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政治知識的測量

第二節 政治知識測量工具的爭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政治運作的機制相關,此類知識比較不容易在短時間內更動,而民眾這類知識的 來源通常是透過教育機構;第二類為觀察事實(surveillance facts),此類知識通 常是會隨時間變動,並且需要對於政治保持一定關注程度才能知曉,獲得來源通 常是藉由大眾傳播媒體;第三類則是以事實存在形成時間較長,來自於多元傳播 管道(如媒體、書籍或是學校教育)的歷史事實 (historical facts)。Jennings 對 於政治知識題目的分類方式與 Delli Carpini 和 Keeter(1991)的二分類法相去不 遠。

游清鑫(2012:6-7)整理自 Delli Carpini 和 Keeter(1996)於專書中提到測 量政治知識比較常採用的題目類型,統整出三個面向,而目前學術界中對於政治 知識題目的選定也皆有一定共識,主要是環繞著這三個面向進行研究設計與比較 研究:第一、對於政治遊戲規則的瞭解,如對憲法架構、選舉制度,以及相關法 令程序的瞭解;第二、對於國內外主要政治內容的認識,如對重要國內外大事、

社會經濟議題,以及重要政策的認識;第三、對人物與政黨的認識,包含對於主 要政府或是政黨領袖的立場、能力表現的認識,對於候選人或是政府官員的承諾、

表現,以及特性的認識。而游清鑫另外從測量的角度來區分政治知識,可區分為 事實性知識(factual knowledge)與概念性知識(conceptual knowledge)。前者是 詢問民眾對於一些既有的、直接可以認知到的政治事實問題,例如民眾對於政治 制度、團體,或是政治人物的認知程度。後者則需要民眾具備更多政治資訊或是 有更多的個人經驗才能正確回答,例如民眾對於特定政黨的政策立場或是其意識 形態的位置。

第二節 政治知識測量工具的爭議

如同第二章所述,政治知識在政治學研究中有其重要地位,政治知識不僅能 夠當成預測投票行為的指標,也能將其與政治參與和政治練達作因果關係的連結,

正因為政治知識近年來在學界當中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變項,因此,我們必然會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期所測量到的政治知識要盡可能的貼近真實狀況,因此,如何準確地去測量民眾 的政治知識便是一個重要的研究問題。

除了問卷題目的選定需要經過審慎的考量之外,運用不同的題型來進行測量 也會導致各種不同的問題。知識題問卷設計比較常見的有以下三種,分別是開放 式題型(open-ended)、封閉式題型(closed-ended)和是非題題型(true-false item)

(Mondak 2001:228;Mondak and Canache 2004)。同樣的題目運用不同的題型 來測量,可能會導致有不同的結果,而根據本文的研究所需,此處僅討論開放式 題型與封閉式題型可能造成的各種影響,對於是非題題型是否能夠成為未來測量 國內知識題的一種選擇之一,則留待未來研究者更進一步的探討。除了題型差異 會對於政治知識的測量效度有所影響外,答項如何提供也是研究者要採用問卷進 行測量時須考慮的因素之一,而特別是「不知道」選項的提供與否影響了民眾猜 題的可能,因此這也是研究者利用政治知識此一變數前須事先了解的重點。

在討論「不知道」選項提供與否與題型差異是否會導致受訪者產生猜題行為 前 , 必 須 對 於 受 訪者 在 答 題時 的 心 理 狀態 有 基 本了 解。 Cannell, Miller 與 Oksenberg(1981)在文中提出受訪者在接受訪問時,決定是否回答以及如何回 答題目的心理狀態主要有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對於問卷題目的理解,此部分包 含了對於詞彙、概念以及句子的理解程度;第二階段則是信息的處理,亦即受訪 者要能夠答題需要具備哪些相關資訊,此階段通常包括了受訪者搜尋記憶中相關 資訊和組織信息並回答題目的過程;第三階段受訪者會判斷自己擁有的信息是否 足以回答題目,如果受訪者認為其本來想回答的答案不適合,則會重複第二階段 的動作;第四階段則是另一種評估的過程,此部分與問卷題目本身無關,而是與 自我內心狀態相關的評估,例如自尊心,若受訪者對自我的要求是正確答題,受 訪者在對於答案沒有足夠把握下,則可能傾向拒絕回答,若受訪者自我評估過後 認為答案沒有問題,則進入第五階段,亦即回答題目。運用開放題來測量民眾的 知識水平時,上述的第四階段的情況更可能發生。因為開放題的設計不提供任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選項,民眾答題時,在無法從選項上去獲得提示,僅能依靠自己腦中的記憶來回 答,若對於自己所認知的答案不夠有自信,或是記憶模糊僅記得一部份答案,則 受訪者會傾向回答「不知道」。

一 鼓勵回答「不知道」選項 vs 不鼓勵回答「不知道」選項 vs 省 略「不知道」選項

在討論開放式題型與封閉式題型的優缺點之前,本文先藉由過往文獻探討選 擇題與是非題的題型是否應該提供「不知道」選項。開放題則較不受到「不知道」

選項是否應主動提供的爭議,因為儘管不提供受訪者選擇無反應(包括「不知道」

及「拒答」)選項,受訪者也難以憑空猜測出正確答案。運用選擇題與是非題的 題型測量政治知識時,學界當中有相當多的討論關於是否應該鼓勵受訪者回答

「不知道」。

Delli Carpini 和 Keeter(1996:305)認為應該要提供「不知道」的選項並告 知受訪者,訪員開始訪問政治知識題目時即主動告知受訪者有相當多人無法回答 此類問題,若受訪者無法回答則請他主動告知,訪員會直接進入下一題。Delli Carpini 和 Keeter 會採取此一策略是因為認為此種作法能夠減低受訪者的猜題行 為,然而假設我們可以確定所有受訪者面對訪問的反應都是一致的時候,提供「不 知道」選項就不會是個問題,可惜實際上並非如此,例如,有一些受訪者會直接 選擇回答不知道,但是有些人則可能在不知道正解時會去猜題(Mondak 2001)。

Mondak(2001)利用 1998 NES Pilot Study 以及其在 Tallahassee metropolitan

(塔拉哈希大都市區域)所主持的電訪案來測試鼓勵「不知道」選項(encourage DKs)和不鼓勵「不知道」選項(discourage DKs)兩種問法對於相同研究可能 導致的不同結果:第一種、主動告知受訪者可以選擇回答「不知道」選項;第二 種、不鼓勵受訪者回答「不知道」選項,並在受訪者主動回答「不知道」時,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求受訪者猜測一個可能的答案。Mondak 的研究發現,鼓勵提供「不知道」選項 對於減低猜題行為上並無幫助,甚至還會影響到測量效度;相反地,不鼓勵受訪 者回答「不知道」則可以減低測量誤差,避免系統性的低估了民眾的知識程度。

Mondak 和 Canache(2004)的研究支持 Mondak(2001)的論點,認為鼓 勵民眾回答「不知道」選項會讓測量分數失準,此時所測量到的知識分數可能包 括了順答行為(response set),亦即民眾可能在一旦知道可以回答「不知道」選 項之後,在後續的題目上會更傾向於選擇直接回答「不知道」。Mondak 和 Canache 認為,應該要不鼓勵回答「不知道」選項,並建議應該要將「不知道」與「答錯」

兩者分開編碼。

不論是鼓勵回答「不知道」選項或是禁止回答「不知道」選項在學界中的爭 論不斷,而 Miller 和 Orr(2008)則提出折衷的第三種作法:省略「不知道」選 項。其運用網路調查來測試主動提供「不知道」選項、不鼓勵回答「不知道」選 項以及省略「不知道」選項的三種不同問卷形式對於政治知識測量效度的影響。

不鼓勵回答「不知道」選項的做法為當受訪者填答「不知道」時,網路問卷會出 現題組請受訪者盡可能選擇一個可能的答案;省略「不知道」選項亦即問卷上不 提供「不知道」選項,而上述三種問卷皆有「跳過不答」的選擇。Miller 和 Orr

(2008)認為,雖然省略「不知道」選項的做法與鼓勵「不知道」選項的做法相 比仍有過高估計受訪者政治知識的可能(因為無法避免盲猜者),但是此種方式 相較於鼓勵「不知道」選項以及不鼓勵「不知道」選項的這兩種方式更有益於減 低過多受訪者盲猜的可能,也能夠避免低估受訪者的知識程度。

二 開放題題型的爭議

利用開放式題型來測量知識分數,儘管不提供受訪者回答「不知道」並鼓勵 答題亦無法降低過多的無反應結果(Luskin and Bullock 2011;Mondak 20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此種情況主要是因許多受訪者在答題時可能因為無法在短時間之內快速回憶答 案,或是對於回答題目所需的相關信息的記憶模糊而阻礙了受訪者回答題目

(Prior and Lupia 2008)。此外,如何對於那些介於答對與答錯模糊地帶的答案進 行編碼,亦是個問題,若將具有部份正確的答案編碼為「答錯」,則可能導致受 訪者的知識分數有被低估的可能(Mondak 2001)。因此 Mondak(2001)認為只 有在選擇題的選項低於三種以下,才適合採用開放題來測量,因為從整體效益來 看採用開放題來測量比起以選擇題測量所產生的效度不足的影響更大。

三 選擇題題型的爭議

Mondak 和 Anderson(2004:499)認為,開放式題型的信度最不易受到受 訪者的猜題行為所影響。因為受訪者要能夠在不具備相關知識的情況下使用猜題 方式正確答題有相當大的難度,因為開放題題型本身的特點即是讓受訪者在無任 何提示的情形下答題,必然是需要受訪者根據其過去所累積的知識來做回答。相 反地,使用選擇題題型來測量受訪者的知識分數時,最容易令人質疑的地方在於,

該知識分數很可能是高估的結果(Luskin and Bullock 2001)。因為不論是否鼓勵 受訪者回答「不知道」,選擇題題型本身就容易引發受訪者的猜題行為,在此種 測量方式下所獲得的知識分數代表的是受訪者的知識程度亦或是受訪者的猜題 行為,實則難以辨別。

該知識分數很可能是高估的結果(Luskin and Bullock 2001)。因為不論是否鼓勵 受訪者回答「不知道」,選擇題題型本身就容易引發受訪者的猜題行為,在此種 測量方式下所獲得的知識分數代表的是受訪者的知識程度亦或是受訪者的猜題 行為,實則難以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