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目的感之探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研究之主題為「大學生目的感、學習投入與自我調整學習之研究。故本 章共分為三個部分進行相關文獻探討。其中包括「目的感(Purpose)」、「學習投 入(Learner Engagement)」及「自我調整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

第一節 目的感之探討 一、 目的感理論與定義

(一)目的感之定義

Chickering and Reisser (1993)認為,大學生進入大學之後有七件事情需要完 成,分別為 1.發展競爭力 2.管理情緒 3.在關係當中學習自主的能力 4.在關係當 中成熟 5.建立認同 6.發展目的感 7.建立誠信,其中發展目的感為其中一項。由 此可知發展學生目的感之重要性。

有許多研究者對於目的感及生命意義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研究認為個人 生命意義(Personal Meaning)與目的感之間是相同的(Crumbaugh & Maholick, 1964; Malin, Reilly, Quinn, & Moran, 2014; Shamah, 2011)。在 Crumbaugh and Maholick (1964)的研究當中,研究者認為目的感和個人生命意義是具有普遍性 的,他認為擁有目的感是一個正常的機制,不管是否有精神疾患的患者都可能 擁有目的感,且目的感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動機之一,他不會因為你是否罹患 精神疾病而有所不同。Damon (2008)則認為目的的特質在於,目的是一個持久 的力成,久到足以讓個體表現出自己對這個目的付出的承諾並採取行動,且通 常個體會有所進展的朝這個目的前進。對目的的追求可以主宰一個人的一生,

目的不只是賦予人生意義與快樂,更賦予人生學習與追求成就的動機。

有些學者認為個人意義與目的感是不同的(Baumeister, 1991; Cotton Bronk et al., 2009; Damon et al., 2003; Waddington, 2010)。Baumeister (1991) 認為目的感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是個人意義的重要因素之一,個人意義由四項因素所組成,分別為目的感、具 有效能的感覺、道德判斷與正向的自我價值感,而這四項因素的基礎則是個人 每天的經驗,也就是說,透過真實生活的經驗,使個體滿足,進而產生正向的 感覺。而 Waddington (2010)卻認為目的感是個人意義的一部分,他認為目的感 不同於個人生命意義的內涵,目的感的意義應該是更加明確、能夠執行且目標 是遠大的(Damon et al., 2003; Waddington, 2010)。例如:喝咖啡或吃飯等等生活 日常的目標,並不算是目的感,目的感應該是高層次的且清楚的。不同於個人 生命意義的意思,Damon (2005)認為目的感是學生會針對某種成就而採取的行 動。Damon (2008)也認為目的感會因為學生的道德培養而有所影響,而家庭則 是道德培養的重要場所,因此家庭的管教態度或宗教信仰等等皆會影響學生目 的的方向。Cotton Bronk et al. (2009)則認為目的感應該還包括了一些個人關切的 原因,而這些關切會使學生想要超越自我。

但享樂主義式的目的感並非目的感(Waddington, 2010)。目的感應該是崇高 的,且有符合道德目標的。擁有享樂主義式目的感的青少年,例如因為物質慾 望而想要違法的賺錢行為,此並不為目的感,只能說是慾望。由此可知,目的 感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崇高的目的感與卑劣的目的感(Damon, 2008)。所謂的 卑劣的的感就是享樂主義的目的感,卑劣的目的感並不能使青少年擁有更遠大 的目標。而 Damon (2005)將正向目的感區分成三種分類:

1. 崇高的目的感是用道德意義去追求一項道德的結果。

2. 青少年能夠清楚的區分什麼是崇高的目的感什麼是卑劣的目的感。

3. 如果這個目的感可以促使人致力於公共事務。

由上述可知,崇高的目的感是青少年能夠區分目的感的好壞,且目的感可 以促使青少年致力於公共事務。但當我們以為自己所追求的事物是好的事情的 時候,卻不瞭解到這可能實際上會造成他人很大的傷害(Waddington, 2010);例 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納粹黨利用種族歧視,讓德國年輕人誤以為迫害猶太人事 件偉大的事情,甚至立志要加入親衛隊,此類的目的感就不是崇高的目的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由上述可知,目的感是生涯的一種志業而非職業,青少年選擇職業只是短期的 抉擇,但目的感則是一個長期目標,長期陪伴青少年並且影響青少年。而 Damon (2008)更認為只有正向、對社會有幫助的目的可以提供個體持續的激 勵、動機及復原力,而這些則是真正擁有人格特質。

而在教育現場當中,目的感會影響許多學生的學習投入、學習效能、學習 成就,甚至是學生是否能夠自我調整學習(Abbott-Chapman et al., 2014; Artino &

Stephens, 2009; Bandura, 1991; Barber, Mueller, & Ogata, 2013; Cleary &

Zimmerman, 2004; Crumbaugh & Maholick, 1964; Garcia & Pintrich, 1994; Krause

& Coates, 2008; Kuh, 2001c, 2007 ; Kuh et al., 2008; Kuhl, 1985; Pintrich, 1999, 2000; Rosario et al., 2010; Van Eekelen, Boshuizen, & Vermunt, 2005; Zepke, Leach,

& Butler, 2014; Zimmerman, 1989, 1990, 2000, 2002)。因為學生如果不再人生有 目的感,其對於生活就沒有目標,進而就會影養學生的學習生活,使學生不願 意去學習,就不會在學習上自律,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能,最後會影響到學 生之學習成就。因此研究學生之目的感有其必要性。

(二)影響目的感之因素

影響目的感的因素有很多中,其中可以分成個人層面、原生家庭層面與環 境層面,以下就這三個層面做詳細的描述:

一、 個人層面

有研究指出,學生的性別、入學成績及年級會影響其目的感(Damon et al., 2003; DeWitz et al., 2009; P. L. Hill, Burrow, & Sumner, 2013; Longwell-Grice, 2003; Malin et al., 2014; Sumner, Burrow, & Hill, 2014; Thompson & Feldman, 2010)。其中在性別層面,Thompson and Feldman (2010)認為,男性會比女性更 容易去決定未來的方向,而女性大多會透過集體討論,例如團體諮商,來決定 他們的未來。也有研究認為,入學成績好的學生相較於入學成績低的學生,他 們具有比較好的目的感(DeWitz et al., 2009)。除此之外,個體更會因為正值生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轉換時期,其目的感而會有所改變(DeWitz et al., 2009)。也就是說,距離畢業越 近的學生,目的感也會因為即將進入社會而有所改變。

二、 原生家庭層面

目的感與學生原生家庭的職業與特質、父母的管教態度有關(Damon, 2008;

Malin et al., 2014)。因此家庭是影響學生目的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一個有 好的目的感的學生必須有創業家的精神,而所謂創業家的精神則需要包含 1.有 清楚明確 的目標 2.樂觀勇於接受挑戰的態度 3.面對困境能夠堅持到底 4.可以忍 受甚至是渴望冒險 5.具有挫折容忍力 6.具有強大的決心去達成目標 7.善用他的 想像力(Damon, 2008)。而父母親可以藉由鼓勵子女接受挑戰的風險來協助學生 發展創業家的能力,透過父母親的加油與鼓勵,是建立正向人格特質的催化 物,學生透過不斷的挑戰,克服恐懼,他們將了解自己能夠達到哪些目的 (Damon, 2008)。除了創業家精神之外,具有目的感的學生更應該具備正向的態 度,避免悲觀的「毀滅性思考」,隨時對未來飽有正向的態度,而父母更應該給 予學生事情可能會有轉機的想法,讓學生能夠對未來充滿希望(Damon, 2008)。

而在父母管教態度方面,Damon et al. (2003)認為父母的態度對於學生的目的感 是很重要的,父母應該對於孩子的生命有高度的參與,經常與子女分享個人的 價值觀與人生觀,並且積極傾聽,對於子女的興趣表現出關心與行動,正向支 持子女,但不太過專斷。另外也有研究指出,在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學生,是具 有正向目的感(Amundson, 1995; Bradley & Mims, 1992)。而也有研究顯示出,出 生的排序也會影響家長對於孩子的重視程度,進而會影響學生對於目的感的建 立(Amundson, 1995; Bradley & Mims, 1992; Hargrove, Creagh, & Burgess, 2002)。

Hargrove et al. (2002)認為對於長子或獨子得重視程度較排行中間或老么的孩子 高,因此長子或獨子也會獲得較多的資源,長大之後大多是高社經地位或擁有 高收入的族群。

三、 環境層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除了上述所提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之外,學生與同儕的關係、信仰、打工與 否、是否參與社團活動、是否參與社區活動、學校給予的支持性活動,甚至是 公民意識都會影響大學生目的感的產生(Damon, 2008; Flowers, 2002; Malin et al., 2014; Molasso, 2006; Shamah, 2011)。同儕關係在大學生的目的感發展當中占了 很重要的位置(Malin et al., 2014)。當學生進入大學,學生會建立可以提供他們 楷模及支持他們的一段友誼。除此之外,Damon (2008)的研究發現,在真誠投 入宗教信仰的學生中,信仰會使學生正面產生目的感。宗教會帶領據有虔誠信 仰的學生正向力量,並且讓這些學生尋找正向的目的感。另外,學生參與商業 活動,例如打工,會使學生去追求目的感(Damon, 2008)。另外,參與社團活動 也會影響學生的目的感,但是並非所有低目的感的學生都不參與學校活動,有 研究指出 3/4 無目的感的學生至少都會參與一次學校活動,但學生會從社團活 動當中影響自己的目的感,因此具有高度或中等目的感的學生大多很專注於所 有社團活動(Shamah, 2011)。而也有研究指出,學生如果參與社區活動,目的感 是超過平均值的(Shamah, 2011),例如:學校參與飢餓三十的活動,會對學生產 生影響,小至使學生在生活當中不會浪費食物,大至使學生願意投入心力在國 際志工的活動上。而 Damon et al. (2003)更認為除了傳統所認為的家庭、社區、

信仰、工作和國家都會影響現今年輕人的目的感,更重要的是,現今的學生所 受的教育和多媒體都會影響或支持學生的目的感。

除上述影響目的感的因素之外,在 Damon et al. (2003)的研究當中發現公民 意識的認同會影響學生的目的感,但現今學生公民意識薄弱,而公民意識的認 同則是對一整個道德與社會信仰體系的認同,他是一種個人的意識形態,而公 民意則是成為社區服務的基礎,最終學生將投入於更廣大的社會,但現今少年 大多缺乏了這種認同,年輕人大多利益取向,這將會使整個社會陷入一種風險 之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三)目的感之理論

1. Frankl的意義治療 (Logotherapy)

Frankl (1985)認為,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有意義的,甚至是那些痛苦對於個體 都是具有意義的,甚至這種意義會成為人類生命之中的主要推力。Frankl (1967) 的意義治療(Logotherapy)認為人類動機的本質是「個體生存的意義」,但當這個

Frankl (1985)認為,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有意義的,甚至是那些痛苦對於個體 都是具有意義的,甚至這種意義會成為人類生命之中的主要推力。Frankl (1967) 的意義治療(Logotherapy)認為人類動機的本質是「個體生存的意義」,但當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