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三節 教學問題與因應策略

行動研究是一個在發現問題、擬定因應策略、解決問題的循環過程中,

持續不斷的進行反思的過程(蔡清田,2000)。研究者在本研究的課程實施 過程中,除了發現許多在戲劇表演活動、日常生活表現及閱讀成效方面,

對師生有助益的地方之外,也面對眾多教學問題的挑戰,需不斷擬定因應 策略,以解決教學情境所遭遇的各種問題。本節將針對實施創作性戲劇應 用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發現的優點、創作性戲劇活動教學技巧方面的問 題、影響閱讀能力提升的問題,以及相關因應的方式,逐一介紹如下:

一、 教學過程的發現

懷著期待、喜悅及忐忑不安的心情,研究者進行了創作性戲劇活動應 用在閱讀教學的課程。由於師生均是第一次嘗試這一類的教學活動,因此 在本研究的課程裡,無論是戲劇表演活動、日常生活表現,還是閱讀成效 上均有相當多的發現,歸納如下:

1. 暖身活動使學生上課更專注

在每一週的暖身活動結束後,研究者均能發現學生原本上課前的浮躁 心情,透過動態活動伸展肢體或靜態活動沈澱下來了,如 S12 認為:「鏡 子遊戲可以讓我上課更專心(饋 980223)。」又如 S31 提到:「眼神傳球可 以讓我增加上課的注意力(饋 980227)。」這些資料都顯示,暖身活動讓 學生在接下來的文本回顧與討論時間都有很專注及良好的表現。

2. 人人都有機會演出具創意的表演活動

由於每一次的表演活動均要求所有組員皆必須上台,讓人人都有發表 的機會;加上創作性戲劇活動的即興表演,重視過程的體驗,不要求學生 花大量的時間製作精美的道具,而是著重於學生在討論與展演過程中的收 穫。因此學生會嘗試讓所有組員上台,沒有台詞的就扮演道具,如:大樹、

鉛筆盒、紙條、桌子、石頭……等,或是扮演故事情境周遭可能有的事物,

如:S17 扮演路邊的小狗、S11 扮演地上的一攤血、S29 扮演餐盤上的西瓜、

S31 假扮成掉落地上的餅乾(觀 T980227,照片詳見附錄十一),相當有創 意,且能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

3. 學生對於演出和閱讀課興致高昂

在第二週第一次課程的表演時間,當研究者宣布今日要即興表演「誰

都不愛的公主」故事時,很多學生都高興的歡呼,忍不住就開始交頭接耳,

興 致 勃 勃 討 論 誰 要 演 什 麼 角 色 、 需 要 哪 些 布 景 與 道 具…… 等 ( 觀 T980302)。分組時讓學生選擇自己比較有興趣的劇情,無須依照教室的組 別,學生因此對於演出更加興奮,討論和排演也更加專注與熱烈,演出的 成果也十分精彩。看見學生樂於參與教學活動,這應是每一位教學者都樂 見的吧!

此外,每次閱讀課之前,學生常展現高昂的興致,如:S13 知道一早 有閱讀課,高興地大喊:「耶!今天又有閱讀課囉!(觀 980325)」S3、S15、

S18 常常都會主動來幫忙老師拿上閱讀課所需的各種器材或教具,前往教 室的路上還會充滿期待的詢問接下來的課程內容(觀 980327)。進行打盲 棒及攀爬桶后溪兩次課程時,學生對於老師準備的布景、道具相當感興趣,

而且主動加入協助搭置或製作。在最後一週上課時,幾乎全班學生都希望 以後還能夠有類似的課程,對於要結束課程也感到相當的不捨,可見學生 們都相當喜歡這門課程。

4. 平時閱讀討論和互動增加

在教學前的訪談,芳芳老師曾建議研究者在第三本文本《於是上帝派 來天使》的課程中,舉辦「熊熊到我家」活動,仿照故事情境,讓熊熊到 每位學生的家中去旅行(訪芳 980216)。因此研究者特地找到了一隻和文 本內的熊熊同樣為瑕疵品的熊熊來班上,並且舉辦同樣的活動。活動舉行 後,學生每天都期待知道熊熊昨天在哪位同學家?做了什麼事?還有今天 又是哪個幸運兒能帶熊熊回家?下課時熊熊是大家最寵愛的寶貝,許多人 都搶著抱牠參加各種活動,S15 還曾經一邊抱著熊熊,一邊站在走廊告訴 隔壁班的友人有關於我們班正在進行的閱讀活動(觀 980311)。全班還相 約期末大家一起帶自己的熊熊來班上照張相,將來六年級能夠放入畢業紀 念冊留念。在進行完創作性戲劇活動應用在閱讀教學的課程之後,研究者 發現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於文本的討論和互動著實增加了許多。

研究者在進行了本研究的閱讀課程後,亦時常在班級經營時,會自然 而然的援引故事中的角色或情節來處理相關的事件,多能引起學生共鳴。

如:當課堂上學生因為走廊有人走過而分心,研究者曾援引導盲犬 Ohara 只要一工作,就對其他誘惑視若無睹,期盼學生仿效;學生聽完會心一笑,

便繼續認真上課(觀 980325)。又如:S6 和 S17 因細故吵架,研究者援引 愛德華神奇旅行的搶兔子事件,成功的解決兩人爭吵的事情(觀 980330)。

學生平時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動亦會將文本融入其中,如:擁有深度近視的 S10,有一次上課忘了戴眼鏡,S1、S9、S16 等學生均自願擔任他的導盲犬,

同時大家分別將自己取名為各種 O 開頭的導盲犬為樂,如:喔嗨唷、歐巴 桑、歐吉桑等(觀 980327),適時地將文本中所讀到的劇情運用在日常生 活中。

5. 語文領域作業常看到閱讀的內容

經過了本研究的課程後,研究者在學生平常的造句作業中,常常可以 發現和文本相關的內容出現。如 S9 在「狹窄」的造句作業中寫到:熊熊 被放在狹窄的彈丸之地,好可憐喔(觀 980310)!又如 S30 在「日曬風乾」

的造句作業,更是完全根據文本的劇情來書寫:掉到海裡的熊熊,經過日 曬風乾後,終於恢復原來的模樣(觀 980311)。足見學生經由本研究的閱 讀課程後,對於文本的印象非常深刻,並能運用在語文領域的學習中。

6. 怯於表達的學生變得發言踴躍

平日 S11 在班上是幾乎從不舉手發言的學生,S7、S17 由於在各領域 的學習都有些許困難,也很少發表自己的意見。在第三、四週的閱讀課程 中,研究者驚訝的發現這幾位學生的發言均有增加,比起其他課程進步相 當多。在一次討論活動中,研究者詢問學生是否知道復活節的由來,當眾 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時,S11 卻明確的告訴大家復活節是源於耶穌復活重 生(觀 980316),讓大家都對他刮目相看。S17 不但在好幾次故事接龍或 討論活動時均有舉手發言,更在一次研究者詢問喜歡故事中的妍妍所做的 哪一件事時,他回答說:「我喜歡妍妍打電話給奶奶的行為,因為她讓我也 想 要 打 電 話 給 兩 年 多 沒 見 面 的 奶 奶 , 我 也 想 知 道 她 過 得 好 嗎 ( 觀 980313)?」研究者深深為 S17 的發言所感動,原來平常調皮的他,也有 心思細膩的一面。

詹美鈴(2002)、蔡孟谷(2003)和洪慧瑄(2007)均指出教師將創作 性戲劇活動應用在教學之中,可以讓怯於表達己見、不敢在公開場合侃侃 而談的學生,增加練習的機會,從而獲得口語表達和聆聽方面的進步。在 本研究的教學活動進行之下,研究者亦漸漸發現學生在口語發表上的成長。

7. 學生超前進度提前讀完整本書

當初在進行教學計畫時,考量第三本文本由於內容和頁數均較多,同 時作者的用字遣詞亦較有難度,因此將此書的教學時間延長至兩週。沒想 到 第 三 週 的 課 程 結 束 後 , 原 本 依 照 課 程 進 度 及 課 前 預 習 題 目 單 的 書 寫 範 圍,學生目前應該只進行到全書的一半。然而全班卻有十四位學生均表示 已經迫不及待超前研究者指定的進度,提前閱讀完整本書。足見此文本的 吸引力之大,學生在本研究的閱讀課程後,也變得更加喜愛閱讀了。

二、 創作性戲劇活動教學技巧的問題與因應

在進行研究的過程裡,研究者時常遭遇層出不窮的教學問題,需透過 不斷思考相關因應策略來謀求解決之道。因此研究者依據每日進行完教學 之後所撰寫的教學省思札記,以及每週與協同教師針對上週教學的訪談內

容,歸納出創作性戲劇活動應用在四本文本的閱讀教學情境中,所發現的 教學技巧方面的問題及相關因應方式如下:

(一) 教學問題

1. 學生缺乏演出基本觀念

在進行本研究的第一週,研究者發現學生相當缺乏演出的基本觀念,

有的搶了別人的台詞,有的背對觀眾說話,擔任靜止道具的學生,卻在一 旁手舞足蹈要吸引別人注意……等,如:S4 飾演的大樹,不但會走動,還 會不停的揮舞雙手,甚至阻擋了主角的行走路徑,想要吸引觀眾目光的意 味十分濃厚(觀 T980302)。這些行為時常會讓觀眾看得眼花撩亂,同時無 法讓整個表演活動順利推展,亦將影響本研究欲透過創作戲劇活動,讓學 生獲得文本內容或情境理解的目的。

2. 部分學生特質害怕上台演出

在表演時間上台說台詞,對於本來在教室就很少開口或音量較小的學 生是很大的挑戰,上台表演對他們而言是有困難與壓力的。這些學生對於 展現肢體、在眾人面前發表有所畏懼。有些組別若是安排重要的角色給這 些學生,常常會讓整齣戲突然停滯不前,如:第一本文本即興表演「英日 四次欺負英子」的活動中,第一組的要求說話非常小聲、平日幾乎不曾發 言的 S26 飾演重要配角-英子的好友善姬,結果到了 S26 該說台詞時,全 場鴉雀無聲,戲也無法繼續完成(觀 T980223)。有些害羞的學生則在小組 進行演出討論時,拒絕參加任何角色,以致於延誤了整組的表現,如:平 日較害羞的 S20、S24、S28 在小組討論排演時,由於對上台演出有恐懼感,

拒絕擔任即興表演的任何角色,導致討論時出現衝突,該組無法參加當天

拒絕擔任即興表演的任何角色,導致討論時出現衝突,該組無法參加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