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五節 教師省思與成長

禮記有云:「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研究者透過本次研究,除了希望 能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與閱讀動機之外,亦期盼在行動研究的歷程裡,藉由 不斷的反省與改進,和學生一同教學相長,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時代不斷 的在變遷,教育生態環境也有很大的變化,教師們的教學倘若是秉持著「以 不變應萬變」的心態,不追求專業能力的提升與成長,教師的專業地位勢 必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因此,研究者從 2008 年 8 月至 2009 年 8 月這一年 多行動研究的歷程中,有了下列的體悟和成長:

(一) 創作性戲劇活動是促進同儕情誼的良好媒介

在進行創作性戲劇活動應用在閱讀教學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創作性 戲劇活動不僅對於學生提升閱讀能力與動機具有成效,對於同儕之間的相 互合作學習,日常生活中的互動相處,均是有助益的。詹美鈴(2002)亦 認為創作性戲劇活動,增加同儕較多的溝通協調和良好互動機會。學生在 本研究中,因為藉由創作性戲劇活動體驗了不同的文本,而有了共同的話 題,日常生活中的互動與討論也時常圍繞著文本打轉;課堂上的討論也時 常隨著劇中角色的人生遭遇,心情隨之高低起伏,時而同仇敵慨,時而一 同歡喜喝采,大家也因此有了共同的美好回憶。在課程結束後,師生們常 常在課堂學習中,不經意地就聯想到當初所閱讀文本中某某角色的遭遇,

全班也常因為這些相同回憶所引發的共鳴,發出會心的笑容,就如同 S25 所說的:「在這六個禮拜的課程裡,我真的覺得很開心,我會把這段回憶一 直記在心裡的(訪 S25 980406)。」

(二) 教師需不斷充實創作性戲劇活動之教學技巧

因為對戲劇與閱讀的興趣進行了本研究,然而實際將創作性戲劇應用

於教學之後,研究者在不斷的嘗試、思考、反省改進與再出發的過程中,

有時會發覺自身對於創作性戲劇活動之教學技巧需要再多充實,如:分組 問題、場地位置安排、激勵不同特質學生的方法、時間掌控……等。林柔 蘭(2003)也建議教師在進行相關教學時,教師應扮演領導者的角色,且 留意同儕間的互動、要用不同的技巧來引導不同特質的學生,方能提升教 學成效。因此,充實自我在創作性戲劇活動的專業能力是必要的,特別教 師是引導學生體驗戲劇活動的一個重要角色,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能夠獲得 多少收穫,亦需仰賴教師良好的引導能力與課堂上的應變能力。所以教師 應該藉由進修、研習或是與同事之間彼此的交流分享,並透過實務經驗不 斷的累積、反省與精進,以求理論和實務的結合,進而提升創作性戲劇活 動之專業知能,裨益莘莘學子們。

(三) 學生因創作性戲劇活動獲得展現自我的舞台

教師往往在語文或是數學領域的課堂上,常常會發現有一群學生沒有 機會表現自己,也許是個性害羞膽怯、也許是學習能力不足使然。然而在 創作性戲劇活動的課程裡,研究者看到每一個學生都能因為活動的設計,

讓自己有機會在眾人面前展現自我。每次完成一齣短劇,就獲得一次的成 就感,學生在課堂中充滿笑容,對學習充滿期待。在創作性戲劇活動的課 堂上,沒有一個人會是「客人」或是「旁聽者」,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主 角、成為舞台上目光的焦點,每一個人也都有機會成為襯托主角的最佳配 角,甚至是扮演道具的人都可以是整齣戲裡的重要螺絲釘。楊璧菁(1997)

的研究指出使用創作性戲劇活動的課程,對學生之自信心、課程參與程度 和團體合作關係均有所助益。因此倘若教師能將創作性戲劇活動的元素融 入各領域的教學,或是校園的各項活動裡,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展現自我的 舞台,相信我們的學生將會更有自信,更能肯定自我的表現。

(四) 給學生書,也要教學生如何閱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些千古名諺時常是身 為 教 師 的 我 們 用 來 諄 諄 教 誨 學 生 的 名 言 錦 句 。 然 而 在 進 行 本 研 究 的 過 程 裡,研究者在訪談中傾聽了學生對閱讀的想法,瞭解到過去我們所認為的、

所做的如:給孩子越多書越好、插圖精美的學習單才能展現學生的用心、

光是鼓勵閱讀卻不教孩子怎麼讀、閱讀完一定得發表心得感想……等想法 或教學活動,有時在無形之中抹煞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降低了閱讀動機。

正如王怡卉(2005)的研究結果顯示,持續安靜閱讀未能顯著提升國小五 年級的閱讀能力,倘若教師只給學生書,不教學生如何閱讀,是無法提升 學生閱讀能力的。甚至現在有許多專家也都撰文告 訴 我 們 : 鼓 勵 學 生 多

看 書 、 寫 讀 書 心 得 、 做 閱 讀 測 驗 、 寫 學 習 單 都 不 等 於 教 導 閱 讀 , 這 些 資 訊 都 在 告 訴 我 們 一 件 事 「 給學生書,也要教學生如何閱讀。」

在行動研究的歷程裡,研究者也發現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時常會有許 多疑問產生,需要和老師與同儕互相討論,才能獲得解決與成長。倘若學 生在閱讀所遭遇的問題沒有獲得解決,讀了很多書,卻沒有讀懂、沒有理 解,這樣學生在閱讀上的收穫是會減損的。

經過這次的研究,研究者深深感受到行動研究能促進教師檢視現況與 規劃未來的能力,同時透過不斷地省思、擬定教學計畫、實施與評鑑的階 段協助教學問題的解決,讓研究者破解了過去教學上的迷思,跳脫不良教 學的窠臼,進而促進教學專業知能的提升。

在課程結束後的一個月,代課洪老師在結束了五年丙班三天的代理課 程後,十分高興地和我分享:「林老師您班上的學生好活潑喔!不僅發表比 起別班來得踴躍許多,在很多上台表現的機會也極力爭取,我真的好喜歡 你們班的學生呢!」想當初進行本研究是為了挽救班上日漸低落的閱讀動 機和閱讀能力,如今學生因為這次的課程引發了閱讀動機、提升了閱讀能 力、師生互動關係改善了、上課表現也受人稱許、對於未來的閱讀課程更 是充滿期待。雖然課程結束了,但是學生的閱讀動機仍需持續不斷的維持,

閱 讀 能 力 亦 需 不 斷 的 精 進 , 對 於 學 生 的 影 響 才 是 更 加 深 遠 且 更 具 有 意 義 的。因此研究者期許自己未來能將這樣的課程持續地推展下去,或是分享 給教學夥伴,同時盡心盡力推廣閱讀,讓更多的學生都能對閱讀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