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師專業發展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教師專業發展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為探討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並依序從教師專業 發展的發展背景與理論基礎、意涵、構面及相關實證研究等詳述。

壹、教師專業發展的發展背景與理論基礎

「教師在職進修」、「教師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三者的概念不盡 相同。首先,教師在職進修意旨教師在職期間,主動參與各種活動,以提 升個人專業能力的過程;其次,教師發展意指教師為配合學校發展,被動 地由學校安排各種一系列的成長活動;此外,教師專業成長意指教師能主 動持續不斷精進個人的專業知識、教育態度與教學技術,以改進與擴展教 師專業工作(施佩芳, 2010)。而教師專業發展則是包含教師在職進修、教師 發展及教師專業成長的所有概念,綜觀國內相關文獻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理 論背景論述,本研究類分為專業社會化理論、生涯發展理論、成人學習心 理理論等三大部分(圖 2-3-1),茲詳述如下:

圖 2-3-1 教師專業發展基礎理論圖

教師 專業發展

專業 社會化

理論

生涯發展 理論 成人學習心

理理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專業社會化理論

高強華(1996)指出,社會化是個人接受社會規範或文化環境影響的 過程,也是個人在某一特定的社會中,發展自我觀念與社會角色,並學習 獲得種種生活方式等終生的歷程;無獨有偶,林生傳(2000a)認為社會化 就個人來說,是學習能夠扮演該一團體角色,在此歷程中,有賴個人主動 的參與及彼此協商後,才能達到預期的社會化結果。綜上所述,「社會化」

是個人為適應特定的環境與規範,而自我發展並順應該特定族群的發展過 程。

胡心慈 (2005)言簡意賅地說明,「專業社會化」就是指由非專業人員 轉變為專業人員的歷程;周春美和沈建華(2007)指出,教師專業社會化係 指教師在自身所從事的教學實踐活動中,進行專業發展的認知過程,且還 包括情感、價值、需要等多方面變化的過程;是故,教師在認知成長過程 中,不僅要參與富有共同性的「理論學習」,更要躬行頗具個人特徵的「經 驗學習」,透過教師在對自己教學實踐的不斷反思中學習及發展。

一般而言,探討專業社會化的方式可從結構功能論、衝突論、符號互 動論與批判社會主義來論之,茲簡述各主義並說明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

(一)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或稱「功能論」,其基本觀點源於 19 世紀的英、法兩國的古典社會學 者,該觀點視社會為一個均衡、秩序、整合的系統,整個社會系統及其各 個子系統的運作基本上是協調的,每個子系統都對系統整體的生存、均衡 與整合起著積極作用。此外,美國社會學者 T. Parsons 的理論中將功能論 更加解釋,其主要關切大規模的社會結構與制度、相互關係,以及其對行 動者的約束與限制影響,傾向於採取宏觀的途徑來研究社會現象,專注於 社會系統整體,以及社會結構和社會制度對它的影響;其強調,一個系統 的運行狀態是否穩定,不僅取決於它是否具有滿足一般功能需求的子系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而且還取決於這些系統之間是否存在著跨越邊界的對流式交換關係,對於 一個社會系統來說,維持其內部各個子系統之間邊界關係的最低限度的平 衡是至關重要的,若能維持它們之間的平衡,就可以達到社會運行的良性 狀態,就能發揮社會系統的正功能,若失去了這種平衡,社會就會出現衝 突,出現病態,使社會運行成失調狀態,這是社會系統所具有的反功能(齊 力,2012)。

(二)衝突論( Conflict Theories)

衝突論重視社會中各部分的獨立性,視社會為各種團體為己身利益或 權力而不斷競爭的場所,基本上衝突理論的觀點以下述三大假設為前提:

(1)每個人均有其內在的基本「利益」(interest),此利益並非由外在社會所 界定,而且個人的行為亦常以追求或爭取此利益為前提;(2)衝突論者強調

「權力」是社會結構與社會關係的核心,人們彼此間衝突的原因,即在於 權力的有限與分配的不均,因此,人們鬥爭的結果都是以爭取權力為目的,

以追求其各自的利益;(3)衝突論者認為,所謂的價值共識和理想只是不同 團體用以達成其鬥爭目標的工具,而不是促使社會整合的因素。這種共識 只能說是具有權勢的一方為維持其既有地位或利益而採取的「合法化」手 段。衝突理論在教育方面的研究大致上可分為兩大派別:一派深受 Karl Marx 的影響,另一派則源自 Max Weber 的學說,前者衝突觀點強調技術 及擁有生產工具的方式,是決定人們的生存條件及造成社會衝突的根源,

並相信未來的人類社會終將進化到不再有衝突的境界;後者則反對以經濟 特性為決定社會結構及人類生活機會的唯一條件,強調宗教、教育、政治 黨派等,都是獲取權力的資源。在教育社會學領域,衝突理論最具體的表 現是在社會階層化的研究(楊瑩,2000)。

(三)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

又稱象徵互動論或形象互動論,特別強調人類在符號層次(包括語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及其他符號姿勢)的互動過程,認為語言在人類心智、自我及社會的形成 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並主張人類只有透過個人與社會間的符號互動才能 成為完全的個人;其基本假定包括:(1)在社會情境與社會意義的建構上,

人應該是具主動性的行動者,意即人類對於事物所採取的行動是以這些事 物對人的意義為基礎;(2)社會互動應該是由個人追求目標之行動所交織而 成的動態過程;(3)社會結構應該是動態的,而且在不斷改變。歸納而言,

當代的符號互動論包括幾個基本理論原則:(1)人類的思考的能力是有別於 一般動物;(2)人類思考的能力係來自於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的塑造;

(3)在社會互動中,人類可以習得意義與各種象徵符號,使其得以運用於獨 特的思考能力上;(4)這些意義與象徵符號可使人類作進一步的行動及互動;

(5)在行動與互動的過程中,人們也可以以其對社會情境的詮釋為基礎,而 修正或改變其意義與象徵符號的內涵;(6)人類之所以能作上述意義及象徵 符號的修正,部分係由於人們也具有與自我互動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使 他們檢驗可能的行動過程,並評估其相對的利弊得失,然後再加以選擇;

(7)經過前述的行動與互動模式,構成了團體與社會(方永泉,2000)。

(四)批判理論( critical theory)

亦稱批判社會學(critical sociology),主張將馬克斯主義黑格爾化,並 融入佛洛依德的學說,因此又稱作新馬克斯主義(New Marxism),主要是由 德國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發展出來的理論體系。從理論上與方 法上反對實證主義(positivism),借用馬克斯的「異化」(alienation)概念與 György Lukacs 的「物化」(reification)概念,建構了一套批判理論,主要是 對資本主義的社會現狀及其意識型態持否定、批判的態度。其批判的目的 在揭露社會弊端,喚醒民智,進行人文主義的心理分析。Max Horkheimer 認為傳統理論乃由固定不變的既定事實出發,導出與現存社會秩序相調和 的「順從理論」,相對地,批判理論的主旨則要揭露資本主義社會複製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級不平等的現象,並基於人文主義的立場,期以集體實踐的力量改變結構 上的不平等;其後,法蘭克福學派的學者們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現狀並不像 Max Weber 所說那樣合理,其實是非理性的,經濟、政治、教育制度複製 著階級、種族或性別上的不平等,官僚主義、權威主義、權威人格乃是其 必然結果,資本主義社會已成為病態的有機體。因之,承認資本主義的現 狀,並試圖在批判理論和實證科學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樑,是批判理論學 者們目前的主張(張芬芬,2000)。

綜觀教師社會專業化的相關理論,林生傳(2000b)認為,教師專業社會 化是一個人學習擔任教師職務有效融入教師專業團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 中,內在化教師專業團體的價值觀念、態度、技巧與期望,形成教師人格,

因而獲得教師團體的接納。為期教師專業社會化能夠順利進行且獲致成功,

在師資養成過程中必須安排設計一系列的社會體系,使學生有計畫地參與 並獲得結構性的社會文化經驗;其次,必須安排有影響作用的「重要他人」

(significant others),作為認同與模仿的對象,藉著在初級團體中人我的接 觸獲得技能與知識,形成新的態度與價值,也矯正不切實際的觀念與態度,

同時藉著接近人得到情感的支持。教師專業社會化在不同階段,可能接觸 不同的文化,此等文化應盡求一致,遇有衝突應給予適當的協調,才不致 於抵消前後的社會化功能,所以在教師專業社會化之不同階段應前後聯繫,

不可中斷,也不可各自獨立。

是故,「教師專業社會化」包含了「教師專業」與「社會化」兩大概 念,意即教師為了符應社會對教師專業的需求與映像,而必須透過自我發 展取得社會認同的過程。

二、教師生涯發展理論

由國內外學者研究教師生涯發展理論來論,採取的角度大致可以分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定期論、階段論及循環論,茲敘述如下:

(一)定期論

蔡培村、梁瑞安、鄭彩鳳、孫國華(1994)指出,教師生涯發展定期論 是以教師年齡或任教年資為依據,探討教師在不同任教時期的教學特徵、

生涯需求等;其中,Peterson (1979)以教師年齡分類,將教師生涯發展分為 初期(20-40 歲)、中期(40-55)與後期(55 歲以後)等三階段,在初期階段的教 師初始進入教學生涯,正式確立生涯目標的時期;而在中期階段的教師,

則呈現高度教學承諾(commitment to teaching)及工作士氣,且在專業上達到 生涯巔峰;在後期階段的教師逐漸從教師專業生涯中淡出,但半退休狀態 下表現不同,有人因年齡過大或不滿現狀而力不從心,有人也因獲得滿足

則呈現高度教學承諾(commitment to teaching)及工作士氣,且在專業上達到 生涯巔峰;在後期階段的教師逐漸從教師專業生涯中淡出,但半退休狀態 下表現不同,有人因年齡過大或不滿現狀而力不從心,有人也因獲得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