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自我調整學習之探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自我調整學習之探討 一、自我調整學習之定義、影響因素與理論

學生的學習能力經常被視為學生在學術成就和教學生如何學習被視為在高 等教育一個關鍵的教育目標。有研究指出,學生的學習及教師的教學過程,是 能增進學生自我調整能力,而進階的促使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及學生學習成就 (Rosario et al., 2010)。就如同學習投入一樣,自我調整學習也被視為能夠提升學 生學習成就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但不同於學習投入,學習投入使學生變得積極 學習;但自我調整學習則是透過學生的後設認知學習,也就是學生會去調整他 的學習模式,例如:利用計畫活動讓學習更容易,也讓學生更能夠組織及理解 教材。自我調整學習之所以被視為教育的關鍵目標,他和其他理論不同的地方 在(Zimmerman, 1990):

1. 自我調整學習是去了解學生如何自己選擇、組織及創造一個卓越的 學習環境。

2. 自我調整學習著重在學生如何計畫及控制自己的學習。

而且有研究發現能夠自我調整學習的學生,他們都充滿著自信、勤奮與機 制,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正確地找到訊息,且當遇到困難的時候都能順利的化 解危機,使自己變成學習的主人(Zimmerman, 1990)。

(一)自我調整學習之定義

自我調整學習或自律學習(self-regulation learning),也就是由學生自己來管 理自己的學習的方式。自我調整學習原意為「主動、自動、積極」的學習,是 由學生規劃自己的讀書方法、讀書時間及步驟。國內學者張春興(2013)認為 自我調整學習是個人根據自我價值判斷自我行為,從而規範自己,並去做自己 認為應該做的事情或避免自己不應該做的事情。朱健鴻(2008)認為自我調整 學習的意義是學習者利用現有的學習力,透過目標的設定後,為了達成自己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設目標,努力且積極持續執行各項有效的學習方法,並回頭檢視及改善,始學 習成果逐漸趨近於目標。

國外最早是由 Zimmerman (1989)則將自我調整學習(self-regulation learning)定義自主學習,他認為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在後設認知、動機與行 為上主動參與其學習歷程的程度。擁有自我調整學習的學生會具有下列兩項特 點(Zimmerman, 1990):

1. 學生意識到調整的過程與學習成就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學生使用這項 策略時是否會達到好的學習成就。

2. 學生會運用所選擇的這些策略來達到他們的學習目標。他們會了解自 己為什麼會成功,及用什麼策略來讓自己成功。

Zimmerman (1990)認為自我調整學習是學生自己本身的自我記錄、自我指 導甚至是自我增強的一個歷程,甚至在社會認知心理學家Bandura (1991)的觀點 裡,自我調整學習的回饋不只包含負向回饋〈例如:尋求更好的方法來降低自 己的目標與實力之間的差異〉更有正向回饋〈提高自己的目標來使自己的實力 提升〉。因此自我調整學習與學生本身的自己的知覺行為有關係,如學生不願意 使自己的學業成就變得更好,其自我調整學習就會選擇負向回饋,降低自己的 目標來使自己得到學習上的滿足;反之,如果學生是積極進取的,其自我調整 學習就會選擇正向回饋,提高目標並提高自己的實力,使自己能夠在學習上更 加精進。但有良好自我調整學習的學生,他能夠很容易的事應學習環境,並且 去調整他的學習模式,以避免自己產生負向回饋(Zimmerman, 1990)。

近年來則有學者認為自我調整學習的策略都假設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行為及改 善他們的缺點(Pintrich, 1999)。而 Van Eekelen et al. (2005)則認為影響學生自我 調整學習是因為學生是否決定專注在某件事情上。學習並非一個線性的過程,

他是一個自發性或非線性的學習經驗。而自我調整學習也可以是一個學生學習 積極的過程,學生可以透過自我調整學習來確立、監控、調整和控制他們的認 知、動機和行為,進而達到學生的目的(Rosario et al., 2010)。而 Zimmerma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90)的研究當中提出了十一種學習策略來提升學生的自我調整學習,分別為 自我評估、組織變革、設定目標與計劃、尋找資訊、保持記錄、自我監控、創 造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預設後果、重複練習及記憶、尋求社會人際幫助〈同 儕、教師或其他人〉及最重要的復習〈筆記、書本或自我測驗〉都可以協助學 生提升其自我調整學習。

(二)自我調整學習之影響因素

自我調整學習與學生的後設認知、動機信念、學生投入、學業成就及學生 的認知平衡之間都有關係(Pintrich, 1999; Rosario et al., 2010; Van Eekelen et al., 2005; Zimmerman, 1990)。在後設認知方面,能夠自我調整學習的學生會在學 習過程當中計畫、設立目標、自我監控和自我評鑑,這些能力都可以使學生自 我意識、知識淵博及決定自己的學習方式;而在動機方面,能夠自我調整學習 的學生會擁有高度的自我效能、自我歸屬感及對於讀書的興趣;在行為方面,

能夠自我調適學習的學生會去選擇、建構和創造一個正向的環境學習,他們會 透過許多建議及訊息,來挑選適合自己學習的環境(Zimmerman, 1990)。在學習 投入方面,當學生越投入於學習當中,其自我調整學習也就會越嚴苛(Pintrich, 1999),也就是當學生越對於自己學習的領域越有興趣,其對於自己的學習監 控也就越嚴苛,對於訂定自己的學習策略也就越謹慎。由此可知,自我調適學 習能夠讓學生愛學習能夠變得更正向積極,使學生能夠樂於學習,更願意投入 於學習之中。

更有研究認為,能夠影響學生自我調整學習並促使學生學習成就,其中策 略指導就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因為可以協助學生幫助他們更了解學習,並且建 立和改善自己的目標,最後把注意力集中在所學得內容之中(Rosario et al., 2010;

Zimmerman, 1990)。而自我調整學習的研究重點在學生,因為學生是否選擇或 控制學習歷程對於自我調整學習是很重要的核心因素,因此目前的研究大多是 以學生的角度來看,提供對於學習策略的建議(Pintrich, 1999; Rosario et a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2010)。Rosario et al. (2010)則認為,影響學生的自我調整學習主要可以分為三個 原因:

1. 學生自我調整學習策略 2. 學生的自我效能

3. 學生對於自己的目標的承諾

由上述三個原因可以了解,學生的自我調整學習除了先前研究所重視的學 習策略之外,學生的自我效能與對自目標的承諾都會影響到學生自我調整學 習。另外也有研究發現,目的感也會影響學生的自我調整學習,當學生在學習 上並沒有產生目的感時,學生將不願意去學習,更不會去調整自己的學習 (Rosario et al., 2010; Zimmerman, 1990)。

除上述的原因會影響學生自我調整學習之外,學生的個人特質也會影響學 生是否自我調整學習。積極的學生並不會只運用學習策略,而是有毅力的學習 且會管理自己的所擁有的資源來協助學習(Rosario et al., 2010)。

(三)自我調整學習之理論

1.Pintrich自我調整三大策略

自我調整學習者擁有多種不同策略,而且都能同時使用適當的策略來協助達 到目標,這些策略至少包括三個基本的策略,包含認知的學習策略、後設認知 與自我調整策略及資源管理策略:(Pintrich, 1999; Rosario et al., 2010)

(1) 認知學習策略(cogni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所謂認知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所使用的任何技巧都有助於學習者知識獲 得、保留與回憶等訊息處理的行為及思考活動,例如:複誦、精緻化及組織 都可以協助學生的認知學習策略(王金國,2001)。

a. 複誦(Rehearsal):練習策略認為如何幫助學生從文本當中挑選重要的 訊息,且讓這些訊息保留在工作記憶當中,包含學生是否朗誦課文、

畫重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b. 精緻化(Elaboration):對教材摘要、創造類比、作筆記(筆記是學生重 新組織和連結想法,且是一個主動且顯性的行為)、向他人闡述教材 內容、為他人解答問題和詢問他人學習的困難。

c. 組織(Organizational):包含從文本當作選擇主要的思想、簡單的概述 文本或者是選擇教材學習,並且使用各種技術來組織文本當中的重點 (例如:簡單的畫關於文本重點的網絡或者地圖)

(2) 後設及自我調整策略(metacognitive and self-regulatory strategies)

除了認知策略之外,學生的後設認知知識和運用後設認知策略會影響學 生的學習成就。自我調整學習會監督、監控和調整學生的認知活動與實際行 為。自我調整學習著重在學生如何使用計畫、監督與調整他們的認知,並非 他們的後設知識。在自我調整策略當中有三個基本的策略:

a. 計畫活動(Planning activities):過去有很多關於學生學習的研究,包含 如何設立讀書計畫、如何分析文本的問題等等。這些活動都可以幫助 學生計劃他們如何運用認知策略且也使的學生更容易積極去尋找相關 知識或能夠組織及理解教材。

b. 監控(Monitoring):在自我調整學習當中是必須的,其中監控策略包 含了解學生在聽課時或閱讀文本是否專心、進行自我測驗(測驗關於 課堂文本是否了解)及監控自我是否了解課程等等。監控策略牽涉到 學生的後設認知學習,可以提醒學生了解自己不足的地方在哪裡,並 做出修正(Zimmerman, 1990)。

c. 調整策略 (Regulation strategies):類似監控策略。當學生監控他們的 學習或表現的時候,這種監控過程通常需要調整過程來協助學生的行 為能夠更符合其目標。例如:當學生只為了瞭解自己是否理解而自我 測驗,當他們發現不理解的時候,他們會回去重新閱讀文本,而重新 閱讀文本這個動作就為調整策略。

(3) 資源管理策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此策略認為學生可以運用管理和控制他們的環境。例如:包含管理和控 制他們的時間、事情、學習環境和人(包含教師和同儕)。當學生逐漸適應學 習環境的時候,資源管理策略可以幫助學生適應他們的環境且也可以改變環 境讓這個環境更符合他們的目標與需求。

2.Zimmerman的自我調整學習循環模式

Zimmerman (1990)認為,擁有自我調整學習的學生,不只會因為學習模式

Zimmerman (1990)認為,擁有自我調整學習的學生,不只會因為學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