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專業成長的理論基礎

本節重點主要在探討教師專業成長的概念、內涵及分析教師專業成長 相關背景變項。因此,首先探討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其次,探討並建構 本研究所指之教師專業成長內涵;最後,分析與教師專業成長相關之背景 變項。

壹、教師專業成長之概念 一、專業之意涵

根據《學典》對「專業(Profession)」一詞所下的定義:「專業係 指專門從事某種學術或技藝」,《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亦指出「專 業為主要研究某種學業或從事某種事業」,據此可以瞭解專業有其特殊 性,並非每一種行業或職業都可稱之為「專業」。根據龔寶善(民71)

的研究,在西方「專業」一詞係指中古時代的法學、醫學、科學三大類,

具有專門性及學術性的特徵,顯示出專業與一般行業的不同。隨著時代 的演進,各行各業的興起,專業逐漸延伸至其他領域。林錦杏(民89)

即指出:尤其自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專業行業具有獻身於公共服務領域 且不計較物質報酬、擁有深奧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及為社會大眾所認同的 特徵。

為進一步瞭解「專業」的意涵,茲將國內外學者對於專業的看法及 定義,歸納如表2-3:

表2-3 國內外學者對「專業」的看法及定義

學者及年代 對專業的看法及定義

Benveniste(1987) 有科學知識為基礎的技術、持續的進修與訓練、控 制與選擇專業成員、有工作倫理規範、具有服務熱 忱和專業組織。

表2-3 國內外學者對「專業」的看法及定義(續)

學者及年代 對專業的看法及定義

Sykes(1989) 需具備職業人員的知識技能成功地變換成經得起驗 證且系統累積的知識基礎,接受特定篩選過程,於 特定的教育機構培訓,需經實習且通過證書考試才 算合格的執業人員。

Darling-Hammond

(1990)

包括專門的技術、特殊的技能、高度的使命與責任 三大要素。

Hoy & Miskel

(2008)

專業具有五大特徵:系統的學理基礎、高度的知識、

須經過長期的培訓、擁有一套行事規範、高度的專 業自治及專業組織。

賈馥茗(民72) 一方面指精湛學術與卓越能力,一方面指服務及奉 獻。

李俊湖(民81) 具備專門的知識能力,能夠獨立自主的執行職務,

並且具有服務、奉獻、熱誠的行業。

蔡碧璉(民82) 具有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專業精神與專業態度、

專業組織及專業規範。

周崇儒(民86) 具備專門的學識能力、服務奉獻的精神、高度的自 主權及職業倫理道德的規範。

林清江(民87) 將專業的特徵歸納為七項,分別為:為公眾提供重 要的服務、系統而明確的知識體系、長期的專門訓 練、適度的自主權力、遵守倫理信條、組成自治團 體、選擇組成份子。

劉春榮(民87) 具有專門的知識與能力、以利他服務為導向、成員 不斷的進修與成長、受到社會高度的認同、組有專 業團體、團體訂有倫理規範、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等 特色。

表2-3 國內外學者對「專業」的看法及定義(續)

學者及年代 對專業的看法及定義

江文雄(民88) 專業又稱專門職業,係指專門研究或專精於某種學 問、事業,應具備高度專門知能、專業道德及服務 精神。

白穗儀(民88) 指職前階段經過長期的訓練,以獲得專門的知識與 能力,並於工作生涯中不斷的學習、進修與研究;

且相同領域的成員組成一專業性的組織團體,本著 服務奉獻的精神,透過集體的努力與行動,以尋求 社會的肯定與認可。

阮世明(民90) 專業超越一般所謂的「職業」或「行業」,係指經由 長期的專門訓練而獲得特殊的知識,能獨立執行職 務,具有服務奉獻的精神、高度的自主權及職業倫 理道德的規範,並組織專業團體,不斷自我進修。

俞國華(民91) 工作領域需有其特殊知識及技能才能完成其中作 業,在此領域工作有其自主性,因此可以獨立工作,

並有工作規範與工作倫理,以造福人群為主要目的。

蕭秀玉(民93) 指經過長期的培養與訓練,以獲得專門知識及技 能,擁有專業的精神,遵守專業倫理,在工作生涯 中能不斷的學習、進修與研究。

葉明貞(民95) 指從事人員依據一套有學理的知識為基礎,經過長 期的訓練與進修,進而產生一套特殊的技能,此技 能擁有高度的自主性,並受社會所認可與重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的說法,可見專業具有下述特徵:

(一)專業具有一套專門的學理知識與技能,因此專業人員需要接受一 段時間的培養與職前訓練。

(二)專業知識與技能並非歷久不變,因此專業人員必須持續進修與學 習,以確保隨著社會的變遷,仍具有該專業領域的知識與技能。

(三)專業具有自主權,重視專業倫理、專業精神,並受到社會的認同。

因此,本研究認為「專業」係指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職前訓練和養 成,在執行專業角色期間,更必須不斷接受進修和檢核,以確保具備專 業知能,能提供專業的服務;在其專業領域中,雖擁有專業自主權,但 仍需恪遵倫理規範及專業責任,並且受到社會大眾的高度認同及肯定。

二、教師專業成長之意義

專業必須不斷接受進修和檢核,以維持專業知能,而「成長(growth)」

具有進步、增長的涵義。因此,「專業成長(professional growth)」便 是在執行專業角色的歷程中,不斷接受進修和檢核,以尋求專業知能的 持續進步與增長。

教師專業成長的相關議題受到各界的注意及重視,始於民國58 年。

當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於法國巴黎召開「教師地位之政府間特別會議

(Special 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the Status of Teachers)」,會議 中決議採納「關於教師地位之建議案」,強調教師之專業性質,認為「教 師應被視為是專業」:它是一種公眾服務的型態,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知 識及特殊技能,這些都要經過持續的努力與研究,才能獲得和維持(何 福田、羅瑞玉,民81)。自此,大多數人逐漸認同教師的專業地位,教 師專業成長的議題,亦漸漸受到眾人所關心(周崇儒,民86)。

為了更確切掌握教師專業成長的涵義,茲將國內外學者對「教師專 業成長」的看法與定義,整理如表2-4:

表2-4 國內外學者對「教師專業成長」的看法及定義

學者及年代 對教師專業成長的看法及定義

Williams(1985) 包含職前引導及在職的訓練,目的在於提高教學能 力,增進教師技能與促進教師發展。

Tindill & Coplin

(1989)

指教師自我選擇參與由專業組織、專業發展機構、

各地教師協會所提供的各種進修活動,以充實專業 的歷程。

Burden(1990) 包含四個階段的改變,即從知識的增加、態度的改 變、能力的增加,到最後增進工作績效。

Duke(1990) 不僅是事實知識的獲取,亦是一種動態的學習歷 程,俾對新事物有所瞭解及增進對教育工作環境的 熟悉。

Erffermeyer &

Martray(1990)

指教師透過工作,表現從事有關增進個人專業知識 和技巧之自我改善活動的能力及意願。

Guskey(2000) 設計增進教育人員專業知識、技能和態度的一連串 過程與活動。並具有三個特徵:是有目標的過程、

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是一個有系統的過程。

Sachs(2003) 為因應外在環境、壓力,而不斷地發展,以改善專 業知識和技能。不是一種靜態的概念,而是一種動 態的歷程。

蔡碧璉(民82) 教師專業成長指教師在教學生涯中,不斷的追求個 人專業知能、技巧與態度等進步與發展的努力及意 願,涵蓋正式和非正式的各種能使教師積極成長的 活動。

表2-4 國內外學者對「教師專業成長」的看法及定義(續)

學者及年代 對教師專業成長的看法及定義

周崇儒(民86) 教師在專業領域中不斷追求專業知識、技能與態度 成長或發展的歷程。專業成長不僅強調教育與教學 知識層面的增長及技能的增進,更重視情意的轉 變,因為教學不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更是人際互 動的影響,因此教師的專業成長應兼顧認知、情意 與技能的改變。

白穗儀(民88) 教師在教學工作歷程中,主動的、積極的、持續的 參加各種正式與非正式的學習活動,以促使專業知 能、專業技能與專業態度的提升與增進,以期個人 的自我實現,進而達成學校組織發展的目標。

陳美玉(民88) 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中,透過各種學習機會努力充 實專業關鍵能力,包括學科知識、教學方法、課程 設計、輔導知能、人際溝通、專業反省、教室觀察、

行動研究、結合理論與實踐的能力、建構個人理論 的能力。

饒見維(民88) 一個人經歷職前師資培育階段、在職教師階段,直 到離開教職為止,整個過程中須持續學習與研究,

不斷發展其專業內涵,逐漸邁向專業圓熟的境界。

呂錘卿(民89) 教師在專業工作場所與期間,經由主動、積極參加各 種提升專業的學習活動和反省思考的過程;以期在專 業知識、技能及態度上達到符合教師專業的標準;而 表現有效率的教學行為,做出合理的專業判斷。

王玉敏(民90) 教師在教學生涯中,以正式及非正式的方式,獲得 專業知能、教學技巧、專業精神等持續成長,落實 終身教育理念的歷程。

表2-4 國內外學者對「教師專業成長」的看法及定義(續)

學者及年代 對教師專業成長的看法及定義

張哲豪(民91) 教師在教學生涯中,持續參與各種學習活動,經由 反省思考,尋求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與專業態度成 長的歷程。

陳奕安(民91) 教師藉由主動、積極、持續的參加各種正式與非正 式的學習活動,來促進其專業知能、技術與態度的 改進與提昇,同時,也促使個人的自我實現與學校

陳奕安(民91) 教師藉由主動、積極、持續的參加各種正式與非正 式的學習活動,來促進其專業知能、技術與態度的 改進與提昇,同時,也促使個人的自我實現與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