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幸福感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幸福感之意涵

幸福得追求,從古自今一直伴隨著人類。對於幸福的意涵,又能從東 方觀點、西方觀點與社會觀點來進一步探究,分述如下:

一、幸福感之西方哲學觀點

蘇格拉底(Socrates, 469-399 B.C.)曾說,幸福起源於個體掌握某些有價 值的資源,因而得以遂行其個人對生活之期待(王駿發等人,2015)。幸福 (Eudaimonia)一詞源於希臘,意思為受善神守護而得到的快樂(張美婷,

2014)。柏拉圖(Plato, 427-327 B.C.)則認為當人的靈魂得以解脫並達到至善,

即是幸福。亞里斯多德(Aristoteles, 381-322 B.C.)認為人生的目的在於求善 求福,追求理性的至善,幸福在於發展理性,並且依理性的指導而生活(「幸 福說」,無日期;王怡茹,2014)。

快樂學派德莫克利塔斯(Democritus)等哲學家則認為幸福為生命產生 之快樂與愉悅的情感,知識、德性與其他一切事物的價值,均建立在是否 有助於取得快樂(楊繼中,2000)。綜上所述,希臘哲學中,認為「幸福」

即是「人類的善」,「善」即是「幸福」。然而,近代西方則將過去認為「善」

即「幸福」,此種追求至善為人生目的之觀點,修正為「快樂」即是「幸福」

(王淑女,2011;謝明華,2003)。

二、幸福感之東方哲學觀點

中國哲學三大主流儒家、道家、釋家,其雖未明確將「幸福」定義,

但皆以「悅樂」並追求「和諧」作為其精神(王怡茹,2014;陸洛,1998)。 儒家思想的幸福觀其源於好學、和諧、行仁,其注重自身修養與價值 選擇性的幸福觀點,主張幸福是來自於反身而誠之後的喜悅與滿足,或歷 經艱辛後苦盡甘來的愉悅(朱家昱,2015;陳芝吟,2013;曾昭旭,1989)。

其主張人性向善,人具向善本性,在向善的過程中,除個人努力達到像善 的境界外,更講究要兼善天下,協助眾人達到至善的境界。

道家對幸福觀之思想認為人的幸福在於心境平和狀態,自我的本性且 不追求慾望,以無為的精神來順應天道以獲取幸福之感受(陸洛,1998)。 主張合道順道、身心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活滿足、虛靜逍遙的精神表現與 自然超脫的價值需求即幸福(楊玉輝,2012)。

釋家認為幸福寄託在明心見性,以求達到入世、出世的和諧,除了在 自我滿足愉悅與成就外,更應重視人際和諧的特性,強調個人內在修持與 提攜眾人同登極樂的積極努力(朱家昱,2015;陸洛,1998)。

三、幸福感之社會科學觀點

幸福感的研究,在操作型定義上,許多與幸福感(well-being)一詞相關 的詞 彙 ,例 如「 主 觀幸 福 感」(subjective well-being) 、「 心 理幸 福 感」

(psychological well-being)、「快樂」(happiness)、「生活滿意」(life satisfactions)、

「幸福主義」(Eudaimonia)、「滿足感」(satisfaction)與「幸福感覺」(sense of well-being)等詞來進行研究。

陸洛(1998)認為幸福感是個人主觀感受的一種正向心理狀態,包含 整體的生活滿意、正向的情緒體驗以及無心理的痛苦。東方哲學思想認為 幸福是德,西方哲學家認為幸福是善,而社會科學觀點的幸福則是以個體 出發,強調幸福是個人主觀正向的感受,而非以外在客觀標準作為判斷的 基準(朱家昱,2015)。

近代美國心理學家 Lyubomirsky 主張個人對於幸福快樂是具有選擇的,

可以透過有意義的個人行為(或思考層面)來達成及維持(王駿發等人,

2015)。自 20 世紀以來,西方心理學界興起正向心理學,許多學者開始將

「快樂」與「幸福」為做為研究重點,且將快樂與幸福感兩者視為同義詞 來進行研究(王怡茹,2014)。其中「快樂」、「滿意」與「幸福」三者間具

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存在,皆是在使人感受舒適愉悅,會想一再體驗之正 向感覺。由於快樂一詞容易因情境不同而產生測量上的差異混淆,遂逐漸 改用「主觀幸福感」或「幸福感」一詞來取代快樂。(王怡茹,2014;陳政 翊、王世璋、秦夢群,2013;張書豪,2008;謝明華,2003)。

幸福感的研究涵蓋許多層面,包含個人情緒、主觀感受、生活滿意等, Andrew

&Withey

1976 幸福感是對生活滿意程度所感受之正負向情緒進行整 體評估。

Diener 1984 幸福為主觀且存在於生活經驗中,係個人對整體生活滿 意程度之認知性評價,並包含正向的情感與負向情感之 表現與缺乏。

Meyer&

Diener

1995 幸福感指個人主觀對於幸福感受之評價;而快樂係指個

表 2-4(續)

國內外學者幸福感定義內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幸福感定義

吳淑芬 2013 係個人對正向情緒、負向情緒與生活滿意度之評估,即 是個人主觀的針對自身整體生活的情緒性與認知性的 評鑑。

洪怡靜 2013 幸福感為個人主觀之想法,對整體生活滿意之認知性評 價,所呈現正向、滿足、舒適的情緒與身心健康狀態,

使個體可以主觀意識本身生命之意義與存在價值。

王怡茹 2014 個體對整體生活滿意度和工作成就之評估,及其反思自 身向情緒強度和樂觀態度之結果的綜合感受。

張美婷 2014 係指主觀個體之經驗感受,是個體內在精神與外在條件 狀況綜合下所知覺之幸福感受。

王琇萱 2014 幸福感涵蓋認知層面與情緒層面,係個人主觀評定目前 整體生活情況之感受,主要包含正向情感、人際關係、

工作成就與身心健康等,當正向情感增強時,個體幸福 感就會提升。

胡毓珏 2015 係指個人的主觀經驗與感受,乃為個人從情緒和認知角 度對自己本身及整體生活情況進行評估所得到的結果。

莊季蓉 2015 幸福感為個人主觀經驗之感受,涵蓋認知、情緒與心理 健康之層面,包含生活滿意、正向情緒、身心健康、人 際關係歸屬與自我實現。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貳、教師幸福感之理論基礎

教師幸福感之相關理論,海內外學者根據不同的角度來對於個體幸福 上之感受進行解釋,並發展出不同內涵之幸福感理論。大致上,可分為需 求滿足理論、特質理論、判斷理論、動力平衡理論、符號互動理論等(王 怡茹,2014;朱家昱,2015;古婷菊,2006;張書豪,2006)。

一、需求滿足理論(need satisfaction theory)

需求滿足理論認為個人的幸福感源自於滿足需求(王怡茹,2014),其 理論圍繞在減少緊張(例如:消除痛苦與滿足生理及心理需求)就會達到 幸福,而心理學家 Freud 快樂原則與 Maslow 需求層次理論模型則能作為 支持論點(Diener, 1984),認為當個人經歷某些事件後其需求能獲得滿足,

就會產生幸福感(邱惠娟、童心怡,2010)。以下為需求滿足理論相關之三個 學派,分述如下:

(一)

目的理論(telic theory)

目的理論主張個體的快樂和需求滿足或目標達成有關,目標的達成 或需求的滿足能使個人產生幸福感與快樂(簡晉龍,2002),假設個體都 具有內隱需求模式行為之基礎,個人的理想達成後則會帶來幸福感(陸 洛,1998)。相似於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 hierarchy theory),認 為個體具有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安全需求(safety need)、愛與隸 屬需求(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自尊需求(self-esteem need)、知識 需求(need to know)、美感需求(aesthetic need)與自我實現之需求(self-actualization)等七項層次需求,當個體能滿足各層次之需求時,便會產生 幸福感。

(二)

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活動理論認為個體之幸福感來自參與社會活動,其關注個體之表現 而非個體目標,重視過程而非結果。透過有意義與健康的活動參與來滿

足個人工作、休閒、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的需求,進而促使個人具有成 就感與幸福感(Argyle,1987;陸洛,1998;邱惠娟、童心怡,2010)。幸 福的感受會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產生,而非活動的結果。當全心全意投 入活動所得到的快樂,心理學家稱之為「心流 (Flow)」(張淑萍,2012), 當心流發生時,個人的行動與意識相互交融,注意力會集中在固定刺激 上,並且無視時間消逝,達到物我兩忘之境界(鐘偉晉,2008)。而需求 可能來自於意識或潛意識,因此活動理論也解釋了潛意識需求後所獲取 的幸福感(施建彬,1995)。

(三)

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

苦樂交雜理論認為快樂與痛苦是同源、相依與交錯存在的,意即 快樂是一體兩面的(江亭瑩,2013、鐘偉晉,2008),主張個體會長期陷 於需求被剝奪的感受,當失去越多所承受的痛苦越大,當需求獲得滿足 時,就表示得到時會更快樂,所獲得的幸福感會更加強烈(Diener,1984)。

沒有匱乏的個體就無法體會真正的幸福,唯有經過痛苦的負面感受,才 能體會出幸福,意即個體體會到先苦後甘,經歷痛苦才能更加體會幸福 感受(朱家昱,2015)。因為個體感受到痛苦而突顯幸福的珍貴,若沒有 痛苦,幸福也將變的平淡無奇。

二、特質理論(trait theory)

特質理論係使用個人特質之觀點來解釋幸福感所產生的原因,而不相 同的個人特質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感受與體會而有不同的行為反應(蔡芳 珠,2015),其又從不同觀點分為人格特質論與連結理論兩種學派,茲將 內容分述如下:

(一)

人格特質理論(trait theory of personality)

1980 年,Costa 與 McCrae 提出格特質理論,認為幸福感源自穩定 之個人特質,而個人特質會因為先天遺傳因子或後天學習而影響(朱家

昱,2014;江亭瑩,2013)。Seligman(2002)認為幸福感會受正向特質影 響,透過後天學習則能改變負向特質。因此,人格特質理論著重個人看 待世事之心態,可以選擇幸福或選擇苦難(蔡芳珠,2015)。

(二)

連結理論(associationstic theory)

連結理論以認知與記憶之觀點來解釋個體特別感到幸福之原因,個 體透過認知系統來對於世事賦予意義。幸福感源自對事件正向認知之結 果,同一件事件經不同個體,會產生出不同的認知與心理感受,此種內 在心理運作即「境隨心轉」(張書豪,2008)。特質理論除重視先天特質 外,尚包含後天學習成分,係整合人格特質、認知、記憶與制約等來詮 釋幸福感(江亭瑩,2013)。

三、判斷理論(judgment theory)

判斷理論認為幸福感係個人在標準與真實情形相較下所產生的結 果。Diener(1984)提出幸福感為比較、相對之結果,係為個人主觀感受。

若真實情形超越標準則會產生幸福:反之,則產生不幸福感。

(一)

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Diener(1984)提出社會比較理論,認為幸福是來自於和「他人」相互 比較之結果。個體會與更為幸福之人比較,即向上比較,亦可能會與較 不幸的人比較,即向下比較,以提升或降低幸福感。通常向上比較能使 個體降低幸福感,向下比較則能使個體提升幸福感。

Diener(1984)提出社會比較理論,認為幸福是來自於和「他人」相互 比較之結果。個體會與更為幸福之人比較,即向上比較,亦可能會與較 不幸的人比較,即向下比較,以提升或降低幸福感。通常向上比較能使 個體降低幸福感,向下比較則能使個體提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