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在探討高雄地區教保人員參與輔導後對專業成長影響之研究。本 章共分為五節加以討論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 究問題,第四節為研究相關之重要名詞進行釋義,第五節為界定研究範圍與 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是一句人們耳熟能詳的話,提醒著我們必 須關注兒童的成長與發展,且說明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六歲以前幼兒的智力、

人格、基本生活學習等方面的發展比兒童時期更為重要。因此,應把握住幼兒 發展的關鍵期,提供幼兒良好、且適當的學習環境。根據美國幼兒教育學會

(NAEYC)以各項研究指出,學前教育方式若愈符合孩子發展需求,則孩子在 小時學的各項表現也就愈好,故幼兒教育對個人、家庭及社會發展有其重要的 意義(引自吳珮瓏,2004)。因而幼兒教育之成敗,幼兒園教保人員扮演重要 的角色。我國自1900年代以來開始進行教育改革,針對教師的角色與職責重新 定位,除了頒布「教師法」,保障教師工作與生活、提昇教師專業地位,並更 明確、嚴格地規範教師之資格與義務。時至今日,教師的角色與以往大不相同,

除了傳道、授業、解惑外,還需面對社會給予的諸多期許與教育制度的改革政 策(黃淑嫆,2004)。換言之,教師職責更為繁重了,須要面對更多的挑戰與 要求,及日益增加的壓力,對教學品質會有所影響的。為了確保幼兒教育的品 質,以及提升教保人員的專業水準,因此,除了加強培育師資的工作外,更應

現職的合格教保人員再一次省視自己教學,及吸收新的教學方法與教育原理的 機會,以達到教學的專業,更甚而建立教保人員的專業地位,才能確保幼兒教 育的品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1966 年法國巴黎會議發表教師地 位建議(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status of teacher)主張:教師職業必須視 為專業;教師職業是一種需要教師嚴謹地與不斷的研究,以獲得專門知識與特 別技能,而提供的公共服務,教師職業並要求教師對於其所教導之學生的教育 與福祉,負起個人與協同的責任感(引自陳美齡,2004)。因此,教育漸漸被 視為專業工作的重要規準之一,專業則須靠不斷的進修,以晉升為專業人員,

提升專業水準,服務人群,教師的專業是不容被忽視的,尤其是教保人員的地 位一直被視為教育界中最弱的一環,因此,提昇教保人員的專業地位及增加教 保人員本身專業知能,則是目前幼兒教師須努力的目標。

教師專業化已成為世界性潮流,想成為21世紀教保人員行列者,不只面臨 著激烈的競爭,而如何發展專業能力,成為一個專業的幼教老師,將成為幼兒 教師的空前考驗及挑戰(李英瑞,2002)。教保人員的專業能力被視成幼兒教 育發展的重要因素為,幼兒學習除了家庭外,另一個重要的環境則為幼兒園,

因此教保人員的專業成長對幼兒發展是相當重要。教師的素質不好將不會發展 出好的教育,若要改善教育,則應先改善教師素質是最重要的,以及若要提升 教育品質,則得從提升教師之專業能力開始。有卓越的教育品質將可做為提昇 國民素質的依歸,並培育出優質人才進而促進國家進步。不論國內外,教師專 業成長的觀念是越來越被重視。然而在一般社會大眾眼中,教師的專業地位並 不如醫師、律師或建築師、工程師等;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教師受尊重程度亦 隨著施教對象年齡降低而降低,幼教老師不受尊重的情形更為明顯(林春妙,

2005)。綜上之述,幼稚教育為教育的基礎教育,其重要性不容輕忽,而幼教 老師更是掌握幼教品質良窳的舵手,唯有努力提升教保人員的素質,才能改善 幼教品質,並助其專業地位的鞏固,至於教保人員的品質如何,須視具備多少

專業知能,因此對教保人員專業成長須做深入的探討。教師教學效能的表現,

是一種專業知能的高度發揮,也是教學知能涵養的運用,而教師專業知能的優 劣與教學效能的高低,對學生學習行為影響相當大;因此,教學是教師專業的 綜合表現,透過教師教學效能的發揮,才能具體展現教師專業成長的一面,因 此針對教師專業成長之相關研究是有必要的。

教育部於民國 88 年訂頒「發展與改進幼兒教育中程計畫」,並自 90 年度起逐年編 列經費補助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所轄公私立幼兒園評鑑及獎勵績優幼兒 園,迄 94 年全國幼兒園已接受評鑑者,比率達 99%以上,對提升幼兒教育品質,

助益甚大(教育部,2009)。從 95 學年度開始,教育部開始推動「教育部補助辦理 公私立幼稚園輔導計畫」,希望幼托整合政策開始實施之前,能以輔導計畫取代評 鑑作業,透過輔導計畫,促進教保人員的專業成長,並提升幼兒園的教學環境與 品質。教育部表示,由於幼兒園的熱烈參與,自 95 年度起每年約有 550 家以上的 幼兒園申請這項計畫,4 年來接受輔導之幼兒園,總計約 2,700 園次。在輔導人員 及幼兒園教保人員們的努力下,幼兒園已漸漸的展現其課程發展上的獨特性,老 師以孩子生活中俯拾即是的事物,轉化為教室裡的課程及教學,引導孩子在正常 化的教學環境中,透過閱讀、觀察認識這個世界,藉由師生間的討論,培養帶得 走的思考及學習能力。為落實輔導計畫,教育部於 95 學年至 98 學年,這 4 年投入 公私立幼兒園輔導計畫之補助經費共 105,254 仟元;而於 99 學年至 102 學年,這 4 年投入公私立幼兒園輔導計畫之補助經費共 99,034 仟元,投入如此龐大經費、人 力與物力主要希望達成幼教品質的成效(教育部,2013)。 近年來,由於少子化 現象愈來愈明顯,相對於其他教育階段,幼兒園最早遭受此波衝擊,許多幼教機 構無不企求在此逆境中建立競爭優勢,因此幼兒園紛紛提出計畫爭取接受入園輔 導的機會,以求提升教保專業品質及建立教學特色。

基於上述源由,由於研究者本身為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生,對幼兒教育與

與輔導其歷程作一番探究,並藉以瞭解高雄地區教保人員參與輔導的歷程、與 其專業成長。此外,研究者發現目前國內針對此項計畫與實施現況為主要內涵 的研究仍不充裕,多數的研究也是以量的研究為主,鮮少以質性做深入研究。

因此,本研究採以質性研究來探討,鎖定高雄地區教保人員在參與輔導後對其 專業成長之影響作深入探討。並想知道不同園所屬性之受輔教保人員對輔導的 看法與參與的動機為何?再者則是教保人員參與輔導與其專業成長之關係為 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