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科學文本閱讀

第二節 科學文本閱讀

壹ヽ科學文本的定義及特色 一、科學文本內容

為了拉近科學與社會大眾之間的距離,也為了提昇全民之科學素養以達科 學教育的最終目標,科學文本,即科普讀物扮演著溝通橋樑的重要媒介角色。

因此,許多關心科學的學者,鼓勵科學專家、科學作家或科學教育家將艱深的 科學原理原則、科學專業術語轉化成一般大眾所能明瞭的語言、文字、圖表……

等多元模式,以符合社會大眾閱讀的需求,以期有效促使社會的進步(洪禎祥,

2011)。科學文本可以是一小段文章或一個段落,會描述、解釋自然現象,非常

Shymansky(1991)提出科學文章是描述、解釋自然現象,以及有關事物的方式,

科學文章可分四種層次:大眾報刊雜誌(articles in the popular press)、大 眾科學期刊(articles in popular scientific journals)、科學教科書(science textbook)、

科學研究期刊(articles scientific research journals)(Mallow,1991)。

由表 2-1 可知,不一樣的科學文本提供不一樣的科學知識給不一樣需求的

綜上所述可以了解到科學文本有其獨特的結構,與其他文本不同的地方,

有著獨特的科學語言及特定的書寫模式。不一樣的科學文本,會帶給讀者不一 樣的獲得,而最終的目的卻相同,希望可以傳達科學的知識與理念給讀者。

二、科學文本結構

文本的結構是用來組織文章,這些通常很複雜,學生應該很清楚的被指導 來認知這些結構,並且運用這些結構來增進理解及回想。許多學生對於說明文 體的文章閱讀有困難,這因素有許多,其中之一是學生們無法看懂說明文的基 本結構,而有些學生是字意不懂,更有一些人是看不懂圖表(Dymock, 1998;

Dymock &Nicholson, 1999)。此時,老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協助學生發展閱 讀理解策略,這其中也包含了對於說明文結構的覺知(Dymock &Nicholson, 1999;

Pearson & Duke, 2002)。

一般來說,說明文性文本分成兩種結構:敘述性結構(Descriptive structures)

文本及順序結構(Sequential structures)文本。而敘述性文本又可分成三種類型:

列表(list)ヽ網狀(web)及比較(compare/contrast)。以下分別敘述之。

(一) 敘述性結構文本

1. 列表(list):列表是敘述性文本的基本架構(Calfee &Patrick,1995),

它可能是像購物清單ヽ說英語國家的列表,或是像科學的企鵝的特色。

2. 網狀(web):網狀是另一個敘述性結構的另一個類型(Calfee &Patrick, 1995)。在網狀類型當中,最主要討論物體的特質,例如,文章當中可 能在討論蛇或舊金山的特性。

3. 比較(matrix compare/contrast):兩個或兩個以上主題的比較(Calfee

&Patrick, 1995)。

(二) 順序性結構文本:依據時間呈現出一系列的事件。通常順序性文本是由第

Cook 和 Mayer(1988)曾指出說明式的文本應包含以下五種結構:

1. 概念化(generalization):中心思想總是左右著文章的鋪陳。在文章中,

大部分的句子試著透過澄清(clarifying)和擴展(extending)兩個方式,

提供證據支持中心思想。有時,句子在解釋中心思想的時候會藉助例子 和圖例,來試著澄清中心思想ヽ解釋更多中心思想的細節ヽ或是擴展中 心思想。

2. 列舉(enumeration):列出一個又一個事實,常見的兩種列舉的句子為:

(1)具體說明(specified):實際列出因素數量。

(2)未具體說明(unspecified):從段落中尋找因素,可能會出現在一個 句子中,或是更多的句子中。

3. 順序(sequence):藉由連續和連結來描述一系列的事件或是過程步驟。

4. 分類(classification):將事件或事物進行群組ヽ分離ヽ或轉化為等級 ヽ種類,從中發展一個分類的系統以使用在分類細項上。

5. 比較或對照(comparison/ contrast):檢查兩者和更多事情之間的關係,

並分析相同和差異之處。

綜上所述,科學文本屬於文本的範疇,具有敘述式和說明式兩種體裁性質,

依其文本內容再加以區分,前者係以故事為經絡為主軸,來闡述自然現象或是 事物,後者則著重解釋或說明自然現象及事物。

三、科學文本的重要性

王美芬與熊召弟(2005)認為雖然自然科學強調做中學、探究發現的學習 過程,但仍然不可忽視閱讀的重要性,而且將閱讀視為是一種極為可行的學習 方法。因為有些自然科學的實驗活動本身未能展示其原理及解釋現象,又有些 教材無法用實驗操作來進行學習,此時,科學的學習活動便不能只限於動手

(hands-on)進行科學學習了,而必須以閱讀(reading science)的學習來進行。

Yore(1987)的調查顯示 90%的自然科學教師認為閱讀對學習科學是重要的,

科學教育不應忽略閱讀的重要性。

邱美虹(1994)將學習與解決問題視為一種高級思考,並主張從教科書編 寫及科學文章的閱讀來訓練學生理解與解決問題。可見科學文章的閱讀理解,

在學童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上,具有其重要性。

許多教育學者長久以來認為,閱讀能力與科學成就有直接的相關性,也就 是說,閱讀在科學教育扮演著主要的角色。因此,科學閱讀技巧的直接教學將 可提升科學的成就(Yore, 1987);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亦於 1989 年主張,

若要能確實提昇全民之科學素養,閱讀及瞭解科學文章是眾多可行方法的其中 一項;許良榮(1996)更進一步地指出由於科學讀物經常包含新的訊息或是新 的知識,因此透過科學閱讀來輔助學習,不僅可有效提升學習成效,且能促使 學童結合先備知識以建構新概念,並進而將原本的迷思概念予以轉化。

科學文本的社會功能是多方面的,高瑞卿(1995)於《文學寫作概要》一 書中針對各種體裁類別的科學文本進行歸納、分析後,提出科學文本是一種具 備:科學性、文學性、思想性、通俗性、趣味性和啟發性等特質的普及化科學 文本,並主張:普及科學知能、傳播科學思想、提倡科學精神、培養科學世界 觀、建立科學方法論和進行思想教育等功能,是科學文本之所以重要的關鍵。

簡言之,科學文本是一項促使科學普及化的利器,具有:幫助民眾了解科 學基本概念、幫助民眾了解科學本質的多樣風貌、幫助民眾了解科學的應用、

幫助民眾奠定持續接觸科學新知的基礎、幫助民眾拉近與科學之間的關係、幫 助民眾明瞭對社會的衝擊及可能的限制(黃怡儒,2010)。

四、故事體及記敘文的差異

K a m e e n u i & S i m m o n s ( 1 9 9 0 ) 將 文 本 的 形 式 區 分 為 敘 述 式 文 本

個故事,具有「故事語法」(story grammar)的結構,其包括下列一些規則(Mayer, 1987):

(一) 故事是由背景(setting)、主題(theme)、情節(plot)、結局構成。

(二) 背景包括人物、地點和時間。

(三) 主題是由目標(goal)所構成。

(四) 情節包括一些插曲(episodes)。

(五) 結局是由事件和狀況所構成。

(六) 插曲是由一些事件和狀況所構成。

利用上述的系統,讀者能將敘述式文本分析為一些事件和狀況的階層,從 而理解文本的內容。

柯華葳(2009)指出常見的說明文結構有四種:提綱挈領的主題描述結構、

對比異同的比較對照結構、連結原因及結果的因果結構、以及依照順序鋪陳的 序列結構等。

(一) 主題描述式:主題清楚,先破題而後提出支持的細節與證據。

(二) 比較式:主要呈現文章中概念之間的相似處與相異處。

(三) 因果式:主要在於呈現事實或概念,藉以顯示其發生的原因,其因果關係 可以是明確敘述的、或是隱含在文章的語意當中,而其呈現方式可以由因 導向果、或是由因果追溯。

(四) 序列式:主要將某些概念或事實依過程的發展來描述其步驟,或依據時間、

空間取向來陳述事件,包含依序陳述、列舉或時間次序之文章。

綜合觀之,敘述式文本旨在以故事結構敘述某一事件或現象,重點在於「描 述」;說明式文本則在說明事件或現象的原因、定律和規則,重點在於「解釋」。

在科學文本中,常出現科學的專業詞彙與術語,並強調內容的邏輯性和文句間 因果關係(Yore & Shymansky, 1991),可見科學文本的形式和特性與敘述式

貳ヽ科學文本如何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林文寶在 2000 年 2 月所計劃主持的「台灣地區學童閱讀興趣調查研究」的 結果顯示:台灣學童最喜歡閱讀的讀物類別以笑話(62.4%)最高、再來是謎語

(54.7%)、冒險故事、漫畫(48.1 %)、童話(39.1 %);以創作別來分,選 看本土創作的比例最高(46.2 %)、翻譯居次(37.7 %)、選看改寫的最少(28.7

%)。由此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兒童喜歡的讀物特質中,若文章內容具有 趣味性,以及需要其思考的成分,再以故事的方式去鋪陳,便能引起兒童閱讀 的興趣。

陳靜怡(2004)整理了多位研究者有關閱讀興趣的調查報告,認為在閱讀 興趣方面,一到三年級的兒童偏向幻想與故事性強烈的文章,圖片比例要多,

四到六年級則偏向知識性,有適度的圖片仍可增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尤其以 彩色圖片更受到各年齡層兒童的喜愛。

謝添裕(2002)在國小學童對不同型式以及不同圖文配置之科學文章其閱 讀理解與閱讀觀點之研究中發現,大多數的學童喜歡閱讀敘述式的科學文章,

有超過 75%的學生認為閱讀說明式文章較難理解,增加了許多閱讀的時間,因 而影響其閱讀的興趣。綜合以上研究發現,對象為高年級學生時,寫作內容必 須具有豐富的知識性,但在寫作的文字上仍須兼顧其趣味及幽默,文體可以採 用多數學生喜愛的故事類體裁,並結合適當的圖片以及內容綱要,將傳統典範 式科學讀本轉換為兒童能夠接受的科學故事讀本。

參ヽ科學文本之閱讀理解策略

科學文本屬說明式文本,其所欲傳達的概念及各命題間銜接的方式和一般 具「故事語法」的敘述式文本並不相同,對科學文本的閱讀理解所需之相關知

主。Gunning(1996)認為國中階段學生能進行抽象閱讀,理解文本的組織、系 統,並能從不同的向度來獲得合理的解釋與理由。國內學者錡寶香(1999)對 國小四、六年級學生所做的研究發現,國小學生到了六年級時,對說明式文本 的理解能力仍不如敘述式文本,錡寶香認為此結果可能反映較多的困難。

主。Gunning(1996)認為國中階段學生能進行抽象閱讀,理解文本的組織、系 統,並能從不同的向度來獲得合理的解釋與理由。國內學者錡寶香(1999)對 國小四、六年級學生所做的研究發現,國小學生到了六年級時,對說明式文本 的理解能力仍不如敘述式文本,錡寶香認為此結果可能反映較多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