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信念轉變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學信念轉變

教學信念是長期累積來的一種價值觀,源自於個人早期經驗並逐漸社會化的 過程,藉由正式或偶然、隨意或插曲式的途徑建構之。基於信念系統是較靜態的、

堅定不移的(高強華,1993),尤其當信念是屬於與個人有密切關係的「核心概念」

時更難改變。但是經過許多研究顯示,信念仍是可以改變的,譬如透過課程設計,

或是透過教育、媒體與重要他人的互動過程,都可以改變信念(王恭志,2000)。 而教學信念是引領教師教學的核心信仰,若想要理解教師思考流程,就必須先了 解教師的信念。林進材(1999)亦提及教師的教學信念會影響教師本身對教學的 評估、知覺、計畫,並且決定教學活動的進行,因此為了在教學上獲得最大的效 能,便是使信念產生轉變。本節首先探討教師教學信念轉變的意義,接著分析教 學信念轉變的過程及影響教師教學信念轉變之相關因素。

一、教學信念轉變的意義

「轉變」的意義根據各家所言可歸納出:在形式或本質上對現狀改變的過程,

包含心理及行為,有可能是往好的方向但也有可能變得更不理想(吳佩瓏,2004;

吳佳宜,2009;高傳正,1998;蘇慧貞,2012)。而「教學信念的轉變」則是教師 因為受到當前所處環境刺激時觀念、信念或行為上的改變過程。Woods(1996)指

15

出教師的改變包括兩個相關部分,第一部分是觀念、想法的改變;第二部分是行 為的改變。根據研究,影響教師的信念及行為模式建立的因素很多,但是當教師 在面臨衝擊或與自身信念不符的經驗時,若教師產生抗拒不願接受或自覺不需改 變時,其信念並不會有所改變,因此改變教師的教學信念與教學習慣並不容易(王 靜如,2000、游珠莉,2008)。陳美玉(2008)在研究中指出教師的轉變需要自身 的察覺,意即自我審視是促使教師教學信念轉變的重要關鍵,唯有能從教學行動 中覺察,並引起想要改變的決心,改變才會真的發生。

王靜如(2000)運用CBAM與社會建構理論,設計、發展並評量一個教師教學 改變的模式,協助國小教師實施交互作用、引導式的科學教學模式,結果顯示研 究雖然從教師教學改變切入,卻發現有些教師沒有改變的意願。另外蘇慧貞(2011)

以二位幼教師為對象,探究他們與同事間自組的小組研討,歷時一年半的學習與 轉變歷程中,一位個案教師因為「要將多年的教學習慣一夕改掉真的很困難」,

不願面對轉變隨之而來的焦慮和壓力而選擇放棄;另一位則「想要自己再嘗試做 一點不太一樣的突破」而朝目標前進。研究發現教師對專業角色的認同信念是導 致兩位教師轉變差異之關鍵因素。

而李麗君(2006)以九位修讀國小教育學程的師資生為研究對象進行教學信念 與實踐方案實施與成效的研究,結果顯示師資生在發現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的關 係,並經過省思後調整自我教學信念。吳珮瓏(2004)以六位公私立幼稚園教師 為研究對象,採用質性研究法來瞭解幼稚園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的教學信念及其轉 變。研究中提到,個案教師其信念與所處的教學環境產生衝突,因迫於現實無力 改變,進而樂觀接受產生信念轉變。陳采真(2002)也在自己的研究中發現,教 學者受了刺激因而有了進一步認識自身教學的覺醒與意願。

綜上所述,教師會因為角色的轉換、現實環境的壓力等因素,造成信念、觀 點或態度上有極大的修正或轉變,而當教師的信念產生認知失衡,如:衝突、刺 激、不滿時,也會促使教師進行改變。因此教師信念的轉變必須先有自我覺醒,

16

其關鍵在於個人考慮改變的意願及透過教師長期和他人互動,且本身深入的省思 過程,信念才能重新建構或轉化。

二、教學信念轉變的過程

「轉變」是一種因對於現況有所不安而產生的過程。而從Clark 和Peterson 於1986年提出的「教師思考及行動模式」說明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思考歷程 和教師的行動及其影響兩大領域間互為因果的密切關係(引自王恭志,2000)。因 此,教師在教學前的設想、教學中的實施及教學後的反思都受到教學信念的影響,

也就是說教師的教學信念與教學行動是互為因果,且在教師的教學歷程中反覆進 行的。

根據Etchberger 和Shaw(1992)的研究指出,教師教學信念的改變會經歷下 列五個漸進的歷程:

(一)信念動搖:對現實感到不滿。

(二)瞭解到需要改變:感受到需要改善或對改變的需求。

(三)決定要改變:教師做出堅決的決定。

(四)預想未來:預設情境,擬定計劃。

(五)進行改變:實施計劃。

國內研究者對於教師教學信念轉變的歷程之研究也有類似的路徑:受到外在刺 激進而產生懷疑、衝擊進而引發教師自身的認知衝突,接著釐清接受或不接受外 來信念,最後則依據修正後的信念付諸行動(王靜如,2000;吳珮瓏,2004;張 雅琴,2005;蔡薏婷,2000)。這整個歷程是動態、生生不息的,是「知道與行 動」間的不斷來回和練習,過程中需面對自我的軟弱並加以克服會帶給人們不安 的感覺(蘇慧貞,2011)。綜合以上學者提出的看法,將教師教學信念轉變的歷 程以下圖呈現之。

17

圖2-1 教學信念轉變歷程圖(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從以上教師教學信念轉變歷程圖中可以看出,當教師對於所處的教學情境受 到挑戰或刺激,其教師的教學信念系統則會受到挑戰與衝擊。但若當老師對於刺 激沒有知覺或產生抗拒的心理不願去做新的嘗試,其信念並不會有所改變。唯有 當教師能知覺問題的存在,並能反思對問題的疑惑,並有意願去調整、改變,信 念才會有轉變,而轉變後信念則會形成新的信念系統,如此不斷循環。若信念改 變或嘗試改變而不付諸行動,則容易造成信念與教學行為不一致的狀況;若空有 行動而無確實信念的支撐,則只是為教而教的教書機器。因此本研究中探討的教 師教學信念的轉變,亦包含教師教學行為的觀察與分析,以更確實掌握教師教學 信念轉變的真正意涵。

三、影響教學信念轉變之相關因素

根據上述對教學信念轉變過程之探討發現到,教師教學信念發生轉變源自於 外界的刺激及教師本身內心的反應。而王恭志(2000)對信念系統的分析,核心 信念是個人信念系統中最不容易變動的,因此若要教師改變其教學信念,必須讓 其核心信念受到觸動而引發改變。從Clark 與Peterson的「教學思考與行動模式」

也說明了外界的限制與機會對於教師信念產生衝擊,且教師意識到此衝擊,經過 反思與覺知之後,教師本身有改變的意願,即會造成教師信念的轉變或重組(許

18

坤富,2002;吳珮瓏,2004)。而影響教師教學信念與專業態度的因素非常複雜,

諸多研究也從不同的觀點及模式探討,得到以下的定義解釋。

湯仁燕(1993)則認為教師任教的年資是影響教師信念的重要因素,但也會 因為學校所在社區中的環境特質而影響教師教學信念的實現(藍雪瑛,1995)。

方吉正(1998)將影響教師信念的因素分為三大類:(一)先備因素,如性別、

人格特質、學生時代的學習經驗、宗教信仰、哲學理念、家庭因素。(二)教師養 成教育,如教育課程經驗、學科知識背景、實習經驗、學歷。(三)與任教相關因 素,如任教地區、學校層級、學校結構環境、教學年級、教學科目、教學年資、

教學能力、學生特性、家長關係、文化。在教師的教學生涯中,這些因素除了與 教師信念具有相關外,還可能是激發教師信念轉變的原因。

李麗君(2004)在研究師資生的教學信念時發現,教學信念會受到下列因素 的影響:(一)個人因素:包括性別、學歷、培育管道、修讀原因(二)學習經驗 (三) 專業課程 (四)授課教師 (五)實習經驗。

林玫君(2004)整理歸納學者的看法提出,教師的教學信念會受教師背景信 念與學習者反應所影響。

吳珮瓏(2004)研究六位公私立幼稚園教師發現影響幼教師教學信念轉變因素 為外在環境、教學經驗、重要他人。

李雯珮(2007)根據對個案教師的研究,將影響教學信念之相關因素分為(一) 個人因素:家庭環境、人格特質;(二)專業養成教育的因素:實習經驗、在職進 修、幼教輔導團;(三)外在職場的因素:任教環境、搭檔教師、家長回饋。

根據林子雯(2007)對於教師教學信念的發展探討發現:重要他人、師資培 育機構、大眾媒體、報章雜誌及民俗風情亦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教師教學信念。

綜合以上學者的看法,影響教師教學信念轉變的因素可分為:(一)個人背 景因素:包含家庭教育、求學經驗、人格特質、性別、師資培育過程、專業知能、

專業成長。(二)社會環境因素:包含重要他人,如:學生、家長、同事、輔導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