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參、錄音設備與訪談記錄

研究者於訪談前預先徵求研究參與者同意錄音,訪談過程中除了積極關 注的傾聽、訪談筆記及訪談中的回應外,更需要有錄音設備作為輔助;透過 紙筆將重要資訊記錄下來,有助於研究者在資料整理時,以掌握當時的情境,

以免因為時間的久遠,而遺漏重要資訊。另將錄音資料加以轉譯分析,作為 資料分析時的依據。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壹、資料分析的程序

黃瑞琴(2005)曾建議:研究者在完成工作和結束資料的收集工作後最好

須有密集分析,因時間久了讓受訪者檢核那時的資料會非常困難。陳向明

(2002)也認為資料的分析、整理事實上是為一整體不能劃分的,是互相交叉、

重疊與一同進行的循環過程;立即進行資料整理與分析,有助於研究者有系 統的歸納整理資料。然而,研究者一旦自訪談資料中發現新的主題時,就必 須回頭重新再閱讀那些已經檢視過的資料。因此,資料分析實為一長期且繁 複的過程。

質性研究分析的核心在於詮釋資料,潘淑滿(2003)指出,質性資料的分 析主要是由三個要素組合而成,包括資料化約(data reduction)、展現(data display) 及結論等,而所謂資料化約指的是研究者根據一個明確的概念架構,將資料 進行有系統的簡化過程。

一、初步整理工作

陳向明(2002)建議有些整理的工作可在分析前完成,如檢查原始資料的 完整、準確,尤其資料來源進行相關檢驗等。對質性研究而言,所有資料都 非常重要,所以在整理應多謹慎、避免有遺漏的遺憾。

本研究在資料蒐集編碼與分析部份,研究者將訪談錄音記錄騰錄成逐字 稿,並記錄每份資料收集的時間、日期此外,再以原始資料進行編碼與轉譯。

二、對資料進行編碼建立

編碼程序可分為開放式編碼(open coding)、主軸式編碼(axial coding)、

以及選擇式編碼(selective coding)三種(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在開 放式編碼步驟,研究者先將訪談資料做初步的分類,在主軸式編碼時,研究 者將資料做有系統的分類,最後在選擇式編碼時,研究者會再做資料確認及 主題編碼的確認。以下將針對編碼程序做釋義(引自吳芝儀

李奉儒譯,1995)

(一)開放譯碼(open coding)

所謂的開放性譯碼就是指把蒐集到的資料打散、檢視、比較加以 概念化的過程。其程序為下述:

1. 定義現象

研究者在研究初期所收集到的資料轉為文字後,將文打成逐字、

逐句的分解。並把資料分解成每一個獨立的事件或想法;再將研究者 感興趣或觀察的情境中重要的、特別的、屢次出現的現象,賦予一個 可以代表這個現象的名字。

2. 發現範疇

把看似與同一現象有關的概念聚集在一起並給予一個概念性的名 字,這個步驟叫做範疇化。

(二) 主軸譯碼(Axial coding)

開放性譯碼是要分解資料,以利於研究者確認資料中的範疇、性 質和面向;而主軸譯碼則是要連結一個範疇和它的次範疇,再把資料 重新整合。整合資料時,依據的是所分析現象的條件、脈絡、行動/互 動的策略與結果,把各範疇間組合起來,於是資料又再一次被整合在 一起。

(三)選擇譯碼(Selective coding)

所謂選擇性譯碼是指研究者所選擇的核心範疇,並且有系統的和 其他範疇連結,檢驗期間的關係。這個過程與主軸譯碼的差別並不是 很大,只不過在分析的層次上更為抽象。

貳、資料整理與分析步驟

一、首先研究者將所蒐集到的錄音帶轉謄為逐字稿之後,將受訪者每一段敘 述的內容做逐字、逐句的分解,尋找與研究主題有關的內容加以註記並命 名,紀錄於訪談內容稿右邊,如表 3-2,同時將新的資料與編碼過的資料 相互比較,修正命名。

表3-2 開放編碼實例

編號 訪談內容稿 概念命名

NA1- 20130118

NB1- 20130109

輔導計畫對老師成長來講是有幫助的,而輔導人員又是教 20130118

NB2- 20130109 PA1- 20130108 PA2- 20130108 PC1- 20130115

我那時想說如果教授來輔導,是否有機會帶動學校走出一個課

五、研究結果撰寫的文稿中,並不特別完整陳述每一位受訪教保人員參與輔 導歷程,而是將每位教保人員受輔導歷程打散並歸納於統整性的概念或類 別中,以統整性的歷程模式加以呈現。所引述的談話內容以「標楷體」文 字字型呈現,並於每一引述段落中標明出處。標示方式如「NA1- 20130118」

第一個英文字母「N」代表公立幼兒園,「P」則代表私立幼兒園,第二 個英文字母「A」表示大班級數、「B」表示中班級數、「C」表示小班 級數,本研究共訪談了六間園所,為公、私立之不同屬性並以大、中、小 園所班級數,每園所裡取 2 位教保人員做為訪談對象,因此第三個欄位「1」

表一園所的第一位教保人員、「2」則第二位;而後面「20130118」表示 2013 年 1 月 18 日受訪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