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設計、實施、困難及解決之道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教學設計、實施、困難及解決之道

本節旨在呈現研究者在進行本實驗教學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實施過程 當中所遇到的困難,及與同儕觀察教師討論及研究者自身省思後所發展出來的 解決之道,並從質性資料:同儕教師觀察、學生作品、研究者省思,討論此實 驗教學課程的學習成效及給予教學工作者使用上的建議。

以下依研究者所設計閱讀策略的順序來發展,分別為閱讀前、閱讀中及閱 讀後,總結十二週、三個循環的課程及改進之處二點說明之。

壹、 閱讀前策略—List/Group/Label

本策略最主要是在學生尚未詳細接觸到繪本的全文之前,藉由繪本的標題、

副標題、圖表及圖片,先有個概略性的膫解,並腦力激盪出有關的字、詞,以 擴展學生的詞彙。

以下以每個循環 list/group/label 策略課程的發展來討論學習的成效及給予 教學上的建議:

一、第一循環課程設計

第一個循環的課程為「KITTENS」,且每個循環的第一節課都是以 list/group/label 為主。

剛開始研究者先以影片介紹本策略的用意及如何進行,影片內容全程英語 進行,研究者將影片播放完成之後再進行講解。不料,研究者卻發現幾乎三分 之二的同學是不懂影片的內容;因此,研究者又再重新播放,並且邊播放邊講 解,學生才比較瞭解。之後,研究者以影片中示範的例子"Gardening words"帶著 同學做一次。老師先腦力激盪出跟主題有關的單字,待學生將單字列得差不多 之後,老師即帶著學生一起進行將單字分組,等所有的單字都分組好之後,就 開始由學生自己思考如何下標題了,老師則給予適度的提示。

之後,研究者即進行本循環的內容「KITTENS」的 list/group/label。首先,

研究者發給學生每人一張完整的繪本內容,是希望學生在研究者還没有進行教 學之前先看一遍,但發覺學生表情不太對勁,於是改帶著學生一起念一次,才 稍微好一些,待學生讀完整篇內容之後,研究者即開始引導學生將剛剛所看到 有關「KITTENS」的字、詞或相關概念提出來。以下為課程中研究者引導學生

(一)研究者引導學童進行 list/group/label 的過程如下:

以下引導的過程分三個部份來敍述:list 列單字、 group 分組、 label 給標 題。

1 .list 列單字

老師請學生列出「KITTENS」的字、詞或相關概念提出來,有人就提"eat、

sleep、jump、milk、feed、climb",之後老師即暗示同學,可以用小貓的"size"

來思考,老師問同學:「你們知道 size 是什麼?」學生便有人很大聲的回答:「尺 寸」。之後便有學生說:「big、small」;之後,老師繼續問學生:「第一該怎麼說?」

學生就有人回答:「first」。之後就慢慢有人說:「second、third」,但之後就没有 學生發言。老師繼續問:那第六呢?還是有學生回答:sixth。接下來,老師繼續 暗示學生「first、third、sixth」,學生回答不出來,老師再給一個提示「星期該 怎麼說?」學生才回答「week」。到最後,老師提醒「有没有看過 discovery?」

有的學生回答「有」,老師繼續問「discovery 節目最主要的功用為何?」學生 答「發現世界」,老師繼續說「快接近了,再想想看」,接著就有學生回答「探 索世界」,老師說「没錯就是探索世界」,老師問「那探索怎麼說?」,學生回答

「explore」,老師跟答對的小朋友說「Excellent!」。之後,老師問「What’s the topic for this session?本課的主題是什麼呢? 」學生若有所悟的回答「KITTENS」,老 師最後請學生拼出「KITTENS」這個字。最後,一直到學生都想不出來詞彙時,

老師即說:「Let’s group the words.那我們來將這些單字分組。」圖 4-1 為老師將 學生的所提出的單字列在黑板上及學生的學習單。

圖 4-1 老師單字記錄及學生 list 學習單

2. group 分組

首先,老師先寫上了 feed、sleep,接著就有學生陸陸續續舉手發言,有人 說「explore、climb、jump、eat」,直到找不到相關字,學生就開始找別的字了。

此時,老師每分組一個字就將黑板的字畫掉,一方面也是告知學生一種學習的 策略。接下來,學生開始說「first、second、sixth」,之後,老師也補上去「week」

也適合一起,學生也點點頭。之後,學生開始講了「big、small」,此時,老師 提醒學生「big、small」是在指誰? 學生便很快回答是「kittens」,於是把「big、

small、kittens」歸在同一,最後還有二個字,因為不太好分,所以請學生將

「themselves、enough」放在一起。檢查一下所有的字都用到了,接下來的步驟 就是 label 給標題了。

3. label 給標題

給標題是這三個策略裡面最有挑戰性的一項,一方面學生字彙群組的概念 才剛建立,另一方面就要讓學生為這些字的群組想出適合的用標題。通常是研 究者給予一個方向後,讓學生想出適合的中文,再問是否有學生知道這個字該 怎麼念及拼,學生再寫到學習單上。

首先,研究者先行帶念所有的單字,讓學生對這些字彙的群組有一個整體 的概念,接著就一個一個進行。以下節錄一段研究者與學童的對話,以呈現研 究者如何引導學童如何給字彙群組下標題。

T:你們看一下這些字都有什麼共同的特色?

Ss:他們都是有關動作。

T:很好。那「動作」的英文有誰知道呢?

S1:講出 action。

T:Do you know how to spell action? 你知道如何拼出"action"這個字嗎?

S1:a-c-t-i-o-n.

T:Very good. 非常好。

T: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第二個群組。他們要傳達什麼概念呢?

S2:第一、第三、第六及星期。

T:很好,可是那是個別單字的意思,並不是整體的意思。再想想看,小貓 的第一星期、第三星期、第六星期可能在說什麼?

S3:是不是牠的成長階段?

T:没錯,很棒哦! Does anyone know how to spell the word?

S4:S-t-a-g-e.

T:Wonderful. 没錯,就是 stage. 那下一個呢?

Ss:size。

T:How to spell “size” in English? ”size”要如何拼?

S5,S6,S7,S8,S9,S10:s-i-z-e.

T:Excellent. 那最後一個要如何給標題呢?

Ss:(没有聲音,没有人知道該如何做。)

T:其實這個比較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enough"是足夠的,"themselves"

文該怎麼拼嗎?

Ss:(没有聲音)

T:"ability"[əˋbɪlətɪ] [ə]第一個字母是什麼?

S11:e T:No.

S12:a T:Yes. [b]?

Ss:b.

T:Yes. [ɪ]?

S13,S14,S15:i T:Good. [l]?

Ss :l.

T:Yes. [ɪ]?

S16,S17,S18:i-t-y

(學生接著就把後面的字母給拼出來了)

T:Very good. 那現在把這些寫在你的學習單上。

圖 4-2 是一位學生的學習單完成的情形。

圖 4-2 學生 group/label 學習單

(二)學生在第一循環 list/group/label 的學習成效

雖然學生在剛始介紹策略時呈現出不太理解的狀況,但在研究者播放第 二次及邊播放邊講解時,學生就露出了微笑,一直到進行到本單元「KITTENS」

的 list/group/label 進行時,參與感就非常高,發言情形也不錯,學生也都很想 知道在黑板上每個單字的意思,並且要求老師將中文也寫上去,由此可知,也 增長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該班導師甚至課後跟研究著分享,她坐在後面也受益良多,也會想嘗試 運用這個策略在教學上。

(三)第一循環研究者的省思及改善

在播放 list/group/label 的介紹影片時,並没有得到學生很好的反應。

你在播放時,應該要暫停一下,稍做講解再繼續,否則學生完全不知道 他們在做什麼,或是你根本就不需講解,直接帶著學生一起操作即可,小學生 講過多的原理,他們可能不懂。(觀 1030923)

剛開始在進行 list/group/label 時,原本計畫是播放本課程「KITTENS」的 繪本及 CD 讓學生藉由聲音、圖片及文字來對內容有基本瞭解,但由於電腦設 備皆在教室後,且有該班導師及一位同儕觀察教師在後面,再加上對兩位老師

還不夠熟悉,不好意思請他們幫忙,因此,就準備了完整的文本內容給學生,

但這並没有得到好的反應。

其實你的用意很好,但直接讓學生看繪本及聽 CD 效果應該會更好。

(觀 1030924)

因此,研究者修正了第一循環的缺失,在第二循環時修正為:

1. 每個循環的第一節在引起動機完成之後,接著就播放繪本及 CD,讓學生對 繪本有初步且完整的概念。

2. 其他的步驟其引導過程都如同第一循環。

貳、閱讀中策略—Read/Pause/Retell/Evaluate、Reread

Read/Pause/Retell/Evaluate 策略最主要是在閱讀中老師引導學生瞭解文本 內容,並於講解一個段落之後,適度以問題來確認學生的瞭解情形;再者,研 究者藉由心智圖勾勒各段落的重點,在勾勒心智圖的過程中,學生反思本段落 重點為何,並且評估自己是否瞭解文本。Reread 策略主要是學生在進行重述時,

若無法順利進行時,則回到文本去看內容,再繼續進行重述。

在這個策略的運用過程中,第一循環及第第二循環有較大的變化,因此研 究者就分成兩個階段來分別敍述。

一、第一循環課程設計

此策略的進行為每個循環的第 3-5 節,研究者在進行完單字教學後,即進 行文本的的教學。

為了顧及版權的問題,研究者自製文本學習單,並分成兩次給學生。老師 在上課之初,先將文本及 CD 再播放一次,接著逐句解釋文本;在講解文本的 過程中,老師會請學生翻譯句子的內容,並請學生確實寫下來,讓學生在複習

來進行表示。學生剛開始還不知道該如何進行,一直到老師示範了整個段落之 後,學生才比較有概念。圖 4-3 為學生在看完老師的示範之後,所完成學習單 的一部份。

圖 4-3 第一循環重述學習單

但以上都還在老師示範的階段,學生尚不知道如何進行重述,因此同儕觀 察老師及輔導教師給了研究者建議,可找一、兩組學生上台示範,由學生來帶 動學生更具有說服力,因為自己的同學都可以做到了,其他同學可因此增強學 習的信心。(觀 1031013)。在採納了同儕觀察老師及該班導師的建議之後,導師 即幫研究者找了三個學生讓研究者訓練;這三個同學來找研究者之初還有羞澀 的感覺,並且很害怕自己做不到,但透過研究者一步一步的解說及引導,這三 位同學就比較勇於面對要在同學面前進行重述示範的這一件事,也很高興能有 這個機會可以接受老師的指導。在這三位同學示範之後,果然如同儕觀察教師 及該班導師所說,自願的同學就比較多了,其中有一位同學是平常很少發言的

但以上都還在老師示範的階段,學生尚不知道如何進行重述,因此同儕觀 察老師及輔導教師給了研究者建議,可找一、兩組學生上台示範,由學生來帶 動學生更具有說服力,因為自己的同學都可以做到了,其他同學可因此增強學 習的信心。(觀 1031013)。在採納了同儕觀察老師及該班導師的建議之後,導師 即幫研究者找了三個學生讓研究者訓練;這三個同學來找研究者之初還有羞澀 的感覺,並且很害怕自己做不到,但透過研究者一步一步的解說及引導,這三 位同學就比較勇於面對要在同學面前進行重述示範的這一件事,也很高興能有 這個機會可以接受老師的指導。在這三位同學示範之後,果然如同儕觀察教師 及該班導師所說,自願的同學就比較多了,其中有一位同學是平常很少發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