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文題目為「應用『整合性音樂素養』於國小藝術才能音樂班五年級合唱課之行動 研究」,透過行動研究探討國小藝術才能班五年級合唱課,擬定整合性音樂素養教學策 略及目標,實施教學方式,以達到解決教學問題、提高教學成效及增進教學技能。本章 共有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960 年代之後,臺灣政治、經濟穩定發展,音樂學習人口逐漸增加,大幅提升音樂 素質(姚世澤,2013),當時政府頒布「藝術科目資賦優異學生申請出國進修辦法」(教 育部,1962),讓優秀學生出國深造,可是學生在外適應不良及教育部經費不足考量下,

1973 年辦法終止,不過卻促使當時政府思考音樂優異學生培育方式,音樂資優班於焉產 生,目的為培育國內音樂人才。1963 年私立光仁國小成立臺灣第一所音樂實驗班,1972 年政府設立「資賦優異兒童教育實驗指導委員會」,指導學校設立「音樂資賦優異兒童 教育實驗班」,音樂實驗班陸續在全臺各地學校成立。1984 年,教育部頒布「特殊教育 法」,音樂實驗班正式改名為音樂班,目標為早期發掘具有音樂才能之學生,同時促進 全民重視音樂風氣。音樂班在臺灣行之數十年,期間提升臺灣音樂演奏水準及培育音樂 專業人才(賴美鈴,2002),造福眾多莘莘學子,現今許多音樂教育工作者,或是聞名 遐邇的演奏家,許多出自於音樂班的培育,造就今日的音樂成就,並回饋於社會、造福 全民,促使臺灣社會更加重視音樂。音樂班的成立可說是改變臺灣音樂教育重要推手之 一。

1997 年,教育部頒布「藝術教育法」、1998 年頒布「藝術教育法施行細則」,將音 樂班更名為藝術才能音樂班,歸屬於藝術教育法實施之學校專業藝術教育,不再受特殊 教育法管轄。課程上依據「國民中小學藝術才能班課程基準」(教育部,2012)訂定,

教材內容分別為探索、創作與展演、知識與概念、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生活與專題學習

2

五項核心知能,研擬各年級之教材(教育部,2012)。教育部訂定這五項核心知能,開 放各個學校在核心知能範圍內,自行設計課程,其中藝術與生活方面,為運用個人音樂 知能,在生活中樂於與他人共同表現與分享;專題學習方面,為藉由不同曲種或風格之 初階曲目,進行獨立展演之學習,及透過音樂表情與合奏唱技巧學習,與他人共同表現 兩種以上不同曲種或風格之曲目。此兩項核心知能為研究者學校合唱課程之依據基準,

課程內容由老師自行編纂並進行授課。

「整合性音樂素養」(Comprehensive Musicianship,以下簡稱 CM)源起於美國,1957 年起,美國開始了一連串音樂教育會議及研討會,開啟音樂教育改革之路:1957 年「青 年作曲家計畫」(The Young Composers Project, YCP),鼓勵年輕作曲家入校創作樂曲,

為所在學校表演團體創作樂曲;1963 年「耶魯研討會」(Yale Seminar),建議幼稚園至 十二年級(以下簡稱 K-12)音樂課程,透過表演、律動、創作、分析訓練來進行課程 內容;「當代音樂方案—音樂教育的創造力」(Contemporary Music Project for Creativity in Music Education, CMP)提倡讓專業音樂人士進駐社區,進行 CM 相關教學與活動;1965 年「西北大學研討會」(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eminar on Comprehensive Musicianship)

給予 CM 明確定義,主張以廣泛、全面且整合的音樂課程內容培養學生分析、創作、演 奏能力;1965 年「曼哈頓維爾音樂課程方案」(The Manhattanville Music Curriculum Program, MMCP)訂定出螺旋式音樂課程;1966 年「夏威夷音樂課程方案」(The Hawaii Curriculum Program)建構 K-12 音樂課程指引(Abramson, Choksy, Gillespie, Woods, &

York, 2001; Madura & Mark, 2014)。這一連串音樂教育改革,促使 CM 課程成功落實在 學校中的音樂課程,獲得廣大迴響。

美國音樂課程實踐 CM 概念,整合音樂作品所有面向,進行深度與廣度學習:深度 為音樂技能與知識的習得,廣度則為接觸不同文化、民族、時期、風格的作品,以獲得 不同文化刺激(王郁菁,2009),過程透過遊戲、律動、媒體系統、課程、探索與體驗……

等方式,培養學生音樂經驗,產生音樂概念,發展分析、創作、演奏能力,成為聆聽者、

創作者及演奏者。合唱曲目的學習,印證 CM 全面學習的概念:從曲目中獲取廣泛音樂

3

知能,了解各個文化、民族、時期、風格的背景與特色,此為分析的概念;從音樂中了 解作曲手法,作為創作音樂的元素,此為創作的概念;經由樂譜上音符及文字的媒介,

透過歌聲重新詮釋音樂,此為演唱(奏)的概念。以上目的皆為培養學生擁有全方位音 樂能力,以宏觀角度重新看待並演釋樂曲。

歌唱是人類的天賦本能,與人一起合唱則是群居社會中,最常見也是最受喜愛的音 樂活動之一(潘宇文,1999);透過運用互助合作的演出方式,共同表達群體社會中人 們的生活、信仰、故事、傳奇、情感、思緒、希望……等,並透過歌聲的交流來傳承自 己的文化與歷史(潘宇文,2000)。研究者從小就讀音樂班,音樂班合唱課程,培養出 個人對唱歌的喜愛與興趣,從歌唱過程中,學會如何傳達音樂思想、抒發個人情感及與 他人互助合作、共同為同一目標持續努力的精神,終能獲得身心靈撫慰及莫大成就感。

研究者現在身分為藝術才能音樂班術科教師,合唱乃自編並授課之科目,期望學生在歌 唱過程中獲得身心靈滿足外,嘗試將「國民中小學藝術才能班課程基準」中訂定的五項 核心知能進行歸納與整合,透過循序漸進引導,鼓勵學生接觸未學習之音樂元素,並與 已學習之音樂概念進行連結,以不同視野重新看待及詮釋音樂,希望獲得不僅有歌唱技 巧與成就感,亦擁有處理音樂之能力與態度,和個人音樂思維。

CM 教學從美國上個世紀便已如火如荼發展,在「曼哈頓維爾音樂課程方案」及「夏 威夷音樂課程方案」上,皆發表 CM 相關音樂重要論述,影響從事音樂教育者教學思維 與方式。研究者透過國外網站 ERIC(Educ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及 PQDT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資料庫搜尋相關文章,發現至今仍有許多音樂教育 者使用 CM 教學方法,以質性研究或量化研究方式,運用在帶領學校樂團、合唱團及樂 器習得,或是音樂能力培養,過程中強化學生音樂基本概念、改善學習音樂態度、增加 自信心,其效果較傳統音樂教學顯著。在國內,研究 CM 議題者少,目前僅搜尋到二篇 專家學者文章,分別為中國文化大學呂文慈教授「整合性音樂基礎訓練的新方向」一文,

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卓甫見教授的「整合性音樂基礎訓練面面觀」一文,還有三篇研究 論文,分別為朱彥霖的「整合性音樂基本能力模式應用於國小五年級學生音樂學習之研

4

究」、王郁菁「整合性音樂素養教學運用於學齡前兒童音樂學習成效之研究」,及林怡妙

「運用綜合音樂素養於長笛團體課之教學歷程與學習成效」。以上五篇國內文章作為研 究者研究參考依據,不過五篇中,或許是諸位研究者身分及任教科目之差異,未有任何 一篇探討關於運用 CM 在合唱教學或是藝術才能音樂班方面的議題。

由上述可知,CM 教學重點在於整合音樂元素與內涵,培養學生成為聆聽者、創作 者、表演者,研究者在了解 CM 具體內容後,進行課程設計與實施,探討經由課程實施 後,CM 概念是否真有助於藝術才能音樂班學生整合音樂內涵?成為真正的聆聽者、創 作者、表演者,並能應用在未來面對的音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