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中級會話教材設計原則與範例

第一節 教材設計的根據原則

一、文獻與教材分析

經過文獻探討與兩套現有對俄華語教材的分析,對於進行以俄語背景學 習者為教學對象的中級華語會話教材的編寫有了下列啟示。

為了培養學生理解和掌握交際目的、交際對象、交際場合、正確的交際 策略等語用規則、語言功能項目,有了注意交際「得體性」的自覺意識,並 於語言的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運用語言的能力,因而教材內容編寫應結合情 境(話題)與功能項目。同時,並緊扣文獻中歸納出的對俄中級華語會話教 材編寫的「六項原則」:1.科學性;2.趣味性;3.針對性 4.實用性;5.合作性;

6.真實性。

除了遵循上述之原則,根據文獻探討的結 論,瞭解到為了編寫針對某一 類學生母語、文化背景的教材,其實現途徑便是邀請國外的專家,亦即「國 外的華語教師」,一起合作進行編寫工作。

同時,為了增加教材內容的趣味性,可嘗試於課文中導入與學生母語背 景文化相關之內容,但此類內容並非華語教材的主要目的,因而應控制此類 內容的比例,本章第四節進行之教材範例便以與俄語學生背景相關之課文內 容,進行範例的設計。

除此以外,經由《漢語新目標》與《新實用漢語課本》兩套教材的評析,

研究者也從中歸納出包括:生詞以俄文注釋的重要性;對話角色設定為俄羅 斯籍可增加親切感,提高學習興趣;圖片 的插入應視課文內容之必須性來選 擇等,同樣可作為教材編寫過程之重要依據。

二、需求分析結果統整

根據第四章最末節的需求分析,研究者將結果條列統整如下,作為教材 設計之基礎:

1.俄語學生的學習動機多基於「增加就業競爭力」和「考量工作發展和 人生規劃」,偏重華語的工具性。相較由於個人興趣而學習華語之學生,積 極性較低。

2.俄語學生主觀認定之學習困難,除了個人差異性造成的不同,初級學 生反應的難點多集中於聲調、漢字書寫等俄語中所未具有的部分,中文程度 較高的俄語學生以及華語教師認為學習難點還包括聽力、口語表達和翻譯。

3.俄語學生在本國因為課程安排和缺乏中國或台灣及母語教師,因而缺 乏口語訓練,對於會話課的設置和會話教材具一定程度的需求。

4.俄語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要求集中在「俄語注釋」、「較多的例句」,至 於課文內容若嘗試導入俄語學生的文化背景、生活形態等內容,並應考量文 化禁忌、民族情結等可能干擾學習的因素。

5.教材的趣味性並非全然取決於圖片的多寡,圖片應視必要性與否,適 當增加。

6. 教師可透過練習和會話任務等增加學生口語表現的機會,並注意學 生的個性來安排、調整情況。

7.從俄語學生的觀點來看,兩種語言間的文化差異性其實並未如想像中 大,即便因此導致語言學習上的錯誤,教師認為一旦經過解釋,學生多能理 解,避免同樣的偏誤產生。

8.華語教師若能具有俄語語言和文化背景在教學上具有一定的優勢。

三、語言教學之理念

Richards & Rodgers(2001)主張不同的語言和語言教學會影響語言學習 的目的和學習重點,進而影響教材的設計規劃與教學法的選擇,所以在進行

123

針對俄語背景學習者的會話教材,主要適用於口語課/會話課,根據課 程類型與教學性質,以日常口語會話溝通為核心,達到輕鬆以華語溝通交際 的目的。以課程目的來檢視,會話課並非語言知識課,因而掌握語言要素的 結構觀點並不適合會話教材設計,相反的,強調意義和溝通面向的功能觀點 與著重人際互動的互動觀點正符合學習者的需求。

第二節 教材設計之原則

一、教學目標

本研究進行的會話教材設計屬華語單項技能訓練的教材,分級為中級,

適用的教學對象為俄語背景的學習者,包括: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與烏克 蘭人。

教材設定之教學目標在藉著漢俄對比的研究成果,瞭解學生在華語學習 上的難點,協助學生在缺乏目標語的學習環境中,克服語言障礙,運用華語 功能項目、語用和文化知識,掌握語言交際中的情境,自然交際互動,達到 語言的「得體性」。因而,最重要的教學目標便是培養俄語學生的華語溝通 交際能力,另外,瞭解目標語文化與自己母語文化的異同之處也是本教材希 望達到的目標之一。

我們可將本教材其他希望達到的目標細列如下:

1.對華語語言本身和文化感到興趣,主動積極學習。

2.能有勇氣與信心開口,培養華語溝通能力。

3.到了中級程度,除了日常對話,還可根據焦點話題之不同,掌握語言 使用情境,提高語言溝通層次。

4.透過瞭解華語文化,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並有對兩個文化差異性的

認知。

二、教學綱要模式

本論文於第二章文獻探討第四節總結了教材編寫的原則,作為中級華語 教材的發展基礎,分別為下列六項原則:

(一)科學性

本教材為中級會話教材,以培養訓練語言交際能力為主,為了貫徹交際 原則,選擇以「話題(情境)—功能—結構」為指導。將培養學生的交際能 力放在首位,以話題為單元,結合語言功能項目,從交際需要出發,通過交 際過程掌握語言形式。

對於詞彙量、語法點、功能項目的選擇應依據各式大綱,並嚴格控制數 量。詞彙的俄語注釋,要求準確,應從出現於課文中的語境予以解釋。

(二)趣味性

教材中趣味性的設計主要為提高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與慾望。因此選擇課 文內容應生動有趣,涉及廣泛,如:語言文化、政治經濟、風土人情、體育 運動、藝文娛樂、天文地理等,具多樣性,可按話題的實用程度拿捏選擇的 比例。另外,可用百科知識吸引學習者的興趣,讓學生克服語言學習障礙去 獲取感興趣的知識,有助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三)針對性

此教材針對的對象主要以說俄語的俄羅斯人為主,也包括 烏克蘭與白俄 羅斯人,具有明顯的「針對性」和「對比性」,表現在生詞注釋、語點法注 釋、課文內容、進行對話的人物設計等方面。此外,會話教材的課文內容將 針對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的目的,搭配功能項目,圍繞話題和會話使用情境,

換言之,教材的語言技能訓練方向以口語訓練為主,讀寫訓練為輔。

(四)實用性

考量到教材作為輔助缺乏華語環境的俄語學生的工具,教材最重要的實

125

視情境和功能說話,並運用在實際生活交際上」,讓俄語背景學習者即使處 於本國,缺乏 華語的沈浸式環境中,也能利用有限材料達到口語訓練的目的。

(五)合作性

教材中的活動設計可依循合作性原則,藉由同儕間相互交換意見,彼此 競爭或合作,有利於提高學習動機和興趣,也能增強學習者的記憶。而中級 華語會話教材,重視學生交際與互動能力的培養,以合作性原則來設計教學 活動,必能增加學生同儕間的溝通互動及合作,進而提高華語學習成效。

(六)真實性

為了讓學習者在課堂以外能實際運用所學的華語進行交際,教材內容的 真實性便值得特別重視,應該儘量採用真實的語言材料,貼切母語者口語交 際說出的話,不致使教材的對話跳脫現實,導致學生在日常交際時卻感到與 課堂所學有所差距,格格不入。

三、教學者角色

教學對象為俄語背景學生的華語教學者是否不同於其他華語教學者?

教學者本身是否需要有俄語背景?需要瞭解俄國文化(或者說斯拉夫民族文 化)?需要有多少俄語知識和懂多少文化背景才足夠擔任教師的角色?若不 具備這樣的語言和文化背景還需要有什麼條件?

以目前的教學現況檢視,華語為母語的華語教師大部分不具備其他外語 背景,或僅具備普遍性的英語背景,但仍不妨礙他們教學工作的進行;同時,

以台灣的語言課為例,語言中心按程度分班,班級學生來自世界各國,鮮少 有整班全為同國籍的學生,這樣的情形下華語教師自然不可能懂得班上每個 學生的母語和文化。受訪教師 P 曾提到:

「……與其他學生的錯誤並沒有特別的不同,也可能是因為我不懂俄語,

即使學生犯錯是因為他們的母語,我也無法察覺……」

這種情況下,教學者自然得憑藉本身的語言知識(華語)、教學經驗和

技巧給予學生指導,因而瞭解到即便教師不具其他語言背景也可進行語言教 學的工作。但我們也不可否認,倘若 華語教師如果能對學生的母語和文化有 所瞭解,對其教學有絕對的助益,於需求分析的結果已一再說明。如同以俄 籍華語教師的立場,他們同學習者有相似的華語學習歷程,因而對俄語學生 的學習困難與障礙,能感同身受,以自身經驗予以指導,勢必能抓准針對性,

達到最佳教學成效。

因而,可以 說「具俄語語言知識和文化背景是教俄語背景學習者的充分 條件,而非必要條件」。

此外,本教材為以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為主的會話教材,教學者除了擔任 語言知識的傳遞者,還必須能為學習者營造語言環境、引導話題、提供課堂 活動和練習,更要能掌握中文語用規則、為學生示範發音,盡量於課堂上使 用目標語,讓學生有充足且正確的口語練習機會。同時,即便同一本教材,

也會因教學者的教學方式,帶來全然相異的教學效果,因而教學者扮演的角 色格外關鍵。

對比型教材除了語言的對比,文化差異性也是教材呈現的重點之一,教

對比型教材除了語言的對比,文化差異性也是教材呈現的重點之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