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位落差之差異探討

在文檔中 壹、研究背景 (頁 62-7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數位落差之差異探討

數位落差為一種多層次之概念,因為除了個人本身之資訊設備近用、資訊應 用能力外,資源分配差異和學習環境的差異,也是造成數位落差的重要因素(林 威助,2007)。毛慶禎(2003)則認為數位落差是網際網路興起造成的社會現象,

教育文化、科技發展、政府政策、資源分配、社會結構等層面, 都是影響數位落 差的因素。其中由空間隔閡與經濟資源不均,所造成的數位落差是我們最顯而易 見的類型。Clinton(2000)也指出收入、教育程度、種族以及地理位置的差異都 會影響數位落差的表現;但影響數位落差之因素過於廣泛,本研究僅針對目前學 者發現之數位落差差異面向進行探討,以下分成個人背景及環境兩部份進行分 析。

壹、背景部份

不同個人背景形成之數位落差差異表現也會有所不同,在此僅從學童不同之 性別、年齡、上網時間及地理位置去發現數位落差上的差異。

一一

一一、、、性別、性別性別性別

楊雅斐(2006)、李京珍(2004)指出性別會影響學童基本電腦認知、軟體 應用等資訊能力表現,女生的資訊應用能力,整體表現皆比男生佳,會有如此表 現,與近年資訊教育不斷向下扎根,導致女性使用電腦的機會有漸漸凌駕男性之 趨勢;此外研考會(2006b)的報告也發現男學童較早接觸電腦,且接觸電腦的 次數也較女生頻繁,近 1/4 男生天天都有接觸電腦,形成如此之原因可能與男性 與女性學童在資訊使用內容上之不同有關,研究指出男生偏好玩線上遊戲,女生 則以完成作業為目的,且女生在線上聊天的比率又比男生高;男學童在電腦軟

體、硬體安裝技能、資訊倫理表現上較女生佳,而女生懂得網頁製作、套裝軟體 應用的比率又比男生多,男女生可說各有所長。周芳宜、張芸韶(2007)也發現 性別會影響到資訊應用能力之表現,且女生的資訊基本操作與文書軟體應用的表 現略優於男生。Wasserman & Richmond(2005)也認為關於資訊近用上是不受性 別影響,但是在資訊的使用行為上,男女確實是有差異存在的,女生在聊天方面 較少於男性,但在 e-mail 的使用上多於男性,瀏覽網頁也較男性多元,女性上網 的頻率跟男性差不多,但溝通行為則不同,且較少在線上,教育程度對於網路行 為則無差異表現。

相較於其他學者,李孟壕、曾淑芬(2005)研究結果卻跟其他學者不同,他 分析臺閩 91 年數位落差調查資料中發現,如果先控制住社經地位,實際上性別 對於數位落差表現或是網路的接取上並不會造成影響。Brunner(2005)也指出性 別對於數位落差是沒有影響的,我們常將之前刻板印象觀念-電腦使用焦慮,預 期加註在性別上,但如果我們可以停止之前女性對使用資訊設備的刻板印象,那 麼她們的表現將會趕上男性學童。

綜合以上學者的發現,大部份的研究結果指出性別會影響數位落差,不同性 別學童在不同項目各有所長,目前結果皆顯示女學童整體資訊應用能力優於男學 童,但仍有研究持不同看法,因此究竟性別對於數位落差影響如何,依然是值得 我們去探討的變項。

二 二 二

二、、、年齡、年齡年齡年齡

研考會(2007)指出 web2.0 所帶來的網際網路互動風潮,已經造成年輕世 代與 30 歲以上民眾網路使用行為的差異。12 歲至 20 歲的民眾超過 40%擁有部 落格,但 30 歲以上之民眾卻不到 19%有使用部落格之習慣,整體看來 30 歲以下 之民眾樂於在網路上分享或傳授個人經驗。在此我們發現年紀越大在數位能力表

現似乎也越差。反觀國小學童年齡在數位落差的表現,研考會(2006b)指出學 童對網路的依賴度會隨著年齡而增加,小四學童開電腦就上網的比率為 26.8%,

小六為 35.1%, 國二甚至升 42.6%,此外學童年級越高,軟體應用能力的表現越 好,學童增加自我摸索及與同學朋友學習的機會也較多,其中值得注意的發現是

-年級越高,資訊倫理的表現並未提升,主要原因是因為學童在使用 e-mal 時,

常會不經意轉寄未經證實信件,造成資訊倫理表現不佳。

李孟壕、曾淑芬(2005)在建構數位落差指標時,發現年齡是影響網路使用 的因素,且年齡 21-30 歲民眾表現最佳,60 歲以上表現最差。王聖銘等人(2006)

發現在原住民部落中,年齡會影響部落電腦網路設備操作能力,且年齡越大表現 越差,尤以 41 歲以上者使用電腦以及使用網路的能力最弱,結果之產生是因為 年齡較低之居民在工作及學業上,使用到電腦的機會較多,導致年紀較低之居 民,在資訊應用能力上之表現較佳。

Wasserman & Richmond(2005)發現年齡會形成資訊使用上的差異,每個年 齡層接觸的資訊內容、應用到的資訊設備不相同,因此也會形成資訊應用能力上 的差異,導致數位落差現象產生。van Dijk(2006)也發現年齡會影響數位落差 之表現,年齡越大,資訊應用能力的表現也越差,因為年長者在資訊設備近用上 的不足,因此導致資訊應用能力表現不佳。相較於其他年齡階層的使用者,青少 年以及在學年齡之使用者,近用資訊設備的機會最多,而會有此差異主要原因在 於學校皆有相關資訊教學課程之緣故(Salpeter,2006)。

因此就目前數位落差文獻發現,年齡對數位落差的影響大致可分為兩個方 向,在國小部份學童會隨著年齡越高有較佳的數位能力表現,不管是在資訊應用 能力上、上網比率、或是資訊應用軟體上,年齡大之學童都比年齡低之學童表現 傑出。但對於成人,年齡越大則數位能力越低,在原住民部落是以 40 歲以上之 長者情況最嚴重;而一般民眾在 30 歲後,網路上的互動行為會大幅縮減。

三三

三三、、、每週上、每週上每週上每週上網網網時間網時間時間時間

截至 2007 年 9 月我國 12 歲以上民眾使用電腦人口已達 1407 萬,網路使用 人口約為 1300 萬,上網率為 65.6%(研考會,2007)。而行政院研考會(2006b)

針對國中小學童所做的-國中小學童數位能力與數位學習機會調查報告指出,高 達 99.7 之學童會使用電腦(參見圖 2- 1),使用電腦幾乎與使用網路形影不離,

僅有 4.7%學童單純以使用電腦為目的沒有上網的動作。學童已普遍的使用電腦 與網路,因此網路使用時數是否會影響學童數位落差的表現,是我們可以繼續關 心的一個重點。

圖 2- 1 國中小學童電腦使用經驗與每週使用天數圖 資料來源:研考會(2006b)

鄭欽文(2003)發現學校如有自由使用資訊設備時間,其學童在基本電腦的 操作、軟體應用能力上的表現較佳。楊雅斐(2006)研究指出每週上網時數多的 學童在資訊近用機會較大,文書處理、網路通訊等軟體表現也較未曾上網的學童 來的好。學童接觸電腦或網路的時間越長,相對的也有較多的時間在資訊應用能 力的養成上,導致資訊應用能力的提升。在此我們發現學童使用網路之時間長短 會影響數位落差之表現,接觸的時間越長,也會提升學童軟體應用能力上的表現。

因此上網時間對學童之數位落差表現是有影響的,就目前所得到之結果,自 由使用網路或其他資訊設備時間越多、網路使用年資越長的學童,在資訊應用能 力以及資訊設備近用表現上都較佳,本研究將上網時間列為研究之因素,繼續探 討上網時間對於台東縣國小高年級原住民學童數位落差表現之差異。

四四

四四、、、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Kezang & Jason(2007)研究不丹數位落差調查中發現,地理位置會影響數 位落差的表現,不僅是在資訊設備近用或是資訊應用能力上,都有顯著的影響程 度,人口稠密之城鎮不僅資訊設備近用機會高,在資訊應用能力表現也較好,會 有如此差異,主要可以追究於不同地理位置中資訊建設的差異程度,在都市化較 高的地區,資訊設備較為齊全,造成此研究之結果。研考會 2006 年數位落差報 告中發現,由於電腦課程的實施,各地學童皆會用電腦,但資訊應用能力在城鄉 間卻有落差。國中小學童的資訊應用能力與都市化程度成正比;偏遠鄉鎮學童的 電腦操作能力、套裝軟體應用、網路應用能力皆比不上都會或工商市鎮學童,在 偏遠鄉鎮僅有 59.5%的學童可以利用電腦完成作業,與都會區之學童差了近 10

%。鄭欽文(2003)、李京珍(2004)也發現學校是影響學童數位落差之主要因 素,學校都市化程度越高的學童,資訊的搜尋方式較為多元、網路瀏覽的資訊內 容較廣泛,且基本的電腦操作與相關的文書、網路應用軟體能力(網路通訊、emil 等軟體)也較佳,因此居家地理位置不僅會影響學童資訊設備近用的情形,進而 也會影響學童資訊應用能力的表現。

王奐敏(2005)發現偏遠地區的學童在資訊近用機會、網路應用能力、甚至 資訊應用能力表現皆較其他區域低。周芳宜、張芸韶(2007)也發現花蓮縣偏遠 與市區間有著數位落差現象存在,鄉鎮地區擁有電腦比率為 72.6%,遠低於市區 學童的 92%,且鄉鎮地區礙於連線費用太高及父母的不允許,導致在家中無法使

用網路的學童,轉而在學校或網咖使用網路。花蓮市區學童在資訊基本操作以及 資訊應用能力上普遍優於縣區之兒童,由此得知地理位置是影響數位落差很重要 的因素,偏鄉居民(學童)由於資訊設備先天的弱勢,導致其後的資訊使用及資

用網路的學童,轉而在學校或網咖使用網路。花蓮市區學童在資訊基本操作以及 資訊應用能力上普遍優於縣區之兒童,由此得知地理位置是影響數位落差很重要 的因素,偏鄉居民(學童)由於資訊設備先天的弱勢,導致其後的資訊使用及資

在文檔中 壹、研究背景 (頁 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