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教學應用

第四節 教學設計

根據實驗結果,可以發現英日語組在轉換動詞*SV 句式皆與母語者達 顯著差異,並且直到高級仍有顯著差異,說明這類動詞的句式為學習難點。

因此本論文以轉換動詞為教學目標進行課堂教學的設計,並且認為教學時機 應在學習的初始階段,第一次遇到該生詞時,教師就應該提醒學生注意。

一、 轉換動詞的教學

此處以轉換動詞「關」為例,說明如何操作教學流程。首先,應當列出 轉換動詞的語言規則,如下:

規則一:「關」(Vt.)「NP1 關 NP2」,動詞語義 ACT→STATE,NP1 為 執行動作(ACT)者,而 NP2 為狀態(STATE)改變者。

規則二:「關」(Vi.)「NP2 關」,動詞語義 STATE,該動詞表示 NP2 的 狀態(STATE)變化。

規則三:「關」(Vi.)「*NP1 關」為不合法句,該結構隱含 NP1 為發生 狀態變化者,而非執行動作者。

接著,教師可輔以圖片說明轉換動詞的事件結構,如下圖 六-1,先說 明規則一,搭配漫畫(a)進行講解,漫畫(a)呈現轉換動詞及物的事件結 構,教師應該提醒學生該漫畫包含「兔子」與「電腦」兩個名詞,「兔子」

為執行動作者,由於兔子做了一個動作「關」,使得「電腦」的狀態發生改 變,例句為「兔子關電腦」;再來,說明規則二,搭配漫畫(b)進行講解,

漫畫(b)呈現轉換動詞不及物動詞的事件結構,教師應提醒學生該漫畫只 有「電腦」一個名詞,「電腦」自己發生了狀態變化,由「開」轉變為「關」,

例句為「電腦關了」,並且提醒學生 NP2 在及物形式原本位於受詞位置,但 在不及物句中應前移至主語位置;最後,說明規則三,主語位置應放狀態變 化者,若 NP1 為執行動作者,將其放在主語位置將隱含 NP1 發生狀態變化,

如此一來則有語義衝突,因此轉換動詞的*SV 句式為不合法句,應該請學習 者特別注意。

a. 「關」(Vt.)及物形式 b. 「關」(Vi.)不及物句

圖 六-1:轉換動詞教學設計示意圖

說明轉換動詞的事件結構與使用規則後,教師可以將語言規則列於板書 上,進行機械事的提問操練,讓學生輸出該語言結構,進而穩固學習者的語 言表徵,提問時可利用圖片或肢體語言幫助學生理解,例如:

規則一:「關」(Vt.)「NP1 關 NP2(電燈/門/電腦)」

規則二:「關」(Vi.)「NP2 關」

教師提問:「我做了什麼事?」(搭配肢體語言關電燈)

學生回答:「老師關電燈。」

教師提問:「電燈怎麼了?」

學生回答:「電燈關了。」

教師提問:「我做了什麼事?」(搭配肢體語言關門)

學生回答:「老師關門。」

教師提問:「門怎麼了?」

學生回答:「門關了。」

最後,教師可以設計活動,例如「圖片故事」,每張圖片皆為一個動作,

包含轉換動詞與其他類別的動詞,並且圖片內容明確畫出執行動作者或狀態 變化者。請學生將拿到的圖片排列順序,並且學生看圖描述圖片內容,如下:

表 六-3:轉換動詞教學活動「圖片故事」示意

順序 圖片內容 預期學生產出

1 兔 子 跟 老 虎 玩 電 視 遊 樂 器 XBOX。

兔子跟老虎在玩遊戲。

2 兔子一直破關,超級開心,跳來 跳去,老虎一直輸所以臉很臭。

兔子贏了很多,老虎輸了。

3 兔子太得意,老虎輸不起,一時 不開心,上前把 XBOX 關掉。

兔子非常開心,老虎「關」了遊 戲。

4 XBOX 上面有兔子的勝利紀錄,

瞬間畫面黑掉。

所以電視「關」了。

5 兔子的臉瞬間垮掉,老虎對著兔 子露出奸笑。

兔子覺得難過,但是老虎很高 興。

綜上所述,教師應把握兩點教學原則,先說明動詞的語言規則,包括合 法與不合法的結構;而後設計提問操練,鞏固學生的語言表徵,增加語言輸 入的質量,最終可再藉由語言活動,讓學生自發性的產出。在這兩點教學原 則之下,將可幫助學生正確習得轉換動詞的論元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