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理論基礎

本節重點主要在探討教師工作滿意度的意涵、理論及分析教師工作滿 意度相關之背景變項。據此,首先探討教師工作滿意度的意涵;其次,彙 整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理論;繼之,分析並建構本研究所指之教師工作滿意 度內涵;最後則為教師工作滿意度相關背景變項之分析。

壹、教師工作滿意度之意涵 一、滿意的定義

根據《學典》對「滿意(Satisfaction)」一詞所下的定義:「滿意係 指意願得到滿足」,《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亦認為「滿意」為「符 合心意」。亦即,事情或工作的發展情況符合個體的意願或預期,心理 得到滿足,可稱之為「滿意」。

Price(1972)指出滿意是組織成員對其團體情意導向的程度。吳清 基(民88)更進一步依據個體在團體中的情意導向區分「滿意」與「不 滿意」,認為在一組織中其成員具有積極情意導向時為「滿意」;反之,

若為消極情意導向時則為「不滿意」。

綜合以上所述,個體對事情的預期需求得到滿足,並具有積極的情 意導向即稱之為「滿意」。

二、工作滿意度的定義

Hoppock(1935)認為工作滿意(job satisfaction)的研究肇始於 20 世紀初。1912 年,科學管理之父 Taylor 開始注意到員工的工作態度與 經濟報酬有極大的相關,只要員工可以得到足夠的經濟報酬,將會有效 率的完成指定工作,亦即物質的滿足可以增加工作效率。1935 年 Hoppock 首先出版「工作滿意」一書,並提出「工作滿意」的概念,認 為工作者心理的滿意程度是影響工作的關鍵。爾後,有許多研究者相繼

投入工作滿意度的相關研究,為進一步釐清工作滿意度的涵義,茲將諸 位國內外學者對「工作滿意度」的看法及定義整理如表2-7 所示:

表2-7 國內外學者對「工作滿意度」的看法及定義

學者及年代 對工作滿意度的看法及定義

Hoppock(1935) 工作滿意度為工作者心理與生理對環境因素感到滿 意的感受,即工作者對工作情境的主觀反應。

Herzberg, Mausner &

Snyderman(1959)

個人對工作感覺到喜歡的一種正向的積極情意。

Porter & Lawler

(1968)

工作滿意度取決於工作者對工作報酬之預期與實際 報酬之差距。差距愈大,工作滿意程度愈低;反之,

差距愈小,工作滿意程度愈高。

Smith, Kendall &

Hulin(1969)

個人對工作的感覺或情緒反應,尤其是指對工作本 身、薪資、上司、升遷及同事關係五個層面的感受,

若預期與實際不符時,滿意程度亦會隨之變動。

Campbell(1970) 工作者對工作某些特定層面呈現正向或負向的感 覺,是一個人內在的心理狀態。

Schneider & Alderfer

(1973)

工作滿意度取決於個人需求與工作特性之配合程 度。

Wexley & Yukl

(1975)

認為工作滿足是指工作者對其工作的感受與評價。

Kalleberg(1977) 個人在從事的工作角色中感受到的整體情感導向,

而且工作滿意度是多向度的,意即個人滿意某一向 度,卻未必滿意其他向度。

Muchinsky(1983) 是一種情緒上的反應,代表喜歡或不喜歡的感受。

Busby & Banik

(1991)

指工作環境中自我實現的滿意程度。

表2-7 國內外學者對「工作滿意度」的看法及定義(續)

學者及年代 對工作滿意度的看法及定義

Blegen(1993) 個人對工作的感覺,尤其是對工作本身、上級督導、

薪資、升遷及同事關係等五種不同層面的感受。

Sallyn & Knight

(1995)

認為工作滿足乃指工作者對其工作本身的一種情 緒、情意或評價的整體反應。

Vroom(1995) 係指工作者對工作角色抱持的情意取向。

Robbins(2005) 工作者對工作所抱持的一般性態度,工作滿意度高 的工作者,其對工作抱持較正面的態度。

Hoy & Miskel

(2008)

工作者對過去及現在的工作,表現出喜歡或不喜歡 的情感狀態或工作評估。

許士軍(民66) 工作者對於其工作所具有之感覺或情感性反應,而 這種感覺或反應和滿意程度的高低,取決於其特定 的工作環境中預期獲得的價值和實際獲得價值之間 的差距,差距愈小,反應愈有利,滿意程度愈高;

差距愈大,反應愈不利,滿意程度愈低。

吳靜吉(民69) 工作者對工作的實際獲得與期望獲得的滿意程度差 距的總和。

黃隆民(民74) 工作者對工作上各方面及整體所具有的感覺或情意 取向。

張春興(民78) 個人或多數員工對其工作感到滿意的程度,會受到 薪水高低、加薪方式、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工作 性質、升遷機會、人際關係與管理方法等因素的影 響。

表2-7 國內外學者對「工作滿意度」的看法及定義(續)

學者及年代 對工作滿意度的看法及定義

徐富珍(民80) 係指員工對其工作環境的感覺,此工作環境包含:

工作本身、監督者、工作團體、機關組織、生活,

員工可從此環境中尋求滿意,並有權獲得滿意。

謝金青(民81) 指工作者對工作、工作過程或結果之整體的主觀價 值判斷,是一種感覺、態度或情意的反應,而其感 到滿意的程度取決於工作環境中實際獲得價值與期 望獲得價值的差距,此差距與滿意程度成反比。

許川濠(民87) 工作者對現任職務的態度或情意反應,及對工作歷 程所具有之整體性感覺與主觀價值判斷,而其是否 感到滿意係取決於特定工作環境中實際獲得價值與 預期獲得價值之間的差距。差距愈小,滿意程度愈 高;反之,滿意程度愈低。

丁鳳碧(民90) 工作者對工作的滿意程度,是個人對於工作主觀的 看法或態度。

林瑞錫(民90) 個人對其工作本身、工作歷程、工作結果及工作經 驗、工作角色所抱持的主觀判斷,係屬情意、情緒 或評價上的整體反應。

陳佩汝(民91) 個體對其所從事的工作,主觀上所產生的一種情意 態度,這種情意態度可以是正面的(工作滿意),也 可以是負面的(工作不滿意),而正負面態度則取決 於個人自工作中實際所獲得的價值與其期望獲得的 價值之間所產生的差距。

表2-7 國內外學者對「工作滿意度」的看法及定義(續)

學者及年代 對工作滿意度的看法及定義

賴明莉(民91) 工作者對於其所擔任的工作、結果及需求滿足的評 價和感受,且包含了對工作各向度所抱持的態度、

情感取向與主觀的價值判斷。所處工作情境及相關 向度感受到的一種態度、情意性反應與評價。

蔡連鳳(民94) 工作者對其工作環境所產生的情緒反應,其情緒反 應是一種內在歷程,取決於現實與個人期望之間的 差距,可能讓工作者喜愛或不喜愛他的工作。

林維雯(民95) 工作者對於所任職務的工作態度、情意反應及對工 作歷程具有的整體性感覺和主觀價值判斷,而其感 到滿意與否,取決於特定工作環境中,實際獲得之 價值與其所預期獲得價值之差距。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學者們對於「工作滿意度」的見解,可將工作滿意度的定 義歸納為以下幾類(吳月娟,民87;林瑞錫,民 90;陳金祐,民 91):

(一)「整體性」觀點:持此一觀點之學者,認為工作滿意度是工作者 對 工 作 整 體 所 產 生 的 正 向 積 極 情 意 和 看 法 (Hoppock, 1935;

Herzberg, Mausner & Snyderman, 1959; Wexley & Yukl, 1975;

Muchinsky, 1983; Busby & Banik, 1991; Sallyn & Knight, 1995;

Vroom, 1995; Robbins, 2005; Hoy & Miskel, 2008;黃隆民,民 74;

張春興,民78;徐富珍,民 80;丁鳳碧,民 90;林瑞錫,民 90)。

(二)「分層性」觀點:認為工作滿意度是工作者對工作中不同層面的 感覺和看法,例如:工作本身、薪資、人際關係、工作環境……

等層面,工作者對不同層面的滿意程度未必相同(Smith, Kendall

& Hulin, 1969; Kalleberg, 1977; Blegen, 1993;賴明莉,民 91)。

(三)「差距性」觀點:持此觀點之學者,將工作滿意度視為工作者預 期獲得價值與實際獲得價值之間的差距,二者之間的差距愈小,

工作滿意愈高;反之,二者的差距愈大,工作滿意度愈低(Porter

& Lawler, 1968; Schneider & Alderfer, 1973;許士軍,民 66;吳靜 吉,民69;謝金青,民 81;許川濠,民 87;陳佩汝,民 91;蔡 連鳳,民94;林維雯,民 95)。

因此,「工作滿意」乃是工作者對於所從事工作的感受與評價。而本 研究所謂的「教師工作滿意度」,係指在與教學工作相關的各個層面中,

所感受到現況與心理期望的符合程度,感受程度愈符合其期望水準的,其 工作滿意度愈高;相反地,感受程度愈不符合其期望水準的,其工作滿意 度愈低。

貳、工作滿意的理論基礎

1935 年 Hoppock 提出「工作滿意」一詞後,工作滿意的研究受到許 多關注,各學派對工作滿意的研究角度不同,所強調的重點也不盡相同。

而工作滿意的理論大多從工作動機理論的面向來論述(葉椒椒,民84),

也有研究者(Lunenburg & Ornstein, 1991,引自林維雯;吳月娟,民 87;

莊勝利,民 96)傾向於將工作滿意理論歸納為內容理論與過程理論兩大 類,以下為方便釐清工作滿意度之脈絡,茲將相關派別及理論整理如表 2-8,並詳述於後:

表2-8 工作滿意派別及相關理論對照表

類型 特徵 工作滿意相關理論及學者

需求層次理論(Maslow)

激勵保健理論(Herzberg)

ERG 理論(Alderfer)

三需求理論(McClelland)

內容理論 以需求的滿足為主 要論點。

系統理論(Wernimont)

公平理論(Adams)

期望理論(Vroom)

過程理論 以工作預期或期望 的結果與實際結果

之間的差距為論點。 差距理論(Porter & Lawler)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一、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

需求層次理論是由馬斯洛(Maslow)在 20 世紀 40 年代所提出,

認為人類的行為是由於需求而產生動機,再由動機產生行為,且人類的 需求是有層次、有順序的,滿足了低層次的需求後,才會追求高一層次 的需求,茲將需求層次理論以圖2-1 表示,並分述如下(張春興,民 85):

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隸屬與愛的需求

自尊需求 知的需求 美的需求 自我實現

需求

圖2-1 Maslow 的需求層次圖

資料來源: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張春興,民85,頁 304。

臺北市:東華出版社。

臺北市:東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