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整合性音樂素養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將研究相關文獻進行分析與探討,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整 合性音樂素養,第二節為藝術才能班之發展沿革與現況,第三節為合唱教學,第四節為 CM 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整合性音樂素養

本章先從整合性音樂素養的起源加以描述,進而探究其發展過程、運用手法,及內 容意涵。

一、 整合性音樂素養的起源與沿革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與蘇聯這兩個世界大國因為經濟與政治體系不同,產生了 一為資本主義,一為社會主義的不同思想奉行者,兩方不僅在武力上相互競爭、抗衡與 對立,也在各項技術與知識上互相較勁,當美國沉醉於各項技術皆領先全世界時,蘇聯 於 1957 年發射全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波尼克(Спутник)」,引發美國一連串事件如 史波尼克事件、華爾街股災,以及開啟美國與蘇聯的太空競賽,不僅如此,美國當局開 始逐步檢討教育政策,進行全面性課程改革,當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the U. S. A., NSF),陸續為中小學教師辦理相關科學教育的在職進行研習,

儼然重視科學教育;美國國會於 1958 年通過「國防教育法案」(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 of 1958),各聯邦因政府大量撥款,致力於推動各項中、小學課程改革方案,由於中 央積極補助金費,並將各項相關推廣措施介入地方教育,使推廣活動與課程的量與質得 到空前進展,逐漸影響其他國家進行課程改革(侯一欣,2013)。

當然,音樂教育也是這次教育改革的重要項目之一,美國音樂家與音樂學者進行了 一連串研討會,討論從幼稚園至大學的音樂教育內容,及課程實施內涵,於 1960 至 1970 年於北美形成了所謂的「音樂教育即審美教育」(Music Education as Aesthetic Education, MEAE),隨之而來的是「實踐」與「體驗」(葉文傑,2006),會有這些結果是經過一 場又一場的研討會所得出的共識,音樂教育家或教師將共同討論出的計畫、想法、理念

10

一一付諸行動,塑造當時音樂教育環境,CM 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與教育氛圍下產生,

以下分別敘述之(Abramson et al., 2001; Madura & Mark, 2014; MENC, 1968, 1973):

(一) 青年作曲家計畫(The Young Composers Project)

1957 年起的青年作曲家計畫(The Young Composers Project),是由福特基金會贊助 計畫內容,也受國家音樂協會(National Music Council)管理。這個計畫是以美國作曲 家 Joio(1913-2008)為首,領導整個計畫進行。Joio 觀察公立學校音樂課程進行方式並 不理想,大多僅強調器樂演奏的重要性,忽略演奏背後樂曲分析及創作能力,如此環境 學習,學生無法獲得全面音樂內涵,因此,Joio 建議青年作曲家們至公立學校服務,為 所在學校表演團體創作樂曲,學生從作曲家的分享與創作過程中獲得幫助,同時也透過 這樣的過程,增加了學生表演節目。這些作曲家在學校的角色不僅只是作曲家,還身兼 音樂教育家,必須同時肩負指導學生學習音樂的責任,在各種學生不同層級的音樂表現 上,提升他們音樂水準。此計畫不僅造福學生,也提升當地社區居民音樂能力,藉此機 會更讓學生與社區認識當代音樂,一舉數得。

因為作曲家進入公立學校的計畫成果良好,使福特基金會願意提供更多經費補助,

促使 1962 年展開「當代音樂方案-音樂教育的創造力」(Contemporary Music Project for Creativity in Music Education, CMP)計畫。

(二) 耶魯研討會(Yale Seminar)

1963 年於耶魯大學舉辦,它關注在現代音樂教育的問題,及問題的解決。這個會議 共有 31 位參與者,大部分是專業音樂家、教授及學者,代表了音樂教育的「音樂素材」

與「音樂表演」的結合與檢視。這個研討會的成立,促使 CM 的產生。

1. 音樂素材的探討

耶魯研討會列出 6 個主要在學校音樂教育教學計劃上,音樂素材方面的缺失。

(1) 重要音樂少量被傳承。

(2) 古典音樂、爵士音樂、流行音樂、民間音樂逐漸被忽視。

(3) 學生能力經常被低估。

11

(4) 應用過於虛偽的各種形式音樂。

(5) 班級老師教學技巧受限,過分選擇與分級歌曲。

(6) 聲樂歌詞平庸,缺乏地區特色。

2. 音樂表演

音樂表演在美國是高水準的,但學校課程因為太重視表演,而忽略學生在音樂上的 理解與成長,為了改善不平衡情況,耶魯研討會提出十項建議:

(1) 幼稚園至十二年級(以下簡稱 K-12)音樂課程,必須透過音樂表演、身體律動、音 樂創作及耳朵訓練進行,音樂創作還必須包含學生最原始的創作。

(2) 學校音樂表演節目,需包含各時期最優秀的西方與非西方音樂作品。

(3) 必須繼續發展 K-12 的音樂引導課程。

(4) 表演經驗應包含正宗或是多樣的合奏節目。

(5) 更高深的理論或是文學課程,適用於擁有高音樂能力與成就的學生身上。

(6) 鼓勵音樂家、作曲家和學者進入學校,提升年輕人音樂素養。

(7) 利用社區音樂資源進行學校音樂課程。

(8) 全國主要城市,應提供機會給有天分學生,同時必須建立全國學校網路,還有音樂、

藝術……等藝術學院。

(9) 需建立音樂教育中的多媒體系統,如影片、錄音、電視的應用。

(10) 可透過工作坊成立來發展教學技巧。

因為很少專業音樂教育家參與這次研討會,這十個建議直到 1967 年舉辦了檀格塢 研討會(Tanglewood Symposium),才正式於基層開始執行。以上建議事項同時影響了 茱莉亞音樂院,促使他們啟動茱莉亞曲目計畫(Juilliard Repertory Project),於 1964 年 開始收集可用在學校音樂課程中的正宗、有意義音樂素材,將收集到的作品分類為文藝 復興前、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浪漫時期、現代時期及民謠,此外,

為了更加提高學生音樂品質,亦投注心力在研究與編纂各式教學。

12

(三) 當代音樂方案-音樂教育的創造力(Contemporary Music Project for Creativity in Music Education, CMP)

當代音樂方案-音樂教育的創造力,它是由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贊助,與 作曲家 Joio(1913-2008)合作。早先的青年作曲家計畫進行成果良好,於是在 1963 年 以 Joio 為首,召集許多優秀作曲家與音樂教育者成立了「計畫政策委員會」(Project Policy Committee),制定 CMP 策略與程序,建立 CMP 基礎。

1963-1973 年間,在美國國家音樂教育協會(Music Educators National Conference, MENC)建議下,贊助 CMP 的福特基金會表示 CMP 目的有五,皆以音樂創造為主要探 討項目,即為 CM 中強調的創作能力:

1. 在公立學校強調音樂創造的重要。

2. 透過對當代音樂的了解,建立音樂教育專門環境。

3. 減少音樂創作與音樂教育間的隔離。

4. 經由學校訓練出的音樂品質,必須要學會具有品味,並能區分音樂教育者與學生間創 作出作品的不同。

5. 盡可能發掘學生創造力天分。

1968 年,在福特基金會及 MENC 持續的經費補助下,CMP 將經費運用在三個方案 上:

1. 專業人士進駐社區(Professionals-in-Residence to Communities)

這是作曲家進入公立學校(Composers in the Public Schools Program)服務的延伸。

1969-1973 年間,有 13 位專業音樂家進駐社區服務,他們與附近藝術家、居民或是相關 機構共同合作,針對雙方需求給予關心,努力達成共識。這些專業音樂家進駐社區後,

原本為保留遺產的博物館或文化機構,直接轉型成音樂家們工作地點,也因為專業音樂 家進駐,音樂會及音樂作品大量產出。

2. CM 相關教學與課程(The Teaching of Comprehensive Musicianship)

1969-1973 年間,21 位老師在教學時,體會了 CM 教學方法,進而發展 CM 相關課

13

程、教學大綱,這些都可應用在各個層級、單位的教學上。小學 CM 的應用,一則可發 展出小學課堂教學的內容與步驟,二則增進音樂專家、課堂老師及欲成為國小老師的人 的音樂態度與能力;中學 CM 的應用,是使用 CM 素材與方法來解決一般音樂涵養與表 演相關的問題;大學 CM 的應用,著重於理論課程,徹底了解 CM 真正含意,同時提供 在職老師 CM 相關協助。

3. 相關互補性活動(Complementary Activities)

大量舉辦 CM 相關研討會、工作坊、教學演示,同時要求多所學校提供諮詢服務,

另外還有相關文章、刊物及雜誌陸續發表與出刊,透過多種管道,企圖一一克服音樂相 關問題及挑戰,讓音樂工作者獲得更豐富的音樂生涯。

(四) 西北大學研討會(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eminar on Comprehensive Musicianship)

1965 年舉辦西北大學研討會,作曲家與音樂教育學家著重在 CM 的定義。參與者 當時建議研討會中,需提出訓練教師教學及操作方式的步驟,並能持續提供更新小學至 大學音樂課程中的音樂教學與學習服務。這個會議強調學校音樂課程必須包含廣泛及全 面的學習內容,也在音樂基礎課程內容與組織給予精確建議。經由這些專家與參與者熱 切討論與建議後,美國便開始密切推動 CM,CM 方法於焉產生,也促使當代教育的地 區性音樂機構(Regional Institutes for Music in Contemporary Education)產生。

(五) 當 代 教 育 的 地 區 性 音 樂 機 構 ( Regional Institutes for Music i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1966-1968 年間,在區域性音樂機構協助下,全美國總共有 36 個教育機構在 CM 課 程實施下,進行了實驗方案;同時期,研討會、工作坊……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幫助 在職老師提升以 CM 方式為主的教學技能。

當代教育的地區性音樂機構推廣的目標為:

1. 連結各個音樂元素,如理論與歷史、聽音訓練與分析、寫作、演奏、視唱、及指揮……

14

等。

2. 對於音樂不同時期曲目,使用不同素材來詮釋技巧與風格。

3. 從幼稚園至研究所畢業,需設計延續性課程,並確實執行。

4. 協助學生在音樂上自我探索、培養想像力,及音樂批判能力。

5. 使學生擁有歸納與演繹能力。

(六) 曼 哈頓 維爾 音樂課 程方 案 ( The Manhattanville Music Curriculum Program, MMCP)

1965 年,曼哈頓維爾音樂課程方案由美國教育辦事處(United States Office of Education)贊助,計畫對象是小學低年級至高中的學生(K-12),目的是為他們發展連 續性音樂課程及相關音樂素材。課程方案目標一是為 K-12 準備音樂相關素材之課程,

並設計讓學生發現問題或結果的教學;目標二是根據孩子理解,培養他們有連續性的音 樂基本概念;目標三是透過螺旋式課程,能更統一音樂與其他領域的思維。因此這個計 畫方案主持人 Thomas,為了 MMCP 訂定了四個項目(Mark, 1996):(1)螺旋式音樂課

並設計讓學生發現問題或結果的教學;目標二是根據孩子理解,培養他們有連續性的音 樂基本概念;目標三是透過螺旋式課程,能更統一音樂與其他領域的思維。因此這個計 畫方案主持人 Thomas,為了 MMCP 訂定了四個項目(Mark, 1996):(1)螺旋式音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