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運用電子白板融入教學之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師運用電子白板融入教學之研究

本節主要探討教師在運用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的時機、課程設計、操作使用歷 程及技術支援等,以了解相關研究對電子白板設備在教師教學運用上的內涵及見 解。

壹、 教師運用電子白板融入教學之時機

一、 互動白板的導入時機是課程發展與教學需求

陳惠邦(2007)認為,互動白板如果不能與課程發展及教學需求結合,則將 失去教育意義。例如:新科技在應用之初會耗費教師許多時間與精力,同時也會 因為教師使用不夠熟悉而使教學歷程中斷。另外,目前許多教學資源都可以透過 網路取得,或教科書廠商提供,並與 PC 搭配投影機結合後呈現在螢幕上,不必 然要使用昂貴的互動白板。因此,互動白板如果不能先激起教師之教學需求,則 根本無法期望被普遍應用於教室。

吳致維、林建仲(2009)的研究亦指出,部分教師擔心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推 廣,是否會過於強調資訊,而忽略課程的本質。表示以往推行資訊融入課程,都 太過強調使用資訊這項設備(例如幻燈機、實物投影機、電腦、單槍投影機等),

而沒有考慮到該課程是否適合,或只有某些單元適合;但更重要的不是只有使用 的部分,課程的設計才是教學最重要的部分。

蔡聖賢、蕭淑文(2010)以桃園縣 2008 年獲選資訊融入教學績優團隊(電 子白板教師團隊)為訪談對象進行研究,對教師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之時機,

亦提出類似的看法:

(一)教師的課程設計決定資訊科技何時出現在教學活動,且出現的時機能配合 學生學習需求。

(二)教師是否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主要以該領域屬性及該單元授課內容為 主要考量,以易於分享、通用性高、概念步驟清楚、示範操作型或講解複雜、及 抽象概念性高之科目為優先;其中又以語文及數學上的運用較為普及。

(三)電子白板能依教師設計的課程內容展現多媒體的互動臨場感,提升學生的 學習參與度、師生互動性與學生的學習成效。

李亭萱(2010)分析任其教學校於 2008 年至 2009 年專科教室電子白板之使 用情形,認為要發揮電子白板的功能及讓其具有未來性,教師應改變自身的資訊 科技觀念,即教師在進行資訊融入教學之課程設計時,應掌握電子白板之「互動 性」在進行教材設計之優勢,但是其所觀察到之電子白板使用情形,卻是把電子 白板當成投影機,只操作其播放的功能,實為可惜。

再從電子白板製造廠商來看,對於科技學習軟硬體業者之持續投入,建議改 變「產品功能本位」的開發設計角度,而以「人」(即使用者、教學者,與學習 者)的實際使用需求為考量,切勿用繁多的功能與眼花撩亂的效果讓欲導入者產 生學習障礙。簡易操作的軟硬體設計,能增進師生間回饋、同儕互動的情境,促 進學習者在過程中發展潛力,這樣的科技教學產品才能使教師一改抗拒而廣為採 納(陳佳珩,2009)。

二、 教學目標決定課程設計與教學科技的運用時機

蕭英勵(2007)的研究提到,許多人對於電子白板有正面的評價,但是卻不 知道如何善用電子白板融入於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針對教學目標來使用電子白板,

勿因電子白板來侷限了教學內容與施行方向,教學目標乃決定了課程設計內容與 教學科技工具的運用。教育現場的教師的應先了解自己真正需求為何?是否真得 需要一片電子白板來進行教學活動,假使電子白板未能進入教室內,那麼教師的 教學內容是否還能保有原來之豐富與多元?當國內學者興沖沖地將電子白板依 樣畫葫蘆地引進台灣,未能思考台灣教育現場教師需求與感受時,可能導致了電 子白板水土不服而棄置在教室內的角落中。

劉遠楨(2010)指出,英國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教學發展早於台灣,其 教育通訊與技術署(BECTA)所訂定的電子白板的使用原則,說明並非所有課 堂或整節課的時間都要使用電子白板,這些原則包括準備活動、透過介紹勾勒出 課程的目的和目標、介紹新學習內容或學習任務、在課程中進行全班討論、無論 是否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課程結構都應相同、教師可以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來 使課程的某些方面更順利、學生可以暫時脫離互動式電子白板,以小組形式進行 其他任務。

曾錦達、林智偉(2010)的研究結論也提到,教師進行電子白板導入教學,

在科目領域的選用上,互動式電子白板導入教學並不侷限於單一或少數科目,教 學者應思考教學內容之目標與教學設計,是否可因互動式電子白板的導入而能提 升教學效能。教學者亦需深切體認,包含互動式電子白板在內之所有 ICT 教學 工具,其主要目的在輔助教學,而非教學之主角。進行互動式電子白板導入教學

貳、 電子白板融入教學之課程設計

一、 以課程設計而非技術功能來導入電子白板

陳惠邦(2008)認為,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所有潛在互動功能都必須在教師的 課程設計下才能實踐。如果教師一味強調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技術互動(Technical Interactivity)與物理互動(Physical Interactivity),而忽略其教學互動(Pedagogical Interactivity)功能,則學生將無法獲得綜合分析、評價、欣賞、概念學習、理解、

想像與創造、後設認知與問題解決等能力。互動式電子白板的重點不在白板,而 在互動。在字面上,「互動」兼含有持續的作用與回應之意。教學互動包含溝通、

回饋、參與等方面。課堂上師生的人際互動包含語言資訊及非語言資訊的多向傳 遞(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的動作包括講解、發問、操作示範、注視、

靠近、拍肩、點頭、鼓掌等,而學生活動則有回答教師問題、與同伴討論、閱讀 教材、沉思、專注注意、齊誦、個別朗誦、書寫作業、齊唱、問問題、操作、敘 說等。在一般課堂上,師生通過各種方式,在持續來回之間完成教學活動。在此,

互動的概念強調的是師生間的給與得,並導致新的理解與學習。

蕭英勵(2007)認為教師秉持教育專業,宜站在電子白板課程研發的主動積 極角色,而非全由廠商技術、功能層次來主導,才真能符合教育現場教師真實的 感受與贏得認同,願意使用電子白板融入於教學活動。教師專業在於課程設計與 教學活動,為引起教師願意使用電子白板,從課程設計與教學活動等實際層面,

將電子白板逐漸地導入於教室內,課程教學為教室活動之主角,運用了電子白板 讓教學更為生動活潑,提升課程教學之品質。

趙玉萍(2010)提到,部分教師為了強調電子白板的功能,使得教師備課製 做教材成了一個很大的負擔。電子白板教材設計對於一般教師來說不僅要掌握很 多的電腦專業知識,還需要掌握與教材製作相關的專業知識,很多教師為了突顯 教學中現代教學科技手段的應用,便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課前製作教材,課中操 作教材」上面,反而忽視了課前對教材的分析與挖掘。

二、 電子白板融入之課程設計應有流通性

李政蒲、許銘津與陳承泰(2009)的研究顯示,教師配合電子白板發展教學 所需教材,因為能夠重複使用,而且教材流通性高(經過授權,別人提供的教材 可以很容易就改編成自己上課時所需要的模式),則教師願意花較多時間進行課 程分析並發展教材,當教師發展教材越多時,越能激發創新的教學模式,對於教 師進行資訊融入教學有正向的助益,教師使用高互動的資訊融入教學模式,對於 集中學生課堂上注意力,提昇學生學習效果具有正向關係。

要達到教學設計的流通性,學校教師組成相關教學團隊是主要方式。陳惠邦

(2008)認為,學校若能以教師社群的角度組織團隊,對於一般教師的參與、承 諾具有鼓勵與示範作用。教師社群的功能有三:

(一)分工合作:透過教師同儕合作進行課程發展,如資料蒐集、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準備、教學觀察與記錄等工作,如透過教師社群的分工合作,可以大大減輕 個別教師負擔。

(二)反省與支持:教師間所建立的專業社群可以發揮教學反省的功能,讓少數 互動白板的「先驅教師」得以相互支持與成長。

(三)分享與擴散:教師社群的建立可進一步配合分享平台的建立,使結合互動 白板的教學創新模式及數位內容得以相互分享,進而發揮模式擴散功能。

劉麗娟(2010)的研究也提到,教材分享對教師有心理上的支持功能。學校 若能以工作坊的方式,定期舉辦校內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的教材分享活動,

讓團隊教師可以分享彼此的教學心得,並得到同儕的心理支持。

互動的教材設計,能使學生樂於上課,但要如何才能利用電子白板的特性製 作出合適的教學媒體,可能方式除了充分的教師訓練外,能聚集相同目標的一群 人,共同設計研究及互相分享,可能是較理想的方式(陳彥至,2008)。

三、 電子白板融入之課程設計須經驗與時間

羅瑞昌(2010)的研究發現,在利用白板軟體設計數位教材時,由於多在個 人電腦螢幕上編輯教材,與電腦螢幕較為接近,教師容易忽略教材字體大小,當 教材放大至互動式電子白板後,可能會產生字體太小的問題。另外,背景與字體 顏色應需適當,以免分散學生注意力,因多數教師課程美工能力不足,常忽略了 顏色的搭配,不是過於單調,就是過於鮮豔。再者,基於版面配置的問題,教師

羅瑞昌(2010)的研究發現,在利用白板軟體設計數位教材時,由於多在個 人電腦螢幕上編輯教材,與電腦螢幕較為接近,教師容易忽略教材字體大小,當 教材放大至互動式電子白板後,可能會產生字體太小的問題。另外,背景與字體 顏色應需適當,以免分散學生注意力,因多數教師課程美工能力不足,常忽略了 顏色的搭配,不是過於單調,就是過於鮮豔。再者,基於版面配置的問題,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