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研究者依循上述研究步驟與研究架構,透過系統思考特色課程教師共同備課 與上課情形,輔以參與教師共同備課、課堂觀課之同科英文教師、行政人員(校 長、教務主任)和參與課程之學生的訪談與現場參與觀察,以瞭解社教師領導藉 由系統思考特色課程發揮影響力之情形。隨著研究資料的蒐集漸趨充足,本節主 要針對研究者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進行說明。

69

壹、資料整理 一、文件資料

本研究蒐羅的文件資料包含臺北市發展特色課程相關計畫的書面檔案、個案 教師發展特色課程歷程資料、臉書回饋及課程記錄片產出。研究者將這些資料分 別編號整理,以便資料的處理與分析。將有關臺北市發展特色課程相關計畫,如 領先計畫的文件歸類為「文 1」,此類中文件個別依序編號為「文 1-1」、「文 1-2」;

個案教師發展特色課程歷程資料則歸類為「文 2」,此類別中個別編號依序為「文 2-1」、「文 2-2」;臉書回饋則歸類為「文 3」,此類別中個別編號依序為「文 3-1」、

「文 3-2」;課程記錄片產出則歸類為「文 4」,此類別中個別編號依序為「文 4-1」、

「文 4-2」。以下茲就整理的文件資料臚列於表 3-3 中。

表 3-2 文件資料編號示例

項目 編號 文件名稱

臺北市發展特色課程相關計畫

(文 1)

文 1-1 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 102- 106 年度

課程與教學領先計畫 個案教師發展特色課程歷程資料

(文 2)

文 2-1 Systems thinking

臉書回饋

(文 3)

文 3-1 Reflection for the Jenga Game

課程記錄片

(文 4)

文 4-1

D Documentary of Dadaocheng-

Now and Never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70

圖 3-2 節錄臉書之回饋

(一)學生於臉書上之課後回饋

(二)學校組織成員於臉書上之回饋

71

二、現場參與觀察資料

本研究觀察資料的來源為特色課程之共同備課、觀課,進行共同備課時,研 究者經參與備課教師同意後進行錄音,並於觀察的過程中記錄教師轉化課程內容 的歷程與對話外,同時也將注意導師辦公室中其他教師的動態,據此製作成觀察 札記。在觀察資料的類別方面,研究者將共同備課的代碼設為 P,而課堂觀察的代 碼設為 O,若觀察資料於研究報告引用時,研究者將格式設定為「資料蒐集方式─

觀察日期─代碼」,例如(觀 20141222O),代表此筆觀察資料出於 2014 年 12 月 22 日的觀課記錄。

三、訪談資料

本研究之訪談包含正式訪談與非正式訪談,在每次正式訪談前,研究者會事 先寄送訪談大綱,並於訪談當天準備訪談說明書及同意書,與受訪者進行研究目 的、訪談進行程序、訪談進行方式,以及研究中訪談者與受訪者雙方應遵守的權 利與義務之說明,在徵求受訪者同意後才進行訪談與錄音工作。訪談過程中將同 時使用錄音設備及紙筆,並於訪談後整理成逐字稿及省思筆記;而非正式訪談是 指未事前與受訪者預定時間,多以不經意的隨機交談進行,如研究者每次參與課 程共備之後與參與人員之對談或與研究參與者見面的談話,內容涵括教師對特色 課程的看法、研究參與者近來課程、教學、參與各式活動心得、學校概況等,皆 是非正式訪談所能獲得資料,過程中未使用錄音器材進行資料保存,考量到非正 式訪談資料多為補充性質且為免受訪者產生壓力,若有與研究高度相關之話題,

待下次正式訪談中再列入訪談問題之中,以補足前述未完成之不足,確保能夠呈 現現象完整的面貌。研究報告撰寫如有引用訪談資料,則依據表 3-1 之受訪對象身 分代碼及資料蒐集方式,以「資料蒐集方式─訪談日期─代碼」的方式作註明,例 如(訪 20141222T1),代表此筆訪談資料出於 2014 年 12 月 22 日 T1 老師的訪談 記錄。

72

四、省思札記

將觀察與訪談時依據直觀(ideation)所做的塗鴉、備忘錄所構成的原始記錄 整理成具有連貫性的說明,將帶有概念性的闡述帶入一個可讓人瞭解的整體中(張 芬芬,2006)。在研究進行過程中,研究者會隨時以電腦或筆記,記錄研究的想法,

包括對研究資料品質的懷疑,進行再次思考某些談論話題或觀察的再釐清、有沒 有新的假設可以解釋所觀察到的現象、觀察對象的評論、動作或反應、待釐清的 觀念、所面臨的困難及反省等。這些省思札記,不僅記錄研究過程中的點滴,同 時也有助於編碼,因為它可能指出更深層的議題或隱藏著的議題,提醒分析時應 予以注意。

為清晰本研究資料整理方式,以下就文件檔案資料、觀察記錄、訪談資料及 省思札記的編號方法,綜合整理於下表 3-3。

表 3-3 資料編號綜合整理

資料類別 資料編號 意義

文件檔案資料 文 1(文 1-1、文 1-2) 有關臺北市課程與教學領先計畫的文件 觀察記錄 觀 20141222P

觀 20141222O

2014 年 12 月 22 日的共備記錄。

2014 年 12 月 22 日的觀課記錄。

訪談資料 訪 20141222T1 2014 年 12 月 22 日 T1 老師的訪談記錄。

省思札記 札 20141222 2014 年 12 月 22 日的省思札記。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貳、資料分析

在資料蒐集過程中,研究者會持續進行閱讀相關文獻及檢視蒐集資料之交互 比對、驗證與分類,經由反覆檢視資料的歷程中,嘗試歸類資料所呈現之主題概 念,並進行編碼,將相同觀點資料歸為同一主題,從所收集資料出發與研究問題、

73

文獻探討內容相互檢視,以建立命題與資料間互動的關係,確保分類之適切性,

進而理解現象背後所蘊含之意義。

為理解教師領導藉由特色課程發揮影響力的過程,研究者透過文件分析、參 與觀察、訪談之佐證,以及研究者自身知覺、經驗,輔以指導教授的協助下,進 行個案資料所呈現之意義的理解與詮釋。以下表 3-4 節錄訪談逐字稿之編碼。

表 3-4 節錄訪談逐字稿之編碼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