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數學學習態度的相關研究

本節旨在探討數學學習態度的內涵及相關研究,包括學習的意涵、

態度的意涵、學習態度的相關研究、數學學習態度的相關研究等四方面 加以說明之。

壹、 學習的意涵

現代社會是一個強調終生學習的社會,每個人無時無刻皆處於學習 的狀態,Mayer(1988)認為學習是由於經驗在個人的知識或行為中所產 生較為持久性改變。張春興(2001)認為學習是因經驗獲得知識或改變 行為的歷程,其涵義乃學習因經驗而產生,是知識獲得或行為改變的歷 程。朱敬先(2000)認為學習因經驗或練習而使個體在知識行為上發生 相當持久性的改變。

早期有關學習的理論可分為行為學派、認知學派、人本學派及社會學 派等四種論點,分述如下:

一、 行為學派學習論

行為學派又分為古典制約學習及操作制約學習兩種觀點。

(一)古典制約學習

認為學習是使情景與行動反應之間產生聯結,所謂的聯結是指以刺 激、反應解釋所有的行為,而學習歷程的形成是以經過設計並控制刺激,

建立起所要的反應,進而組合成預期複雜的學習行為,古典制約學習將 學習視為個體在活動中受外在因素影響而使其行為改變的歷程,也指刺 激—反應之間的聯結強化效應,包括了正增強與負增強效應。

(二)操作制約學習

認為人們的學習模式,均是盲目的嘗試錯誤過程,將錯誤的動作逐 漸淘汰,把有效且正確的動作予以保留且固定,並提出學習三大定律「練 習律」、「準備律」、「效果律」,指出學習時要有引起學習的動機,

經由必要的反覆練習,並能獲得學習的報酬與收穫等,才使學習更有成

效。

二、 認知學派學習論

認知學說認為個體的行為是有目的,個體的學習是主動的覺知到外 界環境所代表的意義,是個體了解情境中刺激的關係而獲得的知識,包 含了領悟學習(learning by insight)、符號學習(sign learning)及場地 學習(field learning),學習歷程是達到目的的手段,學習是認知結構改 變的歷程:學習是由於經驗而在知識或認知結構產生持久性改變的歷 程,個體對環境中事物的認識、辨別與瞭解而獲得新知識的歷程,視為 學習的必要條件。

三、 人本學派學習論

人本主義興起於一九六○年,認為人類學習的動機,來自學習者本身 的內在需求,學習的目的與過程皆在完成自我實現,重視學習是自我潛 能的發揮與自我決定的歷程,認為自由與責任同為學習的重要元素,強 調自我導向與經驗。人本學派將學習視為個體隨意志或情感對事物自由 選擇從而獲得知識的歷程。

四、 社會學派學習論

社會學派認為學習必須透過觀察與模仿,須靠經驗的累積方能達成 學習的效果,將學習視為個體模仿別人行為的歷程,也就是個人內在及 外在條件與環境互動下的產物,重視個人學習內外在因素及社會環境的 影響。此學派將學習分為環境、個人與行為三項因素,觀察學習的歷程 包括:注意-保持-再生-動機,模仿學習則分為:直接、綜合、象徵、

抽象模仿等四種。

Mayer(1988)融合了行為主義與認知主義兩學派學習的論點,將學 習分為三個層面:學習是反應的習得、學習是知識的習得、學習是知識 的建構;認為學習的目標是要養成一種習性,使學生在學習之後,能在 日常生活中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使生活更美好舒適。朱敬先(2000)

以行為學派的觀點強調學習的結果在於行為的改變,並注意外在環境因

素對個體的影響。

王文科(1999)認為學習是由經驗或練習引起個體在能力或傾向產 生比較持久性的變化,這變化是內部的不能直接觀察,但可以透過外顯 的行為加以推測。

Brandt(1987)提出學習的六項基本假定,包括學習是目標導向、

學習是新知識與舊知識的連結、學習是知識的組織、學習是一種策略、

學習是進階性的狀態、學習是受到發展的影響。

邱佳椿(2003)提出學習的過程使個人可以不斷的成長,而且學習 融入社會中,個人不僅要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向他人學習或共同 學習,才能達到良好的功效。在教室中,同儕團體對於學生的影響力甚 至比教師還大,學生彼此親和性的互動愈多,對學生學習愈有幫助,且 學習效果不比教師或成人的教導差(陳麗娟1994;Lemerise,1997)。

劉于菱(2007)認為學習是個體在活動中因應外在因素,經由內在 意志或情感,對事物的自由選擇,透過認識、辨別、理解、模仿的歷程,

而獲得新的知識。學習更是一種媒介,學生透過學習不但可以獲得知識 與技能,更可以改變其原有的態度、情緒及價值觀,以達到學習的目的。

學習的成效可藉由外顯行為加以推測,Marzano(1992)認為欲提 昇學習成效,需幫助學生對學習情境有正向的態度與認識,更要幫助學 生對學習課程有積極的態度與認識。

王珮玲(1988)認為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影響其學習的因素有環境 因素、情緒因素、心理因素及社會因素等四項,分述如下。

(一)、環境因素:學生的學習除了受到遺傳、成熟的影響外,也會受 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如環境中空間的大小、光線、

聲音、以及通風的良否,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

(二)、情緒因素:影響學習的情緒因素,有個人的動機、注意力的持 續性及個人的責任感等。

(三)、心理因素:在心理的因素上,如場地獨立與場地依賴、整體的

或分析的、深思熟慮的與意氣用事的、謹慎的與冒 險的等,都會影響學習的情形。

(四)、社會因素:同儕團體之間的學習,有時會比在教師處的學習來 得有效,因為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往往會產生心 理壓力緊張害怕,而無法集中精神好好學習。因此,

可指定學生單獨或分組學習,從團體中學習經驗。

綜合以上學者所述,研究者認為學習是個體在活動中透過認識、觀 察、理解與模仿,並在經驗上的累積後引起個體在能力或傾向產生比較 持久性的變化的歷程。

貳、 態度的意涵

態度(attitude)是對人、事、物、情境,甚至是對抽象的概念所反 映出的喜好、厭惡或是看法(Atkinson & Hilgard, 1983)。李美枝(1994)

認為態度是一種行動傾向;是由經驗學習而得,是社會化的結果;態度 必有其特定對象;是一種內在結構,不能直接觀察,必須藉著個人外顯 行為而推之;具有相當的持久性、一致性、統整性,所以態度不易改變。

Mendes(2000)則認為態度是個體依據個別經驗,對人事物所呈現的一 種具有方向性與強度性的個人意向與特性,並包含情意和認知的成份。

Rosenberg(1960)和 Hovland(1960)提出態度組成的三種成分,一、

認知性(cognitive):包括個人對人事物的瞭解。二、情感性(affective):

包括對人事物的好惡,並帶有情緒的傾向。三、行為性(behavioral):

包括對人事物的實際反應或行動。張春興(1989)將態度的性質歸納成 四點:一、態度只是一種行為傾向,而非指行為的本身。二、態度一定 有其對象,對象可為人、事、物等。三、態度具有一致性與永久性,所 以態度的改變是相當複雜的。四、態度的組成成分有認知性的成分

(cognitivecomponent)、情感性成分(affectivecomponent)與行為性成 分(behavioralcomponent)。王文科(1991)認為「態度是習得的,影響 個人對特定對象作出行為選擇的有組織之內部準備狀態」,態度有三個

構成成分,一、認知成分:與表達情境和態度對象之間關係的概念或命 題有關。二、情感成分:它與伴隨於命題或概念的情緒有關。三、行為 傾向成分:它與行為的預先安排或準備有關;上述三個成分具有方向性、

強弱度與多面性等三種特性。

官淑如(1997)認為態度的產生有其對象,對象包括人、事、物,

態度是一種具有持久性、習慣性、一致性且屬於個體組織內在的心理反 應。同時態度會影響個人的外顯行為,並可藉其外顯行為來推測其態度 傾向。

金清文(2002)認為態度是行動前的心理準備狀態,也是學習者對 學習事物的投注程度,包括對事物的興趣、需求、觀感等,而其表現過 程包括動機強度、持久性與耐心、精細度。其內涵分為認知、情感及行 為等三部分。

邱佳椿(2003)態度是個體針對外在環境所持有的一致性主觀知覺,

然後對外在環境產生喜好,並反應於外顯行為上。

金武昌(2004)認為態度是在後天環境中逐漸形成的,會影響個人 在特殊情境中的行為。

劉于菱(2007)認為態度是一種抽象的概念,是個體在面對人、事、

物的心理傾向,具有持久性、一致性,且態度非與生俱來是靠學習得來 的。

綜合以上學者所述,研究者認為態度是經由經驗學習而形成的一種 具有持久性、習慣性、一致性的內在心理傾向,且具有方向性與強弱度 之分,內在心理傾向影響態度,態度表現在外顯的行為,藉由個體對外 在人、事、物的實際反應或行動測量其態度。

參、 學習態度的相關研究 一、 學習態度的相關理論

學習態度可分為積極和消極的學習態度兩種,學生對學習情境的喜 愛程度,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態度,積極的學習態度傾向於喜好與參與學

習活動,是理想的學習態度;消極的學習態度卻使學習者傾向缺乏學習 興趣、拒絕學習,學習成效自然不理想。沈偉康(1986)認為學習態度 是指個體在校求學時所抱持的相對態度,其一端為分數導向,指個體較 重視分數的高低;另一端為學習導向,指個體較重視求學過程的成長與 啟迪。邱佳椿(2002)認為學習態度係指「個體針對學習活動所持有的

習活動,是理想的學習態度;消極的學習態度卻使學習者傾向缺乏學習 興趣、拒絕學習,學習成效自然不理想。沈偉康(1986)認為學習態度 是指個體在校求學時所抱持的相對態度,其一端為分數導向,指個體較 重視分數的高低;另一端為學習導向,指個體較重視求學過程的成長與 啟迪。邱佳椿(2002)認為學習態度係指「個體針對學習活動所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