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工作壓力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師工作壓力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分別從教師工作壓力的意義、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教師工作壓力 的來源與教師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進行探討。

壹、 教師工作壓力的意義

本文分別從壓力的意義、工作壓力的意義、教師工作壓力的意義探討之,說 明如下:

一、 壓力的意義

壓力(stress)一詞最早用於物理學與工程學上,係指將充分的力量用到一種 物體或系統上,使其扭曲變形(王以仁,2005)。Cannon在1932年是第一位把壓 力的概念用在生物學及醫學上的,該學者最大的貢獻是提出「戰或逃」的反應,

指出個體察覺到危險或威脅時,在很短的時間內產生生理上的變化與強烈的情 緒,快速評估後,立刻採取迎戰或逃亡的行動(引自黃惠惠,2002)。

至1956年,Selye深入研究壓力對人類行為的影響,認為個人在面對壓力時,

會產生一般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包含三個階段:警 覺階段、抗拒階段和耗竭階段。在警覺階段(alarm stage):個人對於外在事件,

生理處於備戰狀態,隨時準備對壓力做反應。然後進入抗拒階段(stage of resistance):個體將大部分的生理功能用來對抗原來的壓力,生理系統整個處於

12

高昂的狀態。最後進入耗竭階段(stage of exhaustion):個體感到心力交瘁,精 疲力竭,嚴重者導致死亡(引自葉重新,2004;Greenberg, 2008)。

後來,Ivancevich和Matteson於1980年綜合各家對於壓力的定義,歸納為三種 觀點(王以仁,2005;何金針,2005;李素卿,2002;林家任,2003;黃惠惠,

2002;蔡秀玲、楊智馨,2007;鄭振丞,2007):

(一) 刺激論的觀點:

刺激論觀點的學者將壓力的來源(stressor)視為來自周遭環境的刺激,環境 中客觀存在的生活事件就是壓力,生活事件的變動就是壓力的指標。強調客觀環 境及社會變化對個體內、外在的衝擊,把壓力(刺激源)視為自變項,把緊張、

焦慮和不安視為依變項。

但是這種觀點後來被認為不夠周延的原因是僅以事件代表壓力,過度強調外 來刺激對個體的影響,卻忽略個人的主觀認知因素,忽略不同個體對同一個刺激 源,會有認知程度的差距,而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Lazarus與Lazarus(1994)就 曾說明對某個人來說是很重大的要求或橫阻之事,對另一個人來說未必如此,來 反駁刺激論的觀點。

(二) 反應論的觀點:

此類觀點強調壓力是個體在環境刺激下所引發的身心反應。Selye認為個人面 臨刺激時,其生理系統會出現抵抗這些刺激的反應,以便達到回復正常狀態的需 求;當這種反應出現時,便可以說個體是處於壓力下的(引自黃惠惠,2002)。

Selye 將壓力源視為刺激,將壓力視為反應。反應論的觀點強調個體生理層 面,而刺激論的觀點是強調環境因素,兩者的取向不同。

(三) 互動論的觀點:

此類觀點強調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Lazarus與Lazarus(1994)提到壓力 是一種特殊的人境關係(perso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即環境對人的要求與 個人的因應能力這兩者失去平衡時,就會產生壓力,這種人境關係的失衡感是屬

13

14

表 2-1 壓力定義一覽(續)

年代 研究者 壓力的定義

2008 陳珮菁 當身心受到外在環境威脅刺激,個體為求適應環境,在生理 與心理所產生的一種反應歷程。

2008 蔡朝現 壓力可視為一種對外界無法有適應性的反應,乃因外在環 境、事件等情況下,對個人產生特殊生理或心理上的要求,

使個體產生無法平衡的結果。

2009 陳勇全 個體和環境交互作用時,在面對外在環境威脅情境時,產生 被壓迫的感受或緊張狀態,而形成身心上不愉快,甚至是痛 苦的感受。

2009 蕭惠文 個體於外在環境下,面對環境內外在事件或改變時,經由個 體自我認知評估,已超過個人的能力所能負荷時,而帶來認 知、情緒和生理不適的感覺,這種壓力不除,就可能會使得 個體產生身心的不平衡。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採用互動論的觀點,將壓力定義為:個體在與環境互 動的歷程中,面對環境的要求或有威脅性的情境時,經評估認為個人的能力與資 源難以因應時,導致個人緊張或不舒服的反應,稱為壓力。

二、 工作壓力的意義

工作壓力是從壓力的概念衍生而來的。Moracco與McFadden在1982年將工作 壓力定義為個體知覺工作威脅自尊引發心理的和生理的不穩定變化。Leach在 1984年認為工作壓力是個體知覺到能力與預期效果有差距,而導致挫折的現象

(引自莊淑灣,2005)。Steers在1988年認為工作壓力是個體在工作情境中面臨 某些工作特性的威脅所引發的反應(引自宋禮彰,2002)。

林家任(2003)將工作壓力定義為個體在工作環境中,面對外在加諸於個體 本身,不管是心理或生理的感受之後的影響;與視其影響的程度,個體所採取的 反應措施。而邱姮娟(2005)認為工作壓力是指工作情境中,個人由於其能力、

資源無法滿足工作的要求,導致超過其生理或心理所能負荷的程度,因而引發緊 張、焦慮、壓迫或疾病等身心不平衡的反應。還有陳宜芬(2010)認為工作壓力 是個體因人格特質的不同,對工作情境中的要求或刺激,主觀的感覺到生理或心 理的不平衡、不適應現象。

15 1978 Kyriacou 和

Sutcliffe

將教師工作壓力定義為教師因為工作而產生負面情感伴隨 著潛在的致病性生理變化。對於教師的工作要求威脅到其 自 尊 和 幸 福 感 時 , 教 師 便 知 覺 到 壓 力 感 ( Kyriacou &

Sutcliffe, 1978b)。

1982 Moracco 和

16

Kyriacou在2001年分析發現: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和理論模式愈來愈多。一 些學者使用stress一字來指教師個人所承受壓力的程度和加諸在其身上的要求;

strain一字則是用來表示教師對這些壓力所產生的反應。其他部分學者使用stress 來表示教師個人能力難以因應這些外來要求的程度。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學者會 聚焦在教師職業倦怠(burnout)這個概念,是一種在情緒、生理和態度上精疲力 盡的狀態,若教師長時間無法有效成功因應壓力,就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將教師工作壓力定義為:教師個人在與學校工作互動 的情境中,無法有效因應加諸其身的要求而產生負面情感,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現 不適的狀態。

貳、 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

本文分別從壓力的理論模式和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分別探討說明如下:

一、 壓力的理論模式

與壓力相關的理論模式有French和Kahn提出的個人與環境適配模式、Gmelch 提出的壓力循環模式和Greenberg的工作壓力模式。

(一) French 和 Kahn 之個人與環境適配模式

個人與環境適配模式是由French和Kahn於1962年提出,以合適、配合的觀點 的觀點來探討個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所謂的適配可分為:個人需求與環境供給 的適配程度、個人能力與環境要求的適配程度,進一步說明如下(宋禮彰,2002;

林家任,2003;邱姮娟,2005;蔡玉董,2006):

個人和環境之間包含兩種適配:一為客觀的適配:為客觀的個人(是獨立於 知覺外的個體)與客觀的環境之間配合的情形。二為主觀的適配:主觀的個人(是 自我覺知的個體)與其對環境知覺間的配合。而客觀的個人與主觀的個人之間的 關係就是「自我評估的正確性」,客觀的環境與個人主觀知覺到的環境,這兩者 之間就是「個人與現實接近的程度」。

17

個人與環境適配模式是在說明壓力的大小取決於個人與環境適配的程度,亦 即當情境的要求遠大過於個人認為要滿足這些要求的能力時,或者無法滿足這些 要求被認為有嚴重後果時,都會產生壓力。

(二) Gmelch 之壓力循環模式

Gmelch綜合以往學者的研究,提出壓力循環模式,強調壓力來源、個人知覺、

因應與反應,及結果四個階段為一個循環的過程,如圖2-1所示,說明如下(宋禮 彰,2002;林家任,2003;邱姮娟,2005;Gmelch, 1988):

1. 壓力來源階段:因來自各方對於個體的要求形成壓力來源。

2. 個人知覺階段:即個體所知覺、感受到的壓力程度。

3. 因應與反應階段:是個體評估不同的壓力源,採取不同的因應方式。

4. 結果階段:若個體因應與反應不良,會導致個體長期承受沉重的壓力,再加上 個體無法擺脫壓力來源,就會造成生理與心理的疾病。

1 2 3 4 壓力來源 知 覺 反 應 結 果

期望 社會的 缺乏時間 身體的 薪水 智能的 工作負擔 環境的 工作/人際 人際的 進步 管理的 干擾 態度的 會議

圖2-1 壓力循環模式 資料來源:Gmelch(1988:135)

生理或心理疾病

18

(三) Greenberg 之工作壓力模式

Greenberg將工作壓力分為三個部分:工作壓力來源、個人特質和組織外的壓 力來源,如圖2-2所示,說明如下(潘正德,1995;Greenberg, 2008):

「工作壓力來源」包含工作本身的性質、工作者在組織中的角色、在生涯發

19

綜合以上工作壓力模式,可以發現工作壓力的來源相當多元,壓力的大小取 決於個人擁有的能力與資源是否能滿足於工作環境的要求。在壓力產生的歷程 中,個人的特質、個人的對壓力來源的認知評估及因應的方式扮演舉足輕重的角 色。而長期累積沈重的壓力對身心有不利的影響,進而導致病變。這些發現有助 於探討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

二、 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

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有不同的詮譯,有些學者會將先前其他學者 提出的模式加以修改,提出部分相似但其認為更加周延的理論模式,說明如下(邱 姮娟,2005;許芷霖,2007;張郁芬,2001;蔡玉董,2006;鄭振丞,2007;Kyriacou

& Sutcliffe, 1978b; Moracco & McFadden, 1982; Tellenback, Brenner, & Löfgren, 1983):

(一) Kyriacou 和 Sutcliffe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研究教師工作壓力的二位先驅Kyriacou和Sutcliffe在1978年提出教師工作壓 力模式,如圖2-3所示,A、B、C和D代表四條回饋路線:

研究教師工作壓力的二位先驅Kyriacou和Sutcliffe在1978年提出教師工作壓 力模式,如圖2-3所示,A、B、C和D代表四條回饋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