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教師領導者圖像

徐超聖(2004)教師為因應課程的決定權由中央轉移至學校,教師要從被動 學習者轉換為主動研究者,從進修研習者轉換為教師專業發展者,以及從知識的 傳授者轉換成能力的引發者。在權力轉移的過程中,教師被期待在教學、研究上 有所突破,由此建構課程與教學知識,落實課程與教學改革,如同 Katzenmeyer 與 Moller(2003)所言喚醒沉睡的巨人,用以捕捉教師領導存在巨大且尚未完全開發 足以改變教育系統的潛力。從即將屆滿一年之特色課程中探討教師領導影響力的 發揮,對於授課教師以及稻禾高中都是從未有過的全新體驗,有別於以往開設加 強英文聽、說、讀、寫等語言學習的課程,而是將思考、知識的獲取建立在英語 學習之上。

我覺得在一個地球村的時代,你的思考工具如果是大家能夠理解的話,對的溝 通跟合作是有幫助的,這是當初設計這樣子課程的主要原因。(訪 20150408T1)

77

在全球化的時代,國家之間的界線逐漸模糊,一國的政策影可能影響其他國 家,甚至是全球的情境。在教育領域中,政策借用(policy borrowing)更時常成為 政策制定的依據。自 1990 年代,英、美、紐、澳等國、國際組織如 OECD 以及歐 盟等,皆針對純粹知識取向的教育提出修正,如重視關鍵能力的教育素養(key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簡稱,KC 教育)、OECD 進行的(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簡稱 DeSeCo)研究,針 對純粹知識取向的教育提出修正,使學校教育能達到學以致用,使知識與生活、

職業做更緊密的結合。在台灣,國科會 2005-2007 年進行「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 養: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的整合型研究計畫,希望提出符合本土化脈 絡之理論架構,同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也將創新思考、邏輯思維、批判思考、

問題解決等思考工具列為應發展之核心能力(蔡清田,2008;張鈿富等,2010)。

critical thinking 我從第 8 屆開始,到現在已經是第 18 屆了,批判性思考很難上 的原因是它的定義很廣泛,像子斌老師的思考工具也是一種,文學上的又不一 樣,我幾乎每種方法都試過了。(訪 20141126T1)

以往,頌伊老師都只在自己班級的英文課上批判思考,而今年第一次開設的

特色課程,課程上除批判思考外,還加入系統思考、設計思考的元素,並且由頌 伊老師和家宜老師兩位共同協作,模擬新加坡參訪時得到的大講堂、小講堂靈感,

在理論課程時兩班合班上課,實作則回歸教室內的小講堂。面對不同於以往的模 式,頌伊老師認為:「在我們科裡是很異類的人,他們就會覺得英文科怎麼能這樣 做,這樣就是浪費時間,我最常聽到的就是浪費時間!」(訪 20141126T1)

在學校系統中強調教師們之間的共性,如教師素質,以及他們之間的分歧,

選擇共同協作或是持有個人主義傾向(Curtis,2013)。頌伊老師跳脫英文科語言教 學以及與家宜老師協作開設英文特色課程的舉動,對其他英文科教師而言是一種

「陌生情境的遭逢」,與過去的經驗不同而產生的差異。

78

家宜老師三年前成為稻禾高中正式教師,在學校教師群中也算是新生代教 師,「因為這是我第三年在這個學校,所以通常在會議上也不太可能發表什麼意見,

而且我也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跟行政的應對進退,所以我覺得我在學校應該沒有扮演 任何的角色,通常開會的時候,我不太會說任何話。」(訪 20150320T2)

Spillane(2006)認為領導實踐是由領導者、追隨者和情境互動產生,每一成 分對於領導都十分重要;再者,情境定義領導實踐,也透過領導情境被界定。許 多研究顯示非正式的角色仍有可能會使用教師領導( Lima, 2008; Fairman &

MacKenzie, 2012; Harris, 2005; Sachs, 2003; York-Barr & Duke, 2004),然而許多沒 有正式地位的教師領導者的特色,他們通常不認為自己是領導者。(Earl & Katz, 2007; Fairman & McKenzie, 2012; Muijs & Harris, 2006; York-Barr & Duke, 2004)。家 宜老師認為自己在學校並沒有扮演特定的角色,幾乎都是跟隨者(follower)的姿 態。然而,據研究者觀察,每週上課的教材、上課評量的規準是由頌伊老師及家 宜老師事先討論、分頭找資料,因此家宜老師在共備的情境實際上亦扮演著課程 專家,完備特色課程的發展,同時,基於隔週輪流上課的模式,家宜老師實際上 也扮演著教學專家,向前來觀課的教師、參與課程的學生發散影響力,但遇到需 要與學校行政溝通事務,仍多以頌伊老師作為主導。頌伊老師認為,「家宜她有 能力,但學校算是一個比較重視倫理的地方,有些事情我可以講是因為我夠資深,

有時候新進教師講的話比較沒有人聽,其實還是會有委屈。」(訪20141126T1)

與此相比,根據家宜老師的觀察,頌伊老師的一舉一動則相當受到英文科其他教 師的關注,「雖然我覺得其他老師不一定很清楚我們在做什麼,但是他們都會偷 偷觀察頌伊老師。」(訪20141126T2)

研究者每周三下午都會參與共同備課,因地點位於英文科辦公室,經過身邊 的英文科教師偶爾會駐足觀察或是詢問我們正在做什麼,連原本要去裝水的 老師也加入討論。(觀 20141022O)

79

只是偶然參與共同備課討論的煙雨老師,後來也經常出席共同備課、觀課。然 而,從上述觀察僅能得知學校英文科教師相當關注兩位教師共同協作特色課程的模 式、頌伊老師的一舉一動,至於在此個案脈絡下,教師領導應包含哪些構面、教師 領導實施的程序性以及如何與學生學習成效進行連結等問題,研究者於以下透過課 程共同備課、觀課、訪談及相關文件記錄從個案研究脈絡中探詢。本節首先探討教 師的領導正當性為何,再參考第二章關於教師領導者分類的文獻,連結研究者的觀 察與訪談紀錄,進一步分析與歸納教師領導者之角色特徵,以描繪稻埕高中教師領 導者之圖像。

壹、教師領導者之正當性

正式教師領導者透過被指派的角色或位子,獲得他們的領導正當性,而非正 式的教師領導者則是以其專門知識或實踐,如教師利用行動解決教學問題、展示 新教學策略,獲得學生和同儕的尊重(Lai & Cheung, 2014)。

個案研究之頌伊老師、家宜老師在稻禾高中教學資歷雖然相差有十五年以上 的差異,但據研究者觀察兩位不論是教學研究、教學實踐上都是學校具備優秀技 能、能夠獨當一面的英文科教師。頌伊老師和家宜老師於 2013 年獲得臺北市第 14 屆行動研究徵文大賽佳作,具備教育研究的知能,加上兩人各自擁有其他不同的專 長,能與英語教學結合,跳脫只侷限在語言技巧的學習,進而帶來不同的刺激跟視 野。

頌伊老師她會訓練學生去參加高中西塞羅辯論賽,就是專門打邏輯思辨的那 種辯論賽。(訪 20141126T2)

我自己(頌伊老師)比較喜歡做 debate,那家宜她的創意東西是很有趣的,譬

80

如說她會唸小說,把小說裡的東西變成文創品,做成英文報紙、英文玩具,

那如果我們之後要再合作,就可以把家宜的東西也放進來。(訪 20141126T1)

頌伊老師帶的思維模式我覺得很新,然後我覺得她講得東西很多,就是很博 學、思維很新穎,然後家宜老師和善、親切,然後她也會直接跟學生以互動來 教導我們。我覺得學習過程還不錯阿,就想很多以前沒想過的東西。因為我是 演辯社的,有時候在看一份資料的時候就比較能夠解讀還有抓出需要的資訊。

(訪 20140320S7)

檢視教育改革的訴求的演變過程,自教育領導權下放加重教師在學校文化改 革越加舉足輕重的角色後,教師專業發展與領導的結合以及教師專業是否能回應 學生需求成為當務之急。學校中的領導者並非專指校長,而是學校中負起實際領 導責任的個人或群體,因此領導的概念是流動的,並非專屬位處特定職位或角色,

意即教師亦可肩負學校領導的責任。教師影響力的核心在於認可教師智慧與個人 資源在學校能力的發展有一個獨特的定位,讓教師有機會去展現他的才能和領導 能力,以發展學校勇於創新的能力。又青校長進一步指出:

我以前會認為如果當過行政也會很好,因為她會比較懂得行政的流程,也比 較不會像無頭蒼蠅不知道資源在哪裡,錢可以從哪裡撥、場地可以用,或是 怎麼去做推廣、找到一個解決之道,我現在覺得也未必要,像頌伊老師也沒 做過行政,所以只要她願意學習,其實這些東西是可以經過一次、兩次、三 次去學會的,所以只要用心學習就好了吧。(訪20150325P1)

Pearce 與 Conger(2003)強調權力的下放,藉由校長共享權力,授權學校的 教師,給予教師扮演領導角色的正當性以及能參與領導過程,像是操作新的實踐 活動或動員其他教師參與他們以改善教學為目的的實踐活動。

81

我想他如果任過行政職,他應該可以更了解校務運作、一些局處相關的部分 會比較清楚,但我今天作為一個教師,我需要的不一定是一個行政經驗豐富 的,但我要的一定是我這個科目能夠影響我們的、教導我們的,我當然相信 有一些行政經驗是好的,但不一定行政經驗豐富他就是一個好的教師領導 者 , 他 可 能 資 格 是 很 好 , 但 他 不 見 得 是 一 個 很 好 的 教 師 領 導 者 。( 訪 20150408T5)

不論是教師或行政的角度,可得知有無行政的經驗並非成為教師領導者之必 要條件,具備行政職務的經驗的確有益於熟悉教育局處相關政策、校務運作、資

不論是教師或行政的角度,可得知有無行政的經驗並非成為教師領導者之必 要條件,具備行政職務的經驗的確有益於熟悉教育局處相關政策、校務運作、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