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政策建議 政策建議 政策建議 政策建議

承前文,此處分別提出總體和具體的政策建議供政府實務參酌。前者 依序從整體的制度規劃建立、績效衡量機制的發展和應用,以及網站資訊 公開與服務品質的精進提供政府治理和資訊公開實務發展的策略。循此,

後者更明確地指明可行的實務策略、執行時程和權責機關。

壹 壹

壹 總體建議總體建議總體建議 總體建議

一、制度誘因應由中央政府主導並結合各機關共同參與予以建構

欲體現政府網站資訊公開的治理效益,以降低政府機關內外部的資訊 不對稱與代理問題。實務關鍵在於,如何為各機關最具決策權力的機關首 長,以及機關內部資訊裁量權最大的業務承辦人員,提供充分的努力動機

與績效誘因。研究建議,首先,必須優先由身兼治理關係代理人與政府體 系內部委託人的中央政府,由上而下地發起與主導政府資訊公開績效與管 考體制的建立。在重視政府網站資訊公開的效用下,循序漸進地要求不同 類型與核心業務之政府機關能藉由個別實施與調查逐步累積政府資訊公 開規劃、執行和評估的實務經驗。另一方面,由各機關配合由下而上地憑 藉政府體系內各層委託人、代理人的實務經驗,以確立機關內部適合的權 責主管單位並發展符合各機關、各單位特性之「因地制宜」的績效衡量標 準與架構以及政府資訊公開施行細則、管考辦法與配套措施。基此,未來 可形成一條鞭式的績效衡量與監督管考體系,藉以連結績效獎懲計畫,以 對政府體系多重代理關係中的行動者產生激勵和課責的效果。

二、在中央主導下由各類機關實務發展共通和特殊的績效衡量指標

因不同類型機關核心業務性質、網站經營資源,以及組織內對資訊傳 遞型態有落差,影響了機關公開資訊與服務績效的可衡量性。研究建議以 不同類型機關或單位的主要業務資訊或條件為基礎,以更有效地界定並衡 量特定期間內網站資訊公開的供給與需求。藉以形成各類機關或單位必須 達成的績效標準,初期應在中央主辦機關的引導下由各機關累積,以循序 地建構各類型機關適用的績效衡量體制。循此,政府更可更具體的比較不 同類機關網站資訊公開與實體資訊服務的效益,藉此分析及研擬不同機關 網站資訊公開的發展策略。例如,欲藉由機關網站資訊公開的頻率來衡量 機關公開資訊的成效,必須優先在釐清並區分不同機關的業務屬性、資訊 傳遞型態下,定義出各類型機關或單位應公開資訊範圍與資訊更新率,藉 此建立可行的機關與網站資訊公開服務的衡量機制。

三、提升網站公開財政資訊可理解性並與可機關績效獎懲連結

傳統公共行政的透明化課責通常指向財政會計程序的控制(Otenyo &

Lind, 2004: 288)。政府財務資訊公開是衡量機關政策執行績效的要件之一

(Ingram, 1984: 142)。研究發現,政府機關網站依法公開及更新預、決算

資訊的程度頗高。相形之下,民眾對此類財政課責資訊的需求與使用率偏 低。多半因財政資訊通常是社會少數富資訊與知識的研究者、專家等特定 身份民眾才會關注。此外,此類預決算及財政研究資訊通常較難以理解,

而侷限了公開資訊需求面的驅動力。

研究建議,政府體系內部財政誘因應在既有不足之制度誘因優先發展 與確立下,透過中央政府對個別機關績效的財政補助和文官薪資彈性獎懲 予以落實。藉此可敦促個別政府機關對預算更有效地編列與執行,以及加 強此類關鍵施政績效資訊的公開。另一方面,對民眾而言,政府機關必須 提升與機關預決算財政資訊的可理解與友善性。策略上可簡化此類財政數 據,且簡明且易懂的方式說明機關業務執行情況與成效,以強化民眾對政 府機關施政過程及成果的掌握。

四、各機關強化資訊管理過程的回應性以提升可課責性

在政府資訊公開的基礎上,政府對民眾期望與需求的回應性是體現課 責的關鍵。研究發現,機關透過網站展現的回應性,和民眾認知、評價以 及表現間存在顯著的落差,而民眾普遍不信任政府。研究建議,未來在政 府績效衡量與管考體制確立後,政府機關應更著重於網站資訊管理及與人 為因素攸關之回應性的監督與管考,特別是民眾評價低之網站回應的有效 性、即時性、回應內容的完整度和預期完成期限的告知。其次,在被動資 訊公開方面,建議多數機關應能跳脫當前過度依賴首長信箱,作為展現回 應性唯一途徑的現況。因為,民眾所需資訊經常是涉及跨機關、跨單位的 協調及整合,而非既有公文流程指派至特定單位即可全權的處理與回應。

五、各機關主動瞭解民眾需求以改善網站資訊公開的效用

在政府治理關係裡,民眾與政府運用政府網站的首要價值在於政府資 訊公開,政府網站資訊公開更較實體途徑與法規,更可降低民眾取得政府 施政資訊的監督成本。但事實上,政府機關對網站公開資訊功能、品質規 劃和其實際表現間仍有落差。研究建議政府機關應優先定期調查民眾的需 求、使用經驗與評價,以檢視機關對網站公開資訊功能與品質的規劃、運

作與評估的適切性。可行的實務策略,包括:定期調查民眾對機關網站資 訊與服務的需求和滿意度、評鑑網站資訊功能與服務品質,追蹤網站主被 動公開資訊的月均使用率和申請率。藉此,可增加機關網站公開資訊的效 益,提升民眾對政府施政的瞭解並增加政府治理的合法性。

六、降低民眾應用網站疑慮並推廣線上整合式資訊服務

在網路與電子化政府已普遍發展的資訊時代,無論網路民眾或一般民 眾仍習以實體途徑接觸政府機關以申辦服務與取得資訊(行政院研究發展 考核委員會,2008c、2010b)。研究發現,網站資訊安全威脅,預期操作程 序複雜和網站服務實用性低是民眾不願使用政府網站的主因,同時,這些 因素也是機關網站資訊公開實施過程常見的顧慮。因此,研究建議電子化 政府的主管機關研考會協同各機關,須優先研擬因應策略和改善的措施,

以降低民眾使用網站的顧慮。隨之,再向社會大眾進行推廣,以提升政府 網站的使用率與效益。策略上,可結合資訊與服務申辦的單一窗口化,提 供一次申請全程服務到位之跨組織的無縫式線上整合服務,以改進目前民 眾仍須實際往返不同機關,以完成服務所付出的成本。

七、中央政府與各機關持續地改進電子化和實體治理的品質

電子化政府和政府網站的規劃必須以使用者為中心,但最終社會的數 位落差終究難以消弭(羅晉,2008c)。因為即便對具資訊素養的網路民眾,

終究存在著其選擇運用政府網站與否的自主空間。因此,推廣與改善政府 網站服務的近用性與可用性,可能也僅會增加部分的潛在使用者(Bertot &

Jaeger, 2006)。意味著未來政府資訊公開與服務仍必須持續雙軌模式運作

(Samuel, 2002),即便必然增加政府治理的成本。研究建議政府仍必須 持續改進其他非網路途徑的資訊和服務的品質,並提供和電子化資訊服務 對等之多重管道以確保透明化治理的實踐。

發展策略 權責機關 治理目標

(三)觀摩最佳實務並建立政府資訊公開整體 的評估制度

法務部、研考

會、各機關 績效衡量、課責 資料來源:本研究。

一、立即可行建議

(一)主動追蹤與衡量網站主、被動資訊公開的執行績效

研究發現僅有少數機關確實的追蹤統計民眾對網站與專區公開資訊的 使用。此外,各機關設置資訊申請辦法與機制的比例不高,內部也普遍缺 乏對應的管考評估機制。研究建議各機關須應用相關的軟體及技術,如 web trend,google analytics 等,以更具體地統計個別網頁和個別公開資訊 的使用情況。其次,統一建置資訊申辦的專責辦法,規範管考流程,並統 計資訊准駁的理由和結果。對個別機關而言,可由各式績效資訊定期的統 計與檢討,檢視網站資訊公開相對於實體途徑的成效,並可藉此擬定不同 時期政府資訊公開的業務執行重點。最後,各機關更可透過相關績效資訊 的公開,來彰顯政策實施的績效,以強化各機關政治競爭的誘因。

(二)定期追蹤民眾對公開資訊與服務的需求與滿意度

研究發現,僅有少數機關曾評估網站服務成效,其中,更鮮少專對主 要服務對象調查政府資訊公開的使用需求與滿意度,這些關鍵的績效評估 資訊更鮮少對外公開。研究建議,各機關應專對網站政府資訊公開成效與 滿意度調查,可整合網站服務成效及定期的評估,以優先瞭解具特定資訊 使用目的民眾的需求、評價與建議。藉此,逐步地釐清政府資訊公開的執 行議題與問題,並調整政府資訊公開實施的策略與實務行動。

(三)規範各類機關網站皆必須設置政府資訊公開專區

研究發現,仍有少數機關未於網站設置資訊公開專區,特別是地方議 會。由於政府資訊公開法並非僅規範行政體系的機關,專區公開資訊大多

研究發現,仍有少數機關未於網站設置資訊公開專區,特別是地方議 會。由於政府資訊公開法並非僅規範行政體系的機關,專區公開資訊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