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伍、組織氣氛實證研究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

為探究學者對於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的看法,本節分別從壓力之意 義、理論與相關研究現況等逐項討論之。

壹、壓力之意義與理論

「壓力」(stress)的概念,最初係源自工程學、力學與物理等自然科 學領域。1932年心理學家Cannon首將其應用於人類心理上,而他的學生 Selye 將其發揚光大引進社會科學領域上,而後壓力一詞雖引起廣泛的使 用與研究,其定義卻缺乏一致的看法,後來成為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及內 科醫生借用於人類行為解釋層面。社會科學帶有灰色理論的觀點,所以很 難尋得一個明確的定義。部分學者認為人有一種必須維持內在平衡的需 求,當外在環境發生改變時,身體需設法調整使其平衡,人們面臨認為有 害的壓力時,體內自主神經系統引起的化學變化,導致有各種不同的反 應,常見者為反抗或逃避。但亦有不同意見者,認為壓力的反應,對身體 而言,是一種自然的現象,壓力不單是針對不愉快的事件作反應,同樣對

於愉快的事,體內亦會產生變化。更有人認為壓力不是自主神經的反應,

而是決定於當事人對事件的自我覺知(馮觀富,1993)。

一般而言,Ivancevich與Matteson定義壓力時,將壓力歸納為三類。

第一類「刺激型」,是著重於引起壓力的力量;第二類「反應型」,是著 重於個人對壓力的反應;第三類「互動型」,是強調個人能力與內外壓力 反應的交互作用,這個定義對壓力提供了較為完整的藍圖,也反應出個人 對所處情境的了解,個人特殊反應與因應壓力的重要性(郭峰偉,2000);

國內研究者也大多以此方式區別壓力理論的差異(吳明順,2002;林水木,

2001;陳青勇,2001;蔡孟珍,2001)。

張淑雲(2002)也從探究教師工作壓力的觀點,將相關定義歸納成「刺 激取向」、「反應取向」、「刺激-反應取向」三種類型,詳加說明如下:

一、刺激取向

視壓力為一種刺激,是個人面對環境變化時所產生的反應。壓力是發 生在個體內外在的負向刺激,使個體產生不舒服的感受。強調壓力產生的 壓力源(stressor),如果外界要求或刺激超過個體的容忍度,則造成個 體焦慮的生理及心理的緊張狀態(周天賜,1991;蔡純姿,1998;Kaplan

&Stein,1984)。刺激取向的觀點在於分辨各種情境刺激,強調壓力源對 個人的重要,卻忽略認知部分對壓力歷程的影響,亦忽略個人承受壓力的 個別差異,故本取向指出壓力的引發層面。

二、反應取向

採此觀點的學者主要是受到 Selye 所影響,認為壓力是個體面對刺 激時所產生的種種反應。Selye 認為不同的壓力源,不論是心裡的、社會 文化、生物和環境的刺激皆會誘發壓力的反應(程一民,1996)。Selye 將 個體承受刺激的反應歷程稱為「一般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option Syndrome),將個體對壓力的反應歷程分為三個階段(曾吉雄,2000;蔡

純姿,1998):

(一) 警覺反應期(The stage of alarm reaction)

個體突然暴露於不適應的有害刺激下,身體抵抗力下降所產生的反應。此 階段又分為二階段:

1. 震驚期(shock phase):對於有害刺激來源,採取自發或立 即的反應,心悸亢進、肌肉張力的喪失、體溫和血壓降低等,

皆為傷害的指標。

2. 反震驚期(countershock phase):個體運用防衛的力量以圖 復原,此時腎上腺皮質激素會增加分泌。

(二) 抗拒期(The stage of resistance)

個體完全適應壓力源而使症狀改善或消失,同時減少了對其他刺激 的抗拒。

(三) 耗竭期(The stage of exhaustion)

因為有機體的適應力有限,若壓力源非常強烈且持續時間過長,將 導致個體身心的耗竭,如壓力一直為減弱,則將導致疾病,甚至死亡。

Lazarus(1991)認為每個人對壓力的忍受度不同,所產生的生理反 應也不一,而個體並非被動的反應者,他們可以藉由知覺(perceive)、

評估(evaluate),形成對環境的認知,避免壓力的產生。

三、刺激-反應取向

本觀點認為壓力是個體面對環境刺激時,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 果。壓力不僅是刺激也是一種反應,心理壓力是個體評估環境刺激與個人 反應的結果。當個體知覺身體反應無法應付環境刺激時,壓力便會產生。

此定義型態兼顧壓力過程的整體性及個人知覺對壓力的重要性。

上述論點是以「行為理論」觀點作為區分,對壓力的互動與過程有其 合宜的解釋程度,對壓力的描述也符合實際情況。本研究將造成個人工作

壓力的原因以不同層面加以區別:

(一)預期心理

個人所預期的心理狀態與壓力的發生有關,如Selye(1956)認為壓 力是對任何要求所產生的一種非預期反應。Kaplanm與Stein(1984)提出 壓力是指一種由個體知覺環境的要求具威脅性,而引發生理及心理緊張的 狀態。Alberson與Kagan(1987)認為壓力是由個體知覺環境的威脅而喚 起生理及心理緊張的一種高度的負荷狀態。王以仁等(1992)以壓力是個 人預期未來可能發生的不安或威脅有所知覺,因而對有機體產生刺激、警 告或使其活動。陳聖芳(1999)認為壓力是在某種情境下,個體預測可能 產生不安定的感覺,或感受威脅,因而引起情緒上或生活上的反應;以及 個體面對不同情境或環境改變時,體內所產生的變化,表現出緊張、焦慮、

挫折、壓迫、急迫或苦惱的現象。邱憲義(1996)認為壓力是知覺情境有 礙其表現,所產生的負向情感,而影響其生理與心理狀況。程一民(1997)

指壓力是指個體面對刺激事件時,個人評估此一關係對他造成負荷或對資 源無法應付且危及個人福祉及身心健康的反應,此反應以個人特質、經驗 與認知歷程為媒介。

此觀點認為壓力是因個人已經知覺或預期會面對一個具有威脅感的 環境,而造成的一種狀態,對於壓力的負面反應也做進一步描述。

(二)環境因素

壓力的發生,主要是來自於環境因素所引發。可以歸入此說法有:

Arnold(1960)對壓力的定義是任何妨礙功能運作的情境。Forman與Cedil

(1986)認為壓力是個人對外在刺激或迫力無法忍受而產生的不舒適感。

Greenberg 和 Baron(1997)指壓力是個體面對外界壓力源時,情緒、認 知和生理三方面的交互作用所產生的一種反應模式。王秋絨(1981)以為 壓力是個人與環境互動時發生的不平衡現象,以致產生個人行為失調的狀 況。林昭男(2001)以壓力是指個體在面對刺激情境時,因為一時無法消

除威脅、脫離困境而產生的一種被壓迫的感受、或緊張的狀態。周天賜

(1991)覺得壓力應是外在刺激超過個體容忍度,造成個體的焦慮或逃 避。黃義良(1999)指出壓力是個體對週遭環境改變或要求,知覺到具有 威脅性、壓迫性,經由個人的特質與心理為中介歷程後,內心所產生消極 與負面的情感。張春興(2003)對壓力的定義是個人在面對具有威脅性刺 激情境中,一時無法消除威脅脫離困境時的一種被壓迫感。

類似觀點都認為壓力是因為環境具有不良或不平衡的刺激,為造成個 人壓力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認為組織氣氛就是環境因素之一。

(三)個人能力

因為個人本身能力的因素,而造成壓力。Cox(1978)認為壓力是存 在於個體所知覺的環境需求與所知覺的反應能力之間的不平衡。Mechanic

(1962)則說壓力是對有機體施力要求的刺激及有機體處理它的能力之間 的差距。Blau(1981)指壓力是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一種關係,而個人能力 與環境要求之間不能配合的結果。江鴻鈞(1995)提出壓力是個體與環境 交互作用的結果,亦即壓力是外在環境或事件對個體要求而個體知覺其能 力與環境不能平衡的結果。

本觀點認為壓力是因個人本身能力無法達成或配合環境需求,而成為 個人工作壓力的主因。本研究認為專業能力就是個人能力的主要構成因 素。

(四)身心調適

源自於身心歷程或調適不良,乃造成壓力的緣故。Lazarus與Folkman

(1984)說壓力不僅是刺激,也是一種反應,所謂壓力係指個體對環境需 求的負荷超過身心適應的程度。Lutton(1988)則以壓力是指個人面對刺 激時,為重新恢復正常狀態所做的反應。林純文(1996)認為壓力是個體 面對外界的要求或特定事件的刺激時所做的身心適應的反應;而此種反應 是以個人過去的經驗、人格特質或心裡認知歷程為媒介。

身心調適觀點認為壓力是因為身心適應超過負荷與環境間有不平衡 的緣故,才是造成個人壓力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認為身分角色合適的知覺 與扮演為身心調適的重要因素。

(五)多重因素

發生壓力的主因,可能是相當複雜的,如Pearlin(1981)指壓力並 非壓力來源單獨作用,而是混合其他生活事件、自我概念的結果。Burke 與Weir(1980)也說壓力是一種發生在個體身上的內外在刺激。葉龍源

(1998)提出壓力是指個體面對內外在環境之期望或要求時,在生理與心 理上產生的一種特殊效果。林幸台(1986)認為壓力不僅與個人生理反應 有關且涉及心理上的反應,尤其是個人對該情境的認知及投入程度更具重 要性。吳英璋(1994)以為壓力是人與環境不斷互動過程中的動態系統。

林水木(2001)更指出教師工作壓力為學校教師就其本身工作,對於內外 在環境之變遷與需求,自我知覺難以既有經驗與資源來加以處理;因而導 致身心的干擾與掙扎,致使個體的工作效能產生變化的一種現象。Hobfoll

(1988)認為壓力是個體面臨下列三種情境時的反應1.覺察到失去網絡的 恐懼;2.真正失去資源網絡;3.缺乏資源。所謂資源是指個體認為有價值或

(1988)認為壓力是個體面臨下列三種情境時的反應1.覺察到失去網絡的 恐懼;2.真正失去資源網絡;3.缺乏資源。所謂資源是指個體認為有價值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