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輔導之理論與模式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學輔導之理論與模式

本節將探討幼教輔導之相關理論;分別從教育視導與教學視導關係進行 探究以釐清正確的視導觀念;進而針對幼教輔導常見且主要的視導模式:臨床 視導、同僚視導,加以說明其涵義。

壹、幼教輔導的理論依據

幼兒園輔導計畫事實上即是幼教輔導的一環,而輔導的目的主要為協助

解決教學的問題,且以教學輔導之改善教學品質為主要內容,但行政與教學 的關係是相互關聯的。因此,行政影響教學,教學影響行政,二者是相輔相 成。陳淑琴(2007)檢視目前幼教輔導工作的性質,並根據多年來的輔導經驗,

認為「教育輔導」=「教育視導」+「教學輔導」較符合教學、課程、幼兒 行為輔導、環境規劃、教師專業成長、親師溝通等的輔導範圍。綜言之,教 學視導的概念由教育視導與教育行政轉變而來,而教學視導人員由過去的督 學對學校進行行政視導,逐漸轉變為學校的領導者以教學為內容,以視導為 手段來改進教師教學。

貳、視導之涵義

以中文字義而言「視導」,包含有視察與指導之簡稱。簡言之,指導是 對事外亦須對人,視察之前先提供指導,所以指導涵蓋著視察(邱錦昌,2002)。 視導的概念運用於教育,從包含行政與教學的教育視導演變至直接影響教師 的教學視導,以下將以教育視導的涵義、教學視導的涵義方面進行探討。

一、教育視導的定義

要深入瞭解教學視導之前,應先釐清何謂教育視導。教育視導一般分為 行政視導及教學視導兩大部分(李珀,2000;張清濱,2005)。教育視導係屬 教育行政的一環,其包含涉及教育事業的活動,包含行政視導與教學視導,

是由行政機關指派視導人員至所屬教育事業機構與教育行政機構,透過視 察、指導的過程,督促學校貫徹教育政策與措施,視察學校執行教育政策或 措施的過程中,其達成目標的程度,及待解決的問題;再根據觀察結果,給 予指示和建議,促進校務健全發展,協助教師教學改善,增進學生的學習,

以達教育目標,提升教育品質(謝文全,1997;Harris, 1985;Wilcox, 1989)。

以下茲將專家學者對教育視導的看法整理如表2-3

表2-3 專家學者對教育視導的看法

綜言上述,教學視導是教育視導的核心,其視導人員依據一定的標準對 學校的行政運作與教學活動進行視察與輔導,主要目的為激發出教師專業發 展、協助教師改進教學、增進學生學習與提升教學品質。因此,教育視導則 為一連續的歷程與活動,視導人員藉由領導與管理之名義,以服務的觀點,

教育視導為手段與方法,與教師設計出一套行為系統,進而協助教師改進教 學。

二、教學視導的定義

教學視導屬於教育視導的一環,以發展而言,教育視導形成在先,進而 發展出教學視導;以內容而言,前者較重視教育政策,後者則強調課程專業 發展、課程計畫、教師進修的協助與輔導。羅清水(2000)提出缺乏教學活動 的教育是無生命的、空泛的,應將視導工作著重在教育視導,以行政視導取 代教學視導,提倡教學視導來增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以教學的目的改進教學 成效促進學生學習的成效,由此之見,學校活動的核心在於教學,校內一切 措施都須以支援教學為考量,因此,教學和視導兩者的關係互為緊密。

過去國內由於對視導工作的定義不清,教師總認為視導為監督之意而帶 有防備之心將教學視導及教育視導混為一談,以致於教學視導工作有名無 實,而國內外學者、研究者對教學視導的定義主張略有差異,以下為國內外 學者對教學視導的定義,整理如下表2-4

表2-4 國內、外對教學視導的定義

Glickman, Gordon &

Ross-Gordon

2001

教學視導為教師間合作、民主化的反思探究之歷程,目的 在教師教學上的提升與學生學習成就的增進。

Sullivan &

Glanz 2005 教學視導以教學為核心,是參與教師互動對話的過程,達

提之臨床視導、同儕視導、協同視導等,諸位學者論述教學視導之模式大致 相似,但其涵義卻有不同之處。以下將以幼教輔導較常見且主要的視導模式:

臨床視導、同僚視導,加以說明其意義如下:

一、臨床視導(clinical supervision)

臨床視導起源於1950年,是由哈佛大學教授Cogan、Goldhammer及Anderson 等人所倡導發展出來的教學視導理論。最初臨床視導是應用於實習教師與新 進教師教學專業知能和經驗的充實與提升,其後才再推廣應用於幫助一般資 深教師(引自劉慶陽,2006)。以往教學視導範圍較廣大導致教學視導工作看 法無法一致,因此,,將教學視導範圍縮小重點放在班級的觀察,主要的資 料是來自班級的事件,這些資料的分析與教師和視導人員的關係成了方案、

程序及策略基礎,並藉此改進教師的班級行為,以增進學生的學習。

(一)臨床視導定義

游意敏(2010,頁15)引用諸位學者對臨床視導之定義如:

Goldhammer提出臨床視導的基本概念是面對面的視導,Cogan繼之提出 臨床視導乃是改進教師課堂教學的基本原理與務;Krajewski則強調臨床 視導的歷程必須建立並維持視導者與教師間的和諧關係。Acheson 與 Gall 認為臨床視導的目的之一在協助教師發展專業的積極態度。Gerald 認為所謂臨床視導,乃是為增進教師專業成長,而依據所建立之標準 來觀察、記錄、分析及評鑑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情形,然後個別地 與教師溝通商議改進之道的整個歷程。

綜合上述,臨床視導係指具受過訓練之專業視導人員實際進入教 學現場中,與教學者面對面溝通和互動,並藉由現場觀察教學,對教 師的教學行為,瞭解、分析後進行輔導進而改進教學之歷程。

(二)臨床視導的實施步驟

Cogan主張臨床視導八個應循步驟:建立視導者與教師的互信關

係、與教師共同計畫教學課程、計畫觀摩策略、進行教室教學觀察、

分析教與學過程、計劃與教師會商的策略、與教師會商、重新修正計 畫(引自邱錦昌,2002)。

Acheson、Gall指出臨床視導三大步驟:計畫會議(planning conference)、教室觀察(classroom observation)、回饋會議(feedback conference)(引自邱錦昌,2002)。

Goldhammer提出臨床視導的五個步驟:觀察前會議、進行教學觀 察、教學分析與策略、視導會議、會議後分析(引自邱錦昌,2002)。

呂木琳(2002)認為臨床視導分為:與教師建立良好關係、觀察前 會議、教室觀察、分析和策略、視導會議、會議後分析。

綜上所述,雖然學者對於臨床視導的實施流程各有所不同,但流 程中皆有:觀察前會議、教室觀察、視導會議這三步驟原則。不同之 處只是在實施過程中增加或減少細項步驟,故統整以上學者看法,臨 床視導乃是透過視導人員與教師間面對面且互信和諧的視導歷程,改 善教師教學行為,增進教學效果,積極激發教師發展專業的能力。除 此之外,視導人員實施時應注重與教師建立有益教學視導進行的關 係,創造有利的學習環境,以達成臨床視導目的與協助教師教學成長。

二、同僚視導(collegial supervision)

(一) 同僚視導定義

大多數學者認為視導工作主要在改進教師的教學,但多數教師並 不認同,教師們對視導人員存有不信任感有一種被評鑑之威脅感。由 於官方的視導人員人力有限,使得視導人員對教師之觀察以及追蹤輔 導會談往往次數很少,無法真正解決各校不同的問題。因此,有許多 人主張或支持同僚視導之理論與措施。邱錦昌(2002)引用多位學者對 同僚視導的意義為: Cogan認為所謂同僚視導,是在教學視導上,教師

與視導人員關係是密切、且平等的地位協助教師專業知能提升及教學 改進。Blumberg認為同僚視導,是教師與同僚間透言語上互動對自我分 析,並參與班級觀察瞭解課堂教學行為。秦夢群(2011)認為同僚視導 的特點即在充分利用教師的專長,以合作的形式達到最高的效率。基 本上,其作法仍在藉由二位以上之教師,觀察彼此教學活動提供回饋 評論的方式,達到專業成長的目標。秦夢群對同僚視導認為的特點如 下:

1. 並無主從之別

以往視導總被認為是監督教學,但同僚視導則主張教師地位是平 等,應以專業素質為標準。

2. 教師足以擔當視導工作:

以往教師所扮演的都是被視導的角色,即使有意見也不被採納。

同僚模式則強調教師是教學者對自己班級是最瞭解且最具影響力,是 足以擔當彼此視導的工作。

3. 促進合作的關係:

以往視導常因不知主體之分而形成對立,同僚模式則以各教學主 體的結合,包括:校長、教師、學生,藉由教師的專業斷定、相互觀 摩、以回饋方式互相合作,增進學習成效。此外,校長與行政人員在 同僚模式也應以適當的領導行為,提供教師所需的資源,以助其完成 視導任務。

綜合上述各學者而言,同僚視導為教師與視導間人員為平等互助 的夥伴關係,彼此進行專業互動關係,相互進行專業互動、示範教學、

教室觀察,教師間彼此分享建議以改進教學,進而達成專業上的成長。

(二) 同僚視導的步驟

如何教學,也就建構了自己的教學知能,使教學品質獲得改善。他提 出了四點同僚視導的實施步驟:

第一步驟:建立同僚視導制度

成立教師視導團體,分別由各領域的優質教師擔任教學視導者,

並輪流讓老師擔任視導者,觀察彼此教學方式、進行分析、回饋有助

並輪流讓老師擔任視導者,觀察彼此教學方式、進行分析、回饋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