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學自我效能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自我效能之定義

Lee 與 Kim(2001)認為自我效能是個體衡量自己完成某項工作所具 有的能力或信心。Bandura(1982)提出自我效能為個人對其達成特定任務 所需組織、執行行動能力之判定,同時受到個人、行為及情境三者的交互 作用,個人對自己表現的解釋方式可能受到情境差異而有所不同,後續的 行為表現也可能受到個體對事件成功的預期評估,以及社會文化環境的影 響。Schunk(1991)將自我效能視為個人的一種信念,是個人自信能夠做到 期望之表現水準的看法。黃郁文(1994)指出自我效能是個人對從事某種工 作所具備的能力以及對該工作可以做到何種地步的主觀性評價。張春興 (1996)則認為自我效能是個人根據以往的經驗,對特定的工作經過多次成 敗的經驗後,確認自己對處理該項工作具有高度效能。洪菁穗(1999)指出 自我效能是情境特定的構念、能力的信念,並且與先前的經驗關係密切,

也是未來工作表現的預測指標。高申春(2001)則認為個體對自已是否能夠 在特定層面上完成某一活動所具有的能力判斷、信念或主體自我感受即為 自我效能。

研究者綜合國內外文獻整理出學者對自我效能的定義之定義,如表 2-4所述。

表2-4 自我效能之定義

作者 時間 自我效能之定義

洪菁穗 1999 自我效能是情境特定的構念、能力的信念,與先前的 經驗有關,也是未來工作表現的預測指標。

高申春 2001 個體對自己是否能夠在特定層面上完成某一活動所 具有的能力判斷、信念或主體自我感受。

陳玉玲 1995 在指定的情境中,個人能夠成功表現行為的信念,也 就是個人表現特定工作能力的信念。

黃郁文 1994 個人對從事某種工作所具備的能力,以及對該工作可 能做到何種程度的一種主觀評價。

張春興 1996 個人根據以往的經驗,對特定的工作經過多次成敗的 經驗後,確認自己對處理該項工作具有高度效能。

孫志麟 1991 個人對於自己能夠獲得成功所具有的信念,而此信念 是對自己完成某種行動的一種能力判斷。

Bandura 1986 個人對其達成特定任務所需組織、執行行動能力之判 定。

Kanfer 1987 個人運用心理或身體的努力,來達成績效的目標水 準。

Lee 2001 個體估計對於完成某項工作所具有的能力或信心。

Schunk 1991 個人的一種信念,是個人自信能夠做到期望之表現水 準的一種看法。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上所述,研究者自我效能是個體對於執行特定工作所具備的能力判 斷,也是對該工作可能做到何種程度的一種主觀評價。在個體的成長過程 中,透過處理事情所獲致的結果,逐漸建立對自己從事該項工作所具備能

力的正負面看法,當過去經驗以成功結果居多時,個體對未來繼續從事該 項工作會有較正向的看法,對於完成工作有較高的自信,也會逐漸形成較 高的自我效能,反之則逐漸形成低度自我效能,經常懷疑自己的能力,對 完成工作缺乏信心。

貳、自我效能之理論基礎

Bandura(1986)指出人類行為不只受到內在力量的驅使,也同時受 到外在環境的影響,行為是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認知因素對行為 有決定性的影響,而認知的核心便是自我效能。

圖2-2 Bandura之交互決定機制

Note.From “The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by A. Bandura, 1986,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行為 (Behavior)

個人 (Person)

環境 (Enviroment)

一、陳世文(2002)根據 Bandura 的自我效能理論,將影響個體自我效能 的重要因素整理如下:

(一)自我效能的訊息來源主要有四項,成就表現是指個體會根據自 己過去的經驗作為將來行為表現的判斷指標;替代性經驗是指 個體會透過觀察或模仿他人言行的機會,形成自己的自我效 能;言語說服是指透過他人言語的鼓勵,可以增加成功完成事 件的信心;情緒的激發是指當個體處於穩定的情緒狀態時,較 容易產生高度的預期效能。

(二)自我效能的向度主要有三大類,程度或等級是指當面對不同難度 的工作時,個體會設立不同的自我效能預期;類化作用是指個體 對於某一事件下的自我效能是否能類推到其他事件上;強度是指 個體對自己執行事件能力的強度,對執行能力持肯定態度的個體 自我效能較佳。

(三)自我效能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四項,思考模式是指自我效能較高的 個體會較專注於問題的解決或是目標達成;情緒激發是指當個體 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達成目標或解決問題時,會降低自我效 能,進而害怕面對問題;努力程度是指高自我效能者較低自我效 能者願意花更多的努力去克服遭遇的困難;行為持續性是指個體 在面對困難時所表現出來的堅持程度。

由上可知,陳世文(2000)指出自我效能的評估影響思考、情緒及行 為的表現,故將影響個體自我效能之訊息來源、向度及影響因素三者關 係以圖 2-3 表示。

圖2-3 自我效能訊息來源、向度及影響因素之關係

資料來源:歸因遷移教學對原住民學童自然科自我效能與學習成就歸因之 影響(頁22),陳世文,2002,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花蓮。

二、Forsterling(1985)的歸因再訓練研究探討自我效能與歸因交互關 係,指出不同的歸因型態可能造成不同的自我效能,並提出自我效

同,也造成自我效能的差異,成敗歸因與自我效能具有密切的關 係,故將自我效能理想與非理想性之成敗歸因以圖2-3表示。

圖2-4 自我效能理想與非理想性之成敗歸因

Note . From “Attributional retraining:a review,” by F. Forsterling, 1985,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 495-512.

由上可知,自我效能是個體自認有因應工作環境的能力知覺,也是對

? 、教學自我效能之定義

陳美言(1997)認為教學自我效能一詞,常以「教師效能感」、「教 師效能信念」、「教師自我效能」來表示。就字義來看,「教師效能」的 涵義較廣,有可能是施測或自評所得的結果,但本研究僅採取的自評的方 式衡量教師本身的教學,若以「教師效能信念」或「教師效能感」又未能 顯示出「教學效能」的涵義,所以在本研究中選擇用「教學自我效能」一 詞,代表教師知覺自己教學效能的程度。

Tierney 與 Farmer(2002)指出個體對自己能力的信念對於其工作的 完成是必要的條件。Bandura(1986)則認為教師在面對不同科目或不同 教學情境時,其教學自我效能並非保持不變,且教師效能感在強度和程度 上均有差異。Gibson 與 Demo(1984)認為教學自我效能是指教師自己能夠 正面影響學生學習的一種信念,分為兩大類,其中個人教學效能指教師對 自己教學能力和技巧的信念;而一般教學效能指教師受到學生外在條件因 素(學生的智商、家庭環境、在校狀況)限制時,所能夠改變學生學習的信 念。Newmann、Rutter 與 Smith(1989)認為教學自我效能是指教師對於教 學是否能增進學生成就的知覺,此種知覺是教師判斷教學是否能夠引導學 生成功學習的依據。Woolfolk 與 Hoy(1990)認為教師對於學校中的政治 力量、學生學習成敗責任、一般教育哲學以及對學生影響力的程度等各項 目組合即為教學自我效能。Goddard, Hoy 與 Woolfolk(2000)則將教師效 能定義為一種結構化測量教師影響學生成就的信念,也就是當教師能力展 現時,對於學生成就會有正面的影響力。

鄭耀英(1992)提出教師從事教學工作時,對自己有效教學能力所抱持 的信念,包括從專業角色影響學生之學習和抗衡外界環境對教學的影響之 專業堅持,即為教師效能的展現。劉威德(1993)認為教學自我效能指教師 對於自己教學能力的認知,包含積極的正面教導學生和消極上的抗衡外界

社會環境因素對學生的不良影響。林國瑞(2001)則指出教學自我效能為教 師從事教學工作時,對自己的教學能力及能影響學生學習所抱持的一種自 我評價。楊雅真(2004)認為當教師從事教學行為時,能塑造良好學習環 境,依據教學計畫有效教學,以達教育目標,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即為教 學自我效能的展現。

研究者綜合國內外文獻整理出學者對教學自我效能的定義之定義,如 表2-5、2-6所述。

表 2-5 國內學者對教學自我效能之定義

表 2-6 國外學者對教學自我效能之定義

Rosenholtz 1990

& Simpson

會對其教學能力較為肯定,也相信自身的教學能對學生產生正面的影響,

對教學表現評價較高;反之,教學自我效能較低的教師對自身教學能力評 價較低,對教學表現不滿意,因此培養教師具有高度的教學自我效能將有 助於其積極且正向的教學行為的展現,對增進學生學習效果有所幫助。孫 志麟(1991)認為 Bandura 的自我效能理論可用來解釋教學自我效能,指出 教學自我效能可分為六個因素,分別為環境轉化、教育革新、班級管理、

親師溝通、教學執行與學習評量,值得進一步探討。

肆、教學自我效能的研究模式

Denham 與 Michael(1981)從歸因及社會學習理論的綜合觀點,將教 師效能界定為一種由認知以及情緒所組成的中介變項。其中認知層面包含 教師模範的行為帶給學生正向改變可能性的信念,以及教師對於能夠帶來 此一改變的能力評估,而情緒層面則為教師對於此種效能信念所激發的自 負與羞愧感受(詳見圖2-5)。

圖2-5 教學自我效能研究模式

Note .From “Teacher sense of efficacy: A definition of the construct and a model for further research,”by C. Denham & J.

Michael,1981, Educational Research 6(1), 39-63.

Ashton 與 Webb(1986)致力於探討教師自我效能理論系統,其理論大 多立基於Bandura社會學習論,也認同教師自我效能即個人行為的認知中 介,但其對於教師效能的研究模式認為教師自我效能是一種階層組織,而 且是相互決定的多層面概念,主要探討對行動結果效應的一般性因果信念

Ashton 與 Webb(1986)致力於探討教師自我效能理論系統,其理論大 多立基於Bandura社會學習論,也認同教師自我效能即個人行為的認知中 介,但其對於教師效能的研究模式認為教師自我效能是一種階層組織,而 且是相互決定的多層面概念,主要探討對行動結果效應的一般性因果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