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學效能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係整理國內外研究成果,探討教學效能定義、教學效能內涵與相關理 論,以作為本研究之基礎。

壹、教學效能之定義

陳木金(1997)在「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評鑑量表編製之研究」中指稱,

教學效能概念在該研究發表之時,於台灣尚未被注目,雖然有部分概念被當時學 者所提及,然而一切規模僅在起步狀態。陳木金表示此一因素應進一步深入探究 之,而至今日,歷經九年一貫改革洗禮,到當前十二年國教正式上路,教師所面 對的教育環境誠然大幅變動,無形中對自身教學效能之高低逐漸產生關注,或有

25

意識的思考,或歸納觀察經驗,然此一趨勢已有水到渠成之勢,於國家圖書館碩 博士論文網查詢,1990 到 2000 年間,以「教師教學效能」為研究主題者凡 17 篇,但是從 2001 到 2011 這十年間,以「教師教學效能」為研究主題之論文暴增 到 515 篇,所研究之對象泛及校長、各級學校教師、各種學制教師與特教領域(國 家圖書館碩博士論文網,查詢時間:2012 年 12 月 25 日)。當中自然有諸多原因 與可能性,促成各校研究生選擇此題項為研究主軸,但不容忽視的是此一議題蔚 然成為研究趨勢,同時意味著教育學界對此一因素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另外質 得一提的是,在前後數逾 500 篇的學位論文中,僅有七篇研究以社會領域教師為 對象,其中又有五篇以國小社會領域教師為對象,對於國中社會領域教師的探討 著實乏善可陳。然國中社會領域採分科制,在教學內容上進一步深化,在面對十 二年國教即將實踐的當前,國中社會領域教師在教學效能上的瞭解顯然貧瘠。

林順智(2005)認為教學效能是教師自我對教學歷程的心理知覺,重視施教 品質,擁有足夠專業知能及素養,以進行教學工作,有效達成教學目標之信念。

陳玫良(2008)界定教學效能應是教師的進行教學活動時,對教學認知、信念與 決定的思考與行動歷程,其目的在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劉宗明、黃德祥(2008) 將教學效能定義為教師於教學工作中展現的專業能力與態度之應用,透過適當評 鑑指標所評鑑出來之結果,顯見劉、黃二氏之研究傾向著重在教師之有效教學行 為,而以之為教學效能。Skaalvik. E 及 Skaalvik.S(2007)扼要定義教學效能係 教師所具備之信念會影響其教學運作能力,而成效如何則依據學生學習成就為判 斷。Evers、Brouwers 和 Tomic(2002)以 Bandura 之說為基礎,認為教學效能不 是指實際的能力或技能,而是在特定情境中的信念,透過對掌握情境規則、生理 狀態與情緒、替代經驗以及語言媒介等四項評斷依據,所產生的教學行為。

Tschannen-Moran 和 Hoy(2001)主張教學效能是教師個人在教學狀態下的信念,

此信念會影響教師教學的判斷以及抉擇能力,並對學生產生期望,此一信念對教 師具有強力的作用,影響教師在教學中的行為、努力程度、投入的資源,並設定

26

目標與自我期許,甚至有時學生的學習心態與程度會受到忽略。綜合以上文獻,

可知教學效能的理論基礎頗為廣泛多元,使之在定義上也僅為方向性概念,而本 研究在此文獻回顧後,認為教學效能係為「教師在教學情境中,從個人信念出發,

為提升教學效果並因應教學現場及學生需求,而產生的教學策略與行動,教學效 能高低則是影響教師自我期許和投入程度的依據,在具體實證上則可以學生學習 成就作為回饋驗證」。最後,教學效能與教師效能兩個理論經常被混淆,

貳、教學效能之內涵與理論基礎

Skaalvik. E 及 Skaalvik.S(2007)指出,綜觀目前教學效能文獻的來說,可 初步將之區分為兩大脈絡,一是 Rotter 在 1966 年所提出的內在信念與外在控制;

另一部分則是立基在 Bandura 自我效能理論上的概念。亦即,經過諸多學者的研 究,教學效能理論大致呈現出兩條脈絡,即 Rotter 體系,與 Bandura 體系,以下 將就此兩大系統進行文獻探討論述。

一、Rotter 的教學效能理論與相關研究

採用 Rotter 觀點的學者認為,教學效能的形成以及內涵,和教師歸因概念相 關。Rotter(1966)論文中主張,個體行為或反應受強化與獎勵的影響,在某些 特定情境中,透過學習和效果的作用,個體對於該情境將產生某些認知,並確信 此一認知及信念是有作用的,並將該情境視為一種發揮的機會,而此一增強可能 是來自外在的或是內在的。從張春興(2000)著作可獲得進一步說明,張氏彙整 相關文獻後指出,Rotter 的理論有兩大重點,一為「認知因素」,一為「社會因 素」,前者提及個體在行動之前,通常會於主觀心理上產生預期的獎勵或報酬,

並在行動過程中調適自己的行為與反應以達到目的;後者則強調社會影響因素,

也就是個體會從主觀角度解釋獲致獎勵報酬的原因,而 Rotter 稱為「控制信念」, 並將之區分為「內控信念」與「外控信念」。由此可知,Rotter 理論系統中解釋 人類行為牽涉兩個層面,而均強調「主觀」心態,在認知層面上,是對行為的「預 期心理」,而在行為產生後則會聚焦於「解釋心理」,在解釋心理上「內控信念」

27

會將獲致獎勵的原因歸諸於己身,「外控信念」則將事情成敗歸咎於外在因素。

綜合論之,則 Rotter 的理論以個體認知為主軸,揉以行為主義中制約的意涵,重 視個體認知解釋的能力,頗具歸因理論的色彩。

Guskey 和 Passaro (1994)以 342 位的參與者進行調查,所得結果認為可以用 教師歸因的概念作為區分,可區分為內部歸因與外度歸因。Rose 和 Medway (1981) 則是研發相關研究工具,用以驗證 Rotter 的主張,檢證在教學情境中,教師內部 控制與外部控制對學生學習成果之影響,兩人宣稱研究結果與 Rotter 研究接近,

並可瞭解教師學習新型教學技術與在職進修的意願。Denzinel、Cooney 以及 McKenzie(2005)進一步以因素分析方式作測量,研究中認為教師教學效能與 創新教學技巧,以及學生的學習成就上有所發現。 Denzinel、Cooney 以及 McKenzie 驗證舊有的「雙因子模式」(「教學效能」與「個人教學效能」)後發現,

以「自我效能信念」、「預期結果」、「內-外因果關係」三個因素作衡量,能更有 效評估教師教學效能的程度。這一個量表的驗證雖然使得學界對教學效能的評估 更能客觀評判,但是這僅是一項屬於先驅式的研究,需要進一步反覆驗證,文中 亦有提到作者對既有研究的質疑,例如作者質疑過去研究僅能針對未正式任職或 是新手作的研究,忽略掉經驗的影響。但是相對的,這一份研究也自我反省所參 與研究的對象都是在職教師,因此同樣無法與職前教師作比較,彰顯經驗差異的 影響程度。而就本研究角度來說,這一份研究的對象為小學教師,因此在研究上 是否能全面解釋教學效能的程度,研究者持保留態度,在文中作者也談到該研究 僅為一個前引式研究,還需要更多的數據及研究作為驗證。另外,該論文以量化 研究模式進行,因此對於影響教學效能的成因未有說明解釋,因此在預測上固有 其貢獻之處,但是如何提升教學效能方面,並無具體建議可供參考。

二、Bandura 的教學效能理論與相關研究

Bandura 雖然不是效能說的始創者,然其對自我效能的研究促使各領域學界 認識,甚至是重視效能的作用。然而研究者以為,在解釋 Bandura 的效能理論之

28

前,應先對他的「社會學習論」作部份說明。張春興(2000)曾提到 Bandura 的 社會學習論主要重點有二,一是個體可以從觀察他人行為後果,得到學習經驗,

Bandura 稱為「替代學習」;一為「模仿學習」,即個體可以透過模仿他人行為,

建構自己的行為模式。且張氏指出 Bandura 的「模仿學習論」有一個重點之處,

在於模仿者只要是出於自願,且喜歡模仿,就算行為後果不一定獲得獎勵,同樣 可以學習到新的行為。依據 Bandura 的解釋,自我效能的發展因素主要來自

(Bandura,1986,1997;溫世頌,2007):

(一)既有經驗:個體會由過去曾獲得之經驗,評估自我效能。

(二)替代經驗:從他人經驗或是其他類似事件的過程中獲致評估依據。

(三)他人觀點:透過與他人互動,獲得之訊息來評估自我效能。

(四)團體經驗:團體成員的經驗為基礎,從同儕經驗中評估。

此部分有需說明之處,就其與效能之關係來說,模仿學習可視為一種價值學 習的過程,模仿者經過觀察後,判斷某行為可以處理特定情境中的事項,模仿實 踐後有可能形成主觀信念的成分。陳書凱(2004)所編著的《一次讀完 15 位心 理學大師經典講義》中,關於 Bandura 的「自我效能」其解釋自我效能是一種極 具影響力的主觀信念,是潛在主觀因素而非確定值,來源包括直接經驗、替代經 驗、言語影響等方式。其中替代經驗所指的就是包含模仿的層面,由於自我效能 涉及到主觀認知層面,因此個體會選擇去模仿某些特定行為,亦反映出個體對某 些行為價值的認同,至少不會是反抗意識。相對的,個體同樣可能因為替代經驗 去習得迴避某些事項,同樣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價值評判成分。

三、Bandura 與 Rotter 理論之對照

若比較 Bandura 與 Rotter 的主張可發現,Bandura 更強調自我的信念,外在 因素對個體而言是學習的媒介或環境,而非決定個體效能高低的動機。個體的主 導能力是 Bandura 論述的軸心,因此人們會去計畫行動過程、預期結果、設定目 標乃至自我挑戰,而激勵、指導、調節自己的動機與行為(陳書凱,2004)。兩

29

者之間另一個差異之處在於,Rotter 較強調激勵,讓個體產生行為反應連結,依 張春興(2000)的觀點在意涵上,Rotter 所強調的「報酬」與 Skinner 所提出的

者之間另一個差異之處在於,Rotter 較強調激勵,讓個體產生行為反應連結,依 張春興(2000)的觀點在意涵上,Rotter 所強調的「報酬」與 Skinner 所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