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觀察評鑑指標的意涵與重要概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學觀察評鑑指標的意涵與重要概念

教學觀察評鑑的內涵可以讓我們了解有效的教學行為應具備的條件,為建 構教學觀察評鑑指標,應先釐清教學觀察評鑑指標的意涵與相關的重要概念。

包括教學觀察評鑑的意義、目的、方法等,接著分析、比較國內外教學觀察評 鑑指標的內涵與內容,以求建立桃園縣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觀察評鑑指 標的基本架構。

壹、教學觀察的意涵

教師專業化是社會大眾的期待,教師評鑑是基於教師專業化的大勢所趨。

而教師評鑑的理論基礎即是透過回饋機制,引領教師追求績效責任與專業發展,

不僅能促進教師自我成長,亦是保障學生的受教權益,教學觀察是達成教師評 鑑目的的重要方式。

一、 教學觀察的意義

教學觀察的主體為教師,且教學觀察係屬教師評鑑中的一部分,要了解 教學觀察的意義須從教學觀察本身的意義及其與教師評鑑的關聯來探討。

(一)教學觀察的意義

教師的教學觀察教學是教師界主要趨勢,原因在各種蒐集教學方表現

12

資料的方法當中,以教師教學觀察是最常用也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主要是 透過有系統、有計畫的觀察活動,以及觀察後的討論、分析、批判反省,

使教師從中獲得教學回饋,並將教室內的事件意義化。評價系統需要提供 教師學生需求的有效回饋、學習新教學技巧的機會、校長及其他教師提供 改變教室內情況的建議,以決定如何改進教師表現或策劃教師專業發展

(歐陽教、張德銳,1993;Mayo,1997;陳美玉,1998)。教學觀察的優 點是能夠蒐集到教師表現最直接的資料,而且抄寫後的觀察記錄可以長期 保留和重複使用。缺點是在教室內的觀察會干擾教師教學,而且可能不易 觀察到教師的日常表現(顏國樑,2003)。

McColskey & Egelson(1993)提出教師對於自己班級教學的觀察,

可藉由共同教學的夥伴來執行,並透過雙方的溝通討論以定義觀察的內容 與重點。該夥伴必須了解被觀察的教師所需要提供的回饋訊息,並於觀察 後進行檢討。如同張德銳(2008)表示,教學觀察是一種透過對教師實際 教學的直接觀察並客觀紀錄教師的真實表現,然後透過回饋會談,肯定和 改善教學者的教學表現。

(二)教師評鑑的意義

評鑑是科學化行動歷程,採用科學方法與途徑,多方面蒐集適切的事 實性資料,再參照合理的衡量標準,有系統的加以比較分析與綜合判斷來 評估某一對象的價值或優點的系列過程,以便進一步做為品質與效益改進、

績效責任鑑定與專業啟發的依據與應用等(簡茂發,1987;黃光雄,1989)。 教師評鑑是一種對教師表現作價值判斷和決定的歷程,其步驟為透過 評鑑者、教師及學校行政人員的攜手合作,根據預先擬定的教師工作表現 的規準,採取多元的評鑑方式和方法,對於教師在教學實施上的現象或活 動,有系統蒐集教師背景與表現之資料,客觀的分析與評估及溝通互動對 話過程以了解教師工作表現的優劣得失及其原因,並加以描述與價值判斷 的動態過程。其消極目的在督導教師改進教學品質和確保教師的工作績效,

並進一步確保學校教育的品質;積極目的在激勵教師的專業發展與自我實 現(張德銳,2000;黃耀輝,2002;顏國樑,2003;林天祐,2007)。

13

傅木龍(1995)則認為教師評鑑是學校經營的一部分,目的在於透過評 鑑者與被評鑑者及學校行政領導者的合作,經由連續以及系統化過程,對 於評鑑者的專業表現,加以分析與評鑑。同時也透過評鑑歷程給予適當的 教育訓練,協助被評鑑者建立未來發展目標,進而提昇教育品質。

(三)教學觀察與教師評鑑

教學評鑑主要具有「形成性評鑑」和「總結性評鑑」兩大用途。形成 性教師評鑑旨在發現教師教學之優劣得失及其原因,視導教師改進教學,

以提高教學效果,達成教學目標。總結性教師評鑑只在考核教師表現水準 的優劣程度,以便做為雇用教師、續聘教師、決定教師薪資水準、表揚優 秀教師、以及處理不適任教師的依據(張德銳,2006)。教室教學觀察係 屬形成性評鑑,其功能如同張新仁(2006)指出,形成性評量的功能旨在 診斷待改進的教學行為,並進一步規劃教學輔導與成長方案。因此,如何 準確診斷及決定優先教學輔導的項目,則是重點所在。游家政(2004)指 出,課程評鑑在國內做的並不多,已經做的評鑑大多以量化的調查、總結 性評鑑為主。課程的實施過程是課程中質的部分,係屬於形成性評鑑,則 必須採取質的評鑑才能掌握實質的內涵。因此,教學觀察評鑑是課程的實 施過程的評鑑,即屬於形成性評鑑。

綜上所述,教師評鑑是針對教師的工作表現作價值判斷和決定的歷程,

根據教師表現的規準,採取多元的評鑑方式和方法,透過科學方法與途徑,

多方面有系統的蒐集適切的事實性資料,加以分析與評估的動態過程。提 供被評鑑者建立未來專業發展目標,改進教學品質。而教師評鑑的過程中,

教學觀察是最常使用的方法,係屬於形成性評鑑,對於教師的專業學習,

能發揮極重要的功能。藉由將教室內的事件客觀的紀錄並意義化後,透過 回饋會談,肯定教學者的教學表現,也提供教師有關學生需求的有效回饋、

學習新教學技巧的機會、改變教室內情況的建議,使教師能夠反省教學行 為,形成嘗試新想法、再確認或修正既有教學方法的動機等。

14

二、教學觀察的目的

早在 1982 年,德州大學教授 Ben M. Harris 和 Jane Hill 發展的一套完 整而有系統的教師教學表現的評鑑指標 DeTEK(Developmental Teacher Evaluation Kit),透過教師自我分析、教室觀察等方式蒐集教師教學資料,

其目的鼓勵教師和觀察評鑑者在相互信任及共同負責的基礎上,增進教師專 業知能及改進教學行為(呂木琳、張德銳,1992)。

系統性的教室觀察除了可以獲得有關受評鑑教師教學情形的第一手資 料,主要目的在於提供教師有效的回饋,促進班級教學品質,避免教師專業 發展出現過早停滯的狀態,實際上也有助於教學良好教師的自我信心與專業 成長。許多研究證明,教師接受此回饋之後,確實使他們積極的改變對學生 的態度及行為,而且更能發現個人教學的優缺點,因而促使他們想要改變現 況的意願(Waxman,1995;李奉儒,2006)。

Borich(1999)指出教室觀察對教師個人在「情意層面」的改善,其目 的有八點:

(一)能學到同理心(to achieve empathy):能展現同理心,願意瞭解不 同觀點的事件和接受不同理由的行為,能站在學生的立場來瞭解學 生的想法,如此就能成為老的觀察者和老師。

(二)建立合作的關係(to establish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身為有效能的教師,能了解在教學忙碌雜亂與壓力的教學環境中需 要同儕的意見、支持、合作的重要性。

(三)能成為較務實(to become realistic):透過教室觀察可以減少對 學校和教學方面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四)能建立方向(to establish direction):透過教室觀察於實習教 學與初任教學時建立專業目標(professional goal),日後則有能 力針對特定的目標與情境建立適當教學策略,並整合到自身教學 中。

(五)能獲得自信(to attain confidence):透過教室觀察,可學習信 任自己處理教室問題的能力與所做的決定。

15

(六)能相互影響或散發熱情(to express enthusiasm):

(七)能成為較有彈性(to become flexible)

張德銳(2008)指出,教學觀察與回饋的目的主要有四個:(1)提供教 師教學現況的客觀回饋:觀察者觀察教師教學的現況,然後客觀地回饋給教 師,協助其瞭解真實的表現。(2)肯定教師教學的成就和表現:對於教師的 優點與特色給予肯定和讚美。(3)協助教師診斷和解決教學問題:對於教師 可以成長和改進的空間,引導其發現並提出解決行動策略。(4)協助教師發 展專業成長的正向態度:經由不斷的成長循環,教師對於教學工作保持熱忱 及專業成長的承諾。

如同 Glickman(1993)所述,在教學過程中,獲得較多回饋的教師,會 對本身的教學有較大的滿足感。透過回饋,老師可以有效的改進教學,增加 教學的效能感;透過回饋,老師也能感受支持與協助,產生歸屬感。

綜上所述,教學觀察評鑑之目的為提供教師教學現場的客觀資料,協助 教師瞭解其真實的表現與肯定自我,與觀察評鑑者建立相互支持的合作關係。

發現自我成長空間,並擬定專業成長行動策略,經由不斷的循環,以增進教 師專業知能、積極的改變對學生的態度及行為與使教師對於教學工作保持熱 忱,散發熱情正向影響同儕。

三、教學觀察的方法

郭昭佑(2000)提及,欲建構一套公平、客觀、合理且具備高信度及效 度的評鑑模式,應採用系統化及科學化的方法,並兼重深入瞭解質性資料,

在評鑑的過程中,視不同評鑑項目的需要,採取適宜的方法,所得結果會比 只使用單一方法更令人滿意,且能避免不當的價值判斷與陳述。

James & Linda(2008)提到,在教學觀察時,評鑑者會蒐集非主觀評斷、

描述性的資料,因為課堂上互動的複雜性與迅速的步調,會使教師經常不明 白自己的一些教學行為或學生的行為與反應。客觀的數據,可幫助教師更深 刻地思考自己的行為。

16

以下就評鑑者的身分、教學觀察的資料來源、教學觀察的技術、教學觀 察評鑑的程序來說明:

(一)評鑑者的身分

評鑑方式可分採自我評鑑、校內評鑑及外部評鑑。校內評鑑包括同儕

評鑑方式可分採自我評鑑、校內評鑑及外部評鑑。校內評鑑包括同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