illustration,其義是指在出版物 中,畫家配合文字內容設計的補助圖解或傳達 文章精神的創意圖畫,多半是用手描繪而成的 作品,如線畫、彩畫、貼畫、版畫或水墨畫等。

「插圖」是廣義的 illustration,其義是指出現在印刷 物文字以外的各種繪畫形態,包括攝影照片、

圖表及抽象的符號。

黃永宏 2002 「插畫」偏重於以手繪製而成的繪畫作品,和一些是於 拍製成平面媒材的半立體作品(如浮雕)等。

「插圖」包括攝影、藝術性較高之圖表與新聞圖片等,

涵蓋較廣之表現媒材。

由以上的整理可以得知「插圖」與「插畫」兩個名詞均指岀版物中文字除外,用 來輔助文字說明的視覺圖像,差異性在於「插畫」所指稱的媒材大多為手繪製而成的 繪畫作品,而「插圖」則可以概括出版物中除文字之外的一切視覺圖像,如照片、圖 表或是抽象符號等。若直接從中文的「圖」字來看,「圖」字不僅包括繪畫動作及其 成品,尚包含印章、花樣之意義;將其意義延伸,便是指「創作媒材具有複製性」之 意,而攝影、照片之類便屬之(黃永宏,2003)。因此,「插圖」是廣義的 illustration 且所包含的創作媒材範圍大於「插畫」。(參見圖 2-1-1)

圖 2-1-1 插圖與插畫的關係

在本研究中考慮教科書除文字以外的各種繪畫形態,雖大多是插畫家以手繪畫而 成,但由於近年來課程與教材的開放,且因數位時代的來臨,使得課文插圖的表現越 趨多樣化,配合課文而使用如攝影照片、電腦繪圖、紙雕等呈現出不同視覺效果的比

插圖(廣義的 illustration)

照片、圖表、抽象符號..

手繪製

插畫(狹義的 illustration)

例逐漸升高,故採用媒材範圍較廣且多樣性的「插圖」一詞。本研究中所定義的「插 圖」指的是翰林、康軒、南一三家出版社九十五學年度出版的低年級國語教科書插圖,

且研究焦點集中於探究其輔助文字、突顯主題的功能,將研究範圍限定為配合課文所 配置的課文插圖。

參、插圖的功能

人類傳遞訊息的方式有三種:語言、文字和圖畫,其中語言和文字表達的特徵是 具有抽象性,因此缺乏具體表現能力是它的缺點,而圖畫具有直觀性,在傳遞訊息方 面可以具像的傳達訊息,是一種能跨越古今中外且不分性別國籍的視覺語言。插圖是 將文章內容,故事的情節或產品重點以不同媒材技法的形式加以表現的圖畫,它能以 形象的方式瞬間接受和評價,用文字難以傳達的思想借助圖形就可以達到瞬間溝通的 效果(沈曉麗,2003)。

魯迅認為「好的插圖比一張大油畫之力為大」,並且認為插圖具有三項功能:一、

插圖可以濟文字之窮,使讀者更具體的了解作品的內容。二、插圖讓人賞心悅目,愛 不釋手,有極強的吸引力。三、插圖可以滿足大眾的需要,提高民眾的美術鑑賞水平

(轉自張雲龍,1998)。根據魯迅的說法可以窺知插圖比起純粹的圖畫更具有強大的 功能性,有補充文字、引起注意和培養審美情操等的功能。因此,以下由各面向廣泛 探討插圖所具備的功能:

一、商業上的促銷功能

在商業行為中時常使用一些色彩艷麗或是主題顯著的圖像,吸引消費者的目 光,令消費者印象深刻,達到宣傳的效果,如海報、報紙、DM 等,商品、品牌、

售後服務、公司制度、創意、見解,為了把這些訊息傳達給消費大眾,以插畫來 引人注目,給予視覺衝擊,進而使人產生興趣(詹楊彬,1994)。因此,以廣告 商品的角度來看,插圖具有激起大眾購物的慾望,在商業行為中具有促銷產品的

功能。

二、編輯上的組版功能

在書籍編輯中,插圖具有組織版面與美化版面的效果。版面設計需要有文字 和圖片相互搭配,才能使得版面活潑生動。大幅圖片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可 以突出主題;小幅圖片雖處於陪襯地位,但也給人一種精巧、柔和、靈動的感覺

(傅乃芩,2003)。因為有插圖的存在使得書籍的編排版面豐富、活潑而有變化。

三、歷史上的考察功能

插圖可以被當作是一種歷史的文獻,提供做為歷史考察的資料,同時也傳遞 了文化。插圖配合文字所描繪的內容通常反映了時代的現象如日常的家庭生活、

婚葬習俗、時裝、休閒、汽車、帆船、自然景觀等等的插畫。甚至是政壇乃至風 俗,由情愛乃至苦悶,這些具象、抽象的情景及心理狀態都可由插畫來描繪出來

(詹楊彬,1994)。因此,插圖所繪製的內容提供了一種文化上的傳遞記錄,可 做為歷史研究上的輔證資料。

四、教育上的輔助功能

(一)輔助學習

對於難以理解的文字內容,插圖可以提供具形象化的訊息促進理解。

由旭聲(2004)便認為圖像是以直覺的感受方式來捕捉,以直觀的視覺方式 呈現,是一種獨特易於被理解和被傳達的信息語言,插圖具有此種優勢,所 以插圖的配置能促使讀者理解文義。

同時,插圖在文字板塊中具有凸顯性,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緊緊抓住 讀者的目光。閱讀文字的過程中,視覺會按一定的節奏運動,忽然遇到一張 插圖,其獨特的圖像語言必然會突顯出來,形成強烈的對比關係與視覺反差,

在文字板塊中具有奪目的效果(由旭聲,2004)。而且插圖通過與文字的互補,

共同傳遞了欲表達的內容和信息,增加讀者的閱讀興趣,豐富了讀者的心靈 感受(詹楊彬,1994)。因此,插圖在輔助學習上有著輔助文字閱讀、引發注 意與激起興趣的功能。

(二)輔助教學

教材中的插圖,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教具,幫助教師培養學生觀察、說 話、寫作等各項能力,輔助教師教學上的使用。在目前的國中小教材中,有 許多色彩鮮豔、形象生動的插圖,這些插圖呈現課文的中心、課文的重點、

描繪人物的形象或是發展了故事情節,教師善用這些插圖可以增強學生的學 習自覺性與參與積極性,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營 造教與學的活潑氣氛(傅乃芩,2003)。因此,插圖在教材中可以被視為是 一種輔助教師教學的利器。

五、美學上的美感培養

插圖屬於繪畫藝術的一個門類,運用的則是點、線、面、色彩等手段,創造 了可以直接觀賞到的視覺藝術形象(由旭聲,2004)。透過描繪把喜怒哀樂、七 情六慾,將人們內心中的心象景觀表現出來,具有美感的渲染力並且也傳達畫家 的思想情感,從中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美的欣賞趣味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且因 使用不同的媒材與技法,展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縱使所描繪的為日常生活的場 景、自然界的生態環境或是工業產品的忠實再現,這些現實的記錄,仍是將視野 擴大,把看不見的東西視覺化,揭露未知的世界,將日常見慣之東西賦予新的感 受(詹楊彬,1994)。徐素霞(2002)認為圖像的風格種類越多、越有助於兒童 讀者的視覺經驗、審美素養和心靈的開放成長。

綜述以上對插圖功能的看法,插圖可以是一種歷史文獻資料、商品宣傳的手法、

綜述以上對插圖功能的看法,插圖可以是一種歷史文獻資料、商品宣傳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