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數學解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數學解題

美國數學教師協會(NCTM)在 1980 年對美國數學教育的建議書中,第一 條建議:數學解題(problem solving)是美國數學教育必須全力以赴的課題。這 項建議明確指出數學解題的重要性。

我國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將「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定為十大基本能力之 一,顯示教育當局對於培養解決問題的重視,身為在教學現場的教師,值得在這 個議題來研究,以下分別由解題的意義、數學解題歷程、數學解題策略三方面來 進行文獻探討。

一、解題的意義

自古以來,人類時時刻刻在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隨著時代的演變,生活環 境的進步,人類文明越來越進步的同時,所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變化,因此解 決問題的原理原則就越來越重要了。

國內學者張春興、林清山(1994)認為解題就是思考,思考時都是運用以學 得的概念和原則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Newell 和 Simon(1972)提出解題是某人面對問題進而想找出答案時,卻 又不知道如何立即採取行動,以達成其目的。

Kilpatrick(1985)認為解題是一個情境,在此情境中某人想達到某一目標,

但直接通往此目標的路徑已經被阻塞了,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需要用一些概 念、方法、原理等。

解題就是解題者如何把自己從困境中解脫出來的過程,在解題的前面加上數 學,表示所牽涉到的是數學問題,或在解題時需要用到數學的知識或方法(黃敏 晃,1991)。

吳德邦和吳順治(1989)提出問題解決是個人運用先前舊有的經驗、知識、

技巧和了解去滿足未能解決情境的要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劉錫麒(1993)認為解題是一個不斷省思的歷程,解題者需要有豐富的相關 知識基模,也需要策略的引導搜尋,否則解題是盲目的。

大多數人認為解文字題就是數學解題,Kantowski(1981)認為數學解題還 包含非例行性的數學問題與真正的應用問題,非例行性問題界定為解題者無法回 答的問題,或解題者無法利用已有的知識及技能直接解決的情境,解決非例行性 問題的經驗可以幫助學生解題的方法,遷移到新的問題情境。

綜合上述學者的看法,解題可以看成是解題者在面對一個問題時想要解決 它,卻沒有立即可用的方法或算式來完成,解題就是解題者在執行這項工作的一 系列活動過程。

二、數學解題歷程

由國小的算術進入到國中的代數時,有些學生出現學習上的不適應,其主要 的困難是,國小做算術時,他們只是做解題的運算,國中做代數題時,必須先描 述問題的情況,而不是只做運算。

數學解題歷程就是在處理數學問題時所用的程序(張景媛,1994)。John Dewey在1910年的著作「How We Think」,將解決問題分為五個步驟:

1.瞭解一個問題的存在:一種困難的感覺、挫折、興奮和懷疑。

2.辨別問題:澄清問題和定義問題,包含目標的設定,被問題難住之情境的辨認。

3.使用先前的經驗,諸如相關的資料,原先的解答或公式假設的概念以及相關問 題的解決計畫的觀念。

4.首先嘗試看看,再持續的思考,進而提出假設或可能的解答,如果需要的話,

問題可以加以改變成其他的型式。

5.評估解答並且在解題過程中畫定出一個結論。這個動作伴隨著成功的解答,合

表2-3-1 Polya(1945)解決問題的四項程序步驟

程序步驟 捷思法(啟發推理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黃敏晃(1991)認為解題時 Polya 的四個步驟,並不是階段分明的,也就是 並不是了解題意之後才去擬定解題計畫,然後再按照計畫解題,因為所擬定的計 畫無法執行時必須得要重新檢討是否有誤解、誤用,然後重新了解題意後再重新 擬計畫、解題。因此,在實際的解題時,經常是前三個步驟繞圈子,一直到題目 解出來為止。

Schoenfeld(1980)提出解題活動一開始都需要對問題加以分析,他修定 Polya 所提出的而將解題歷程分為:分析題意、設計解題計畫、探討、實施計劃、驗證

,如下圖2-3-1:

圖2-3-1 Schoenfeld(1980)的解題歷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Kantowski(1981)認為求解的處理是數學解題各階段活動中最困難的,但 也是最關鍵的部份。所謂求解的處理是指處理問題中所給的各項資料,把其間的 關係建立或組織起來的各種方法,例如把資料組成表格、作某種分類、寫出方程 式以表達其關係。

Bloom 和 Broder 的研究顯示:問題解決的教學法應該集中注意於「歷程」

而不是成果。Mayer 認為數學的問題解決最少牽涉到四項主要成分:問題轉譯、

問題整合、解題計畫及監控、解題執行,也就是如果能夠將問題的每一個陳述句 加以轉譯,能夠將資料整合而成連貫一致的問題表徵,能夠想出及監控解題計 畫,及能夠準確地和有效的執行計畫(林清山,1993)。

楊弢亮(1992)認為解題教學一方面是教師對學生運用知識和進行獨立思考 的指導過程,另一方面是使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徑。他提 出解題過程一般須遵循以下步驟:

1.審題:解題時首先掌握題意。

2.知識的重現:在分析問題的條件、圖形、結論、概念、類型的特點基礎上,回 憶與問題有關的知識。

3.尋求解題途徑:運用分析、綜合、類比、演繹、歸納等思維方法尋求解題的關 鍵。

4.按照規範格式,寫出解答過程。

5.檢查或驗證答案的正確性和合理性。

綜合上述學者的看法,解題歷程可以看成是一個過程,當面對問題時,首先 要能對於問題有所了解,了解問題後找出內部關係中可以用的資訊,然後擬定解 決問題的計畫,從擬定的計畫中,一步步地去尋求問題的答案,得到答案時,還 要檢驗所得到的答案,是否有滿足問題的要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數學解題策略

策略是解題歷程中的一部份,它提供了解題者找尋答案的方向,因此策略的 選擇與使用是相當重要的。Kantowski(1981)認為在成功的數學解題中,重要 的是擁有有效計畫的能力與有辦法採取自發性的策略,如將資料組織成有系統的 表格,或畫出有助於解題的圖型等。

黃敏晃(1987)認為解題的關鍵在「擬定計畫」,他解釋當我們面對問題時,

如果能針對它擬出一個計畫,這就是解題的策略,他並提出幾個常用的解題策略:

1.圖示化:數學問題有時候抽象度很高,畫出圖形常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故圖示 是有其必要的。

2.特殊化或極端化:把一個一般的問題放在特殊的或極端的狀況來考慮,常可使 我們得到額外的資訊,使得問題比較容易解決。

3.一般化:當我們把一個特殊的事實或片段的知識,放入一個理論架構裡討論 時,這個事實或知識的成立就很容易解釋。

4.對稱原則:對稱是數學常談到的性質,利用對稱的特性來簡化問題、運算、操 作。

Wickelgren(引自林清山,1992)建議數學解題時可採用的策略有:

1.次目標:將問題分成許多較小的問題。

2.逆向工作:從解題目標開始,往已知條件的方向解題。

3.發現有關問題:使用解題計劃去解有關的問題。

4.矛盾法:顯示解題目標無法完成。

Schoenfeld(1980)認為解題計劃的設計是解題過程的整體控制,功用是使 解題者進行有助於解題的活動,而探討活動是啟發策略的心臟部位,大部分的解 題策略都在探討的層次上運作,並提出探討活動分成三個層次,整理如下表 2-3-2:

表2-3-2 Schoenfeld(1980)的解題三層次

分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吳德邦和吳順治(1989)認為在進行問題解決的教學方式應該發展和強調兒 童具有閱讀問題、探究、選擇策略、解決問題、複習、回顧和驗證答案,而策略 的選擇是經由閱讀問題、探究這兩項的程序而選定的,並提出七種被解題者運用 最廣泛的策略:算式的理解、化簡和變形、試驗和模擬、猜測和嘗試、邏輯演繹

、組織列式、回顧舊經驗。

歸納上述,數學解題策略的使用是解題過程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能夠使用 正確的策略在解題上,是解題成功的關鍵。

古希臘數學家丟番圖(Diophantus of Alexandria,約公元 250 年)提出運用代 號之前。是代數學的開始,使用一般語