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教育與未來研究上的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1

第三節 教育與未來研究上的建議

綜合本研究結果,針對教育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下列建議:

一、對教育上的建議

(一)對高等教育的建議 1.對高等教育機構的建議

(1)鼓勵學生勇於嘗試,而非只是給予未來就業的幫助

根據本研究結果可以發現,臺灣大學生對於自我未來是感到迷茫的,甚至 因為未來就業,而放棄自己的夢想,轉而投向更實際職業。大學生的未來目標 大多會受到報章雜誌所影響,學生往往會受到媒體的影響而選擇符合大眾所期 待的職業。甚至會因為家長的期望,而選擇一個與自己夢想不符的科系。學生 雖然擁有夢想,但卻因為這個夢想不符合大眾所期待的,而逐漸將這個夢想鎖 在內心的深處。因此本研究認為,如果高等教育環境對於大學生應該是更開放 的,教授應多鼓勵學生實踐夢想,而並非只是培育一個未來的工作機器。促使 學生能夠因為有明確的目的感,更能夠投入於學習之中。

(2)教師應給予學生空間,讓學生發展其目的感

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臺灣學生在選填志願時,都會因為社會期待、父母 期許或媒體所影響他的志願,因此在大學指考選填志願的時候,高中的教師應 該給予學生彈性的空間,不應該只是隨波逐流,慫恿學生選填無法使學生產生 目的感之志願。而本研究更發現,「有目的感者」的學生大多是大一的學生居 多,因此在大學階段,教師應該營造可提供選擇的學習情境,進而培養學生未 來的目標。除此之外,教師更應該與外部做合作,在課堂上邀請在社會當中有 目的感的人,建立學生學習的楷模,讓學生能更去尋找自己的目標。最後,大 學並非如同國高中教育一般,是屬於知識的建構,高等教育機構教師更應該鼓 勵學生去嘗試不同的社團或服務,不應該只是用畢業標準去逼迫學生。鼓勵學 生嘗試,促使學生自願去參加某些社團或服務,更能促使學生為自己所做的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擇做負責,進而從中尋找目的感。另外,Damon (2008)則認為現在的教育過於 短視近利,而考試則是造成此一現象的元凶。雖然考試並非絕對不好,但考試 卻搶走了學校應該鼓勵追求活用知識及學生對終身學習的熱愛等等主要教育的 注意力。因此本研究認為教師應該減少考試,教師更應該花時間與學生討論人 生議題,讓學生去思考自己所學與生活之間的連結,近而使學生逐漸產生目的 感。

2.對高等教育學生輔導中心的建議

另外,對高等教育學生輔導中心,本研究結果發現,同儕對於學生產生目 的感是件很重要的因素,因此本研究建議學輔中心多舉辦相關會心團體,促使 學生能夠從同儕之中尋找目的感。除此之外,高等教育學生輔導中心更應該舉 辦相關講座,讓學生能夠產生楷模學習並能增強學生積極行動的意願,透過楷 模學習及增強,近而強化學生目的感的產生。除此之外,學生家長的管教態度 對於目的感的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高等教育學生輔導中心更亦或國高中 輔導室可以舉辦相關親職講座,並鼓勵家長參與,使學生家長能透過每次的講 座不斷的成長,進而給予學生成長的空間。

(二)對家庭教育的建議

1.對於孩子給予適當的教養空間

本研究結果發現,如果學生的家庭管教態度越趨於「開明權威」或「寬鬆 放任」,其學生對於目的的行動力也會比家庭管教態度為「專制權威」的學生 積極,整體的目的感也會比家庭管教態度為「專制權威」高。因此本研究建 議,父母對於學生的管教態度應保持「開明權威」的態度,不應過於「專制權 威」。雖每個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夠成鳳成龍,但別忘記給予孩子呼吸的空間,

如果給予孩子適當的學習空間,學生將更勇於創造自我的夢想,進而擁有穩定 的目的感。

2.鼓勵子女勇於嘗試並永不放棄

Damon (2008)認為一個有目的感的學生,應該要培養學生創業家的精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3

而所謂創業家的精神則需要包含 1.有清楚明確的目標 2.樂觀勇於接受挑戰的態 度 3.面對困境能夠堅持到底 4.可以忍受甚至是可望冒險 5.具有挫折容忍力 6.具 有強大的決心去達成目標 7.善用他的想像力。因此本研究建議父母對於孩子的 教育應該保持開放的態度,讓學生勇於擁抱夢想。當孩子遇到挫折時,不須即 時給予幫助,培養學生的挫折容忍力,進而讓學生能夠對於未來更有目的感。

二、對未來研究上的建議

(一)對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雖分析不同性別、出生排行和家庭管教態度等社會文化因素對大學 生目的感與向的影響。但卻尚未探討個人(人格特質、生涯方向等)及學校(教師 期望、教室脈絡等)等問題,因此未來可再進一步了解這些變項對大學生目的感 的影響。而除此之外,本研究更發現目的感的培養更應該從高中起執行,因此 未來可再進一步去探討高中生的目的感取向,近而給予中等教育相關建議。

(二)對研究方法方面

而在研究方法,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僅透過自陳量表式的問卷收集受 試者反應,但可能會受到受試者反應心向或社會期待的影響,因此較無法深入 探討大學生目的感的產生及培養等。因此未來可結合實驗設計,透過課程的設 計,促使學生產生目的感,並從中了解如何有效的培養學生的目的感,近而去 提升學生的學習投入及自我調整學習。或者可以使用深度訪談的方式,探討

「有目的感者」、「三分鐘熱度者」、「空有夢想者」及「疏離者」在家庭培養及 個體在學習上的差異。更亦或可以採取縱貫性的研究,探討同一群體在大學期 間的目的感變化,近而去了解目的感的產生對於其他學習相關變項之間的動態 關係。

(三)對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主要探討大學生的目的感取向、學生學習投入及自我調整學習之間 的關係,而許多研究都指出目的感會影響學生學習投入、學習效能、學習成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等等變項(Abbott-Chapman et al., 2014; Artino & Stephens, 2009; Bandura, 1991;

Barber et al., 2013; Cleary & Zimmerman, 2004; Crumbaugh & Maholick, 1964;

Garcia & Pintrich, 1994; Krause & Coates, 2008; Kuh, 2001c, 2007 ; Kuh et al., 2008;

Kuhl, 1985; Pintrich, 1999, 2000; Rosario et al., 2010; Van Eekelen et al., 2005;

Zepke et al., 2014; Zimmerman, 1989, 1990, 2000, 2002)。因此本研究建議未來研 就可繼續探討臺灣學生的目的感在不同學習層面的變項之間的差異情形或相關 影響。此外,更可以去討論,學生產生目的感原因,以目的感做為中介變項,

逐步的去了解學生為什麼產生目的感,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投入及自我調整學 習。因此未來更可以去了解學生產生目的感與學習學習投入、自我調整學習之 間的內在歷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金國(2002)。成功學習的關鍵-自我調整學習。課程與教學,5(1),頁 145-163+178。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田秀蘭(1998)。我國大專學生生涯決定問題分類系統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7-2413-H-153-004)。屏東縣:國立 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

余伯泉、陳舜文、危芷芬、李茂興(譯)(2011)。社會心理學(原書第七版)

(原作者:Elliot Aronson、Timothy D. Wilson、Robin M. Aker)。台北 市:揚智文化。

吳欣華(2007)。大學生之生涯決策型態、人格特質與生涯成熟關係研究---以高 高屏區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舒靜(2014)。臺灣大專校院學生學習投入對學習發展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南投縣。

李秋娟(2011)。國小學童數學課室目標結構、家庭教養方式與學習投入及學業 成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李詠秋(2001)。原住民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生涯自我效能與其生涯阻礙因素 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林重岑(2003)。高中職學生自我調節學習的結構模式分析(未出版)。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林清山、程炳林(1996)。國中生自我調整學習因素與學習表現之關係暨自我調 整的閱讀 理解 教學策 略效果之 研究 。 教 育心 理學 報 (28), 15-57。

doi:10.6251/bep.1996090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臺北市:東華。

金樹人、林清山、田秀蘭(1989)。我國大專學生生涯發展定向之研究。教育心 理學報,22,167-190。

胡綺祐(2011)。國中生主觀控制知覺、自主性與學習投入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翁若雲(2011)。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生涯成熟與心理幸福感之結構方程模式 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春興(2013)。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臺北市:東華。

教育部(2013a)。大專校院學生人數-按性別與學門別分(百分比) 。取自教 育部網站: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3973&Page=20272&WID=31d75a4 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許芳菊(譯)(2013)。邁向目的之路--幫助孩子發現內心的召喚,踏上自己的英 雄旅程(原作者:WilliamDamon)。臺北市:天下文化。(原出版年:2008)

郭庭芳(2010)。國民小學學生知覺教師人格特質、班級氣氛與學習投入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志恆、林清文(2008)。國中學生自我調整學習策略量表之編製及效度研究。

輔導與諮商學報,30(2),1-36。

陳惠怡(2006)。臺北市高中生依附關係及自我概念影響生涯定向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湯雅婷(2012)。社會工作系學士班學生實習結構、學習投入與專業認同相關之 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臺中市。

黃珮婷(2011)。大學生未來時間觀、知覺工具性及自我調整學習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