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學領導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教學效能之 相關文獻,以作為本研究問卷編製及結果討論之依據。全章共分為四節,第 一節為校長教學領導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學校組織文化理論與相關研 究;第三節為教師教學效能理論與相關研究;第四節為校長教學領導、學校 組織文化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與啟示。

第一節 教學領導理論與相關研究

教育追求的目標是「追求卓越,提升教育品質」,這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工作,更是學校經營的具體方針。要達成有高品質的「教與學」的教學環境,

重視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有直接關係的教學活動或行為,提供適性的課程,

鼓勵老師專業成長,所以教學常被視為學校教育過程的核心。因此學校行政 領導者須將重心放在教學領導,塑造專業,提高教師教學效能和提升教學品 質、學生的學習成效。本部分就「校長教學領導的基本概念」、「校長教學 領導的架構」、「校長教學領導的內涵」及「校長教學領導的相關研究」等 四個部份來探討校長教學領導的概念。

一、校長教學領導的基本概念

校長應依據其職責,透過對對教師明確清晰的表達期望、規劃並協助教 師專業成長以及與教師一起創造可行的目標並實踐,來協助任教師有明確的 信念與價值觀(Hughes,1994)。由此可知,校長的教學領導對學校教師的教 學信念有一定的影響。為了建立本研究校長教學領導之理論基礎, 本節主要 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份探討校長教學領導的定義;第二部份探討校長教 學領導的內涵,也就是校長教學領導的行為層面;第三部份則是探討校長教 學領導的相關研究。

(一)領導的意義

10

領導一詞的涵義,會隨著研究者所探討的角度、強調的取向與方法以 及重視的程度而有不同的看法與意義。吳清山(1991)認為領導一詞對中文 字面上的意義而言,具有統領組織成員、引導啟發部屬,邁向組織發展目標 或完成組織計畫的意涵。對英文「Leadership」而言,其字根「lead」亦含有 引導、帶領的意味。Koontz 和 Weihrich(1990)則認為領導是一種影響力、

一種技巧或程序,藉以影響他人,使其能自願地、熱心地致力於全體目標之 達成。因此對於領導的定義,國內外學者並無一致的看法,茲將國內外學者 有關領導的定義,加以整理如表 2-1。

表 2-1 領導的定義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領導的定義

羅虞村 1995 領導應是引導追隨者共同朝向某一特定目標之 行為。若從團體或組織的角度來看,領導應是 組織或團體某一個人或某些少數人在交互作用 的團體歷程中,透過權威或影響力之施用,糾 合其他成員的意志、情感與觀念,從而求取共 同目標之達成的一種歷程。

秦夢群 1998 領導者行為的達成是一種階段性的歷程,而各 階段是連續不斷,循序漸進的。

吳清山 2004 領導是團體中的份子(領導者)在一定的情境 之下,試圖影響其他人的行為,以達成特定目 標的歷程。

蔡培村 武文瑛

2004 領導是由個人人格特質與社會人際交互影響為 出發擴散點,以賦予權力為手段,以激勵與驅 策為策略,以導引眾人完成組織目的之行為。

Bryman 1992 認為領導者必頇使成員知覺到領導者有影響 力而願意成為其部屬。

Robbins 1998 領導是一種影響群體達成目標的能力。

Yukl 2006 領導為決定團體或組織的目標,促動工作行為 以達成這些目標,使團體持續維持團體文化的 歷程。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11

除了上列表格中對領導的釋義外,國外學者 Hemphill 和 Coons 認為領 導乃是個體指引團體活動朝向一個參與式目標的行為。Kakker 認同上述學者 觀點外,提出領導除目標導向外,還應考量成員表現,他認為領導的定義為 是指在不同的情境下,領導者調和組織目標與成員滿足所表現的行為方式 (謝 文全、林新發、張德銳、張明輝,1998)。Lipham 將領導定義成為完成或改 變組織目標所倡導的各種新的架構或程序(吳清山,2004)。Stogdill、

Tannerbaum、Weschler 和 Massarik 等人則認為領導是在某種情況下,藉著 溝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彼此影響,以達成特定目標的行為(吳煥烘,2004)。

持此觀點的外國學者認為:領導者除了帶領團體達成目標外,還應顧慮不同 的情境、成員各人的需求及表現,相互溝通彼此影響,已達成組織共同的目 標。

綜上所述,發現國內外各學者所定義之「領導」意涵是指一個有影響力 的領導者在一個團體中藉著與團體中的成員們溝通、互動、協調、指導,去 影響其他人的行為,共同努力以達成團體中特定目標的行為及歷程。

(二)領導理論

有關領導理論發展的分期,學者提出的看法不一,有學者將領導理論的 發展分為特質-情境兩難論和權變途徑兩時期(Hoy & Miskel, 1987);也有學 者將其分為特質論、行為論、權變論、新型領導四期(張慶勳,1997;秦夢 群,1997; Bryman, 1992);另外也有學者以特質取向、行為取向、權力與 影響取向、權變取向、新領導趨勢五期來闡述領導理論的發展(Yukl, 1994)。

其中,Bryman( 1992)將領導理論的發展,分為特質論、領導型式、權變 領導及新型領導取向等四期最為常見,有關 Bryman 對領導風格理論的發展 途徑及其研究主題如表 2-2 所示,簡述如下:

12

表 2-2 領導理論與研究的發展趨勢-Bryman(1992)的分法

時期 領導理論與研究途徑 研究主題

1940 年代晚期以前 特質論的途徑 領導能力是天生的 1940 年代晚期至

1960 年代晚期

領導型態的途徑 領導效能與領導者行為 關聯性

1960 年代晚期至 1980 年代早期

權變領導的途徑 領導有賴於所有因素的 結合; 有效的領導受情 境影響

1980 年代早期以後 新型領導的途徑

(包含魅力的領導)

具有遠景的領導者

資料來源:取自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 之研究(頁 17),張慶勳,2000。高雄市:復文。

1. 特質理論時期(1940 年代晚期以前)

特質理論是領導邁入科學研究的第一個發展階段,領導者特質研究最 主要的目的是要從領導者或成功的領導者身上找出他們的人格特質,以鑑別 領導者與非領導者,進而以這些人格特質作為選擇領導者的依據。特質論研 究的重要代表者 Stogdill 曾經分別在 1969 年和 1974 年針對 1904 年至 1970 年間 287 篇有關領導特質的研究文獻做了探討與分析,也歸納出六大類與領 導才能具有關聯的個人因素,即能力、成就、責任、參與、地位和情境(黃 宗顯,2008)。從二十世紀初期至二十一世紀的 40 或 50 年代,是領導者特 質研究的全盛時期,但各研究所獲得的結果頗不一致,欲認定一套領導者共 同具有的特質或特徵,並不可能(羅虞村,1986)。因此,人格特質論的觀 點就漸漸難被人們所接納,繼此之後,研究者漸漸不以內隱的人格特質來解 釋領導的性質,而改以外顯的行為來界定領導的意義。因此在 1940 年以後 逐漸式微,被行為理論所取代。

以教學領導而言,也有學者提出校長應具備什麼樣的教學領導特質能力,

像 Southworth(2002)就發現成功的教學領導者所具有的特質有勤奮努力、

有決心和毅力、有正面的人格特質,容易相處且平易近人、注重團隊合作及 努力改善學校等。因此,研究者認為在研究校長教學領導時,也應了解校長

13

具備哪些特質較易實施教學領導,發揮其影響力。

2. 行為理論時期( 1940 年代晚期至 1960 年代晚期)

由於特質論的研究不易形成一致的共識與結果,加上忽略領導效能等重 要因素,使特質論的研究逐漸式微,1940 年代,行為理論取代了特質理論,

注重領導者外顯行為風格之研究(異於特質論的靜態人格分析)。其主要目的 在於描述領導者的行為風格,進而探究領導風格與領導效能之間的相關(蔡 進雄,1993)。在領導行為理論時期的主張有所謂單層面的領導行為理論及 雙層面的領導行為理論。單層面的領導行為理論乃是由單一角度,將領導行 為分為幾種明確而非連續性的領導類型,最早是由愛荷華大學的學者 Lewin、

Lippit 和 White 於 1938 年所提出。他們的研究將領導者的行為分為專制型、

民主型、放任型三種型態,其所採用的研究途徑,是以領導型式來界定領導,

為領導的研究開啟一條新的路徑。而雙層面的領導行為理論,強調兩端點連 續性的領導行為,或是兩向度互相組合成四象限的領導行為。其中以美國俄 亥俄州立大學的 J. K . Hemphill 所提出的「領導行為者描述問卷」」(Leader Behavior DescriptionQuestionnaire,LBDQ)最著名,其將領導行為分成「關 懷取向」與「倡導取向」兩個構面,前者屬非正式層面的人際關懷,後者為 正式層面的工作績效,這兩個層面以關懷取向行為為橫軸、倡導取向行為為 縱軸可以組合成四種領導行為:高關懷高倡導取向的領導行為、低關懷低倡 導取向的領導行為、低關懷高倡導取向的領導行為以及高關懷低倡導取向的 領導行為,其中 Halpin(1966)的研究指出有效的領導行為多數都是高關懷 高倡導取向的領導行為(吳煥烘,2004)。

研究者認為,欲探討校長教學領導的現況,從校長的外顯領導行為中必 能窺見一二,尤其現今教育政策不斷推陳出新,校長如何在學校推行及倡導 這些政策,其重要性就顯而易見了。

3. 權變理論時期-情境論(1960 年代晚期至 1980 年代早期)

權變領導理論(Contingency Theory of- Leadership)是由 Fiedler 於 1967 年提出的,情境論並沒有否定傳統特質論及行為論的主張,反倒希望整理及

14

綜合不同流派成一套完整的體系,以期靈活運用於人、事、境。情境論認為 沒有一套絕對的領導模式可適用於所有情況,因此主張領導者應是所處的特

綜合不同流派成一套完整的體系,以期靈活運用於人、事、境。情境論認為 沒有一套絕對的領導模式可適用於所有情況,因此主張領導者應是所處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