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略」、「努力堅持策略」、「時間管理策略」及「環境建構策略」。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 104 學年度臺灣地區北、中、南、東四個區域之公私立大學及公 私立科技大學之在學學生做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內容

1.背景變項:包括公私立大專院校的背景變項(學校所在區域、學校性質)及 公私立大專院校學生人口變項(性別、年級、年齡、科系、學院)

2.目的感:本研究使用 Bundick, Andrews, Jones, Mariano, Bronk, &

Damon(2006)所發展的「年輕人目的感量表」(Revised Youth Purpose Survey)。

並依據 William Damon 所撰著的《邁向目的之路--幫助孩子發現生命的召喚》,

可將目的感大致分為疏離者(the disengaged)、空有夢想者(the dreamers)、三分鐘 熱度者(the dabblers)及有目的感(the purposeful),而目的感量表則分為兩個變 項:認同目的感及尋找目的感。下圖為本研究之分類架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 1 大學生目的感之分類表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其中 William Damon 將目的感大致分為(Damon, 2008):

1.疏離者(the disengaged):這類型的年輕人,並未採取任何行動去追其有意義的 人生目的。對於自己的世界也不太關心,總覺得事不關己。

2.空有夢想者(the dreamers):這類型的年輕人,常常擁有一些幻想,幻想自己可 以對世界做出偉大的夢想,例如:當總統,但他們幾乎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去嘗 試讓他們的夢想成真。

3.三分鐘熱度者 (the dabblers):這類型的年輕人則是興趣廣泛,參與很多活 動,但不知道這些活動與他希望生命裡完成的事情有什麼相關。他們的興趣都 很短暫,無法持久,常常三分鐘熱度,以致於興趣無法成為一個持久的目的。

4.有目的感(the purposeful):這類型的年輕人已經發現有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並 獻身於此。他們對於這活動已經感興趣了一段時間,且清楚的知道自己在這世 界上想要完成的事情是什麼,而且也了解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空有夢 想者

有目的 感

疏離者 三分鐘 熱度者

高明確目的感

低行動力 高行動力

低明確目的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3.學習投入:本研究參考美國 NSSE 量表,將學習投入之層面分為下列幾 個面向:反思與整合學習(Reflective & integrative Learning)、學習策略

(Learning Strategies)、合作共學(Collaborative Learning)及支持性環境(Campus Supportive)等四個層面來做為研究主題。

4.自我調整學習:本研究參考黃珮婷(2011)之「自我調整學習量表」為 本研究測量自我調整學習之研究工具,其中包含「表現目標導向策略」、「努 力堅持策略」、「時間管理策略」及「環境建構策略」。

(三)資料蒐集

本研究使用便利抽樣,透過網路問卷的方式進行資料彙集,其中網路問卷 500 份,透過線上網路問卷系統 mySurvey 進行,並經由 Facebook 社群網站將 網址散播給目前正在就讀大學之同學,再由同學發送的 Facebook 人際網絡邀請 前往連結網址填答。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目的感、學習投入及學生自我調整學習,並分析三 者相關與影響,因此採用文獻分析法與問卷調查法,力求研究結果完整與客 觀,但受限於國內相關研究資料不足,因此仍有下列之限制:

(一)研究方法的限制

研究方法只採用網路問卷,受試者在填答問卷時,可能受到其認知、情 緒、情緒、態度好惡及主觀判斷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不符實際之填 答;因此,在內容分析或結果之解釋上,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誤差。

(二)研究結果推論的限制

本研究係以採用網路問卷,並非隨機抽樣,有失其代表性,因此結果是否 可推論至全臺,尚待進一步商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研究之主題為「大學生目的感、學習投入與自我調整學習之研究。故本 章共分為三個部分進行相關文獻探討。其中包括「目的感(Purpose)」、「學習投 入(Learner Engagement)」及「自我調整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

第一節 目的感之探討 一、 目的感理論與定義

(一)目的感之定義

Chickering and Reisser (1993)認為,大學生進入大學之後有七件事情需要完 成,分別為 1.發展競爭力 2.管理情緒 3.在關係當中學習自主的能力 4.在關係當 中成熟 5.建立認同 6.發展目的感 7.建立誠信,其中發展目的感為其中一項。由 此可知發展學生目的感之重要性。

有許多研究者對於目的感及生命意義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研究認為個人 生命意義(Personal Meaning)與目的感之間是相同的(Crumbaugh & Maholick, 1964; Malin, Reilly, Quinn, & Moran, 2014; Shamah, 2011)。在 Crumbaugh and Maholick (1964)的研究當中,研究者認為目的感和個人生命意義是具有普遍性 的,他認為擁有目的感是一個正常的機制,不管是否有精神疾患的患者都可能 擁有目的感,且目的感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動機之一,他不會因為你是否罹患 精神疾病而有所不同。Damon (2008)則認為目的的特質在於,目的是一個持久 的力成,久到足以讓個體表現出自己對這個目的付出的承諾並採取行動,且通 常個體會有所進展的朝這個目的前進。對目的的追求可以主宰一個人的一生,

目的不只是賦予人生意義與快樂,更賦予人生學習與追求成就的動機。

有些學者認為個人意義與目的感是不同的(Baumeister, 1991; Cotton Bronk et al., 2009; Damon et al., 2003; Waddington, 2010)。Baumeister (1991) 認為目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